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793发布日期:2019-05-17 21:48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由于其具有易洗快干、耐酸碱、耐磨性好、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等优点,在服饰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依据丝的长度,涤纶可以分为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短纤是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短纤维,多用于毛线和织布;长丝是长度为千米以上的丝,应用范围更广,其中民用长丝通常用于丝绸、服装、服饰等,工业长丝则多用于轮胎帘子线及输送带、帆布的经线以及车用安全带、传送带等。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1-11月国内化学纤维总产量为4515.0万吨,其中仅涤纶纤维的产量就达到3621.3万吨,占化纤总产量的80.2%,其中涤纶长丝占比高达60.6%,涤纶短纤占比为19.6%,涤纶长丝已成为国内最主要的化学纤维品种。

在涤纶织物表面设置多种图案可以明显提高其装饰性,深受消费者喜欢。常用的工艺有烫金、压花等,其中烫金工艺是把电化铝上面的图案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转移到承印物上面,压花是利用雕刻好花形图案的金属辊筒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使织物表面产生物理性的范性形变。

随着消费者对于审美要求的逐渐提高,对服装款式以及花形效果的多样性需求越来越多,使用单一某种印染工艺,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例如伴随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童装服饰的需求量将会大大提高。现如今成人服饰以及儿童服饰,均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在服装织物上需要具有更多的装饰效果,例如近年来较为流行使用烫金工艺带来的金属般闪亮效果图案。每种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当越来越多的烫金产品在市场中出现,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不免会产生选择困难,甚至审美疲劳的现象。在这样就使得烫金工艺服装产品需要进一步进行产品升级,并且使用环保的工艺使烫金工艺产品实现更加高档美观的新产品,因此烫金工艺与压花工艺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一种创新思路。

烫金与压花相结合的方式之一是先烫金再进行压花。烫金后织物表面通过胶水粘上均匀光滑的金属镀层,对光线产生连续的镜面反射,表现出金属般光泽。但是接着在后续的压花过程中由于织物纤维表面受压发生变形,使织物表面的金属镀层变得不均匀、不光滑,则会降低烫金图案的光泽,产生哑光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一种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在烫金后进行压花可保持烫金图案的金属光泽,避免压花后出现哑光的情况。

本发明所述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三角形纤维织物:使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形纤维纺成织物得到三角形纤维织物;

s2烫金印花:将上述三角形纤维织物与烫金模纸贴合并使二者受热和受压,在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烫金图案;其中所述烫金模纸包括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和三角形纤维织物贴合,经过烫金印花后所述金属镀层粘到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烫金图案;

s3压花:使用雕刻有图案的模具在经过烫金印花的涤纶织物表面施压施加热和压力,在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得到压花图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三角形纤维制成织物,对其进行烫金印花后压花,在烫金印花过程中金属镀层紧紧地粘附在三角形纤维表面形成表面光滑的烫金图案,并随纤维结构一样在纤维纵向上呈三角形分布,金属镀层对光线形成连续镜面反射,使整体的烫金图案呈现出饱满的金属光泽。由于三角形纤维自身结构稳定,能够在后续压花过程所施加的压力下不发生形变,保持金属镀层的分布不发生变化,使烫金图案在经过压花后依然保持金属光泽。

进一步,所述烫金模纸还包括薄膜基层、分离涂层和胶水涂层,所述分离涂层固定在薄膜基层上,所述金属镀层设置在分离涂层上,所述胶水涂层涂覆在金属镀层上,且所述胶水涂层与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贴合;所述分离涂层受热后粘性变低使金属镀层与薄膜基材分离,所述胶水涂层受热后粘性增强使金属镀层粘固到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

进一步,所述烫金膜纸还包括磁性层,该磁性层设置在分离涂层与金属镀层之间;步骤s3中的压花模具具有与磁性层相同的磁性。磁性层与具有相同磁性的压花模具之间产生斥力,可以减缓金属镀层、胶水涂层和三角形纤维受到的挤压,避免金属镀层在压花工艺的压力下发生位移而产生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进一步,在烫金印花步骤后以及压花步骤前还包括在烫金图案表面涂覆磁性层;步骤s3中的压花模具具有与该磁性层相同的磁性。

进一步,所述烫金模纸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金属镀层与胶水涂层之间。隔热层能够阻止热量传到胶水涂层,避免胶水涂层受热流动性变大发生位移可能导致金属镀层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进一步,在步骤s3后还包括酸洗步骤,使用酸清洗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的磁性层。由于磁性层对光线的反射不如金属镀层,将磁性层清洗后能够使金属镀层暴露在烫金图案的最外层,呈现饱满的金属光泽。

进一步,所述纤维为涤纶纤维,所述烫金磁性层为铁氧化物磁性材料,所述金属镀层为铝,所述酸为浓硝酸,且所述酸洗在常温下进行。所述浓硝酸在常温下不与铝反应,但是可以溶解铁氧化物磁性材料。

进一步,所述隔热层为有机硅绝热材料。

进一步,所述隔热层为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所述分离涂层为有机硅树脂层;所述胶水涂层为热敏胶黏剂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2烫金模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使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纤维制成的织物进行烫金印花后压花,烫金印花过程中在三角形纤维表面均匀饱满地粘附上金属镀层,对光线形成镜面反射,使金属镀层构成的烫金图案呈现出饱满的金属光泽;由于三角形纤维结构稳定,金属镀层的分布在后续的压花过程中受压不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使金属镀层的分布不发生改变,保持烫金图案光泽不变暗哑。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的流程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首先制作三角形纤维织物,接着依次对其进行烫金印花和压花,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三角形纤维织物:选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涤纶三角形纤维纺成织物得到三角形纤维织物。

(2)烫金印花:分别将上述三角形纤维织物与烫金模纸贴合后一起平幅放入滚筒式烫金机,并以20m/min的速度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烫金模纸包括pe薄膜基层以及固定在pe薄膜基层上的分离涂层以及依次层叠在分离涂层上的金属镀层和胶水涂层,所述胶水涂层与涤纶织物表面贴合。且所述分离涂层选用受热后粘性变低的有机硅树脂层,所述胶水涂层选用受热后粘性变强的热敏胶黏剂层,如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

调整烫金机的操作参数,给三角形纤维织物和烫金模纸施加4吨压力和135℃温度,使烫金模纸上的金属镀层通过胶水涂层粘到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形成烫金图案。

(3)剥离烫金模纸基层:待烫金印花结束后将三角形纤维织物连同烫金模纸一起打卷,放入焗炉中,在50℃下降温24h后将烫金模纸的pe薄膜基层和分离涂层从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剥离下来。

(4)压花:在20m/min的移动速度下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三角形纤维织物平幅放入滚动式压花机中,在压力为4吨、温度为195℃下使雕刻有图案的辊筒(即模具)在织物表面施加压力和热,使涤纶织物表面形成凹凸的花纹,即压花图案。压花结束后将三角形纤维织物打卷。

作为对比,同时选用横切面为五角形、三角形中空型和圆形的纤维纺成织物,接着分别对该织物按照上述步骤(2)~(4)的工艺进行处理。

通过对上述四种不同纤维制成的织物进行烫金印花再压花工艺后的图案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分别由横切面为三角形、五角形、三角形中空型三种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在单独经过烫金压花工艺处理后都能得到金属光泽饱满的烫金图案,而横切面为圆形的纤维表面金属光泽暗哑。但是再继续进行压花工艺处理后,只有三角形纤维织物能够保留烫金图案饱满的金属光泽,而横切面为五角形的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虽然可以制得清晰的压花图案,但是其烫金图案的金属光泽已经变得暗哑;横切面为三角形中空型的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则在经过压花工艺处理后不仅压压花图案边缘模糊,而且还是原本的烫金图案变色暗哑无光。

接着再对三种经过烫金印花再压花的涤纶织物进行家庭洗涤15次,可以看到横切面为三角形的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的依然保持着光泽饱满的烫金图案和清晰的压花图案,相对洗涤前没有改变;横切面为五角形的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经过洗涤后的烫金图案和压花图案也没有发生变化;而横切面为三角形中空型的纤维制作的涤纶织物在经过洗涤后其压花图案变得严重模糊。

不同纤维制作的织物经过相同工艺处理,最终的图案效果却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不同纤维表面的金属镀层的分布及其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在烫金印花过程中,烫金模纸上的胶水涂层受热粘性变强,牢固地与纤维表面作用,从而将金属镀层均匀饱满地粘到涤纶织物表面。同时分离涂层受热粘性变低,使得金属镀层与其分离。对于三角形纤维、五角形和三角形中空型纤维而言,金属镀层粘在纤维表面呈连续光滑的平面分布,对光线形成连续的镜面反射,呈现出饱满的金属光泽;而对于圆形纤维而言,金属镀层粘在纤维表面呈曲面分布,对光线进行漫反射,金属光泽暗哑。

接着在后续的压花过程中,涤纶织物的纤维受压并受热,在雕刻有图案的辊筒的作用下,涤纶织物表面与辊筒中图案接触的区域形成凹凸的花纹。对于三角形纤维来说,虽然胶水涂层受热后熔化,流动性变大,但由于三角形纤维结构稳定,在受压受热时不会发生形变,因此胶水涂层也不会受到挤压,其在三角形纤维表面的分布不会发生变化,则金属镀层在三角形纤维表面的分布也不发生改变,从而可以保持原来烫金图案的饱满金属光泽。

对于五角形纤维而言,经过烫金印花后,在压花过程中其处于表面的二个角或三个角在受压后向下弯曲,从而使胶水涂层被挤压导致其分布变得不均匀,导致金属镀层在五角形纤维表面的部分区域没有分布,在部分区域却可能厚厚地层叠在一起,不能形成连续光滑的金属镀层表面,且相比压花前的对光线的反射角度发生改变,无法对光线进行连续的镜面反射,伴随着漫反射,因此烫金图案将会变得暗哑。同理,对于三角形中空型纤维而言,其表面受到严重挤压,结构向内凹陷,从而使其表面的胶水涂层被挤压,导致金属镀层在变形后的中空型纤维表面不能形成连续光滑的平面,无法像压花之前对光线进行连续的镜面反射,因此烫金图案将会变得暗哑。对于圆形纤维,压花过程中受到压力后不发生形变,金属镀层粘在纤维表面依然呈曲面分布,保持对光线进行漫反射,金属光泽暗哑的现象也没有改善。

实施例2

一般在压花过程中施加的压力越大则压花图案越清晰,但同时压花压力越大又会导致烫金图案被严重挤压,可能导致烫金图案光泽变暗,并且实践也反映实施例1的烫金印花后压花的工艺中,烫金图案所能承受的压花压力有限,在压花压力超出一定值后三角形纤维织物上的烫金图案有变暗哑的趋势。因此申请人尝试减弱压花辊筒与烫金图案之间的作用力,希望可以提高压花压力又能减缓压花压力对烫金图案的挤压。同理鉴于压花温度越高则压花图案也越清晰,而压花温度过高又会导致烫金图案的胶水涂层流动性变大带动金属镀层位移而印象烫金图案光泽,因此申请人也尝试阻隔压花热量传导到胶水涂层,希望能够提高压花温度又能减少高温对胶水涂层的影响。

本实施例2的烫金印花后再压花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制作三角形纤维织物:选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涤纶三角形纤维纺成织物得到三角形纤维织物。

(2)烫金印花:分别将上述三角形纤维织物与烫金模纸贴合后一起平幅放入滚筒式烫金机,并以20m/min的速度进行移动。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烫金模纸包括pe薄膜基层10以及固定在pe薄膜基层上的分离涂层20以及依次层叠在分离涂层上的磁性层30、金属镀层40、隔热层50和胶水涂层60。所述分离涂层选用随着温度上升粘度逐渐变弱的有机硅树脂层;所述磁性层选用铁氧化物磁性材料,例如四氧化三铁;所述金属镀层选用铝;所述隔热层选用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乙烯基聚硅氧烷等有机硅绝热材料;所述胶水涂层选用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随着温度上升粘度逐渐变强的热敏胶黏剂层,且胶水涂层与涤纶织物表面贴合。

调整烫金机的操作参数,给三角形纤维织物和烫金模纸施加4吨压力和135℃温度,使烫金模纸上的烫金磁性层、金属镀层、隔热层和胶水涂层粘到涤纶织物表面形成烫金图案。

(3)剥离烫金模纸基层:待烫金印花结束后将三角形纤维织物连同烫金模纸一起打卷,放入焗炉中,在50℃下降温24h后将烫金模纸的pe薄膜基层和分离涂层从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剥离下来。

(4)压花:在20m/min的移动速度下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三角形纤维织物平幅放入滚动式压花机中,在压力为4吨,温度为180℃、195℃、215℃、230℃、250℃,或者在温度为195℃,压力为3.75吨、4吨、4.25吨、4.5吨、4.75吨下使雕刻有图案且具有与烫金膜纸上的磁性层相同磁性的辊筒在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施加压力和热,使涤纶织物表面形成凹凸的花纹,即压花图案。其中所述压花磁性层与磁性层磁性相同。压花结束后将三角形纤维织物打卷。

(5)酸洗:在常温下使用浓度为68~98%的浓硝酸清洗三角形纤维织物表面的磁性层。

上述工艺中的磁性层除了设置在分离涂层和金属镀层之间外,还可以在独立于烫金模纸,即在完成烫金印花并剥离烫金模纸基层后,将磁性材料涂覆在烫金图案表面,接着进行后续的压花和酸洗处理。

作为比较,申请人将三角形纤维织物在没有磁性层和隔热层的情况下在不同压花压力和压花温度的情况下进行烫金印花后压花工艺处理试验,与增加了磁性层和隔热层后的图案感官评价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在没有磁性层和隔热层的情况下,烫金图案在压花温度提高到230℃、压花压力增加至4.5吨时金属光泽开始暗哑;而在增加了磁性层和隔热层后,织物在烫金印花后在高达4.75吨的压花压力和250℃的压花温度下依然能够保持烫金图案金属光泽饱满;此外实际中还可以看到,在230℃、250℃、270℃的压花温度下,以及在4吨以上的压花压力下,压花图案的凹凸痕迹更明显,压花图案更清晰。

出现上述结果一方面是由于烫金图案上的磁性层与带相同磁性的辊筒相互排斥,从而减缓了烫金图案和三角形纤维受到的挤压,烫金图案和三角形纤维受到的实际压力比理论上施加的压力小,避免金属镀层位移而产生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烫金图案保持饱满的金属光泽。另一方面,隔热层能够阻止热量传到胶水涂层,胶水涂层受到的实际热量比理论上施加的热量小,避免胶水涂层受热流动性变大发生位移可能导致金属镀层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可以保持原来烫金图案的饱满金属光泽。同时,在烫金图案外没有磁性层和隔热层的区域,织物受到实际的压花压力和压花温度与理论施加的压力和温度相同,在更高压力和温度下使织物被挤压得更严重,呈现出更明显凹凸痕迹,使压花图案更清晰。

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选用横切面为三角形纤维做成的涤纶织物进行烫金印花后压花,在烫金印花过程中金属镀层均匀饱满地粘附在三角形纤维表面,在后续压花过程三角形纤维不发生形变,形成烫金图案的金属镀层分布不发生变化,依然保持连续光滑的金属镀层表面,可以保持烫金图案饱满的金属光泽。且在压花过程中,利用磁性层与辊筒之间的排斥力减缓了压花压力对烫金图案的挤压,避免金属镀层位移;利用隔热层阻止热量传到胶水涂层,进一步防止胶水涂层受热流动性变大发生位移可能导致金属镀层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使金属镀层在织物表面保持光滑、均匀的平面分布,保持烫金图案饱满的金属光泽。另外在最后使用浓硝酸对织物进行清洗,浓硝酸能够溶解作为磁性层的铁氧化物材料,使金属镀层暴露在最表层,对光线产生更好的反射,使烫金图案呈现出饱满的金属光泽;同时在常温下浓硝酸不与涤纶织物和金属镀层铝反应,不对二者造成破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