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设备的喷淋组件及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7519发布日期:2021-03-19 12:1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洗涤设备的喷淋组件及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设备的喷淋组件及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部分洗涤设备的门体上设置有观察窗,以便用户能够通过观察窗查看洗涤设备的内部环境,如侧开式滚筒洗衣机、侧开式洗鞋机等。为了避免观察窗在洗涤设备的工作过程中沾染洗涤水、洗涤剂、脏污杂质等遮挡污物进而影响用户的观察效果、使观察窗上沉积污垢,通常洗涤设备内部还会靠近门体设置喷淋件,以便通过该喷淋件喷出的水流清洁门体上的观察窗。在此情形下,如果用户需要在洗涤过程中打开门体,则喷淋件喷出的液体就会喷淋至门体上后再流淌至地面或者直接通过洗涤设备的投放口顺势流向洗涤设备外部,对用户家中的地面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采取的解决措施为:减少喷淋件的工作时间,延长喷淋件的工作时间与门体的可开启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者,锁定门体,直至喷淋件不工作为止。上述两种解决措施均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减少了喷淋时间、降低了洗涤物的清洁效率或者延误了用户的操作时机、延长了用户的等待时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涤设备的喷淋组件及洗涤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靠近门体设置喷淋件的洗涤设备在打开门体时喷淋件容易向设备外部淌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设备的喷淋组件,所述洗涤设备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相连的门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洗涤筒,所述门体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喷淋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和设置于所述喷淋管上的喷淋阀,所述喷淋阀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喷淋管的出水端形成彼此独立导通或者关闭的第一出水路径和第二出水路径,其中,所述第一出水路径和所述第二出水路径中的一个的喷淋口朝向所述观察窗设置,所述第一出水路径和所述第二出水路径中的另一个的喷淋口朝向所述洗涤筒内部设置。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阀设置于所述喷淋管的出水端,所述喷淋阀包括基体、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基体内形成有第一过水腔、第二过水腔、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喷淋管通过所述第一过水腔连通至所述第一出水管以形成所述第一出水路径,所述喷淋管还通过所述第二过水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出水管以形成所述第二出水路径,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水腔内以导通或者封闭所述第一过水腔,所述第二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水腔内以导通或者封闭所述第二过水腔。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包括与所述喷淋管连通的第一筒体、第一竖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封闭于所述第一筒体远离所述喷淋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分别相连,以便将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分隔成所述第一过水腔和所述第二过水腔,所述底板封闭所述第一过水腔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所述第一过水腔通过所述第一过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底板封闭所述第二过水腔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水孔,所述第二过水腔通过所述第二过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连。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包括第二筒体、第二竖板和挡水横板,所述第二筒体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过水腔和所述第二过水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相连,以便将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分隔成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竖板的末端延伸出所述第二筒体的出水端,所述挡水横板与所述第二竖板的末端相连。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体包括第三筒体,所述第三筒体的进水端与所述喷淋管插合连接,所述第三筒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一过水腔和所述第二过水腔分别连通。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为电磁开关。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投放口边缘设置有门垫,所述喷淋管或者所述喷淋阀通过所述门垫与所述壳体相连。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门垫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喷淋阀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喷淋阀与所述安装孔插合连接,所述门垫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

在上述喷淋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阀上还设置有防转块,所述门垫上设置有与所述防转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防转块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喷淋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喷淋组件具有两个独立工作的出水路径,其中一个出水路径对准洗涤设备的门体观察窗,另一个出水路径对准洗涤设备的洗涤筒内部。通过两个出水路径的独立关断/导通设置,使得两个出水路径可以根据洗涤设备的具体状态各自独立地进行关断/导通设置,将喷淋洗涤物的进程和喷淋门体的进程分离开,例如,在洗涤筒停止转动、用户有可能打开门体的时间段内仅允许对准洗涤筒内部的出水路径导通,在洗涤筒转动、用户不会打开门体的时间段内允许两个出水路径同时导通,从而在不缩短洗涤物的喷淋时间的前提下清洁观察窗并防止对准门体的出水路径在门体开启时向设备外部淌水,使得用户能够在洗涤过程中对洗涤设备内的洗涤物的放置状态、数量等进行调整而不污染地面,更便于用户在洗涤过程中取出误放于洗涤设备内的物品或者向洗涤设备内添加遗落的洗涤物,提升了用户体验。

优选地,喷淋阀设置于喷淋管的出水端,具备喷淋口的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集成于喷淋阀上。与喷淋阀设置于喷淋管的中段或者进水端相比,上述设置减少了喷淋阀的开关位置与喷淋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喷淋阀的开关关闭后靠近喷淋口的部分存液的现象,解决了靠近门体的出水路径关断后仍滴落残液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洗涤设备,该洗涤设备配置有上述喷淋组件,因此具备上述喷淋组件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侧开式滚筒洗衣机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门垫;11、安装孔;12、卡槽;2、喷淋管;3、喷淋阀;31、基体;311、第一筒体;312、第一竖板;313、底板;3131、第一过水孔;3132、第二过水孔;314、第二筒体;315、第二竖板;316、挡水横板;317、第三筒体;318、第一限位结构;319、第二限位结构;3110、防转块;32、第一开关;321、线圈;322、移动磁铁;33、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发明的洗涤设备是结合侧开式滚筒洗衣机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实际上,其他具有类似的防流水需求的洗涤设备均可配置本发明的喷淋组件,如侧开式洗鞋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侧开式滚筒洗衣机包括壳体、门体和洗涤筒。洗涤筒固定于壳体内,洗涤筒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滚筒,该滚筒内能够容纳衣物等洗涤物。壳体的前面板上对应洗涤筒筒口的位置设置有投放口,圆圈状的门垫的一侧固定于该投放口的边缘,另一侧固定于洗涤筒的筒口。门体以可开闭的方式安装于投放口位置,以便封闭或者露出投放口。门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在门体闭合的情形下,门体的内侧与门垫抵接,以便密封门体与壳体之间的缝隙。

下面结合上述侧开式滚筒洗衣机阐述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的技术方案。

首先参阅图1,图1是喷淋组件的侧向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喷淋组件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喷淋组件与壳体(图中未示出)相连。具体而言,喷淋组件包括与侧开式滚筒洗衣机的进水管路连通的喷淋管2以及设置于喷淋管2上的喷淋阀3,喷淋管2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喷淋管2的至少一部分和喷淋阀3)容纳于壳体与洗涤筒之间,喷淋组件上设置有喷淋口的部分穿过门垫1伸入至洗涤筒内。其中,喷淋阀3设置为能够使喷淋管2的出水端形成彼此独立导通或者关闭的第一出水路径和第二出水路径。第一出水路径和第二出水路径中的一个的喷淋口朝向观察窗设置,以便喷淋清洁观察窗内侧沾染的洗涤水、洗涤液和脏污杂质。第一出水路径和第二出水路径中的另一个的喷淋口朝向洗涤筒内部设置,以便喷淋清洁洗涤筒内部的洗涤物。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观察窗和洗涤物的喷淋工作能够在不增添喷淋件的情形下独立进行。根据门体的实际开闭状态和具体洗涤进程分别控制喷淋组件的两个出水路径的喷淋口的出水状态,能够在不缩短洗涤物的喷淋时间的前提下关闭对准观察窗的喷淋口。即使用户在洗涤过程中需要打开门体,喷淋组件也不会向设备外部喷出水流。保证了整体喷淋管路的排布简洁性的同时,又细化了喷淋组件的喷淋功能。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对喷淋组件进行优化。实现了喷淋组件的精确控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淋组件的固定方式并不局限于门垫1,例如,喷淋组件也可以穿过洗涤筒靠近筒口位置的侧壁设置。此外,喷淋阀3在喷淋管2上的设置位置也不是限定的。例如,喷淋阀3还可以设置于喷淋管2的进水端/中部/出水端。

下面以朝向观察窗设置的出水路径为第一出水路径、朝向洗涤筒内部设置的出水路径为第二出水路径为例,对喷淋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继续参阅图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阀3设置于喷淋管2的出水端,两个喷淋口集成于喷淋阀3上。具体地,喷淋阀3包括基体31、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33。基体31内形成有第一过水腔、第二过水腔、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喷淋管2通过第一过水腔连通至第一出水管以形成第一出水路径,该第一出水路径的喷淋口朝向观察窗设置。喷淋管2还通过第二过水腔连通至第二出水管以形成第二出水路径,该第二出水路径的喷淋口朝向洗涤筒的内部设置。第一开关32设置于第一过水腔内以导通或者封闭第一过水腔。第二开关33设置于第二过水腔内以导通或者封闭第二过水腔。

在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33均打开的情形下,喷淋管2内的洗涤水一部分依次流经第一过水腔、第一出水管喷淋至观察窗上,另一部分依次流经第二过水腔、第二出水管喷淋至洗涤物上。在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33关闭的情形下,喷淋管2内的洗涤流入第一过水腔/第二过水腔后被第一开关32/第二开关33阻挡、停止流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过水腔和第二过水腔部分的设置方案为:基体31包括与喷淋管2连通的第一筒体311、第一竖板312和底板313。底板313封闭于第一筒体311远离喷淋管2的一端(即图1中的第一筒体311的下端)。第一竖板312的侧部与第一筒体311的内壁相连,底部与底板313相连,以便将第一筒体311的内部沿竖向分隔成半圆柱形的第一过水腔和半圆柱形的第二过水腔。底板313封闭第一过水腔的部分(即图1中的底板313的左半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过水孔3131,第一过水腔通过第一过水孔3131与第一出水管相连,使得第一过水腔内的洗涤水能够通过第一过水孔3131流入第一出水管。底板313封闭第二过水腔的部分(即图1中的底板313的右半部分)上设置有第二水孔,第二过水腔通过第二过水孔3132与第二出水管相连,使得第二过水腔内的洗涤水能够通过第一过水孔3131流入第一出水管。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使第一过水腔和第二过水腔在容纳第一开关32或者第二开关33的情形下具有足够的过水空间。另一方面,开设的第一过水孔3131和第二过水孔3132会使洗涤水在从第一/第二过水腔流经第一/第二过水孔3132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变径效果而流速加快,增强了喷淋水流的喷淋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32和/或第二开关33为电磁开关。以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33均为电磁开关为例。具体地,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33均包括线圈321、靠近线圈321设置的移动磁铁322和为线圈321供电的供电装置(图中未示出)。按照图1方位所示,在线圈321通、断电的情形下,移动磁铁322会由于吸引作用的出现与消失而上下移动,从而将第一过水孔3131或者第二过水孔3132封堵或者打开,进而导通或者封闭第一过水腔或者第二过水腔。当然,第一开关32和第二开关33还可以是除电磁开关以外的能够打开或者封堵第一/第二过水孔3132的其他开关,如气动开关等。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设置方案为:基体31包括第二筒体314、第二竖板315和挡水横板316。第二筒体314的进水端(即图1中的第二筒体314的上端)与第一过水腔和第二过水腔分别连通。第二竖板315的侧部与第二筒体314的内壁相连,以便将第二筒体314的内部沿竖向分隔成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二竖板315的末端延伸出第二筒体314的出水端(即图1中的第二筒体314的下端),挡水横板316与第二竖板315的末端相连,以便改变水流的流向,使两条独立开闭的出水路径能够沿彼此背离的两侧(如左下侧和右下侧)喷淋出水流从而喷淋至观察窗或者洗涤筒内。

在又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喷淋管2和喷淋阀3的连接方式为:基体31包括第三筒体317。第三筒体317的进水端(即图1中的第三筒体317的上端)与喷淋管2的出水端插合连接,第三筒体317的出水端(即图1中的第三筒体317的下端)与第一过水腔和第二过水腔分别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喷淋阀3设置于喷淋管2的出水端并且在壳体内沿竖向设置。喷淋阀3同时设置有上述第一筒体311、上述第一过水腔和第二过水腔以及上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第一筒体311、第二筒体314和第三筒体317一体设置,形成一个整个筒体结构。底板313、第一竖板312和第二竖板315、挡水横板316与筒体结构一体成型并且第一竖板312和第二竖板315位于同一竖直面。

接下来参阅图2并继续参阅图1,图2是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喷淋阀3固定于喷淋管2的出水端的情形下,本发明的喷淋组件的安装方式为:门垫1上设置有安装孔11,该安装孔11的形状与喷淋阀3的基体31横截面的形状相适应,喷淋阀3穿过该安装孔11、与该安装孔11插合连接。喷淋阀3的基体31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18和第二限位结构319。按照图1方位,在喷淋阀3插入至安装孔11的情形下,门垫1卡合于第一限位结构318与第二限位结构319之间,以便避免喷淋阀3相对于门垫1竖向移动。作为示例,第一限位结构318和第二限位结构319均为沿基体31的周向设置的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喷淋阀3上还设置有防转块3110,门垫1上设置有与防转块3110相匹配的卡槽12。防转块3110与卡槽12卡接配合,以避免喷淋阀3在安装孔11内转动、改变喷淋方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尽管上述喷淋阀3是结合第一筒体311、第二筒体314和第三筒体317来描述的,但是这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构成任何限制。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该实施方式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在喷淋阀3设置于喷淋管2的中部时,喷淋阀3还可以不包括第二筒体314部分,直接在第一筒体311的第一过水口和第二过水口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喷淋管2的支管,再在支管的出水端设置喷头即可。此外,第一筒体311和第二筒体314的任意一个的外部结构以及内部腔室结构均可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进行改动,例如,将第一筒体311和第二筒体314改为横截面为矩形的筒体,或者调整第一竖板312或第二竖板315的形状、设置位置等。按照这种方式调整的技术方案没有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因此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侧开式滚筒洗衣机配置有喷淋组件。该喷淋组件具备两个独立关断/导通的出水路径。使得观察窗和洗涤物的喷淋工作能够在不增添喷淋件的数量的情形下独立进行。根据门体的实际开闭状态和具体洗涤进程分别控制喷淋组件的两个出水路径的喷淋口的出水状态,使得用户即使需要在洗涤过程中打开门体,喷淋组件也能够不向设备外部喷出水流。既保证了整体喷淋管路的排布简洁性,又细化了喷淋组件的喷淋功能,实现了喷淋组件的精确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