线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248发布日期:2019-02-10 22:4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线筒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造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筒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服装制造领域,常常会对服装进行缝制。缝制服装时,需要用支架将线筒支起来,方便线筒转动出线。传统的线筒支架一般只通过支撑杆固定线筒,线筒绕支撑杆转动出线。这些线筒支架的结构过于简单,通常只能保证线筒转动而不能防止线筒的扭动。当线筒为带有锥度的线筒时,线筒在绕支撑杆转动时发生抖动,而且线筒转动速度越快其抖动的幅度也就越大,若线筒抖动的幅度过大,可能造成断线,从而对缝制服装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1620188988.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线筒支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底座以及与底座垂直固定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表面带有锥度的用于支撑线筒内壁的支撑件,支撑件的锥度可调。

上述方案中解决了带有锥度的线筒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抖动的问题,但是当需要固定直筒状线筒时,由于直筒状线筒内壁与带锥度的线筒侧壁之间没有支撑点,使得直筒状线筒在转动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发生抖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筒固定装置,可以将不同大小筒芯的直筒状线筒进行固定,避免线筒在转动过程中出现抖动导致断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筒固定装置,包括底板以及固定于底板上的线筒固定机构,所述线筒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于底板的支撑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的张合组件,所述张合组件侧壁抵接于线筒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根据线筒筒芯的大小设置好张合组件的张度,然后将线筒固定于支撑组件上,张合组件侧壁与线筒内壁抵接,使得线筒在转动的时候避免剧烈的抖动,由于张合组件张开时,其中间部位往外膨胀且抵紧于线筒内壁,使得在固定直筒状线筒以及带锥度的线筒时有较高的配合度,避免线筒在转动的时候发生大幅度的抖动,造成断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底板的底座、连接于底座的螺纹杆,所述张合组件顶部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底部连接于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张合组件底部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底部连接于底座,使得张合组件与支撑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合组件包括套设于螺纹杆的弹性件以及螺纹连接于螺纹杆的手柄,所述弹性件上端与手柄下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上端与手柄下表面抵接,转动手柄,由于手柄内螺纹与螺纹杆螺纹啮合,手柄向下运动,压缩弹性组件,使得弹性件膨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均套设于螺纹杆的第一塑料环和第二塑料环,所述第一塑料环和第二塑料环之间连接有若干张紧条,所述第一塑料环连接于底座,所述第二塑料环抵接于手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由于手柄内螺纹与螺纹杆螺纹啮合,手柄向下运动并且挤压第二塑料环,由于第一塑料环连接于底座,此时第二塑料环向下运动,使得张紧条被压缩,此时张紧条中间位置往四周弯折膨胀,使得线筒固定机构直径变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塑料环与第一安装槽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塑料环旋紧于安装槽内,实现第一塑料环与底座的连接,进而实现弹性组件与底座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开设有开槽,所述螺纹杆底端穿设于开槽,所述螺纹杆穿过开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底座抵紧于底板上表面,所述螺母抵紧于底板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朝底板方向旋紧螺母且抵紧于底板下表面,底座抵紧于底板上表面,使得线筒固定机构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开槽平行设置且横向开设于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两个线筒之间的距离增大,避免出现机器工作带动线筒转动时出现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旋松螺母,使得线筒固定机构与底板分离,然后沿开槽长度方向移动线筒固定机构,使得相邻两线筒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增大,线筒固定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将螺母朝向底板旋紧且嵌入第二安装槽内,使得线筒固定机构固定于底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下表面且沿开槽两侧开设有供螺母嵌入的第二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母朝向底板方向旋紧且螺母嵌入第二安装槽内,保证底板下表面平整,同时防止线筒在转动的时候螺母发生松动,加强线筒固定机构的固定,提高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侧壁设有若干竖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手柄时,加大手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更好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弹性件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手柄抵接,手柄与螺纹杆螺纹连接,通过旋转手柄,手柄向下运动,挤压弹性件,使得弹性件中间部位往外膨胀且抵紧于线筒内壁,使得在固定直筒状线筒以及带锥度的线筒时有较高的配合度,避免线筒在转动的时候发生大幅度的抖动,造成断线。

其二,当多个线筒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太近时,会导致线缠绕在一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底板上开设若干个开槽,通过将线筒固定机构沿开槽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线筒固定机构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底板下表面开槽两侧设有使螺母嵌入的第二安装槽,在进行线筒固定机构的固定时,将套设在螺纹杆上的螺母朝向开槽方向旋紧且螺母嵌入第二安装槽内,保证底板下表面平整,同时防止线筒在转动的时候螺母发生松动,加强线筒固定机构的固定,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线筒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施例线筒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显示了底板下表面的结构;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显示了线筒固定机构与底板的连接关系。

图中:1、底板;2、线筒固定机构;3、线筒;4、支撑组件;41、底座;411、第一安装槽;42、螺纹杆;5、张合组件;51;弹性件;511、第一塑料环;512、第二塑料环;513、张紧条;52、手柄;521、竖棱;6、开槽;61、第二安装槽;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线筒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于底板1的若干线筒固定机构2,线筒固定机构2套设有线筒3。如图1和图2所示,线筒固定机构2包括支撑组件4以及连接于支撑组件4上的张合组件5。张合组件5侧壁抵接于线筒3内壁使得线筒3固定于张合组件5,进而固定于线筒固定机构2。

支撑组件4包括底座41,底座41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11,第一安装槽411内穿设有螺纹杆42,且螺纹杆42伸出底座41螺纹连接有螺母7,螺纹杆42套设有张合组件5。通过将螺母7朝底板1旋紧且抵紧于底板1下表面,使得支撑组件4固定于底板1,从而使得线筒固定机构2固定于底板1。

张合组件5包括弹性件51以及螺纹连接于螺纹杆42上端的手柄52,弹性件51包括第一塑料环511和第二塑料环512,第一塑料环511和第二塑料环512之间连接有若干张紧条513,张紧条513由弹性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塑料环511设有外螺纹,第一安装槽411内壁设有内螺纹,第一塑料环511与第一安装槽411螺纹连接,第二塑料环512上端抵接于手柄52。为了使得旋转手柄52时更方便、省力,手柄52侧壁设有若干竖棱521。

当需要将直筒状的大筒芯线筒3固定于线筒固定机构2上时,旋转手柄52,使得手柄52向下运动并且挤压第二塑料环512,由于第一塑料环511固定,此时第二塑料环512向下运动,使得张紧条513被压缩,此时张紧条513中间位置往四周弯折膨胀,使得线筒固定机构2直径变大,通过线筒固定机构2侧壁抵紧于线筒3内壁,使得呈直筒状的大筒芯线筒3固定于线筒固定机构2,该线筒固定机构2除了可以固定直筒状的大筒芯线筒3外,还可以固定带有锥度的线筒3。

当相邻两线筒3距离较近,机器工作带动线筒3转动时会使线缠绕在一起,此时需要将相邻的两个线筒3距离增大,具体设置为,如图3和图4所示,底板1沿其横向开设有若干开槽6,若干开槽6平行开设,底板1下表面开槽6两侧开设有使螺母7嵌入的第二安装槽61,螺纹杆42一端穿过开槽6,通过将螺母7朝向底板1旋紧且嵌入第二安装槽61内,保证底板1下表面平整,同时防止线筒3在转动的时候螺母7发生松动,加强线筒固定机构2的固定,提高结构稳定性。

需要将两个线筒3之间的距离增大时,旋松螺母7,使得线筒固定机构2与底板1分离,然后沿开槽6长度方向移动线筒固定机构2,使得相邻两线筒固定机构2之间的距离增大,线筒固定机构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将螺母7朝向底板1旋紧且嵌入第二安装槽61内,使得线筒固定机构2固定于底板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