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9151发布日期:2019-05-17 20:5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滚筒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滚筒式洗衣机多数情况下设置于屋内,特别是在设置于公寓等的屋内时,需要考虑对邻居的影响,因此,寻求对策来尽量减弱滚筒式洗衣机在脱水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振动。

作为针对现有的滚筒式洗衣机的低噪音、低振动的技术,公知有对布料的不平衡力进行校正的液体平衡器、悬架(supension)等防振装置、橡胶等弹性支承部件等,滚筒式洗衣机中装备有上述这些应对装置。但是,上述应对装置对于滚筒式洗衣机的壳体的振动不太有效。壳体的振动受滚筒式洗衣机的设置场所即地板面的强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寻求新的振动对策。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弱壳体的振动,即使在深夜进行洗涤也无需担心会影响邻居的滚筒式洗衣机。

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具备:外箱;水筒,其设置于所述外箱内且用来盛水;滚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水筒内、且用来容纳洗涤物;马达,其驱动所述滚筒旋转;以及防振装置,其对所述水筒进行弹性支承,其中,该滚筒式洗衣机还具备:2个以上的加强板,它们呈桥梁状地设置于所述外箱的左右的侧板;连结部件,其设置为将所述2个以上的加强板连结;以及动态减振器,其配设于所述加强板或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弱洗衣机的壳体的振动,即使在深夜进行洗涤,也无需担心会影响邻居。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为由连结部件将2个以上的加强板连结,因此,能够使洗衣机的壳体前部的振动和洗衣机的壳体后部的振动实现一体化,从而能够利用1个动态减振器有效地减弱洗衣机的壳体的前部和后部的振动。

优选地,所述动态减振器构成为:能够从外部进行装拆。

优选地,所述滚筒式洗衣机还具备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由板状部件的层叠体构成。

优选地,所述滚筒式洗衣机还具备配重件,所述配重件由多个能够装拆的螺钉状部件构成。

优选地,多个基板隔着弹性部件层叠为2层以上而构成所述动态减振器,所述动态减振器构成为:上部的基板的重量小于下部的基板的重量。

优选地,多个基板隔着弹性部件层叠为3层以上而构成所述动态减振器,所述动态减振器构成为:上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小于下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

优选地,所述层叠体的板状部件构成为:厚度尺寸存在不同。

优选地,所述配重件的螺钉状部件构成为:径向尺寸存在不同。

优选地,所述层叠体的板状部件构成为:材质存在不同。

优选地,所述配重件的螺钉状部件构成为:材质存在不同。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构成为:上部的弹性部件的径向尺寸小于下部的弹性部件的径向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的纵剖侧视图。

图2是拆下了外箱的顶板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是动态减振器的立体图。

图4是层叠体的立体图(之一)。

图5是层叠体的立体图(之二)。

图6是弹性部件的主视图。

图7是弹性部件的剖视图。

图8是第4基板的俯视图。

图9是拆下螺钉后的第4基板的沿着图8中的IX-IX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拆下螺钉后的第4基板的沿着图8中的X-X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1是螺钉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箱;2、3:侧板;6:顶板;8:洗涤物出入口;9:门;11:控制装置;14:悬架;15:水筒;16:滚筒;17:洗涤用马达;22:动态减振器;23、24:加强板;25:连结部件;26:第1基板;27:第2基板; 28:第3基板;29:第4基板;30:弹性部件;31:弹性部件;32:弹性部件;33:配重件;34:金属板(板状部件);35:层叠体;36:螺纹部件; 37:防振橡胶;38:螺母;39:盖;40:螺孔;41: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机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实施方式中实质上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在下述多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滚筒式洗衣机的门所处的那侧、即相对于图1的纸面而将右侧设为滚筒式洗衣机的“前侧”,相对于图1的纸面而将近前侧设为滚筒式洗衣机的“左侧”,将供滚筒式洗衣机的外箱设置的设置面侧、即相对于图1的纸面而将下侧设为滚筒式洗衣机的“下侧”。

(第1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第1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具有构成外部轮廓的外箱1。外箱1呈箱状,外箱1的纵剖侧面呈长方形。外箱1例如由钢板形成,并具备左右的侧板2、3(参照图2)、前板4、背面板5、顶板6以及底板7。

在外箱1的前板4的中央形成有洗涤物出入口8。在外箱1的前板4 中的洗涤物出入口8的附近设有门9,该门9对上述洗涤物出入口8进行开闭。后盖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于外箱1的背面板5。在外箱1的顶板6的前部设有未图示的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例如设有用来选择各种运转模式以及启动运转的各种开关。在操作面板的里侧即外箱1内设有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作为对滚筒式洗衣机的总体运转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而发挥作用,该控制装置具备微型计算机等。

在外箱1内设有水筒15。水筒15是盛装用于对洗涤物进行洗涤的水的容器,该水筒15形成为后端部封闭的有底圆筒状,其一端部敞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其前端部敞开。水筒15被左右一对悬架14弹性支承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因此,水筒15的中心轴也变为前高后低。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构成为水平地对水筒15进行弹性支承。此外,在图1中仅示出了右侧的悬架14。

在水筒15的后端部的外侧设有驱动后述的滚筒16旋转的洗涤用马达17。洗涤用马达17例如由直流无刷马达形成,该洗涤用马达17是外转子型马达。洗涤用马达17的未图示的旋转轴部安装于转子的中心部,并且从轴承外壳18内穿过,进而将水筒15的后部端板的中心部贯穿而突出到水筒15内。由此,洗涤用马达17的旋转轴部的中心轴和水筒15 的中心轴变得一致。

滚筒1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水筒15内。滚筒16形成为能够在内部容纳洗涤物的大小的有底圆筒状,其一端部敞开,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其前端部敞开。具体而言,滚筒16具有滚筒周板16a和滚筒后板16b。滚筒周板16a形成为前表面和后表面分别开口的圆筒状。滚筒后板16b形成为将滚筒周板16a的后端部封闭的圆形。由此,形成为在滚筒16的前端部形成有开口部16c的结构。

滚筒后板16b的中心部安装于洗涤用马达17的旋转轴部的前端部。由此,形成为如下结构:滚筒16的旋转的中心轴和水筒15的中心轴以及洗涤用马达17的旋转轴部的中心轴一致,滚筒16被支承为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此外,形成为如下结构:洗涤用马达17的驱动力经由旋转轴部而传递至滚筒16,由此驱动滚筒16旋转。

在滚筒16的圆周侧的侧面即滚筒周板16a的整个范围内形成有多个小孔19。此外,在滚筒16的滚筒周板16a的前端部即开口部16c的附近设有液体平衡器20。

在洗涤物出入口8和水筒15的开口部之间设有橡胶制的环状的波纹管(bellows)21。由此,滚筒16的开口部16c借助波纹管21而与水筒 15的开口部连通。而且,洗涤物出入口8借助波纹管21、水筒15的开口部以及滚筒16的开口部16c而与滚筒16内连通。

在水筒15的最低部即后端部的下部,借助排水阀22而连接有排水管23。此外,水筒15设有干燥装置(未图示),该干燥装置将除湿且加热后的空气向滚筒16内循环供给而对滚筒16内的洗涤物进行干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箱1内的后部的上部即水筒15的后部的上方配设有动态减振器22。在该结构中,如图2所示,在外箱1的左右的侧板2、3的上部的前部和后部呈桥梁状地设有2个加强板23、24。而且,在加强板23、24的各自的中央部的下方,连结部件25设置为桥梁状且将2个加强板23、24连结。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后部的加强板24的中央部的上方载置有上述动态减振器22,例如通过螺纹固定等方式将动态减振器22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动态减振器22载置固定于连结部件25的上方,此外,还可以将动态减振器22载置固定于前部的加强板23的上方。

如图3所示,动态减振器22具备:第1基板26;第2基板27,其隔着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大致平行地配置于上述第1基板26的上方;第3 基板28,其隔着上述设定的间隔而大致平行地配置于上述第2基板27 的上方;以及第4基板29,其隔着上述设定的间隔而大致平行地配置于上述第3基板28的上方。各基板26~29例如由铁、铜、铝等的金属板构成。

此外,关于4个基板26~29的重量,将第1基板26设为最重,将第2基板27设为居中的重量,将第3基板28设为较轻的重量,将第4 基板29设为极轻的重量。即,构成为:4个基板26~29的重量自下而上变轻。在该情况下,4个基板26~29的厚度尺寸可以设为相同的厚度尺寸,也可以构成为自下而上变薄。此外,还可以构成为:将3个基板 26~28设为相同的厚度尺寸,仅将第4基板29减薄。此外,关于4个基板26~29的大小,优选构成为自下而上变小。

另外,在第1基板26和第2基板27之间,4个例如圆棒状的弹性部件30作为间隔件(spacer)而配设于基板26、27的例如四个角部。在第2基板27和第3基板28之间,4个例如圆棒状的弹性部件31作为间隔件而配设于基板27、28的例如各边部的中央部。弹性部件31的径向尺寸构成为略小于弹性部件30的径向尺寸。在第3基板28和第4基板29之间,4个例如圆棒状的弹性部件32作为间隔件而配设于基板28、 29的例如四个角部。弹性部件32的径向尺寸构成为略小于弹性部件31 的径向尺寸。

此外,配重件33以能够装拆的方式配设于第3基板28和第4基板 29之间的空间部。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动态减振器22构成为对能够装拆的配重件33进行弹性支承。配重件33例如由层叠多个金属板34 而成的层叠体35构成。金属板34例如由铁、铜、铝等金属构成。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层叠体35构成为能够调节金属板34的层叠个数,从而形成为能够对配重件33的重量进行调整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利用未图示的例如螺钉、束带(band)等以能够装拆的方式将层叠体35 的金属板34固定于第3基板28上。除此之外,作为变形列,还可以在任意一个基板上配设配重件。

此外,弹性部件30、31、32的具体结构相同,只有径向尺寸不同,因此,参照图6和图7对弹性部件30的构造进行说明。弹性部件30具备:设于两端部的螺纹部件36、36;以及设于螺纹部件36、36之间的圆柱状的防振橡胶37。螺纹部件36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并具有凸缘部36a和螺纹部36b。例如通过粘接等方式而使得螺纹部件36和防振橡胶37实现一体化。防振橡胶37例如由硅橡胶或聚氨酯橡胶等形成。

此外,弹性部件30、31、32的防振橡胶37的硬度构成为:下层的弹性部件30的防振橡胶37的硬度最大,中层的弹性部件31的防振橡胶37的硬度居中,上层的弹性部件32的防振橡胶37的硬度最小。即,弹性部件30、31、32的防振橡胶37的硬度构成为自下而上变小。此外,弹性部件30、31、32的防振橡胶37的径向尺寸构成为自下而上变小。此外,弹性部件30、31、32的防振橡胶37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既可以构成为均为相同长度,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自下而上变短,优选适当地调节长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第1基板26和第2基板27进行连结时,如图3所示,将4个弹性部件30的下部的螺纹部36b插入于在第 1基板26的四个角部形成的贯通孔,并且将4个弹性部件30的上部的螺纹部36b插入于在第2基板27的四个角部形成的贯通孔。然后,将螺母紧固固定于从第1基板26向下方突出的螺纹部36b,并且将螺母 38紧固固定于从第2基板27向上方突出的螺纹部36b。由此,将第1 基板26和第2基板27连结。

然后,当对第2基板27和第3基板28进行连结时,利用4个弹性部件31进行同样的操作。并且,当对第3基板28和第4基板29进行连结时,利用4个弹性部件32进行同样的操作。此外,在拆下第4基板29的状态下,利用螺钉、束带等将所述配重件33即层叠体35安装固定于第3基板28的上方。然后,利用弹性部件32使第4基板29与第3基板28连结。例如利用螺钉等而将这样构成的动态减振器22安装固定于加强板24的上方。

此外,在外箱1的顶板6后部的与动态减振器22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用于取放动态减振器22的开口部6a。而且,在该开口部6a的后缘部设有对开口部6a进行开闭的盖39,借助铰链39a而能够使该盖39转动。利用未图示的螺钉将盖39的顶端部固定于顶板6。而且,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动态减振器22形成为能够装拆的结构,即,洗衣机的安装人员、维修人员将上述螺钉拆下而打开盖39,由此,能够经由开口部6a 而从外部将动态减振器22安装于连结部件25、或者将动态减振器22 从连结部件25拆下。此外,形成为如下结构:经由上述开口部6a而能够将动态减振器22的第4基板29拆下,而且,能够从第3基板28将动态减振器22的配重件33拆下、或者将配重件33安装于第3基板28、抑或对配重件33的层叠体35的金属板34的个数进行增减调节。

在这种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外箱1的左右的侧板2、3呈桥梁状地设有2个加强板23、24,连结部件25设置为将2个加强板23、24 连结,动态减振器22配设于加强板24的上方,因此,能够减弱洗衣机 1的壳体的振动,即使在深夜进行洗涤,也无需担心会影响邻居。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由连结部件25将2个加强板23、24连结,因此,能够使洗衣机1的壳体前部的振动和洗衣机1的壳体后部的振动实现一体化,从而能够利用1个动态减振器22有效地减弱洗衣机1的壳体的前部和后部的振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具有连结部件25的结构的情况下,洗衣机1的壳体前部的振动和后部的振动各自独立,因此,有可能无法由1个动态减振器22有效地减弱壳体的振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够经由开口部6a从外部对动态减振器22进行装拆,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减弱洗衣机1的壳体的振动的对策,此外,能够容易地对动态减振器22的特性即共振频率进行调整。特别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安装洗衣机时,或者使用者反映洗衣机的振动较大而需要由维修人员处理时,能够根据洗衣机的设置环境、使用状况从外部对动态减振器22进行装拆,因此,在安装洗衣机之后能够根据洗衣机的振动状况而实施对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配重件33由作为板状部件的金属板34 的层叠体35构成,并构成为能够对层叠体35的金属板34的层叠个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对动态减振器22的共振频率进行调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动态减振器22构成为:多个基板26~ 29隔着弹性部件30、31、32而层叠为2层以上,并且上部的基板的重量小于下部的基板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层叠2层以上地构成动态减振器22,则通常上部的基板比下部的基板更容易晃动,因此,通过形成为上部的基板的重量小于下部的基板的重量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减弱洗衣机1的壳体的振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动态减振器22构成为:多个基板26~ 29隔着弹性部件30、31、32而层叠为3层以上,并且上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小于下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层叠3层以上地构成动态减振器22,则通常上部的基板比下部的基板更容易晃动,因此,通过形成为上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小于下部的弹性部件的硬度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减弱洗衣机1的壳体的振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基板26~29之间的间隔件的弹性部件30、31、32分别设有4个,因此能够提高动态减振器22作为构造体的稳定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层叠体35的金属板34,可以采用厚度尺寸存在不同的结构。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对层叠体35即配重件33的重量进行微调,因此能够更加细微地调整动态减振器22的共振频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层叠体35的金属板34,可以采用材质存在不同的结构。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对层叠体35即配重件33的重量进行微调,因此能够更加细微地调整动态减振器22的共振频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30、31、32构成为:上部的弹性部件的径向尺寸小于下部的弹性部件的径向尺寸,因此能够更加细微地调整动态减振器22的共振频率。

(第2实施方式)

图8至图11示出了第2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配重件33,取代金属板34的层叠体35而使用了多个螺钉。

具体而言,如图8至图10所示,在第4基板29形成有多个、例如 9个螺孔40。而且,构成为:能够将图11所示的螺钉41紧固固定于上述这些螺孔40。在该情况下,作为螺钉41的径向尺寸即螺孔40的径向尺寸,例如最大的准备1个左右,中等的准备6个左右,最小的准备6 个左右。除此之外,作为变形列,还可以在任意一个基板上形成螺孔,来配设固定作为配重件的螺钉。

第2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外的结构和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特别是根据第2实施方式,构成为:利用多个螺钉41作为配重件33,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螺钉41的安装和拆卸。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配重件 33的重量的增减调整、即动态减振器22的特性调整。

(其他实施方式)

除了以上说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还可以增加如下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多个基板26~29隔着弹性部件30、 31、32而层叠为3层,但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构成为2层,也可以构成为4层以上。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4基板29形成有13组螺钉41和螺孔40,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第4基板29形成有12组以下或14组以上的螺钉41和螺孔4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其意图并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主旨中,并且还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