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53377发布日期:2019-12-06 21:4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毛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中广泛应用到毛毡,现有毛毡加工厂家所生产的毛毡加工时,在针刺步骤中极易发生麻纤维被刺断的现象,特别是精干麻制成的毛毡产品,精干麻拉伸强度高,所以容易刺断,表面毛糙,质感差,但是精干麻又有着别的天然麻纤维所不能及的分层性能,可加工成型的毛毡厚度种类多,质量相对其他天然麻更轻,且原材种植量大,成本低,现有毛毡生产中还不能在弥补精干麻自身缺陷的同时发挥其最大的优势,故,本发明研究一种新型的以精干麻为原材的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包括:

精干麻先进行脱胶质处理,处理后的精干麻与蒙麻纤维按照质量比1∶1混合加入开松机,开松30min后,倒入混棉箱内进行精开松处理,精开松后的原棉材经气压给棉箱倒入梳理机,梳理机将原棉材的纤维顺向纠缠成网状毡板,成网后,取托料盘,将网状毡板置于托料盘上,对其表面喷洒特制的纤维软化试剂,纤维软化试剂用量浸没网状毡板,浸泡1h,烘干箱烘干,网状毡板蓬松度达到450时,停止烘干,使用针刺设备进行针刺作业,依次经过预刺、倒刺和正刺,针密度逐次递增,针刺频率逐次递增,深度皆为1~2mm,针刺完毕,制成半成品毛毡,将半成品毛毡输送通过两个卷辊之间,进行表面压光作业,最后进行毛毡整体验针检测。

优选的,脱胶质处理时,将精干麻切割成40~60mm的短纤维,倒入生物脱胶池内,生物脱胶池内倒入生物脱胶液浸泡,生物脱胶液成分为浓度3.5%粗酶液,浸泡20min后,进行化学脱胶,从脱胶池内取出精干麻移入化学脱胶池内,倒入化学脱胶液,化学脱胶液成分为浓度2%的烧碱,化学脱胶处理后,取出精干麻,进行水洗,水洗后进行浸酸,浸酸所用溶液为浓度1%的硫酸,浴比为1∶15,浸酸温度为15摄氏度,浸酸之后进行二次水洗,二次水洗后进行烧煮,烧煮所用溶液为浓度4%水溶性硅酸盐与浓度为2%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烧煮2h,浴比1∶12,烧煮温度为100摄氏度,烧煮完成后,进行三次水洗。

优选的,蒙麻纤维切成100mm左右的短纤维。

优选的,梳理机控制底帘速度为1.5m/min。

优选的,纤维软化试剂成分为7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以及4份松焦,加水后混合成浓度5%的溶液。

优选的,预刺时针密度为250针/m2,针刺频率为300次/min,倒刺时针密度为350针/m2,针刺频率为440次/min,正刺时针密度为400针/m2,针刺频率为500次/min。

优选的,卷辊为热辊,内部为水循环加热,表面温度为85摄氏度以上。

有益效果:

1、采用多种脱胶质处理方法,脱胶更充分,减少拉伸强度,降低针刺刺断情况的发生。

2、加入软化处理的步骤,使用特制的纤维软化试剂,提升其变形性能的同时,延缓由于胶质去除后不可避免的表面老化,延长最终成品的使用寿命。

3、采用多方向低深度的针刺方式,减少拉伸长度,从而减少断裂情况的发生,大大减少成品的表面毛糙。大大降低产品的次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造方法步骤为:精干麻先进行脱胶质处理,处理后的精干麻与蒙麻纤维按照质量比1∶1混合加入开松机,开松30min后,倒入混棉箱内进行精开松处理,精开松后的原棉材经气压给棉箱倒入梳理机,梳理机将原棉材的纤维顺向纠缠成网状毡板,成网后,取托料盘,将网状毡板置于托料盘上,对其表面喷洒特制的纤维软化试剂,纤维软化试剂用量浸没网状毡板,浸泡1h,烘干箱烘干,网状毡板蓬松度达到450时,停止烘干,使用针刺设备进行针刺作业,依次经过预刺、倒刺和正刺,针密度逐次递增,针刺频率逐次递增,深度皆为1~2mm,针刺完毕,制成半成品毛毡,将半成品毛毡输送通过两个卷辊之间,进行表面压光作业,最后进行毛毡整体验针检测。

脱胶质处理时,将精干麻切割成40~60mm的短纤维,倒入生物脱胶池内,生物脱胶池内倒入生物脱胶液浸泡,生物脱胶液成分为浓度3.5%粗酶液,浸泡20min后,进行化学脱胶,从脱胶池内取出精干麻移入化学脱胶池内,倒入化学脱胶液,化学脱胶液成分为浓度2%的烧碱,化学脱胶处理后,取出精干麻,进行水洗,水洗后进行浸酸,浸酸所用溶液为浓度1%的硫酸,浴比为1∶15,浸酸温度为15摄氏度,浸酸之后进行二次水洗,二次水洗后进行烧煮,烧煮所用溶液为浓度4%水溶性硅酸盐与浓度为2%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烧煮2h,浴比1∶12,烧煮温度为100摄氏度,烧煮完成后,进行三次水洗。

蒙麻纤维加入进行开松前,切成100mm左右的短纤维,便于混棉与开松。梳理机将原棉材制成网状毡板时,控制其底帘速度为1.5m/min,此速度可在兼顾铺网速度的同时避免纤维缠绕在设备锡林上的情况。

本发明中的纤维软化试剂成分为7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以及4份松焦,加水后混合成浓度5%的溶液。预刺时针密度为250针/m2,针刺频率为300次/min,倒刺时针密度为350针/m2,针刺频率为440次/min,正刺时针密度为400针/m2,针刺频率为500次/min。进行压光处理时,使用温度85摄氏度以上的热辊,热辊内部采用水循环加热,表面温度更均衡。

本发明为验证最终成品效果,设置断裂韧性实验,对传统精干麻加工方法所得成品与本发明所得成品的效果进行对比。将传统加工方式所生产的精干麻毛毡设置为实验组1,将本发明所得精干麻毛毡设为实验组2,将不经任何脱胶质处理制成的精干麻毛毡设置为对照组,得到如下表1数据。

表1

根据表1数据所示,本发明中所得毛毡制品的重量相对较轻且针刺断裂的情况改善明显,为减少误差,本实验中相同的对照组、实验组2和实验组1各设置有20组,数据皆取平均值。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精干麻先进行脱胶质处理,处理后的精干麻与蒙麻纤维按照质量比1∶1混合加入开松机,开松30min后,倒入混棉箱内进行精开松处理,精开松后的原棉材经气压给棉箱倒入梳理机,梳理机将原棉材的纤维顺向纠缠成网状毡板,成网后,取托料盘,将网状毡板置于托料盘上,对其表面喷洒特制的纤维软化试剂,纤维软化试剂用量浸没网状毡板,浸泡1h,烘干箱烘干,网状毡板蓬松度达到450时,停止烘干,使用针刺设备进行针刺作业,依次经过预刺、倒刺和正刺,针密度逐次递增,针刺频率逐次递增,深度皆为1~2mm,针刺完毕,制成半成品毛毡,将半成品毛毡输送通过两个卷辊之间,进行表面压光作业,最后进行毛毡整体验针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脱胶质处理时,将精干麻切割成40~60mm的短纤维,倒入生物脱胶池内,生物脱胶池内倒入生物脱胶液浸泡,生物脱胶液成分为浓度3.5%粗酶液,浸泡20min后,进行化学脱胶,从脱胶池内取出精干麻移入化学脱胶池内,倒入化学脱胶液,化学脱胶液成分为浓度2%的烧碱,化学脱胶处理后,取出精干麻,进行水洗,水洗后进行浸酸,浸酸所用溶液为浓度1%的硫酸,浴比为1∶15,浸酸温度为15摄氏度,浸酸之后进行二次水洗,二次水洗后进行烧煮,烧煮所用溶液为浓度4%水溶性硅酸盐与浓度为2%三聚磷酸钠的混合物,烧煮2h,浴比1∶12,烧煮温度为100摄氏度,烧煮完成后,进行三次水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蒙麻纤维切成100mm左右的短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梳理机控制底帘速度为1.5m/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软化试剂成分为7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以及4份松焦,加水后混合成浓度5%的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刺时针密度为250针/m2,针刺频率为300次/min,倒刺时针密度为350针/m2,针刺频率为440次/min,正刺时针密度为400针/m2,针刺频率为500次/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卷辊为热辊,内部为水循环加热,表面温度为85摄氏度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纺精干麻针刺毡制造方法,有效改善现有精干麻毛毡在针刺作业中易断裂的情况,采用多重脱胶质处理以及软化处理,实现了现有市场中精干麻针刺毡性能的突破。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广;孔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通达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19.1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