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187发布日期:2019-04-23 23:5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



背景技术:

后整理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有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主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现有的后整理添加装置涂覆不够均匀,且有的粘性较大的整理剂容易沉底,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包括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和所述第二传送辊之间设置有助剂槽,所述助剂槽的上方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助剂槽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压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钢丝刷。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所述第三传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的一侧,所述第三传送辊和所述第四传送辊之间设置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包括供面料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烘干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上缠绕有加热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中空结构并且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烘干腔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加热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烘干腔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面料后整理设备可以在面料浸入助剂的同时对助剂进行搅拌,使得助剂混合均匀,同时工作结束后,钢丝刷还可以对助剂槽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丝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收集槽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传送辊;2、第二传送辊;3、助剂槽;4、压辊;5、第一转轴;6、第一齿轮;7、第二转轴;8、第二齿轮;9、钢丝刷;10、第三传送辊;11、第四传送辊;12、烘干腔;13、加热板;14、加热电阻丝;15、固定板;16、气泵;17、通气孔;18、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面料后整理设备,包括第一传送辊1和第二传送辊2,第一传送辊1和第二传送辊2之间设置有助剂槽3,助剂槽3的上方设置有压辊4,压辊4通过第一转轴5与助剂槽3的两侧连接,第一转轴5的一侧套设有第一齿轮6,压辊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的一侧套设有与第一齿轮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二转轴7上设置有钢丝刷9。

具体的,面料经过助剂槽3,由压辊4将其浸入助剂中,在传送面料的同时,通过齿轮的传动,可以使得钢丝刷9不断对助剂槽3的底部进行搅拌,可以让助剂混合更均匀,此外,工作结束后,做圆周运动的钢丝刷9还可以对助剂槽3进行清理。

还包括第三传送辊10和第四传送辊11,第三传送辊10设置在第二传送辊2的一侧,第三传送辊10和第四传送辊11之间设置有烘干腔12,烘干腔12包括供面料穿过的通孔,通孔的两侧设置有加热板13,加热板13与烘干腔12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板13上缠绕有加热电阻丝14,可以对传送的面料进行烘干。

加热板1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为中空结构并且连接有气泵16,气泵16设置在烘干腔12的外壁上,固定板15和加热板13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17,烘干腔12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18,经过助剂浸染的面料往往会粘附一些粘性的杂质,此时,烘干后,粘性的杂质也会烘干,掉落到收集槽18内,上表面面料的杂质则由气泵16吹气将杂质从面料上吹落,落入到收集槽18内,面料与烘干腔12的两侧留有间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