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以及包括该熨斗的熨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7650发布日期:2019-06-29 02:0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熨斗以及包括该熨斗的熨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壳体、加热主体和插设在所述壳体和加热主体之间的功能盘的熨斗,所述加热主体包括电阻,所述电阻在其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配备有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已知专利申请FR2690173中披露了一种熨斗,所述熨斗包括壳体、加热主体和插设在加热主体和壳体之间的功能盘。在该文件中,加热主体包括电阻,所述电阻在其端部中的每个端部处配备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焊接与熨斗的供电回路连接在一起。

然而,这种焊接操作是昂贵的,并且使熨斗的组装操作更加复杂。此外,当需要将盘从加热主体上拆卸下来以便实施修复时,盘通过焊接的连接也复杂化了售后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这些缺陷的熨斗,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熨斗,所述熨斗提供了构造的更大的灵活度、简化的组装和更方便的修复。

为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熨斗,所述熨斗包括壳体、加热主体和插设在所述加热主体和所述壳体的功能盘之间,所述加热主体包括电阻,所述电阻在其端部的每个端部处配备有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端子构成公插头,当将功能盘组装在加热主体上时,所述公插头接合在被所述盘承载的母连接部中,所述母连接部包括可弹性变形的主体,所述可弹性变形的主体包括两个在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纵向延伸的接触薄片,在所述近端部处,所述两个薄片彼此之间通过连接臂连接,而在所述远端部处,两个薄片在彼此之间布置用于公插头通过的通过开口,所述公插头被夹持在所述母连接部的两个接触薄片之间。

这种熨斗具有的构造允许在熨斗的组装期间,当将盘固定在加热主体上时,将加热电阻与母连接部自动地连接,所述母连接部被盘承载。具体地,当将盘组装在加热主体上时,电阻的公插头通过弹性地分开母连接部的两个薄片而自动地接合在母连接部中,所述母连接部被盘承载。因此,所述母连接部的两个薄片形成了夹钳,所述夹钳在母连接部的主体的弹性回复的作用下夹持公插头,这允许确保在母连接部的薄片和公插头之间的良好的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当所述公插头插入到所述两个薄片之间时,所述连接部的两个薄片通过大致沿横向方向T移动而彼此分离,并且所述母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盘的收纳容腔中,所述盘的收纳容腔具有适合的形状以便允许母连接部的轮轴游隙(débattement)在沿所述横向方向T 的至少一毫米的行程上。

这种特征允许当将功能盘组装在加热主体上时,获得母连接部在公插头上的自动的定中心。因此改善了在这两个元件之间的电接触的可靠性。

此外,这种特征允许当将所述盘组装在所述加热主体上时,弥补在公插头和连接部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定位间隔,这些定位间隔可与在不同零件的制造中的离差(dispersion)相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收纳容腔具有形状,所述形状允许所述母连接部围绕垂直于所述盘所在的平面的轴线枢转。

这种特征允许弥补在公插头和连接部之间可能存在的定位间隔,所述定位间隔由存在扭曲的公插头而导致,该扭曲例如由于冲击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母连接部包括平坦的部分,所述平坦的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延长部中和所述薄片的远端部处,所述平坦的部分与所述盘接触并且确保所述母连接部在垂直于所述盘所在平面的平面中不动。

这种母连接部具有的优点在于实现简单且经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母连接部的两个薄片包括接触区域,当所述公插头接合在所述母连接部中时,所述接触区域与所述公插头接触,并且所述接触区域具有小于3mm的宽度并且有利地具有小于2mm 的宽度。

这种具有宽度减少的接触区域的母连接部具有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容易地与公插头接触,所述公插头不与由所述母连接部的薄片形成的夹钳的关闭平面平行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两个薄片的接触区域彼此相对地设置,并且所述接触区域具有在所述薄片上凸起的凸台的形状。

这种凸台具有的优点在于,当公插头具有相对于由所述母连接部的薄片形成的夹钳的关闭平面的倾斜时,进一步改善母连接部与公插头的正确的连接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凸台具有约为1mm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两个薄片的接触区域彼此轴向地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母连接部的薄片由不锈钢、镀镍不锈钢或镀镍黄铜或镀镍钢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盘形成在所述加热主体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热屏障。

这种特征允许降低壳体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盘由塑料材料实现,并且有利地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型的热塑性材料实现。

这种特征允许以低廉的成本实现能够具有复杂形状的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母连接部包括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母连接部与熨斗的供电回路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盘固定在加热主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加热主体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设置在所述电阻的供电回路上以便在所述加热主体过热的情况下切断对于所述电阻的供电,所述保险丝设置在形成于盘的容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保险丝搁置在所述加热主体上的基座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盘包括定位在所述保险丝下方的保持元件,以便当所述盘从所述加热主体上被抬起时,确保将所述保险丝保持在所述容腔中。

这种特征允许在熨斗的组装操作期间,将所述盘用作保险丝的支撑零件。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熨烫设备,包括通过导管与诸如前文所述的熨斗连接的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有利的特征,所述基部包含用于产生压力蒸汽的桶,并且所述导管是蒸汽输送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基部包含储水器,并且所述导管是进水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熨斗包括流体连接部,所述流体连接部与所述导管连接并且所述流体连接部被所述盘支撑。

这种熨斗具有的构造同样允许,在熨斗的组装期间,当将盘固定在加热主体上时,加热电阻与被盘承载的母连接部的自动的传导流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流体连接部包括下端部处打开的空腔,在所述空腔中接合了被加热主体承载的连接导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所述流体连接部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固定在空腔中并且插设在空腔的内表面和连接导管的外表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诸如上文所述的熨斗的组装方法,其中,在将盘组装在加热主体上的组装操作期间,电阻和被盘承载的母连接部的连接自动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作为非限制性实例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熨斗的熨烫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2A是装配图1的熨斗的加热主体/功能盘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2B是图2A中示出的母连接部的收纳容腔中的一个收纳容腔的细节放大图;

-图2C是与图2B相似的视图,其中仅示出功能盘;

-图3是与公连接部耦合的母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4是单独示出的母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5A是图2A的子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B是图5A示出的保险丝的收纳容腔的细节放大图;

-图6是当功能盘组装在加热主体上时的保险丝设置在其容腔中的纵向剖视图;

-图7A是图2A的子组件的另一个分解立体图;

-图7B是图7A上示出的保险丝的收纳容腔的细节放大图;

-图7C是图7A上示出的蒸汽导管的流体连接部的细节放大图;

-图8是流体连接部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9是加热主体/功能盘子组件在流体连接部处的剖视细节图;

-图10是功能盘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功能盘在保险丝的收纳容腔处的立体细节图;

-图12和图13是母连接部的实施变型例的立体图,所述母连接部能够装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熨斗的功能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仅示出对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必需的元件。为了方便阅读附图,相同的元件在不同的附图中使用相同的标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中,术语“水平”、“竖直”、“下”、“上”、“前”、“后”被用于描述熨斗时参照的是处于放平在熨烫板上的熨斗。

图1示出一种熨烫设备,所述熨烫设备包括基部1、熨斗2和连接基部1和熨斗2的线缆3,所述线缆3包含蒸汽输送导管30,其在图2A和图5A上可见,并且包含电线,所述电线属于熨斗2的供电回路。

如图1所示,熨斗2包括塑料制的壳体6,所述壳体6集成握持手柄 60,所述握持手柄60朝向熨斗2的后方延伸出两个侧枝21,所述两个侧枝21形成根部,所述熨斗2可大致竖直地搁置在根部。熨斗2还包括平坦的熨烫板22,其上方安装有加热主体4和功能盘5,在图2A上独立地示出,上方将固定有壳体6。

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基部1包含用于产生压力蒸汽的桶、储水器和泵,所述泵被配置用于将来自储水器的水供给蒸汽发生器,桶包括被销键60A 控制的电动阀门,所述销键60A设置在熨斗2的手柄60的下方并且与蒸汽输送导管30连接。

加热主体4有利地由铝制铸件构成,在所述加热主体4中埋入了电阻 40,所述电阻40为铠装电阻,其具有约为800W的功率且弯曲成马蹄形的形状,所述电阻40的供电通过温度调节器调节,所述温度调节器由NTC 类型的传感器50构成,并且被功能盘5承载,所述传感器50与接点41 (其在图5A上可见)接触,所述接点41集成在加热主体4上。

所述加热主体4包括平坦的下表面,所述平坦的下表面具有尖的前端部和宽且倒圆角的后端部,所述熨烫板22固定在所述平坦的下表面上。加热主体4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包括凸出的周边壁42,所述周边壁 42以已知的方式界定了蒸汽分配回路,所述蒸汽分配回路的上部分被关闭板43关闭,所述关闭板43包括蒸汽流入口44,所述蒸汽流入口44用于与蒸汽输送导管30流体连通,分配回路通到布置于熨烫板22的蒸汽输出孔22A,其如图7A所示。

优选地,蒸汽分配回路包括未在图中示出的冷凝液的保持装置,该冷凝液的保持装置布置在圆顶43A的下方,所述圆顶43A在关闭板43上凸起,所述保持装置被配置用于保持蒸汽分配回路中流动的蒸汽流所夹带的水滴并且将所述水滴蒸发,该保持装置与本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 FR1656546中更详细描述的保持装置类似。

盘5在加热主体4的上方延伸并且因此形成在加热主体4和壳体6之间的热屏障,所述盘5有利地由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类型的热塑性材料实现,并且通过压板(bride)51和两个螺丝52固定在加热主体 4上,所述压板51设置在加热主体4的前方,所述两个螺丝52接合在在加热主体4的后面制造的攻丝镗孔中。

如图5A所示,加热主体4的电阻40在每个纵向端部处包括连接端子 40A,该连接端子40A具有刚性钉的形状、约为2mm的直径和约为12mm 的长度,所述连接端子40A倾斜地通到加热主体4的后部分的上表面。这两个连接端子构成公插头40A,当盘5组装在所述加热主体4上时,所述公插头40A用于自动地与被盘5承载的两个母连接部7连接,所述两个母连接部7与熨斗2的供电回路连接。

所述两个母连接部7有利地具有相同的构造,这如图4所示,每个母连接部7包括由导电材料实现的可弹性变形的主体,所述母连接部7的主体有利地通过将不锈钢板,或镀镍黄铜板或镀镍钢板切割然后折叠的方法获得,所述不锈钢板可能是镀镍的。

所述母连接部7的主体有利地包括两个接触薄片70,所述两个接触薄片70彼此相对地延伸并且彼此大致平行。所述两个薄片70沿竖直轴线V 在近端部和远端部之间纵向地延伸,在所述近端部处,所述两个薄片70 彼此之间被连接臂71连接,而在所述远端部处,所述薄片70在彼此之间布置了通过开口72,所述薄片70的远端部有利地延伸出一个朝外折叠45°的中间部分73,之后延伸出平坦的结束部分74,所述结束部分74垂直于所述薄片70并且朝向所述母连接部7的外部延伸。

如图3和图4所示,母连接部7的中间部分73形成引导壁,所述引导壁朝向通过开口72汇聚并且当母连接部7竖直地被带动到公插头40A 的上方时,方便电阻40的公插头40A沿竖直轴线V插入到连接部的两个薄片70之间,所述两个薄片70于是沿横向方向T分开并且同时在连接部的主体的弹性变形的作用下夹紧公插头40A。

优选地,母连接部7的主体还包括平坦的侧向部分75,所述平坦的侧向部分75支撑端子75A,所述端子75A与未在图中示出的熨斗2的供电回路的电线连接,所述平坦的侧向部分75通过横档76与连接臂71连接并且包括侧向地超过所述横档76的两个纵向端部。

如图2B、2C和图7B所示,对于每个母连接部7,盘5包括收纳容腔 55,所述收纳容腔55具有与母连接部7的形状大致互补的形状,所述母连接部7的平坦的结束部分74通过抵靠空腔53的底部而定位在这些空腔53中,所述空腔53布置在盘5的下表面上,而平坦的侧向部分75抵靠盘 5的上表面的一个表面54,所述表面54设置在所述收纳容腔55的边缘处。

如图2B所示,表面54包括两个挡块54A,所述两个挡块54A与平坦的侧向部分75的端部配合以便沿盘5的纵向轴线固定母连接部7。空间 54B布置在两个挡块54A之间以便所述横档76的通过,该空间54B远远大于横档76的宽度并且所述空腔53的尺寸远远大于母连接部7的平坦的结束部分74,以便允许母连接部7在其收纳容腔55中沿横向方向T进行几个毫米的平移移动,并且也允许母连接部7围绕垂直于盘5所在平面的纵向轴线V进行几度的旋转运动。

优选地,母连接部7的薄片70包括接触区域70A,所述接触区域70A 具有大致在薄片70的整个高度上凸起的凸台形状,该凸台70A允许增加母连接部7接收公插头40A的能力,所述公插头40A与母连接部7的纵向轴线L不完美地对齐。

作为实施例,接触薄片70具有约为5mm的宽度和约为1cm的高度,所述凸台70A具有稻谷粒的形状,且凸起约1mm的高度,具有约为1mm 的宽度。在闲置时,在母连接部7的两个薄片70之间的空间有利地小于 0.7mm,以便确保公插头40A在应力下的夹紧。

如图7A和7B所示,盘5也支撑保险丝8,所述保险丝8用于当加热主体4的温度超过对应于保险丝8温度的预设温度时切断熨斗2的供电回路,尤其切断电阻40的供电。

优选地,保险丝8是管状类型的保险丝,其具有U形形状的主体,并且具有和被Nec Shott.公司销售的商品名为SF 184的保险丝相同的技术特征,该保险丝8被设置在容腔56中,所述容腔56布置在盘5的后部分中。

容腔56具有贯通的开口的形状,其在图10上可见,并且包括两个保持爪56A,所述两个保持爪56A在盘5的下表面处延伸,当保险丝8通过盘5的上表面被导入到容腔56中时,所述保险丝8的纵向端部搁置在所述两个保持爪56A。

如图11所示,保险丝8被固定压板57保持在容腔56中,所述固定压板57由折叠的板实现,连接在盘5的上表面上,并且通过螺丝57A固定在加热主体4的固定井46(其在图5A上可见)。固定压板57上方有利地安装有塑料材料实现的罩58,所述罩58用作设备工作需要的不同的电线的保持和引导零件。

优选地,固定压板57具有可弹性变形的舌状部57B,当保险丝8设置在容腔56中时,所述舌状部57B抵靠保险丝8的上方,并且所述固定压板57包括两个侧臂57C,所述两个侧臂57C紧裹U形的保险丝8的侧枝,以便保持这些侧枝向上。

如图5B和图6所示,加热主体4包括收纳保险丝8的收纳基座45,所述收纳基座45具有半个圆柱体的形状,且在其上端部处是打开的,并且被接点45A承载,所述接点45A直接与加热主体4的铝制铸件一起获得,该接点45A在周边壁42的后方凸起,所述周边壁42界定了蒸汽分配回路。

因此,当盘5固定在加热主体4上时,被盘5承载的保险丝8自动地定位在布置于加热主体4的基座45上,固定压板57的舌状部57B的长度被定尺寸以便当螺丝57A被拧紧时在将保险丝8抵靠基座45的同时弹性地变形,以最优化在保险丝8和加热主体4之间的热传导,而无论制造的离差。

优选地,盘5还支撑流体连接部9,所述流体连接部9允许实现蒸汽输送导管30和蒸汽流入口44之间的密封性连接,所述蒸汽输送导管30 来自于基部1,所述蒸汽流入口44布置在加热主体4的关闭板43上。

如图5A和7C和10所示,所述蒸汽流入口44设置在截锥形的连接导管44A的顶部,所述连接导管44A在关闭板43上凸起,并且所述流体连接部9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下端部处打开的空腔90,所述连接导管 44A接合在所述空腔90中,所述空腔90包括截锥形的上部分90A,所述截锥形的上部分90A与连接导管91连通,蒸汽输送导管30套在所述连接导管91上。

所述空腔90在所述截锥形的上部分90A的下方包括圆柱形部分90B,所述圆柱形部分90B收纳具有唇部的环形垫圈94,并且包括打开的下端部,所述连接导管44A通过所述打开的下端部接合。所述空腔90在截锥形的上部分90A和圆柱形部分90B之间的连接处具有凸肩,所述垫圈94 贴靠所述凸肩,所述垫圈94通过卡环类型的环95被固定抵靠该凸肩,所述环95固定在空腔90中、在垫圈94的下方,所述环95有利地具有倒棱的下边缘,所述倒棱的下边缘朝向空腔90的内部汇聚。

优选地,环95通过被环95承载的两个凸销95A固定在空腔90中,这些凸销95A接合在两个开口中,所述两个开口对称地布置在空腔90中,这些开口通到凹槽96中,所述凹槽96实现在流体连接部9的主体的周边上。

如图8和图10所示,流体连接部9的主体的外部部分在空腔90的圆柱体部分90B的顶部附近包括凸缘92,并且包括两个锁定耳97,所述凸缘92用于搁置在圆形开口59的边缘处,所述圆形开口59布置在盘5中,所述两个锁定耳97与流体连接部9的基部径向地延伸,且用于接合在布置在开口59的边缘处的两个凹口59A中,之后所述两个锁定耳97通过流体连接部9转动四分之一圈而滑动到盘5的下方,以便形成卡销类型的连接。

优选地,流体连接部9的固定系统被定尺寸以便允许流体连接部9在盘5所在的平面中的至少1毫米的径向的轮轴游隙,以便允许当将盘5组装在加热主体4上时,所述连接部在连接导管44A上的自动的定中心。

为此,在圆形开口59中接合的流体连接部9的外部部分,具有略微小于圆形开口59直径的直径。例如,所述圆形开口59可具有比流体连接部9的直径大约2mm的直径。

如此实现的熨斗2具有的优点在于配备有功能盘5,所述功能盘5形成子组件,所述子组件支撑加热主体4的电阻40的供电回路,与该供电回路配合的防止过热的安全保险丝8,和允许将蒸汽输送导管30连接至布置在加热主体4中的蒸汽分配回路的流体连接部9。

具体地,该盘5具有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下述过程被简单地组装在加热主体4上,即,例如通过自动装置而自动地将该盘5竖直地带动到加热主体4的上方,之后将盘5靠近加热主体4,以便将电阻40的公插头40A 带动到被盘5承载的母连接部7的对面,将流体连接部9带动到连接导管 44A的对面,以及将保险丝8带动到收纳基座45的对面。

在该组装期间,盘5在加热主体4上的对接可无需将零件7,8,9精确地定位在盘5上。

实际上,母连接部7的形状及其固定允许所述母连接部7相对于盘5 的纵向轴线的侧向轮轴游隙,所述轮轴游隙允许母连接部7在公插头40A 上的自动定中心,即便该公插头40A相对于要求的理想位置偏离了略微多于一毫米的距离。具体地,由于加热主体4的制造的允差(tolérance),电阻的公插头40A的位置可在任意方向上变化正负1mm,角度变化也可以。

因此,在接触区域上存在的凸台和母连接部7在其收纳容腔55中围绕竖直轴线V自身轻微枢转的特性,将允许确保所述母连接部7在公插头 40A上的可靠的连接,即便公插头40A没有完美地平行于加热主体4的纵向轴线设置。

同样的,保险丝8在盘5上的保持装置也允许简化熨斗2的组装,由于保险丝8被固定压板57施加应力,在保险丝8和加热主体4之间的良好的热传导被保证,保险丝8相对于基座45的可能的不完美的对齐被固定压板57的弹性形变弥补,尤其被固定压板57的两个侧臂57C弥补,所述固定压板57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保险丝8在基座45上受到的应力,并且因此最优化热传导。

最后,流体连接部9在盘5上的固定系统具有的优点在于允许所述流体连接部9的几个毫米的侧向轮轴游隙,当将盘5对接在加热主体上、具有对齐缺陷的情况时,所述轮轴游隙将允许所述流体连接部9在连接导管 44A上的自动的定中心。

具体地,所述环95的具有倒棱的形状和所述连接导管44A的截锥形的形状将彼此配合以便实现流体连接部9在连接导管上的自动的定中心,使得垫圈94确保连接完美的密封性。

通过插设在空腔90的内表面和连接导管44A的外表面之间的具有唇部的垫圈如此实现的密封性具有的优点在于确保连接的密封性,而不需要垫圈94的较大的压缩。因此,不需要在流体连接部9处施加较大的压缩应力而将功能盘5抵靠加热主体4。此外,如此实现的密封性具有的优点在于可靠并且较少发生蒸汽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密封性损失的情况。

由于在将功能盘5安置在加热主体4上时,加热主体4的电连接和流体连接同时建立,因此如此实现的熨斗2允许最优化组装时间,而功能盘5还具有的优点在于构成热屏障,所述热屏障限制安装在加热主体4上方的壳体6的升温。

图12和图13示出能够装配图1至图11的熨斗2的母连接部7的实施变型例。

图12示出第一变型例,其中,母连接部7与图4示出的母连接部7 的唯一区别在于,母连接部7的主体包括连接舌状部77,所述连接舌状部 77具有4.8mm的宽度、0.5mm的厚度,其允许连接配备有母接线片的电线,所述母接线片接合在所述连接舌状部上。当母连接部7由不可焊接的材料制成时,例如由镀镍黄铜制成时,这种实施变型例允许通过标准接线片来实施电线与母连接部7的连接。

图13示出第二实施变型例,其中,母连接部7的主体包括第一接触薄片701和第二接触薄片702,所述第一接触薄片701和第二接触薄片702 相对地设置并且彼此之间通过连接臂71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薄片701 包括一个爪701A,宽度约为3mm,具有一个限定接触区域的平坦的面,而第二接触薄片702包括两个平行的爪702A,702B,各自具有约为3mm 的宽度,彼此之间布置的空间中插入了第一接触薄片701的爪701A。在该实施变型例中,当母连接部7处于闲置位置,也就是说其不接合在公插头上时,母连接部7的主体的折叠被实施,以便所述第一接触薄片701的爪701A接合在第二接触薄片702的两个爪702A,702B之间。这种实施变型例允许提高接触薄片701,702在公插头上的夹持力,而因此允许进一步改善电连接在高温情况下的可靠性。在该实施变型例中,所述爪701A, 702A,702B的较小宽度允许获得与公插头的良好的接触,即便该公插头相对于母连接部7的纵向轴线倾斜。然而,如同图4所示的连接部,母连接部7收纳未对齐的公插头的功能可通过在爪上增加凸台而进一步改善。

当然,本实用新型绝非仅限于仅以实施例方式给出的所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尤其是从各种元件的构成或者通过技术等价替换的角度来看,改造是可能的。

因此,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例中,穿过熨烫板的蒸汽输出孔扩散的全部蒸汽可在布置在熨斗的加热主体中的蒸汽室中产生,被功能盘承载的流体连接部于是用于将蒸发室中的注水孔流体连接至来自于储存器的进水导管,所述储存器被壳体承载或被和壳体分离的基部承载。

因此,在未示出的实施变型例中,功能盘可通过被切割且与塑料材料二次模制(surmouler)的钢板而实现,使用金属基部允许实现导电带以便直接在盘上建立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