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耐磨环的针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1358发布日期:2019-04-30 19:0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耐磨环的针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具有耐磨环的针筒结构。



背景技术:

圆形织针机都具有一圆形的针筒,针筒呈筒状,其外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用于容置织针的织针槽,织针放置在织针槽内,并通过驱动机构沿织针槽实现上下运行。织针在上下运行过程中,其上方的织针钩伸出针筒的嘴口,将运行到此的线钩住,并进行编织作业。织针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编织的织物片的拉力,会与针筒嘴口的表面形成摩擦。工作时间较长后,在摩擦力作用下,针筒嘴口的表面将因摩擦导致出现磨损。

另外,在针筒的顶部开设有成圈片槽,装载于成圈板上的成圈片在工作时将前后往复运行,完成纱线的成圈作业,所以工作过程中,成圈片的前端的底部与针筒顶部的成圈片槽的底面将发生摩擦,工作较长时间后,成圈片槽的底面将因摩擦导致出现磨损。

由于以上织针与成圈片的摩擦作用,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针筒形成磨损,导致配合精度出现误差,从而影响最终布面编织的质。为了减少磨损,目前采用的方式是采用硬度更高的材料制作针筒,或者通过热处理方式提高针筒的硬度,但这均会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加。本发明人就是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耐磨环的针筒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磨环的针筒结构,包括:呈环形的针筒,该针筒上端面均匀成型有横向贯穿的成圈槽,于针筒的圆周外侧面均匀开设有纵向设置的织针槽,所述的针筒上端面还开设有成圈片凹槽,于该成圈片凹槽中安装有耐磨环,该成圈片凹槽贯穿所有的成圈槽,并位于所述成圈槽的底部;所述的针筒圆周外侧面靠近针筒嘴口的位置开设有一织针凹槽,于该织针凹槽中安装有耐磨环,该织针凹槽贯穿所有的织针槽,并位于所述织针槽的内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耐磨环为一体成型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耐磨环由多块单体首尾相互衔接围设成环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成圈片凹槽中安装有内外两层耐磨板,并且内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与外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相互交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织针凹槽内安装有两层耐磨板,并且上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与下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相互交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耐磨板中单体相互结合的表面为斜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耐磨板采用陶瓷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针筒的嘴口位置以及针筒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环形的织针凹槽和成圈片凹槽,于该凹槽内设置耐磨板,这样可以确保针筒嘴口处以及其顶部的硬度提高,克服织针及成圈片因摩擦产生的磨损。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可以保证织针编织时更顺畅,使编织出的布面质量达到保证,更提高针筒使用寿命。

进一步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耐磨板由多块单体首尾相互衔接围设成环形。采用这种方式为了便于加工和安装,耐磨板如果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将其制作成一个环状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在针筒上安装这种环形的耐磨板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将耐磨板由多块单体首尾相互衔接围设成环形这种方式,不仅便于加工,并且也便于安装。同时,对于安装在织针凹槽内的耐磨板,如果采用单体首位衔接,势必会存在接缝,位于该接缝处的织针在运行过程中,接缝可能会对织针的运行产生影响,为了克服这种影响,本实用新型于所述的织针凹槽内安装有两层耐磨板,并且上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与下层耐磨板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相互交错,通过这种交错设置确保任意接缝处都可以通过相邻的上层或下层的耐磨板形成配合,保证织针运行的顺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中耐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成圈片凹槽中耐磨板的俯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织针凹槽中耐磨板的主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编织机用的针筒,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的针筒2的圆周面竖直开设有用于容置织针4的织针槽21,于织针槽21上方的表面靠近针筒嘴口20的位置开设有一环形的织针凹槽22,织针凹槽22沿竖直针筒2圆周表面开设,该织针凹槽2位于所述织针槽21的内表面。于该织针凹槽22内设置有耐磨板5。

该针筒2的顶部成型有与成圈片6配合的通槽。所述针筒2的外围设置有用于承载成圈片6的环形成圈板7,该成圈板7上端开设有用于容置成圈片6的滑槽71,该滑槽71与所述针筒顶部对应的通槽呈一条直线。

于针筒2顶部表面开设有一环形的成圈片凹槽220,于该成圈片凹槽220内安装有耐磨板5,成圈片6沿所述通槽往复运行过程中与该耐磨板5形成摩擦。

本实施例工作中,于每个织针槽21内对应放置有织针4,织针4工作过程中将通过编织三角驱动,实现上下运行。当织针4在上下运行过程中,织针4不直接与竖直针筒2的嘴口20处表面形成摩擦,由于耐磨板5的存在,织针4的底面将直接与耐磨板5接触。由于耐磨板5的硬度较高,其可以保护针筒嘴口20的表面不会磨损。

同时,于每个对应的通槽和滑槽71内应放置有成圈片6,成圈片6工作过程中将通过编织三角驱动,实现水平运行。当成圈片6在水平运行过程中,成圈片6前端不直接与针筒顶部的表面形成摩擦,由于耐磨板5的存在,成圈片6的底面将直接与耐磨板5接触。由于耐磨板的硬度较高,其可以保护针筒顶部的表面不会磨损。

通常,所述的耐磨板可采用陶瓷材料制作,陶瓷材料硬度高,并且价格便宜。当然,耐磨板也可采用其他的耐磨材料。

另外,为了保持耐磨板5的安装稳定,所述的耐磨板5的横截面为矩形。

参见图2所示,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的耐磨板5由多块单体50首尾相互衔接围设成环形,其中所述单体50相互结合的表面为斜面501。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体50上的斜面501为不平行、不垂直于X\Y\Z轴方向的平面,采用这种设计,可以确保当单体50在前后衔接时,通过斜面501相互形成限制,确保整个耐磨板50构成的环形体稳固。同时,采用这种斜面设计,可以减少因为两单体50衔接处的缝隙500对织针4或者成圈片6运行造成影响。

见图3-图5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对于安装在织针凹槽内的耐磨板5,如果采用单体50首位衔接,势必会存在接缝500,位于该接缝500处的织针在运行过程中,接缝500可能会对织针的运行产生影响,即便是将耐磨片单体的衔接面设计成斜面,但对于竖直方向上运行的织针4而言,接缝500仍可能对织针4产生影响。同时对于水平方向运行的成圈片6而言,接缝500也会对成圈片6造成影响。

所以,为了克服这种影响,本实施例采用了如下结构:

1、结合图4所示,于所述的成圈片凹槽220中安装有内外两层耐磨板,并且内层耐磨板51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与外层耐磨板52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相互交错。即位于内层的耐磨板51的接缝500与外层的耐磨板52的接缝500相互交错。

2、结合图5所示,于所织针凹槽22内安装有两层耐磨板,并且上层耐磨板53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与下层耐磨板54中单体首尾相互衔接的位置相互交错。即位于上层的耐磨板53的接缝500与下层的耐磨板54的接缝500相互交错。

采用上述结构后,对于针筒顶部成圈片槽220中采用内外叠加设置两层耐磨板,并且内层的耐磨板51的接缝500与外层的耐磨板52的接缝500相互交错。通过这种交错设置确保任意接缝500处都可以通过相邻的内层或外层的耐磨板形成配合,保证成圈片运行的顺畅。同理,在织针凹槽22中采用上下叠加的方式设置两层耐磨板,即位于上层的耐磨板53的接缝500与下层的耐磨板54的接缝500相互交错。通过这种交错设置确保任意接缝500处都可以通过相邻的上层或下层的耐磨板形成配合,保证织针运行的顺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