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5720发布日期:2019-01-22 22:1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服装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服装行业的技术人员为了满足人们对服装功能的需求,不断的研发出新的技术,而在服装行业中,面料则是服装的基础要素之一。现有的弹性针织面料受其纤维或纱线本身因素影响,随着穿着或者使用时间延长,其弹性也在逐渐消失,而且织物容易变形,进而对服装的舒适度和使用的美观程度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包括经线、纬线、第一纱线和单面纬平针层,所述单面纬平针层包括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织组成单面纬平针组织结构,且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交替排列,第一纱线由氨纶纤维丝和棉纤维丝加捻而成的合股丝;所述第二纱线由第二棉纤维丝和竹原纤维丝加捻缠绕在一起组成;所述纬线设置在单面纬平针层的上方,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编织连接在一起,经线与第一纱线、第二纱线和第三纱线依次穿插交错设置,经线和纬线均由第三棉纤维丝和锦纶纤维丝加捻缠绕在一起设置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纱线的捻度为550-850捻/米,第一纱线中氨纶纤维丝的纤度为30D-40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纱线中的棉纤维丝的纤度为40D-50D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纱线为粘胶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经线和纬线的间距大于单面纬平针层纱线之间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均匀排列,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一纱线采用氨纶纤维丝和棉纤维丝加捻的合股丝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且使得面料柔软;设置的竹原纤维丝能够起到抗菌和防紫外线的作用,设置的锦纶纤维丝能够增加经线和纬线的牢固程度,使得面料不易破损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中经线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中第一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中第二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纱线;2、第二纱线;3、第三纱线;4、纬线;5、经线;6、单面纬平针层;7、第三棉纤维丝;8、锦纶纤维丝;11、氨纶纤维丝;12、棉纤维丝;21、第二棉纤维丝;22、竹原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包括经线5、纬线4、第一纱线1和单面纬平针层6,所述单面纬平针层6包括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交织组成单面纬平针组织结构,且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交替排列,第一纱线1由氨纶纤维丝11和棉纤维丝12加捻而成的合股丝,第一纱线1的捻度为550-850捻/米,第一纱线1中氨纶纤维丝11的纤度为30D-40D,第一纱线1中的棉纤维丝12的纤度为40D-50D,氨纶纤维丝11和棉纤维丝12加捻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且使得面料柔软。

所述第二纱线2由第二棉纤维丝21和竹原纤维丝22加捻缠绕在一起组成,竹原纤维丝22能够起到抗菌和防紫外线的作用,第三纱线3为粘胶纤维。

所述纬线4设置在单面纬平针层6的上方,经线5和纬线4相互交错编织连接在一起,经线5与第一纱线1、第二纱线2和第三纱线3依次穿插交错设置,从而使得经线5能够与单面纬平针层6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纬线4和经线5与单面纬平针层6连接在一起,经线5和纬线4均由第三棉纤维丝7和锦纶纤维丝8加捻缠绕在一起设置而成,锦纶纤维丝8的设置能够增加面料的牢固程度,经线5和纬线4的间距大于单面纬平针层6纱线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均匀排列,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一纱线1采用氨纶纤维丝11和棉纤维丝12加捻的合股丝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且使得面料柔软;设置的竹原纤维丝22能够起到抗菌和防紫外线的作用,设置的锦纶纤维丝8能够增加经线5和纬线4的牢固程度,使得面料不易破损和变形。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