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6195发布日期:2019-07-19 22:39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横机是针织横机的简称,属于针织机械的一种,一般是指横编织机,即采用横向编织针床进行编织的机器,其是利用机头带动纱线,在布满织针的针床上来回平移,通过纱线和织针的配合来完成成圈编织的机器。

横编机在编织衣片过程中,成圈和线圈是衣片不可或缺的编织要求。成圈的优劣和翻针的稳定取决于线圈与钩针的配合密切是否适当,而使线圈与钩针的配合适当,必须用牵拉衣片的方式或按压线圈的方式才能完成。翻针导块和中山导块是横机翻针转动机构中的重要部件,安装在三角母板的凹槽内,用于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以实现一系列复杂的编织动作。根据织物的编织要求,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需频繁的上下运动来实现进入工作位置和退出工作位置的切换。在同一时间阶段内,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是二选一的状态进入工作位置。目前,横机上是通过设置跷跷板的结构形式来实现位置切换,中山导块由凸轮或者电磁铁控制,翻针导块由弹簧控制。

翻针导块下压动作进入工作位置是借助弹簧的弹力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由于弹簧卡住或变形导致翻针导块下压不到位置,引发漏针、撞针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横机中还增装了感应器,但是感应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误报警等现象,仍需要操作人员对此进行处理整改,无疑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损失,不利于该横机在市场上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在于提供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该翻针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巧妙,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织物出现缺陷的概率,有效保证织物的成品率,有利于该传动机构在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包括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所述翻针导块上方安装有翻针压簧,所述中山导块安装于中山导块座,所述翻针导块安装于翻针导块座;所述中山导块座与翻针导块座之间设有跷跷板;还包括翻针导柱座,所述中山导块座与翻针导块座之间通过所述翻针导柱座连接;所述跷跷板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翻针导柱座;靠近所述翻针导柱座上端的翻针导柱座内通过轴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电机,另一端设有翻针凸轮与凸轮,所述中山导块座上端与所述凸轮外轮廓相抵接设置;所述跷跷板设跷跷板凸台,所述跷跷板凸台与所述翻针凸轮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跷跷板通过销轴安装于所述翻针导柱座,并可绕所述销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山导块座开设有中山导块座凹槽,所述翻针导块座开设有翻针导块座凹槽,所述中山导块座凹槽与翻针导块座凹槽相对设置;所述跷跷板一端嵌设于所述中山导块座凹槽内,另一端嵌设于所述翻针导块座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针压簧设于所述翻针导块座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针压簧上方设有锁紧螺钉,所述翻针压簧一端抵接所述翻针导块座,另一端通过紧定螺钉抵接所述锁紧螺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针导块座内形成压簧定位柱,所述翻针压簧一端套接于所述压簧定位柱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跷跷板与跷跷板凸台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衬套,所述传动轴嵌设于所述传动轴衬套内且相互之间间隙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衬套套设于所述翻针导柱座外,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衬套与所述翻针导柱座一体设置。

本发明中的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通过在中山导块座与翻针导块座之间设置翻针导柱座,并在翻针导柱座内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设置凸轮与翻针凸轮,在跷跷板上设跷跷板凸台,使跷跷板凸台与翻针凸轮相配合使用,以实现中山导块与翻针导块位置的切换,稳定性高,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感应器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翻针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巧妙,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织物出现缺陷的概率,有效保证织物的成品率,有利于该传动机构在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翻针导块工作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中山导块工作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跷跷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翻针导柱座;2、销轴;3、传动轴衬套;4、翻针凸轮;5、凸轮;6、中山导块座;61、中山导块座凹槽;7、中山导块;8、翻针导块座;81、翻针导块座凹槽;82、压簧定位柱;9、翻针导块;10、传动轴;11、跷跷板;110、跷跷板凸块;12、翻针压簧;13、锁紧螺钉;14、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12所示,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包括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是横机翻针转动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安装在三角母板的凹槽内,用于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以实现一系列的复杂编织动作,根据织物的编织要求,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需频繁的上下运动来实现进入工作位置和退出工作位置的切换,在同一时间内,中山导块和翻针导块是二选一的状态进入到工作位置,翻针导块9上方安装有翻针压簧12,由翻针压簧12控制翻针导块9实现进给和退出,中山导块7由凸轮或电磁铁控制。

为了保证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则将中山导块7固定安装在中山导块座6上,将上述翻针导块9固定安装在翻针导块座8上,中山导块座6与翻针导块座8之间设有跷跷板11,通过跷跷板11来实现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进入工作位置和退出工作位置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翻针传动机构还包括翻针导柱座1,上述中山导块座6与翻针导块座8之间通过上述翻针导柱座1连接,跷跷板11可活动安装在上述翻针导柱座1上,上述翻针导柱座1内设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与翻针导柱座1接触处设有轴承,以便于传动轴10的转动,减轻阻力,降低传动轴10与翻针导柱座1接触处的磨损度,上述传动轴10一端设有驱动传动轴10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为较为常见的电机,电机驱动稳定性高,启动和调速性能好,能够有效保证转动轴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靠近传动轴10另一端的传动轴10上设有翻针凸轮4与凸轮5,上述中山导块座6上端与上述凸轮5外轮廓可相抵接设置,以保证中山导块7或翻针导块9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跷跷板11设跷跷板凸台110,上述跷跷板凸台110与上述翻针凸轮4相配合设置,以保证中山导块7或翻针导块9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跷跷板11与跷跷板凸台110可一体成型设置,降低跷跷板11与跷跷板凸台110连接处断裂的概率,保证跷跷板11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跷跷板11通过销轴2安装在上述翻针导柱座1,并可绕上述销轴2转动,通过转动跷跷板11来实现中山导块7和翻针导块9进入工作位置和退出工作位置的切换,销轴2结构简单,更换方便,能够进一步使该翻针转动机构结构简化,操作方便。

中山导块座6开设有中山导块座凹槽61,上述翻针导块座8开设有翻针导块座凹槽81,上述中山导块座凹槽61与翻针导块座凹槽81相对设置,上述跷跷板11一端嵌设在上述中山导块座凹槽61内,另一端嵌设在上述翻针导块座凹槽81内,进一步保证了跷跷板1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针织机出现脱针、漏针的概率。

为了避免翻针压簧12在使用过程中移位造成针织过程中的麻烦,将翻针压簧12安装在翻针导块座8内,翻针压簧12上方设有锁紧螺钉13,翻针压簧12下端抵接在上述翻针导块座8上,上端通过紧定螺钉14抵接在上述锁紧螺钉13上,以固定翻针压簧12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保证翻针压簧12的使用效果,在上述翻针导块座8内形成柱状的压簧定位柱82,压簧定位柱82的外径稍小于翻针压簧12的内径,使上述翻针压簧12套接在上述压簧定位柱82外。

为了进一步保证传动轴10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降低传动轴10在转动过程中的阻力,传动轴10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轴衬套3,上述传动轴10嵌设在上述传动轴衬套3内且相互之间间隙配合。

传动轴衬套3套设在上述翻针导柱座1外,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以保证传动轴衬套3位置的固定,进而保证传动轴10的使用效果。

传动轴衬套3与上述翻针导柱座1一体设置,结构强度更高,使用效果更好,且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跷跷板11能以销轴2为中心转动,当电机带动凸轮5转动时,当凸轮5的凸出部位与中山导块座6接触时,中山导块7往下运行进入工作位置,而翻针导块9在跷跷板11的作用下往上运行,退出工作位置,此时翻针压簧12处于受压状态。当电机带动凸轮5转动时,当凸轮5的凹出部位让开中山导块座6时,翻针导块9在翻针压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行进入工作位置,中山导块7在跷跷板11的作用下往上运行,退出工作位置。

正常情况,翻针凸轮4与跷跷板凸台110之间存在间隙,但当翻针压簧12卡住或变形等原因导致三角不能下压到正常工作位置时,翻针凸轮4就会与跷跷板凸台110接触,下压翻针三角确保进入正常工作位置,使针脚安全的沿着走针轨迹在针槽内滑行,确保正常翻针。

本实施例的横机的翻针传动机构,通过在中山导块座6与翻针导块座8之间设置翻针导柱座1,并在翻针导柱座1内传动轴10,在传动轴10上设置凸轮5与翻针凸轮4,在跷跷板11上设跷跷板凸台110,使跷跷板板凸台110与翻针凸轮4相配合使用,以实现中山导块7与翻针导块9位置的切换,稳定性高,且省去了现有技术中感应器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且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该翻针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巧妙,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织物出现缺陷的概率,有效保证织物的成品率,有利于该传动机构在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翻针导柱座;2、销轴;3、传动轴衬套;4、翻针凸轮;5、凸轮;6、中山导块座;61、中山导块座凹槽;7、中山导块;8、翻针导块座;81、翻针导块座凹槽;82、压簧定位柱;9、翻针导块;10、传动轴;11、跷跷板;110、跷跷板凸块;12、翻针压簧;13、锁紧螺钉;14、紧定螺钉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