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1246发布日期:2019-07-10 11:0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染色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浸轧设备内工作溶液量小且不流动,仅需将面料浸没在工作溶液中进行浸轧,影响浸轧质量,随着面料连续不断的进行浸轧操作,工作溶液中的各种染液或助剂会被带走,导致浸轧盛液池内工作溶液不均衡。而且,现有的浸轧设备在进行浸轧时,浸轧设备内部的工作溶液更新速度慢或者没有更新,会造成工作溶液沉淀,导致面料上染前后差异大,从而需要对面料进行多次浸轧才能达到浸轧效果,浸轧效率低,影响面料的浸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使得在面料浸轧箱内上下运动,增加浸轧时间,同时,浸轧箱的工作液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无变化,使面料的前后匹差接近于零,从而使印染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设置有浸轧箱,所述浸轧箱一端具有进料口,所述浸轧箱另一端具有出料口,所述浸轧箱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三滚筒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滚筒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下方,所述第一滚筒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分别卡接在浸轧箱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二滚筒套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浸轧箱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三滚筒套接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分别卡接在浸轧箱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浸轧箱的下表面卡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内套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上端与搅拌叶相连接,且搅拌叶位于浸轧箱内,所述第四转轴的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相连,所述搅拌叶上设置有导流机构,所述浸轧箱的进料口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浸轧箱的进料口的内侧,所述滑动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卡止槽,所述卡止槽的顶部与滑槽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卡止槽和滑槽均贯穿滑动板的内部,所述卡止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止板,所述卡止板贯穿卡止槽并延伸至滑动板的外侧,所述蓄水池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管贯穿蓄水池延伸至蓄水池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远离第一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管,所述第一皮管远离送水管的一端贯穿卡接装置并延伸至浸轧箱内部,所述第一皮管的外侧与卡止板的内侧相卡接,所述蓄水池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蓄水池的一端卡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管,所述第二抽水管贯穿浸轧箱并延伸至浸轧箱的内腔,所述第二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管,所述第二皮管贯穿蓄水池并延伸至蓄水池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通过支撑腿与浸轧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浸轧箱的出料口,所述支撑板上水平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位于从动辊的正下方,且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所述主动辊端部还与一能使其转动的驱动结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浸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动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轮固定在主动轮端部,所述皮带套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第四转轴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罩、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一振动电机和第二振动电机,所述导流罩竖直设置在浸轧箱内,且导流罩位于搅拌叶的正上方,所述导流罩的截面呈喇叭状,所述导流罩的小口端位于上部,所述导流罩的大口端位于下部,所述导流罩侧部具有若干导流孔,所述导流罩还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摆杆的下端和搅拌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摆杆的上端具有第一清理刷,且第一清理刷能与导流罩内壁相抵靠,所述第二摆杆的下端和搅拌叶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上端具有第二清理刷,且第二清理刷能与导流罩内壁相抵靠,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和第二摆杆的中部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第一振动电机固定在第一摆杆的中部,所述第二振动电机固定在第二摆杆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气缸和连接杆,所述气缸固定在浸轧箱外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水平设置,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导流罩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槽和卡止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止槽以滑动板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滑动板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卡止槽和卡止板相对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卡止板位于卡止槽的内部时,两个所述卡止板与第一皮管的外侧紧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正面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面设置有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动力电机、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振动电机、第二振动电机和气缸的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动力电机、搅拌叶、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主动辊和从动辊,从而使需要对面料进行浸轧时,先将浸轧液加入浸轧箱内,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主动辊端转动,在主动辊端和从动辊端的共同作用下,面料可以在三个滚筒表面移动从而使得面料在浸轧箱内上下运动,增加浸轧时间,提高浸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动力电机工作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转动带动搅拌叶转动,搅拌叶转动对浸轧液进行搅拌,使得浸轧箱内的浸轧液不会沉淀,从而保证了面料的浸轧效果,从而不需要对面料进行多次浸轧,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操作方便,从而加快了生产的效率,浸轧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抽水管、第二抽水管、送水管、第一皮管、第二皮管和卡接装置的结构设计,使第一水泵可以将蓄水池中工作液抽送到浸染箱,再通过第二水泵将浸染箱底部的工作液抽送到蓄水池中,配合第一皮管的出水口和第二抽水管的抽水口之间的落差,使浸染箱中的工作液不断更新流动,从而使工作液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无变化,使面料的前后匹差接近于零,从而使印染质量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接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注为:底座1、蓄水池2、浸轧箱3、进料口301、出料口302、第一滚筒303、第二滚筒304、第三滚筒305、第一转轴306、第一轴承307、第二转轴308、第二轴承309、第三转轴310、第三轴承311、第四轴承312、第四转轴313、搅拌叶314、动力结构4、动力电机400、导流机构5、导流罩501、第一摆杆502、第二摆杆503、第一振动电机504、第二振动电机505、导流孔506、移动组件507、气缸5071、连接杆5072、活塞杆5073、第一清理刷508、第二清理刷509、弹簧510、卡接装置6、滑动板601、滑槽602、卡止槽603、卡止板604、驱动结构7、驱动电机701、主动轮702、从动轮703、皮带704、第一水泵8、第一抽水管9、送水管10、第一皮管11、支架12、第二水泵13、第二抽水管14、第二皮管15、支撑板16、主动辊17、从动辊18、电源19、开关20、支撑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面料的浸轧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上设置有浸轧箱3,所述浸轧箱3一端具有进料口301,所述浸轧箱3另一端具有出料口302,所述浸轧箱3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滚筒303、第二滚筒304和第三滚筒305,所述第一滚筒303和第三滚筒305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滚筒304位于第一滚筒303和第二滚筒304下方,所述第一滚筒303套接在第一转轴306上,所述第一转轴306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一轴承307,所述第一轴承307分别卡接在浸轧箱3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二滚筒304套接在第二转轴308上,所述第二转轴308两端均套接有第二轴承309,所述第二轴承309分别卡接在浸轧箱3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三滚筒305套接在第三转轴310上,所述第三转轴310的两端均套接有第三轴承311,所述第三轴承311分别卡接在浸轧箱3内壁的正面与背面,所述浸轧箱3的下表面卡接有第四轴承312,所述第四轴承312内套接有第四转轴313,所述第四转轴313的上端与搅拌叶314相连接,且搅拌叶314位于浸轧箱3内,所述第四转轴313的下端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结构4相连,所述搅拌叶314上设置有导流机构5,所述浸轧箱3的进料口3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接装置6,所述卡接装置6包括滑动板601,所述滑动板6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浸轧箱3的进料口301的内侧,所述滑动板601的内部开设有滑槽602,所述滑槽602的底部设置有卡止槽603,所述卡止槽603的顶部与滑槽60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卡止槽603和滑槽602均贯穿滑动板601的内部,所述卡止槽603的内部设置有卡止板604,所述卡止板604贯穿卡止槽603并延伸至滑动板601的外侧,所述蓄水池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8,所述第一水泵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水管9,所述第一抽水管9贯穿蓄水池2延伸至蓄水池2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水泵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水管10,所述送水管10远离第一水泵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管11,所述第一皮管11远离送水管10的一端贯穿卡接装置6并延伸至浸轧箱3内部,所述第一皮管11的外侧与卡止板604的内侧相卡接,所述蓄水池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支架12远离蓄水池2的一端卡接有第二水泵13,所述第二水泵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抽水管14,所述第二抽水管14贯穿浸轧箱3并延伸至浸轧箱3的内腔,所述第二水泵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皮管15,所述第二皮管15贯穿蓄水池2并延伸至蓄水池2的内腔。

所述蓄水池2的上表面通过支撑腿21与浸轧箱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蓄水池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靠近浸轧箱3的出料口,所述支撑板16上水平设置有主动辊17和从动辊18,所述主动辊17位于从动辊18的正下方,且主动辊17与从动辊18之间具有供面料通过的间隙,所述主动辊17端部还与一能使其转动的驱动结构7相连。

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驱动电机701、主动轮702、从动轮703和皮带704,所述驱动电机701固定在浸轧箱3上,所述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水平设置,所述主动轮702固定在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端部,所述从动轮703固定在主动辊17端部,所述皮带704套设在主动轮702与从动轮703之间。

所述动力结构4包括动力电机400,所述动力电机400固定在电机底座上,所述动力电机40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动力电机400的输出轴端部与第四转轴313的下端相连。

所述导流机构5包括导流罩501、第一摆杆502、第二摆杆503、第一振动电机504和第二振动电机505,所述导流罩501竖直设置在浸轧箱3内,且导流罩501位于搅拌叶314的正上方,所述导流罩501的截面呈喇叭状,所述导流罩501的小口端位于上部,所述导流罩501的大口端位于下部,所述导流罩501侧部具有若干导流孔506,所述导流罩501还与一能带动其来回移动的移动组件507相连,所述第一摆杆502的下端和搅拌叶314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摆杆502的上端具有第一清理刷508,且第一清理刷508能与导流罩501内壁相抵靠,所述第二摆杆503的下端和搅拌叶314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摆杆503的上端具有第二清理刷509,且第二清理刷509能与导流罩501内壁相抵靠,所述第一摆杆502的中部和第二摆杆503的中部通过弹簧510相连,所述第一振动电机504固定在第一摆杆502的中部,所述第二振动电机505固定在第二摆杆503的中部。

所述移动组件507包括气缸5071和连接杆5072,所述气缸5071固定在浸轧箱3外侧,所述气缸5071的活塞杆5073水平设置,所述气缸5071的活塞杆5073端部和连接杆5072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杆5072的另一端和导流罩501相连。

所述卡止槽603和卡止板60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止槽603以滑动板601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滑动板601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卡止槽603和卡止板604相对匹配,所述卡止板604位于卡止槽603的内部时,两个所述卡止板604与第一皮管11的外侧紧密相连。

所述支撑板16的正面设置有电源19,所述电源19的正面设置有开关20,所述电源19的输出端与开关2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20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电机701、动力电机400、第一水泵8、第二水泵13、第一振动电机504、第二振动电机505和气缸5071的输入端电连接。

具体实施时,通电,先后启动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3,这样第一水泵8将蓄水池2中工作液抽送到浸染箱3,再通过第二水泵13将浸染箱4底部的工作液抽送到蓄水池2中,配合第一皮管11的出水口和第二抽水管14的抽水口之间的落差,使浸染箱3中的工作液不断更新流动,从而使工作液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无变化,此时启动驱动电机701工作,驱动电机701的输出轴带动主动轮702转动,主动轮702通过皮带704带动从动轮703转动,从动轮703带动主动辊17端转动,在主动辊17端和从动辊18端的共同作用下,从而使面料可以移动;控制动力电机400工作,动力电机400的输出轴带动第四转轴313转动,第四转轴313转动带动搅拌叶314转动,搅拌叶314转动对浸轧液进行搅拌;同时,控制气缸5071工作,气缸5071的活塞杆5073带动连接杆5072来回移动,连接杆5072带动导流罩501来回移动,导流罩501将搅拌叶314处的浸轧液导流到浸轧箱3各处;搅拌叶314带动第一摆杆502和第二摆杆503转动,在弹簧510的弹力作用下,第一摆杆502和第二摆杆503与导流罩501内壁始终接触,在第一清理刷508和第二清理刷509的作用下,将浸轧箱3内的杂物进行收集,确保导流罩501正常导流,最终使得浸轧箱3内的浸轧液不会沉淀,浸轧效果好。

综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形式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