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5863发布日期:2019-06-05 21:39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缝纫机上用于剪线的勾线杆及用于抬压脚的压脚拉杆分别通过两个电磁铁进行控制,当需要进行剪线操作时,由一个电磁铁控制勾线杆来回移动,当需要进行抬压脚时,由另一个电磁铁控制压脚拉杆来回移动。由于电磁铁在吸合与弹开时的速度相差很大,因此勾线杆或压脚拉杆来回移动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和晃动,进而有可能影响缝纫机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保证缝纫机稳定运行的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包括抬压脚传动杆和剪线传动杆;还包括步进电机、抬压脚连接杆和剪线连接杆,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抬压脚驱动机构和剪线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带动抬压脚驱动机构的抬压脚驱动凸轮面和剪线驱动机构的剪线驱动凸轮面运动;所述抬压脚传动杆一端铰接抬压脚连接杆,抬压脚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从动销子,第一从动销子沿着抬压脚驱动凸轮面滑动;所述剪线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剪线连接杆,剪线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销子,第二从动销子沿着剪线驱动凸轮面滑动;抬压脚驱动凸轮面和剪线驱动凸轮面均包括基圆面和升程曲面;当抬压脚传动杆和剪线传动杆均处于起始状态时,两个从动销子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基圆面上;步进电机在起始状态顺时针驱动所述凸轮本体一定角度时,其中一个从动销子从基圆面进入升程曲面,另一个从动销子在基圆面上滑动;步进电机在起始状态逆时针驱动所述凸轮本体一定角度时,另一个从动销子从基圆面进入升程曲面,一个从动销子在基圆面上滑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压脚驱动凸轮面和所述剪线驱动凸轮面分别设置在凸轮本体的两端面上,且凸轮本体为盘形凸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驱动凸轮面为向内凹的轨道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压脚驱动凸轮面包括第一基圆和第一升程曲面,所述第一基圆与凸轮本体同心设置,第一升程曲面向外偏心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槽包括第二基圆和第二升程曲面,所述第二基圆与凸轮本体同心设置,第二升程曲面向内凸轮本体的中心凸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槽还包括向第一基圆首端延伸的第三升程曲面,所述第三升程曲面向凸轮本体的外周凸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圆和第一升程曲面的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止位部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压脚连接杆的中部活动设置有第一从动销子,第一从动销子的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沿抬压脚驱动凸轮面的外周壁往复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连接杆上活动设置有第二从动销子,第二从动销子的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与轨道槽适配,所述第二转轮沿轨道槽的内壁往复运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连接杆通过联杆与剪线传动杆球形滑动连接。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一个步进电机代替传统方式的两个大功率电磁铁,减少了驱动装置的结构,在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凸轮本体能同时驱动剪线装置和抬压脚装置,这样可以保持抬压脚驱动凸轮面和剪线驱动凸轮面的旋转速度保持完全相同,且角速度固定不变,定位更可靠,同时在缝纫机运转时抬压脚传动杆、剪线传动杆弹出和回收的力度相同,这样可以使整个装置稳定性提高,使整个装置的晃动和噪音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抬压脚驱动凸轮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轨道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

1-壳体;2-抬压脚传动杆;3-剪线传动杆;4-步进电机;5-凸轮本体;

6-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1-第一基圆;62-第一升程曲面;63-止位部一;

7-轨道槽;71-第二基圆;72-第二升程曲面;73-第三升程曲面;

8-抬压脚连接杆;9-剪线连接杆;10-第一转轮;11-第二转轮;12-联杆;

13-第一从动销子;14-第二从动销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动剪线及自动抬压脚的驱动装置,包括抬压脚传动杆2、剪线传动杆3、步进电机4、凸轮本体5、抬压脚连接杆8和剪线连接杆9,所述凸轮本体5设置在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上;所述凸轮本体5上设置有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和剪线驱动凸轮面;所述抬压脚连接杆8的一端铰接于缝纫机壳体1上,抬压脚连接杆8的另一端铰接于抬压脚传动杆2的一端,抬压脚连接杆8上还设置有第一从动销子13,第一从动销子13沿着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滑动;所述剪线连接杆9的一端铰接于缝纫机壳体1上,剪线连接杆9的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剪线传动杆3,剪线连接杆9上还设置有第二从动销子14,第二从动销子14沿着剪线驱动凸轮面滑动;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和剪线驱动凸轮面均包括基圆面和升程曲面;当抬压脚传动杆2和剪线传动杆3均处于起始状态时,两个从动销子分别抵靠在对应的基圆面上;步进电机4在起始状态顺时针驱动所述凸轮本体5一定角度时,其中一个从动销子从基圆面进入升程曲面,另一个从动销子在基圆面上滑动;步进电机4在起始状态逆时针驱动所述凸轮本体5一定角度时,另一个从动销子从基圆面进入升程曲面,一个从动销子在基圆面上滑动,通过一个步进电机4代替传统方式的两个大功率电磁铁,减少了驱动装置的结构,在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上安装凸轮本体5能同时驱动剪线装置和抬压脚装置,这样可以使整个装置稳定性提高,使整个装置的晃动和噪音减少。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本体5为盘形凸轮,凸轮本体5的一端面设置有所述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凸轮本体5的另一端面设置有所述剪线驱动凸轮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驱动凸轮面为向内凹的轨道槽7。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包括第一基圆61和第一升程曲面62,所述第一基圆61与凸轮本体5同心设置,第一升程曲面62向外偏心设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槽7包括第二基圆71和第二升程曲面72,所述第二基圆71与凸轮本体5同心设置,第二升程曲面72向内凸轮本体5的中心凸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槽7还包括向第一基圆61首端延伸的第三升程曲面73,所述第三升程曲面73向凸轮本体5的外周凸出,这样第三升程曲面73可以对剪线连接杆9的运动轨迹起到保护作用,在剪线连接杆9经过第二升程曲面72后第三升程曲面73能对剪线连接杆9起到缓冲效果,避免剪线连接杆9剪线驱动剪线传动杆3运动,保护了剪线装置。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圆61和第一升程曲面62的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止位部一63,止位部一63可以对凸轮本体5的转动进行一个限位,避免凸轮本体5转动过大对抬压脚装置造成损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压脚连接杆8的中部活动设置有第一从动销子13,第一从动销子13的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一转轮10,所述第一转轮10沿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的外周壁往复运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连接杆9上活动设置有第二从动销子14,第二从动销子14的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转轮11,所述第二转轮11与轨道槽7适配,所述第二转轮11沿轨道槽7的内壁往复运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线连接杆9通过联杆12与剪线传动杆3球形滑动连接。

这样可以保持凸轮本体5上的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和轨道槽7的旋转速度保持完全相同,且角速度固定不变,定位更可靠,同时在缝纫机运转时抬压脚传动杆2、剪线传动杆3弹出和回收的力度相同,这样可以使整个装置稳定性提高,使整个装置的晃动和噪音减少。

缝纫机的动作分为两个:剪线和抬压脚。

当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朝步进电机4的外侧安装时:

步进电机4反转时,第一转轮10沿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上的第一基圆61的外周壁运动,由于第一圆弧与凸轮本体5同心设置,第一转轮10不带动抬压脚连接杆8运动,抬压脚无动作;而凸轮本体5另一面的轨道槽7内的第二转轮11则沿着第二基圆71进入到第二升程曲面72,第二转轮11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使第二转轮11与凸轮本体5中心的距离变短,从而带动剪线连接杆9的一端驱动联杆12,联杆12带动剪线传动杆3驱动剪线装置产生剪线动作;

步进电机4正转时,第二转轮11沿第二圆弧运转,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上的第一基圆61的外周壁运动,由于第二圆弧与凸轮本体5同心设置,第二转轮11不带动剪线连接杆9运动,剪线装置无动作;而第一转轮10则沿着第一基圆61进入到第一升程曲面62,第一转轮10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使第一转轮10与凸轮本体5中心的距离变长,从而带动抬压脚连接杆8的一端驱动抬压脚传动杆2驱动抬压脚装置实现抬压脚。

当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朝步进电机4的内侧安装时:步进电机4正转时,抬压脚无动作,剪线装置产生剪线动作;步进电机4反转时,剪线装置无动作,抬压脚装置实现抬压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抬压脚驱动凸轮面6和剪线驱动凸轮面独立设置,即抬压脚驱动机构和剪线驱动机构独立控制缝纫机的抬压脚和剪线。

另外,抬压脚驱动机构和剪线驱动机构中的驱动凸轮面与从动销子的相对安装位置可以互换,如:所述剪线连接杆9上设置有剪线驱动凸轮面,剪线驱动凸轮面为向内凹的轨道槽7;所述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从动销子14,第二从动销子14的一端设置有可旋转的第二转轮11,所述第二转轮11与轨道槽7适配,所述第二转轮11沿轨道槽7的内壁往复运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