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6222发布日期:2019-08-30 22:3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线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进行上油操作,让其在后续的使用与寿命上更为实用且长久,上油的方式也分多多种,其中有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是浸染式,由于浸染式会让纺织线上会有过多的油被黏住,所以后续需要对其多余的油进行吸收。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防止纱线上油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纺织线在上完油后对其多余的油进行吸附时,由于纺织线是活动的,在吸附装置内移动,容易将纺织线上细小的毛絮刮起,从而造成其变得毛躁,影响后续成型的外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纺织线在上完油后对其多余的油进行吸附时,由于纺织线是活动的,在吸附装置内移动,容易将纺织线上细小的毛絮刮起,从而造成其变得毛躁,影响后续成型的外观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上油滚筒、多油稀释箱、卷收筒、支撑固定架、放置平台。

所述上油滚筒焊接于支撑固定架上方,所述多油稀释箱与支撑固定架相连接,所述卷收筒垂直焊接于支撑固定架外表面,所述放置平台与支撑固定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放置平台通过支撑固定架与上油滚筒相连接。

所述多油稀释箱包括中助轴、卡推环、稀释棉,所述中助轴位于卡推环内部,所述卡推环与稀释棉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推环包括圆头卡针、托轴、托环,所述圆头卡针与托环相连接,所述托轴位于托环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圆头卡针设有十一个且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托轴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头卡针包括松度夹杆、中弯勾、顺滑囊、托体、夹道,所述中弯勾安装于两个松度夹杆之间,所述松度夹杆底端嵌入于夹道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顺滑囊贴合于夹道内壁,所述夹道嵌入于托体内部,所述顺滑囊通过夹道与托体相连接,所述中弯勾为弧形结构,所述顺滑囊为半球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松度夹杆包括夹护角、回托压体、受压撑囊、主夹杆,所述夹护角安装于两个主夹杆之间偏顶端,所述回托压体与受压撑囊相连接,所述受压撑囊嵌入于主夹杆内部,所述回托压体通过受压撑囊与主夹杆相连接,所述受压撑囊设于夹护角下方,所述夹护角为飞镖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托压体包括受压软体、架托角、缓冲球、衔接托体、回夹条,所述回夹条位于受压软体内部,所述架托角与衔接托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夹条嵌入于衔接托体内部,所述缓冲球安装于两个架托角之间,所述架托角设有两个,所述缓冲球为球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夹条包括待压格、弯曲角、限位三角、软层,所述待压格安装于软层内部,所述弯曲角与限位三角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待压格呈弧形结构,所述限位三角设有九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纺织线位于上油滚筒上上油完毕后,将会接入多油稀释箱内部,当纺织线已进入时,上方的主夹杆将会受到挤压,深入与内部一点,其主夹杆往内挤压时,使得受压软体带动衔接托体与架托角将缓冲球往内夹动,其限位三角将在待压格内进行挤压,其弯曲角辅助限位三角弯曲,第底端与顺滑囊接触,由其顺滑囊待其顺着夹道移动,其托环将一同带动稀释棉转动,让稀释棉对其多余的油进行稀释,其稀释棉不仅不会在纺织线上刮动,而且能够跟随防止一同移动,防止其毛絮被刮起,且能够在移动的同时将油稀释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油稀释箱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卡推环的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圆头卡针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松度夹杆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回托压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回夹条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油滚筒-1、多油稀释箱-2、卷收筒-3、支撑固定架-4、放置平台-5、中助轴-21、卡推环-22、稀释棉-23、圆头卡针-221、托轴-222、托环-223、松度夹杆-2211、中弯勾-2212、顺滑囊-2213、托体-2214、夹道-2215、夹护角-22111、回托压体-22112、受压撑囊-22113、主夹杆-22114、受压软体-221121、架托角-221122、缓冲球-221123、衔接托体-221124、回夹条-221125、待压格-2211251、弯曲角-2211252、限位三角-2211253、软层-22112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线防刮毛絮上油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油滚筒1、多油稀释箱2、卷收筒3、支撑固定架4、放置平台5。

所述上油滚筒1焊接于支撑固定架4上方,所述多油稀释箱2与支撑固定架4相连接,所述卷收筒3垂直焊接于支撑固定架4外表面,所述放置平台5与支撑固定架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放置平台5通过支撑固定架4与上油滚筒1相连接。

所述多油稀释箱2包括中助轴21、卡推环22、稀释棉23,所述中助轴21位于卡推环22内部,所述卡推环22与稀释棉23相连接。

其中,所述卡推环22包括圆头卡针221、托轴222、托环223,所述圆头卡针221与托环223相连接,所述托轴222位于托环22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圆头卡针221设有十一个且呈圆形均匀分布,所述托轴22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头卡针221能够滑润的卡住外界物体,不对其造成任何损伤,托环223将受连接部件的力,辅助其运行。

其中,所述圆头卡针221包括松度夹杆2211、中弯勾2212、顺滑囊2213、托体2214、夹道2215,所述中弯勾2212安装于两个松度夹杆2211之间,所述松度夹杆2211底端嵌入于夹道2215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顺滑囊2213贴合于夹道2215内壁,所述夹道2215嵌入于托体2214内部,所述顺滑囊2213通过夹道2215与托体2214相连接,所述中弯勾2212为弧形结构,所述顺滑囊2213为半球体结构,所述顺滑囊2213能够辅助位于表面上的部件灵活的移动,夹道2215限制了部件活动的范围,中弯勾2212能够辅助松度夹杆2211回位。

其中,所述松度夹杆2211包括夹护角22111、回托压体22112、受压撑囊22113、主夹杆22114,所述夹护角22111安装于两个主夹杆22114之间偏顶端,所述回托压体22112与受压撑囊22113相连接,所述受压撑囊22113嵌入于主夹杆22114内部,所述回托压体22112通过受压撑囊22113与主夹杆22114相连接,所述受压撑囊22113设于夹护角22111下方,所述夹护角22111为飞镖状结构,所述受压撑囊22113能够在外界物体对其进行挤压时,内部气体往另外一侧跑动,灵活变化,夹护角22111能够防护活动弯曲的夹角,回托压体22112能给予受压撑囊22113辅助的力。

其中,所述回托压体22112包括受压软体221121、架托角221122、缓冲球221123、衔接托体221124、回夹条221125,所述回夹条221125位于受压软体221121内部,所述架托角221122与衔接托体22112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夹条221125嵌入于衔接托体221124内部,所述缓冲球221123安装于两个架托角221122之间,所述架托角221122设有两个,所述缓冲球221123为球体结构,所述缓冲球221123与架托角221122的配合能够限制住部件弯曲的夹角,回夹条221125能够在架托角221122失去阻力时,带动其回位。

其中,所述回夹条221125包括待压格2211251、弯曲角2211252、限位三角2211253、软层2211254,所述待压格2211251安装于软层2211254内部,所述弯曲角2211252与限位三角2211253外表面相连接,所述限位三角2211253限制了其部件活动的角度,弯曲角2211252是用来防护限位三角2211253弯曲时,防止其受损。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纺织线位于上油滚筒1上上油完毕后,将会接入多油稀释箱2内部,当纺织线已进入时,会被圆头卡针221卡住,其卡住时,上方的主夹杆22114将会受到挤压,深入与内部一点,其主夹杆22114往内挤压时,受压软体221121将会受力把受压撑囊22113原本在中间的气体往两侧挤压,使得受压软体221121带动衔接托体221124与架托角221122将缓冲球221123往内夹动,其软层2211254将受到往内挤压的力,其限位三角2211253将在待压格2211251内进行挤压,其弯曲角2211252辅助限位三角2211253弯曲,让其主夹杆22114让内夹紧到一定位置,第底端与顺滑囊2213接触,由其顺滑囊2213待其顺着夹道2215移动,让圆头卡针221能够顺利的卡住纺织线,当圆头卡针221被拖动时,其托环223将一同带动稀释棉23转动,让稀释棉23对其多余的油进行稀释。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