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袖克夫缝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4126发布日期:2019-07-31 20:50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袖克夫缝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袖克夫缝制器,属于缝纫机领域。



背景技术:

服装的袖口与袖身是两个部分,在制成服装时需要将袖口缝制到袖身上。

现有技术中缝制袖口与袖身时,通过手工将袖身塞入袖口,然后在缝纫机上缝制,这种操作方式造成袖身与袖口的位置精度较低,影响服装的美观及舒适性。另外,这种操作方式在缝制袖身与袖口时容易造成缝线偏移,影响服装的美观及舒适性。在将袖身塞入袖口时,由于布料较软,操作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袖克夫缝制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袖口与袖身缝制时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袖克夫缝制器,包括底座、承载器和凸舌,所述承载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凸舌伸出所述承载器,并且,所述凸舌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通道,在所述承载器上开设有对所述凸舌让位的让位槽,该袖克夫缝制器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使得所述凸舌通过所述让位槽伸出或退回所述承载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袖克夫缝制器,包括底座、承载器、凸舌和弹性件,在凸舌与底座之间形成通道,该通道使袖口的一部分通过,在承载器上开设有让位槽,弹性件使凸舌伸出或退回让位槽。在缝制袖口与袖身时,将袖口套设于凸舌上,由凸舌定位袖口,此时即可方便地将袖身塞入袖口,该方案有利于操作人员对袖口、袖身进行相关操作,提高了袖口的缝制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外,弹性件使得凸舌伸出或退回让位槽,在实际缝制时,缝纫机送料产生的作用力将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凸舌退回让位槽,袖口与凸舌自动脱离,优化了缝制器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承载器包括挡壁,该挡壁与所述底座上的物料接触,所述让位槽开设于所述挡壁上,所述承载器还包括顶面;所述顶面为弧面,或者,所述顶面为空间曲面,或者,所述顶面为球面。

挡壁主要用于定位袖口,在缝制过程中使得缝线位置精度高,提高了服装的舒适性,优化了缝制器的性能。

承载器主要用于承载袖身,顶面的设置减小了袖身与承载器的接触面积,优化了承载器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凸舌包括定位壁和释放壁,物料套设于所述凸舌上,所述定位壁定位物料防止物料与凸舌滑脱,所述释放壁使物料与凸舌脱离。

定位壁使得凸舌可以更好地定位袖口,在释放袖口时释放壁的设置有利于凸舌释放袖口,优化了缝制器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定位壁与所述挡壁垂直,所述释放壁使得所述凸舌由靠近所述挡壁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挡壁的一端逐渐变窄。

定位壁与挡壁垂直,定位壁定位袖口的定位精度高。

优选的,将所述释放壁向所述底座上做正投影;所述释放壁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为弧形,或者,所述释放壁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为1/4椭圆形,或者,所述释放壁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为抛物线形,或者,所述释放壁在所述底座上的正投影由多段直线或弧线形成,并使所述凸舌由靠近所述挡壁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挡壁的一端逐渐变窄。

释放壁的形状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优化释放壁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凸舌通过弹片固定在所述承载器上。

该方案结构简单,降低了缝制器的制造成本。

优选的,所述承载器为空心结构,所述承载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装配腔,所述凸舌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让位槽与所述装配腔相通。

该方案使得缝制器结构紧凑,优化了缝制器的使用性能。

优选的,所述凸舌滑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为固定于所述装配腔内并使所述凸舌往复直线运动的弹簧。

该方案结构简单,并且,凸舌具有较高的定位强度,优化了缝制器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凸舌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舌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或者,所述凸舌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凸舌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弹簧控制所述凸舌转动的控制臂,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控制壁上。

该方案使得缝制器结构紧凑,并且,凸舌对袖口的定位强度高,在释放袖口时,需要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较小,优化了缝制器的使用性能。

优选的,所述凸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转轴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凸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将转轴锁紧于所述装配腔的螺母。

通道的高度可以调节,缝制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凸舌通过弹性件可以伸出或退回让位槽,在对袖口定位时,凸舌伸出让位槽,此时即可将袖口定位于凸舌上,有利于将袖身塞入袖口,在实际缝制时,缝纫机的送料作用力克服弹性件的作用力使凸舌退回让位槽,此时,凸舌释放袖口,有利于袖口与袖身的缝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载器的示意图。

图3为弹性件为弹片时的示意图。

图4为凸舌往复直线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5为凸舌旋转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6为转轴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承载器,3、凸舌,4、让位槽,5、弹性件,6、挡壁,7、顶面,8、释放壁,9、转轴,10、螺母,100、限位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一种袖克夫缝制器,包括底座1、承载器2和凸舌3,所述承载器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凸舌3伸出所述承载器2,并且,所述凸舌3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通道。承载器2与底座1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将承载器2焊接于底座1上。

如图1、图2,在所述承载器2上开设有对所述凸舌3让位的让位槽4,该袖克夫缝制器还包括弹性件5,该弹性件5使得所述凸舌3通过所述让位槽4伸出或退回所述承载器2。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袖口呈环状,袖口与袖身缝制时需要将袖身塞入袖口,以进行缝制操作。

使用时,凸舌3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伸出让位槽4,将袖口套设于凸舌3上,并将袖口向远离缝纫机的方向拉紧,凸舌3定位袖口,此时将袖身塞入袖口,由于袖口由凸舌3定位,袖身塞入袖口时,袖身与袖口的位置精度高,袖身与袖口具有较高的缝制精度。

袖身与袖口完成定位后,将袖身、袖口推入缝纫机进行缝制操作,随着缝制操作的进行,缝纫机的送料作用力将克服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力,此时,凸舌3退回让位槽4释放袖口,以实现缝制操作。

本方案中凸舌3自动释放袖口,有利于缝制操作的进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袖口的缝制效率。

本方案利用弹性件5实现凸舌3自动释放袖口,简化了缝制器的结构,降低了缝制器的使用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1,是对实施例1的优化,介绍承载器2的结构。

如图1,所述承载器2包括挡壁6,该挡壁6与所述底座1上的物料接触,所述让位槽4开设于所述挡壁6上。

以将承载器2焊接于底座1上为例,挡壁6与底座1的连接处应平滑,不应有毛刺,以避免毛刺划伤袖口或袖身。

如图1,挡壁6可以与底座1垂直。挡壁6主要起到定位袖口的作用,袖口由挡壁6定位,挡壁6限定袖口一个方向上的自由度,在缝制时,挡壁6定位袖口可以提高缝线在袖口上的位置精度,使得服装具有更好的美观性,优化了缝制器的性能。

如图1,所述承载器2还包括顶面7;所述顶面7为弧面,或者,所述顶面7为空间曲面,或者,所述顶面7为球面。

承载器2的顶面7与袖身接触,为减小袖身与承载器2顶面7的接触面积,承载器2的顶面7不应为平面,以减小承载器2的磨损。承载器2的顶面7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但承载器2的顶面7应平滑,以避免顶面7划伤袖身。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1或实施例2,介绍凸舌3的结构。

如图1,所述凸舌3包括定位壁和释放壁8,物料套设于所述凸舌3上,所述定位壁定位物料防止物料与凸舌3滑脱,所述释放壁8使物料与凸舌3脱离。

袖口套设于凸舌3上以后,向远离缝纫机的方向拉动袖口,此时袖口与定位壁接触,定位壁即可对袖口实现定位。当缝纫机正常工作时,缝纫机的送料作用力通过释放壁8克服弹性件5的作用力,使凸舌3退回让位槽4,释放壁8即可释放袖口,有利于缝纫机的正常工作。

所述定位壁与所述挡壁6垂直,所述释放壁8使得所述凸舌3由靠近所述挡壁6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挡壁6的一端逐渐变窄。

将所述释放壁8向所述底座1上做正投影;所述释放壁8在所述底座1上的正投影为弧形,或者,所述释放壁8在所述底座1上的正投影为1/4椭圆形,或者,所述释放壁8在所述底座1上的正投影为抛物线形,或者,所述释放壁8在所述底座1上的正投影由多段直线或弧线形成,并使所述凸舌3由靠近所述挡壁6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挡壁6的一端逐渐变窄。

释放壁8使得凸舌3由靠近挡壁6的一端向远离挡壁6的一端逐渐变窄,也就是说,释放壁8的功能为:释放壁8在释放袖口时并非一次性完合释放,而是渐渐释放袖口,该释放方式有利于缝纫机的缝制操作。

释放壁8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释放壁8的功能,合理选择释放壁8的形状。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介绍凸舌3的一种固定方式,可以结合上述任意一实施例。

如图3,所述弹性件5为弹片,所述凸舌3通过弹片固定在所述承载器2上。

弹片的一端可以焊接在承载器2上,弹片可以焊接于让位槽4的侧壁上,弹片的另一端可以焊接于凸舌3上,此时,让位槽4的深度应可以完全容纳凸舌3,以实现凸舌3退回让位槽4时释放袖口。

弹片即可以产生弹性形变的片状结构。弹片与承载器2及弹片与凸舌3的定位方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为防止弹片承受过大的作用力,在承载器2上还可以设置定位弹片的定位片,该定位片焊接于承载器2上,该定位片可以跨越让位槽4。定位片阻挡弹片,以避免凸舌3伸出让位槽4过多,而造成弹片产生塑性变形。凸舌3伸出让位槽4过多是指操作人员向远离缝纫机方向拉动袖口时的作用力过大,而造成弹片产生较大的变形。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介绍凸舌3的另一种固定方式,可以结合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任意一实施例。

如图2,所述承载器2为空心结构,所述承载器2与所述底座1之间形成装配腔,所述凸舌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装配腔内,所述让位槽4与所述装配腔相通。

本方案中凸舌3的一部分位于装配腔内,该方案使得缝制器结构紧凑。

实施例6

本实施结合实施例5,限定凸舌3的一种固定方式。

如图4,所述凸舌3滑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5为固定于所述装配腔内并使所述凸舌3往复直线运动的弹簧。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凸舌3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或承载器2上,让位槽4与凸舌3配合,让位槽4限定凸舌3的位置,以防止凸舌3移动时错位。

该方案中凸舌3的移动方式为往复直线移动。弹簧的一端可以焊接在底座1或承载器2上,弹簧的另一端可以焊接于凸舌3上。弹簧与相应配件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本方案中由于凸舌3的运动方式为往复直线运动,因此不需要设置限制凸舌3行程的限位机构,凸舌3在弹簧的作用下不会伸出让位槽4过多。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5,限定凸舌3的另一种固定方式。

方案一,所述凸舌3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舌3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如图5,方案二,或者,所述凸舌3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凸舌3上设置有配合所述弹簧控制所述凸舌3转动的控制臂,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控制壁上。

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弹簧也可以固定于承载器2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凸舌3固定。

如图5,本实施例中凸舌3采用旋转的方式伸出或退回让位槽4,为防止凸舌3伸出让位槽4过多,在底座1或承载器2上可以设置限制凸舌3旋转行程的限位体100,限位体可以为限位柱,限位体可以焊接在底座1或承载器2上。

限位体100也可以为让位槽4的其中一个侧壁,限位体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计。

向远离缝纫机的方向拉动袖口时,凸舌3与限位体接触,以避免凸舌3伸出让位槽4过多,而造成弹性件5损坏。

本实施例中的弹簧也可以采用扭簧替代。扭簧的一端与凸舌3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底座1或承载器2固定。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结合实施例7,是对实施例7的进一步限定。

如图5、图6,所述凸舌3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转轴9固定于底座1或承载器2上,转轴9的固定位置及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

弹性件5的一端与凸舌3固定,弹性件5的另一端也可以与转轴9固定。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8的优化。

如图5、图6,所述凸舌3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于所述装配腔,所述转轴9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装配腔,所述凸舌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9上,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9上设置有将转轴9锁紧于所述装配腔的螺母10。

转轴9可以固定在底座1上或者承载器2上,也就是说,内螺纹可以开设于底座1上,内螺纹也可以开设于承载器2上。

本方案中调节转轴9相对于承载器2或底座1的位置即可调节凸舌3相对于底座1的位置,即通道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缝制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凸舌3可以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转轴9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