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39574发布日期:2019-04-29 14:24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涤棉指的就是涤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分,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混纺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涤。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申请号为cn20152067576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涤纶扁平绒复合布,其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它包括扁平绒、棉涤混纺布,扁平绒通过胶水复合在棉涤混纺布上,棉涤混纺布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纬纱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经纱分为第一经纱、第二经纱和第三经纱,第一经纱纵向走线顺序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一层依次循环,第二经纱纵向走线顺序为第三层、第四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依次循环,第三经纱纵向走线顺序为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三层依次循环,棉涤混纺布的背面设置有防水涂层,该实用新型具有强度好、易于剪裁,而且颜色丰富的优点,可作为双面布料使用。

该实用新型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涤纶由于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纯粹是化学成分,手感僵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的棉涤面料,该面料具有双色效果,可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变色效果,且面料手感柔软顺滑,解决了以往涤棉面料的僵硬手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原料纺纱:经纱采用100%长绒棉加捻并线形成复合纱;纬纱根据配比,选用高f数涤纶长丝;

步骤s2,使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喷织形成纺织面料;

步骤s3,将纺织好的面料进行双染处理,使面料呈现出双色效果;

步骤s4,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后整理。

优选地,于步骤s1中,纺纱工艺包括: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经纱和纬线的纺制方法均为先分别纺制纯棉单纱和纯涤单纱,然后单纱并线为60/2股线。

优选地,于步骤s2中,喷织工艺包括::整经→上浆→并轴→分绞、穿综、穿筘→上轴→织造→检验→修织→坯布,其中织造在高密喷织机上进行。

优选地,于步骤s3中,双染处理包括烧毛、退浆、丝光、双染,其中双染采用先进行分散染料染色,采用115-120℃水温染色6小时左右,待分散染料染色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的方式,用常温水温40-45℃水温染色8小时左右,所述活性染料采用汽巴染料。

优选地,于步骤s3中,将汽巴染料加入盐水溶液制成染料溶剂,将纺织好的面料和染料溶剂加入到染缸中进行染色。

优选地,于步骤s4中,后整理的过程包括:烘干、柔软、预缩,其中,烘干柔软处理于一超柔软机上进行,面料烘干温度为80度,面料运行速度为300米/分钟,烘干时间为180分钟,面料在加工过程中运用超柔软烘干,通过空气对面料的连续拍打作用,进一步释放面料内应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的棉涤面料,该面料具有双色效果,可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变色效果,且面料手感柔软顺滑,解决了以往涤棉面料的僵硬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具有染色双色效果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择原料纺纱。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经纱采用100%长绒棉加捻并线形成复合纱;纬纱根据一定配比,选用高f数涤纶长丝。具体地纺纱工艺包括: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其中,经纱和纬线的纺制方法均为先分别仿制纯棉单纱和纯涤单纱,然后单纱并线为60/2股线,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精梳棉与涤纶的用量配比为60%:40%。

步骤s2,使经纱和纬纱沿经纬方向交错叠置喷织形成纺织面料。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喷织工艺包括::整经(分条、分轴)→上浆→并轴→分绞、穿综、穿筘→上轴→织造→检验→修织→坯布,所述织造在高密喷织机上进行,以通过高密喷织,使面料具有与身俱来的挺括感。

步骤s3,将纺织好的面料进行双染处理,使面料呈现出双色效果。

具体地,双染处理包括:烧毛(去除纱支上长短不一的毛头)、退浆(去除织布时上在经纱上的浆料)、丝光、双染处理。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双染处理采用先进行分散染料染色,采用115-120℃水温染色6小时左右,待分散染料染色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活性染料染色,采用常温水温40-45℃水温染色8小时左右,活性染料采用汽巴染料,例如,将汽巴染料加入盐水溶液制成染料溶剂(根据颜色的深浅加入相应的染料配比),将纺织好的面料和染料溶剂加入到染缸中进行染色,采用双染技术,可以使布面呈现出双色效果,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变色效果。较佳地,对于深色系,活性染料可采用科莱恩高色牢度染色,以保证颜色的鲜艳度和色牢度。本发明之双色染色工艺使面料即有丝质般面料的光泽度。

步骤s4,对染色后的面料进行后整理,

后整理法是赋予面料以色彩效果、形态效果(光洁、绒面、挺括等)和实用效果(不透水、不毡缩、免烫、不蛀、耐燃等)的技术处理方式,面料后整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改善面料的外观和手感、增进服用性能或赋予特殊功能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品“锦上添花”的加工过程。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后整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烘干、柔软、预缩,其中,柔软整理包括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两种方法,机械柔软整理是通过对织物进行多次揉搓弯曲实现的,整理后柔软效果不理想,化学柔软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柔软剂,降低纤维和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获得柔软、平滑得手感,而且整理效果显著。具体地,烘干柔软处理可在超柔软机上进行,面料烘干温度为80度,面料运行速度为300米/分钟,烘干时间为180分钟。面料在加工过程中运用超柔软烘干,通过空气对面料的连续拍打作用,进一步释放面料内应力。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于超柔软机中利用日本进口助剂采用空气拍打的方式,使得纤维内部蓬松,整体手感滑爽不失棉的天然感,糯软而不失骨感。成衣特别容易成型,此工艺使面料手感柔软顺滑,解决了以往涤棉面料的僵硬手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