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1202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原料选用当年清明后10天左右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湘西南山区的野生七叶绞股蓝,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1.5cm,叶柄长度≤3.5cm;经鲜叶清洗萎凋处理、杀青、二次杀青、揉捻、炒干、提香后得到成品,鲜叶清洗萎凋处理、杀青、揉捻、炒干、烘干及提香均采用机械制备;本发明采用纯叶+低温慢干技术,使得有效成分更高、保健功效更好、干茶品质更好;提高了七叶绞股蓝干茶的有效成分,干茶呈银翠绿或深碧绿色,皂甙、黄酮、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高,充分提高了七叶绞股蓝茶的有效成分与品质、统一了干茶的形态,更利于销售;满足中高端人群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专利说明】
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饮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
-H-
O
【背景技术】
[0002]绞股蓝品类很多,按叶片分类可以分为三叶、五叶、七叶、九叶,其中以市面产量最大的为五叶绞股蓝,五叶绞股蓝产量高,但是味苦,而调理茶需至少喝到4个月甚至6个月,对于常人来讲,长期喝一种苦味的茶难以坚持,七叶绞股蓝味甘微苦,这种甘味不是单糖,是皂苷的味道,七叶的绞股蓝皂苷含量更高,所以选用七叶的绞股蓝做茶更易坚持、适用人群更广泛。
[0003]七叶绞股蓝因其对高血脂、脂肪肝、酒精肝、病毒性肝炎、减肥、失眠、便秘、免疫力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现有的制作工艺已无法满足中高度人群与市场的需求,现有技术的绞股蓝生产工艺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有效成分低、无法发挥其保健功效等问题,消费者经常会问,为什么杆这么多?为什么这么苦?为什么我喝了没有效果?要想效果好,必须有效成分含量高。
[0004]现有的绞股蓝加工工艺基本是以杀青、揉捻、炒干或烘干几个步骤之后得干茶,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加工流程快,节约加工成本,缺点在于:1、温度过高,绞股蓝的有效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破坏或流失严重;2、揉捻再次造成有效成分流失,绞股蓝叶含水量高,普通的绿茶3.5斤左右鲜叶能加工出一斤干茶,而绞股蓝在春天时要9斤鲜叶才能加工出一斤干茶,如果只是通过杀青之后直接揉捻就会在揉捻里叶子里面的水直接被挤出,有时80斤的鲜叶放入揉捻机可以用脸盘大小的不锈钢盘接半盘的绞股蓝水,这些水是从叶子中挤出的,水中含有绞股蓝叶的各种营养成分,一般被挤出后,因为没有办法再让这些水回到叶子里,只能直接倒掉;3、炒干时温度过高,导致干茶发黄,有效成分再度受损;4、选用的绞股叶鲜叶原料有效成分低带杆过多,而绞股蓝有效成分叶中比杆中要多。
[0005]当今,消费者买绞股蓝茶,大多是为了调理高血脂或是脂肪肝类的亚健康问题,对于效果的要求日益期望值高,尤其是中高端的消费人群,他们可以接受较高一点价位的产品,但是对于产品的品质要求更高;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研发出一种有效成分更高的绞股蓝加工工艺,加工出高品质、高有效成分的绞股蓝以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显著提高七叶绞股蓝干茶中皂甙、黄酮、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含量,同时提升七叶绞股蓝干茶的外形与颜色等干茶品质,这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I)原料选择:选用当年清明后10天左右的野生七叶绞股蓝茶嫩芽叶,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 I.5cm,叶柄长度<3.5cm;
2)原料制备:
2.1)鲜叶清洗萎凋处理:将采回的野生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清洗,清洗后放萎凋槽上经热风吹干,槽面温度设置为35°C,热风吹干叶面水份1-2小时至茎微萎凋、鲜叶微萎蔫;
2.2)杀青:将步骤2.1中萎凋处理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杀机,温度<80
°C;
2.3)二次杀青:将步骤2.2中杀头青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二次杀青,温度彡 80。。;
2.4)摊凉:将步骤2.3中二次杀青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摊凉,摊凉厚度<5cm;
2.5)揉捻:将步骤2.4中摊凉后的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揉捻,轻揉5-10min,I次加压,揉至微曲;
2.6)炒干:将步骤2.5中揉捻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放入滚筒炒干机中炒干,炒干机温度^SO0C,炒干时间6h,待炒香后,七叶绞股蓝干茶掐碎成粉时倒出;
2.7)提香:将步骤2.6中炒干的七叶绞股蓝叶倒入提香机中,将提香机调到80°C,提香5-8min,得到成品七叶绞股蓝干茶。
[000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I中野生七叶绞股蓝嫩芽叶的采摘地点为海拔500米以上的湘西南山区。
[000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1中,萎凋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0-78%之间。
[00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2,2.3和2.6中,温度低于80°C。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全程控温,最高温度不超过80°C,使得七叶绞股蓝叶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全程使用慢干,使得七叶绞股蓝在加工过程中不流失一滴叶中水,有效营养成分最大限度的得到保留,同时提高了七叶绞股蓝的有效成分与干茶的品质,本发明使用七叶全叶绞股蓝鲜叶为原料,从原料上入手,大大提高了同重量干茶的有效成分;本发明使用全叶七叶绞股蓝,形态更为统一,做出的干茶条形一致,干茶颜色碧绿或墨绿,泡开后好似刚刚采来的叶子一样新鲜,实现了高品质、高有效成分的七叶绞股蓝茶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3]实施例1
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用当年清明后10天左右的野生七叶绞股蓝茶嫩芽叶,野生七叶绞股蓝嫩芽叶的采摘地点为海拔500米以上的湘西南山区,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 1.5cm,叶柄长度 <3.5cm;
2)原料制备:
2.1)鲜叶清洗萎凋处理:将采回的野生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清洗,清洗后放萎凋槽上经热风吹干,热风温度低于35°C,槽面温度设置为35°C,热风吹干1-2小时至茎微萎凋、鲜叶微萎蔫,萎凋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0-78%之间;2.2)杀青:将步骤2.1中萎凋处理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杀机,温度<80
°C;
2.3)二次杀青:将步骤2.2中杀头青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二次杀青,温度彡 80。。;
2.4)摊凉:将步骤2.3中二次杀青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摊凉,摊凉厚度<5cm;
2.5)揉捻:将步骤2.4中摊凉后的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揉捻,轻揉5-10min,I次加压,揉至微曲;
2.6)炒干:将步骤2.5中揉捻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放入滚筒炒干机中炒干,炒干机温度^SO0C,炒干时间6h,待炒香后,七叶绞股蓝干茶掐碎成粉时倒出;
2.7)提香:将步骤2.6中炒干的七叶绞股蓝叶倒入提香机中,将提香机调到80°C,提香5-8min,得到成品七叶绞股蓝。
[0014]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纯叶低温慢干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用当年清明后10天左右的野生七叶绞股蓝茶嫩芽叶,纯手工采摘,叶片直径< I.5cm,叶柄长度<3.5cm; 2)原料制备: 2.1)鲜叶清洗萎凋处理:将采回的野生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清洗,清洗后放萎凋槽上经热风吹干,槽面温度设置为35°C,热风吹干1-2小时至茎微萎凋、鲜叶微萎蔫;2.2)杀青:将步骤2.1中萎凋处理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杀机,温度<80°C; 2.3)二次杀青:将步骤2.2中杀头青后的七叶绞股蓝叶投入滚桶杀青机二次杀青,温度彡 80。。; 2.4)摊凉:将步骤2.3中二次杀青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摊凉,摊凉厚度<5cm; 2.5)揉捻:将步骤2.4中摊凉后的七叶绞股蓝叶进行揉捻,轻揉5-10min,I次加压,揉至微曲; 2.6)炒干:将步骤2.5中揉捻好的七叶绞股蓝叶,放入滚筒炒干机中炒干,炒干机温度^SO0C,炒干时间6h,待炒香后,七叶绞股蓝干茶掐碎成粉时倒出; 2.7)提香:将步骤2.6中炒干的七叶绞股蓝叶倒入提香机中,将提香机调到80°C,提香5-8min,得到成品七叶绞股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叶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野生七叶绞股蓝嫩芽叶的采摘地点为海拔500米以上的湘西南山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叶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萎凋后的鲜叶含水量控制在70-78%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叶七叶绞股蓝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2,2.3和2.6中,温度低于80°(:。
【文档编号】A23F3/34GK106070889SQ201610477753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何礼明
【申请人】绥宁县神农金康药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