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4614发布日期:2019-07-31 09:0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定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定型机是纺织染整行业中主要耗能设备之一。目前布料在开幅后需要进入至定型机内进行热干燥和整理并使之定型,一般的定型机内的热源为热蒸汽,在定型机下侧设置有加热箱,加热箱内设置有热蒸汽管,定型机上安装有与加热箱连通的新风管,加热蒸汽管附近的空气与热蒸汽热交换后被加热,此时加热箱的另一端安装有鼓风机,鼓风机将加热后的空气吹送至布料上,从而对布料进行加热定型,同时由于鼓风机的作用,新风管不断将外界空气输送至加热箱内进行加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热蒸汽与空气热交换后,空气只能交换到热蒸汽大约百分之四十的热量,而降温后的热蒸汽一般将会被排掉,并散失至大气中,其中所剩余的热量无法得到较好地利用,热量利用率较低,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能够利用蒸汽余热烘干布料,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定型机体,所述定型机体内设置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一端内设置有蒸汽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所述蒸汽加热管的一端与热源连接,所述蒸汽加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设置在定型机体一侧的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呈空心的烘筒,所述烘筒的一端通过输送管与所述蒸汽加热管连通,所述烘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回热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源中的热蒸汽通入至蒸汽加热管内,蒸汽加热管对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此时送风装置将热风送出,热蒸汽与空气热交换后,将会通过输送管运动至烘干装置上,热蒸汽被通入至烘筒内,布料穿过各个烘筒时将会被烘干,此种烘干装置可被运用在布料加工的各种步骤中,从而将热蒸汽中剩余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外套设有夹套,所述夹套靠近所述烘筒的一端与所述回热管连通,所述夹套靠近所述定型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废汽管。

当热蒸汽通过输送管运送至烘干装置处时,热蒸汽容易受冷液化形成冷凝水,体积突然缩小,造成局部真空,水滴高速冲向真空区域,从而造成水击现象,可能会损坏设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蒸汽在对布料进行烘干后,还能被通入至夹套中,夹套包裹在输送管上,从而起到较好地保温作用,使得热蒸汽在输送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从而减小输送管内形成冷凝水的可能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套上且位于所述输送管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输送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输送管靠近所述定型机体的一端低于其所述靠近烘筒的一端,所述输送管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开口对应的长槽,所述长槽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斜向上的蒸汽挡板,所述长槽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斜向下的导水板,所述蒸汽挡板与所述导水板交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管在输送热蒸汽时,若热蒸汽遇冷液化形呈冷凝水后,冷凝水将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动至输送管下部,并通过开口流出,此时导水板可对冷凝水形成导向作用,同时由于输送管靠近定型机体的一端低于其靠近烘筒的一端,同时热蒸汽是会往上运动的,蒸汽挡板能够尽可能地使得热蒸汽不从开口处泄漏,同时能够使得冷凝水被排出,在保持热蒸汽的温度的同时,能够将冷凝水较好地除去。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用于包覆所述开口的接水槽,所述接水槽靠近所述定型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水将会沿导水板下流至接水槽中,从而将冷凝水进行收集,冷凝水将会通过出水管流出,减小冷凝水掉落至车间地面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车间整洁程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蒸汽加热管上设置有若干铝翅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加热管中的热量能够较好的传递至铝翅片上,同时增加了传热面积,从而使得热蒸汽中的热量能够较为顺利地传递至空气中,增加了热量利用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箱上且位于所述蒸汽加热管上方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滑移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定型机体内设置有新风管,所述新风管下端延伸至所述进风口上方。

送风装置在不断送风的同时,空气将会通过新风口不断通入至加热箱内,由于蒸汽加热管表面的温度较高,进入的空气中夹杂的杂质存在被点燃的可能性,且烘干后的热风中也夹杂着布料纤维还有油脂,热风再被吸入至加热箱中也容易被点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风口处过滤网板将会对进入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减小杂质被蒸汽加热管点燃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板设置有两块,所述过滤网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所述进风口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封闭板嵌入的滑移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断过滤后,过滤网板上将会粘附较多杂质,清理过滤网板时,将其中一块过滤网板取出时,过滤网板将会带动封闭板将进风口的一侧密闭,此时空气能够从另一侧的过滤网板进入至加热箱内,同时将过滤网板取下后进行清理,这样既能清理过滤网板保持过滤效果,又能做到不停机,便于清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设置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所述过滤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卡接块嵌入的卡接槽,所述过滤网板远离所述封闭板的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包括两根设置在过滤网板上的竖杆和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竖杆上的横杆,所述过滤网板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所述卡接块的夹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拉手拉动过滤网板将其取出,当过滤网板取出时,可打开夹持机构使得卡接块能够脱离卡接槽,从而将其取下,当清理完毕后,使得卡接块嵌入至卡接槽中,并使得夹持机构嵌入至卡接块两侧即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卡接槽两侧内壁上的夹持槽、滑移连接在夹持槽内且用于夹持卡接块的夹持杆、设置在夹持槽内且两端分别设置在夹持杆上和夹持槽槽底的夹持弹簧,以及设置在过滤网板上用于驱使两根夹持杆相互远离的动力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取下过滤网板时,通过动力组件使得两根夹持杆在夹持槽内滑动,使得两根夹持杆退出卡接块两侧,此时夹持弹簧压缩形变,当安装过滤网板时,将卡接块嵌入至卡接槽中后,夹持弹簧将会驱使夹持杆将卡接块卡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板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夹持杆杆身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靠近所述夹持弹簧一侧的内壁倾斜设置,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滑移连接在容置槽内且一端伸入至嵌槽内抵触在其内壁上的滑移杆、穿设在横杆内且两端分别与两根滑移杆连接的驱动杆、开设在横杆杆身上的穿孔、设置在驱动杆杆身上且伸出穿孔的按块、设置在横杆内壁与驱动杆外壁之间的按压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动按块时,按块在穿孔内运动,并使得驱动杆朝向封闭板一侧运动,此时滑移杆将会嵌入至嵌槽中,抵触在嵌槽内壁上后将会沿斜面作用夹持杆上,使得两根夹持杆相互远离,只需通过按动按块便能取下过滤网板,不需触碰温度较高的其他部件,便于拆卸,减小了操作人员被烫伤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热蒸汽与空气热交换后,将会通过输送管运动至烘干装置上,热蒸汽被通入至烘筒内,布料穿过各个烘筒时将会被烘干,此种烘干装置可被运用在布料加工的各种步骤中,从而将热蒸汽中剩余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2.热蒸汽在对布料进行烘干后,还能被通入至夹套中,夹套包裹在输送管上,从而起到较好地保温作用,使得热蒸汽在输送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从而减小输送管内形成冷凝水的可能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在进风口处过滤网板将会对进入加热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减小杂质被蒸汽加热管点燃的可能性,且能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过滤网板进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爆炸图,用于展示过滤网板与加热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过滤网板与封闭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用于展示夹持机构;

图6是图4中b部放大图,用于展示动力组件;

图7是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夹套与输送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输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定型机体;110、加热箱;120、蒸汽加热管;121、铝翅片;130、废气管;140、送风装置;141、出风管;142、送风鼓风机;143、送风箱;144、送风孔;150、进风口;151、过滤网板;152、新风管;153、过滤箱;154、容置槽;160、封闭板;161、滑移槽;162、卡接块;163、卡接槽;170、拉手;171、竖杆;172、横杆;200、夹持机构;210、夹持槽;220、夹持杆;221、嵌槽;230、夹持弹簧;240、动力组件;241、滑移杆;242、驱动杆;243、穿孔;244、按块;245、按压弹簧;300、烘干装置;310、机架;320、烘筒;321、通汽箱;322、接管;323、回热管;330、输送管;331、夹套;332、废汽管;333、开口;334、长槽;335、蒸汽挡板;336、导水板;337、接水槽;33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参照图1,包括定型机体100,定型机体100内安装有加热箱110,加热箱110的一端内设置有蒸汽加热管120,蒸汽加热管120上安装有若干个铝翅片121,用于增加换热面积。蒸汽加热管120的一端与热源连接,一般热源为热电厂,蒸汽加热管120的另一端连接有烘干装置300。同时定型机体100上侧还安装有用于抽定型机体100内废气的废气管130。

参照图1、图2,加热箱110的另一端设置有送风装置140,送风装置140包括出风管141、送风鼓风机142、送风箱143以及送风孔144,出风管141安装在加热箱110的一端上,送风鼓风机142安装在出风管141内,送风箱143安装在出风管141远离加热箱110的一端上且位于布料下方,送风箱143通过螺栓安装在加热箱110上,送风孔14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送风孔144均匀开设在送风箱143上侧上。加热箱110上且位于蒸汽加热管120上方开设有进风口150,同时进风口150处滑移连接有过滤网板151,定型机体100内安装有新风管152,定型机体100上安装有与新风管152连通的过滤箱153,新风管152下端延伸至进风口150上方。热蒸汽从热电厂输送至蒸汽加热管120内后,将会进行散热,加热箱110内的空气将会与其进行换热,被加热后的空气将会被送风鼓风机142输送至送风箱143内,热空气通过送风孔144被吹送至布料上,从而对布料进行加热定型,同时新鲜空气通过过滤箱153后,被吸入至定型机体100内,新风管152将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150通入至加热箱110中,从而不断进行加热。

参照图3、图4,过滤网板151设置有两块,过滤网板15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160,进风口150内壁上开设有供封闭板160嵌入的滑移槽161。封闭板160的一端设置截面呈t型的卡接块162,过滤网板151上开设有供卡接块162嵌入的卡接槽163。过滤网板151远离封闭板160的一端设置有拉手170,拉手170包括两根竖杆171和一根横杆172,两根竖杆171焊接在过滤网板151上,横杆172两端焊接在竖杆171上,同时竖杆171与横杆172均为空心结构。

参照图4、图5,过滤网板15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卡接块162的夹持机构200,夹持机构200包括夹持槽210、夹持杆220、夹持弹簧230以及动力组件240,夹持槽210设有两个,两个夹持槽210分别开设在卡接槽163两侧的内壁上,滑移杆241滑移连接在夹持槽210内,夹持弹簧230设在夹持槽210内,且夹持弹簧230的一端焊接在夹持槽210槽底,其另一端焊接在滑移杆241上。夹持杆220杆身上开设有嵌槽221,且嵌槽221靠近夹持弹簧230一侧的内壁倾斜设置。

参照图4、图6,过滤网板151两侧均开设有容置槽154,动力组件240用于驱使两根夹持杆220相互远离,动力组件240包括滑移杆241、驱动杆242、穿孔243、按块244、按压弹簧245,滑移杆241滑移连接在容置槽154内,其一端深入至嵌槽221内并抵触在其内壁上,滑移杆241的另一端穿设在竖杆171内,驱动杆242穿设在横杆172内,且两端分别焊接在两根滑移杆241上,穿孔243开设在横杆172杆身上,同时按块244一体设置在驱动杆242上且穿出穿孔243,按压弹簧24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驱动杆242外壁与横杆172内壁上。通过拉手170将过滤网板151拉出,并且可通过按压按块244,使得滑移杆241朝向封闭板160一侧运动,其一端抵触在嵌槽221内壁上后,将会驱使两根夹持杆220相互远离,从而使得卡接块162能够从卡接槽163中取出,此时封闭板160将一半的进风口150封闭,在清理过滤网板151的同时,另一侧的过滤网板151还能继续进行过滤。

参照图1、图7,烘干装置300包括机架310、烘筒320,机架310安装在地面上,烘筒320轴承转动连接在机架310上,烘筒320的一端通过输送管330与蒸汽加热管120连通,烘筒320的两侧均设置有通汽箱321,通汽箱321通过接管322与烘筒320连通,烘筒320的另一端安装有回热管323。加热管与一侧的通汽箱321连通,回热管323与另一侧的通汽箱321连通。输送管330外套设有夹套331,夹套331靠近烘筒320的一端与回热管323连通,夹套331靠近定型机体100的一端安装有废汽管332,能够使得温度较高的热蒸汽对靠近烘筒320一侧的输送管330进行保温,效果较好。

参照图7、图8、图9,夹套331上且位于输送管330下侧设有开口333,开口333沿输送管330长度方向设置。同时输送管330靠近定型机体100的一端低于其靠近烘筒320的一端,输送管330外壁上开设有与开口333对应的长槽334,长槽334的内壁上间隔焊接有若干个斜向上的蒸汽挡板335,且长槽334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斜向下的导水板336,同时蒸汽挡板335与导水板336交替设置。输送管330上焊接有用于包覆开口333的接水槽337,接水槽337靠近定型机体100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33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空气被送风鼓风机142吸入后,通入至加热箱110内,过滤网板151将会对空气进行过滤,减小杂质被蒸汽加热管120点燃的可能性,过滤网板151较脏后,能将其取出进行更换,且只需按压按块244便能将其取下进行清理,减小操作人员被烫伤的可能性,可做到不停机的同时一直进行过滤的效果。加热后的空气被吹至布料上。

热交换后的热蒸汽,通过输送管330被送往烘干装置300中,在布料处理其余的步骤中,可利用烘干装置300对布料进行烘干,从而将热蒸汽中剩余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且在热蒸汽运输过程中,回热管323中的蒸汽将会被充入至夹套331内,夹套331能够对输送管330进行保温作用,减小冷凝水的产生,减小水击现象产生。若还是产生了冷凝水的话,冷凝水将会在导水板336的引导作用下流动至接水槽337中,并通过出水管338流出。且蒸汽挡板335能够减小热蒸汽泄漏的可能性,且由于输送管330斜向上设置,热蒸汽泄漏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