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633发布日期:2019-11-15 21:48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编机的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经编机是一种纺织机械,通过它的各种经编工具的配合工作而形成线圈。一台经编机具有至少一把导纱梳栉和一把针床梳栉。导纱梳栉上安装了多个导纱器。从经轴上退绕下来的纱线被导纱器引导到安装在针床梳栉的织针那里。接下来环绕着织针的纱线被各个织针勾住。然后织针和沉降梳栉在其它经编工具例如脱圈板的帮助下,通过成圈运动形成线圈。

传动机构用于驱动经编工具。一套传动机构包含有连杆,传动杆,凸轮和/或轴。轴包括主轴和支撑轴。主轴与动力装置,例如电机,相连接。凸轮套在主轴上并且和主轴固定,以便它们可以一同转动。经编工具梳栉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杆和传动杆与凸轮连接。通过设计凸轮的外形,使得凸轮的表面在径向上形成一个封闭的滚动面。连杆上安有滚轮,滚轮与滚动面接触。通过主轴和凸轮的转动,使得力经过滚轮被传递到连杆和传动杆上。连杆和传动杆则驱动各个经编工具。为了形成线圈,必须精确的定义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由其所属的凸轮,特别是由凸轮上的滚动面来决定。由于每个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都不一样,所以凸轮们也具有各不相同的滚动面。因为滚动面在主轴的径向面上的投影通常形成一个具有曲线的封闭环线,所以这个传动装置也被称为曲线传动装置。几十年来在经编机上采用的是所谓的盆形凸轮。盆形凸轮的盆侧面的外壁和内壁各具有一个滚动面。连杆通过两个滚轮,即分别与一个滚动面接触的外滚轮和内滚轮与盆形凸轮连接。由于两个滚轮与盆形凸轮直接接触,所以盆形凸轮可以对连杆施加持续变化的力,这个力又被连杆和传动杆传递到相应的经编工具上,使经编工具运动。从这个原理可以看出,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速度与曲线传动装置的效率是相关的。由于内滚轮的单侧支撑方式使得采用盆形凸轮的曲线传动装置已经达到了它的效率极限,进一步提高采用盆形凸轮的曲线传动装置的效率已经没有可能性。为了克服进一步提高采用盆形凸轮的曲线传动装置的效率所受到的限制,一种被称之为互补传动装置的装置被研制出来:它没有采用盆形凸轮,而是使用两个具有外部滚动面的曲线凸轮;两个外部滚轮在滚动的方向上呈90°彼此相距地通过曲线凸轮设置在主轴上,并且与外部滚动面直接接触。这样一来,内部滚轮的单侧支撑的缺陷就被解决了。但是,两个外部滚轮彼此呈90°的设置导致对主轴的轴承形成一个合力负荷,它使得主轴转矩变大和主轴轴承磨损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曲线传动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该曲线传动装置具有主轴和固定在主轴上的至少一个曲线凸轮,至少一个外滚轮与一个曲线凸轮接触,两个滚轮的中心与主轴的中心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曲线凸轮包括曲线凸轮一和曲线凸轮二,所述外滚轮包括滚轮一和滚轮二,曲线凸轮一和曲线凸轮二固定在主轴上,并且与主轴没有相对滑动地一起转动,曲线凸轮一和曲线凸轮二的外沿具有外部滚动面,曲线凸轮一的下方设置连杆一,连杆一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轴一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一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一,滚轮一与曲线凸轮一的外部滚动面接触,曲线凸轮二的上方设置连杆二,连杆二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轴二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二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二,滚轮二与曲线凸轮二的外部滚动面接触,连杆二通过滚轮二支撑在曲线凸轮二上,连杆二与传动杆转动连接,连杆一和连杆二通过导杆连接,滚轮一和滚轮二的中心与主轴的中心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滚轮一和滚轮二在滚动的方向上彼此呈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曲线凸轮一和曲线凸轮二分别具有一个通孔,主轴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装置将曲线凸轮一和曲线凸轮二固定在主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个滚轮都不是单侧支撑而是在相应的连杆里被双侧支撑,这样既能让滚轮的运行平稳又可以使连接处的力被均衡分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单侧支撑滚轮的缺陷,同时使继续提高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速度成为可能。两个滚轮以及主轴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样对主轴的轴承不会产生合力负荷,不会增大扭矩以及增加轴承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线凸轮一,2.曲线凸轮二,3.连杆一,4.连杆二,5.支撑轴一,6.支撑轴二,7.滚轮一,8.滚轮二,9.传动杆,10.导杆,11.主轴,12.第二主轴,13.第一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具有两个外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该曲线传动装置具有主轴和固定在主轴上的至少一个曲线凸轮,至少一个外滚轮与一个曲线凸轮接触,两个滚轮的中心与主轴的中心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曲线凸轮包括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所述外滚轮包括滚轮一7和滚轮二8,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固定在主轴11上,并且与主轴11没有相对滑动地一起转动,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的外沿具有外部滚动面,曲线凸轮一1的下方设置连杆一3,连杆一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轴一5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一3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一7,滚轮一7与曲线凸轮一1的外部滚动面接触,曲线凸轮二2的上方设置连杆二4,连杆二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轴二6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二4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二8,滚轮二8与曲线凸轮二2的外部滚动面接触,连杆二4通过滚轮二8支撑在曲线凸轮二2上,连杆二4与传动杆9转动连接,连杆一3和连杆二4通过导杆10连接,滚轮一7和滚轮二8的中心与主轴11的中心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滚轮一7和滚轮二8在滚动的方向上彼此呈180°。

所述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分别具有一个通孔,主轴11穿过通孔并通过紧固装置将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固定在主轴11上。

两个曲线凸轮套在主轴11上面并被固定,每个曲线凸轮的外沿构成一个滚动面。每个滚轮与一个相应的滚动面接触。滚轮通过连杆和传动杆与相应的经编工具相连。这样,主轴11通过传动装置的力的传递来驱动经编工具的运动。两个滚轮在滚动的方向上彼此呈180°相距地通过曲线凸轮间接地在主轴处安置,以便对主轴的轴承不产生合力的负荷。两个滚轮在滚动的时候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的,并且与主轴11的中心也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滚轮之间是设置的曲线凸轮。

图1显示了具有两个外部滚轮的曲线传动装置示意图。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分别具有一个通孔。一根主轴11穿过两个曲线凸轮。通过紧固装置将这两个曲线凸轮固定在主轴11上,并且这两个曲线凸轮可以与主轴11没有相对滑动地一起转动。曲线凸轮一1和曲线凸轮二2的外沿具有外部滚动面。在曲线凸轮一1的下方是连杆一3。连杆一3的一端通过例如轴承与支撑轴一5可转动地连接。连杆一3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一7。滚轮一7与曲线凸轮一1的外部滚动面接触。在曲线凸轮二2的上部是连杆二4。连杆二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轴二6可转动的连接。连杆二4在其中部的边缘位置安装有滚轮二8,连杆二4通过滚轮二8支撑在曲线凸轮二2上,滚轮二8与曲线凸轮二2的外部滚动面接触。连杆二4还与一个传动杆9转动连接,这个传动杆9通过另外的连杆和传动杆与相应的经编工具连接。除此以外,连杆一3和连杆二4通过导杆10相互连接。从主轴的侧面视角来看,两个滚轮和主轴的中心处于一条竖直线上。通过滚轮一7与曲线凸轮一1的接触,曲线凸轮一1可以在滚轮一7上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力。按照同样的原理,曲线凸轮二2可以在滚轮二8施加一个垂直向上的力。因为两个曲线凸轮彼此相连,所以为了使曲线传动装置的驱动不发生冲突,连杆一3和连杆二4的同步性是必需的。

与具有盆形凸轮的现有曲线传动装置相比较,这个实用新型里的每个滚轮都不是单侧支撑而是在相应的连杆里被双侧支撑,这样既能让滚轮的运行平稳又可以使连接处的力被均衡分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单侧支撑滚轮的缺陷,同时使继续提高经编工具的动程运动速度成为可能。从主轴的侧面视角来看,滚轮一7和滚轮二8以及主轴11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样对主轴11的轴承不会产生合力负荷,不会增大扭矩以及增加轴承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这样的应用实例,如图2所示,其中,连杆一3可以设置在第一主轴13上,连杆二4设置在第二主轴1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