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圆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5404发布日期:2020-01-21 23: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圆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衫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式圆领机。



背景技术:

衬衫,又名衬衣、恤衫,是一种穿在西装里面的上衣,亦可单独穿用。早期的衬衫仅供男子穿着在外衣内部,但近年来在美式英语中,已扩大成为除了明显为外衣的毛衣、外套、夹克,或明显为内衣的胸罩、汗衫,及搭配衬衫穿着的背心之外的所有上衣。然而在传统的英式英语中,衬衫一词仍限定于具有衣领、袖子,并在前方垂直开襟且缝有一排纽扣的上衣;但在北美地区,会将这种衣服特别称为“礼服衬衫”或“有领衬衫”。

现有的圆领设备中,圆领机主要通过加热部进行将衬衫领进行烫平,烫平过程中,圆领机上的压平机构对衬衫进行压平。烫平完成后,通过冷却部对衬衫领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圆领机上的压平机构对衬衫进一步压平。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圆领机的加热部及冷却部固定在同一高度,无法对加热部、冷却部进行高度的调节,无法满足不同高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身高低的人可能需要站着工作,身高太高的人,可能需要俯身工作,长时间工作,造成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圆领机,其优势在于,可以调整圆领机本体的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式圆领机,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上支撑柱和设置于支撑柱上圆领机本体、设置于支撑柱上于所述圆领机本体上侧的压平机构,所述支撑柱呈空心状,所述圆领机本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于支撑柱靠近所述圆领机本体一侧且与所述支撑柱内壁相通的导向槽、嵌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沿所述导向槽上下移动的滑动管,所述圆领机本体固定于所述滑动管上;所述工作台内设置有驱动滑动管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内的蜗杆升降机构和带动蜗杆升降机构转动的电机,所述滑动管固定于所述蜗杆升降机构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圆领机本体通过滑动管沿导向槽的方向上下移动,滑动管与圆领机本体同步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圆领机本体的高度。同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起到电机,电机通过蜗杆升降机构自动推动滑动管上下移动,且蜗杆升降机构具有驱动滑动管及圆领机本体上下移动的作用。圆领机在使用过程中,压平机构向下移动,直至压到圆领机本体上的衬衫后停止运动,压平机构具有压平衬衫领子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滑动管一端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嵌设于所述导向槽内且沿所述导向槽的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蜗杆升降机构的顶部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滑动管呈空心状且具有运输冷却水的作用,滑动管上下移动过程中易损坏,通过滑动块的设置,从而保护了滑动管,且滑动块上下移动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块的两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导向槽开口处的边沿插接于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槽的设置,滑动块通过滑动槽沿导向槽边沿的方向稳定向上移动,使滑动块稳定上下移动且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开口处的边缘固定有滑动垫,所述导向槽开口处的边沿通过所述滑动垫与所述滑动槽的底部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动垫的设置,滑动块在上下滑动过程中,沿滑动垫上下移动,避免了受到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蜗杆升降机构包括外壳、与外壳转动连接的蜗轮、设置于外壳上的蜗杆、穿设于蜗轮中心处的丝杆,所述丝杆与蜗轮螺纹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传动,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调整圆领机本体的高度,蜗杆的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与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上下运动,丝杆的上下移动带动滑动块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述丝杆的顶部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顶部开设有供所述滑动块插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升级台、定位槽的设置,增加了滑动块与升降台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滑动块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定位槽的设置,便于工作员快速安装滑动块。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的顶部与升降台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丝杆和升降台螺栓连接,便于升降台的拆卸或安装,且丝杆与升降台螺栓连接较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内于升降台的上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导向柱,所述升降台套设于导向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柱的设置,升降台沿导向柱的方向稳定向下移动,从而使升降台稳定带动滑动块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滑动机构的设置,圆领机本体通过滑动管沿导向槽的方向上下移动,滑动管与圆领机本体同步上下移动,从而调整圆领机本体的高度。同时,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起到电机,电机通过蜗杆升降机构自动推动滑动管上下移动,且蜗杆升降机构具有驱动滑动管及圆领机本体上下移动的作用。圆领机在使用过程中,压平机构向下移动,直至压到圆领机本体上的衬衫后停止运动,压平机构具有压平衬衫领子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圆领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领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滑动机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圆领机的竖直剖视图。

图中:1、工作台;11、圆领机本体;2、支撑柱;3、压平机构;4、滑动机构;41、导向槽;42、滑动管;43、滑动块;431、滑动槽;5、驱动机构;51、蜗杆升降机构;511、外壳;512、蜗轮;513、蜗杆;514、丝杆;52、电机;53、升降台;531、定位槽;61、支撑板;62、导向柱;63、弹簧;7、滑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升降式圆领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的一侧焊接有竖直设置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固定有圆领机本体11,圆领机本体11由加热部和冷却部组成,圆领机本体11的正上方设置有压平机构3,压平机构3安装于支撑柱2上。当使用圆领机时,通过加热部将衬衫领进行烫平,烫平过程中,圆领机上的压平机构3对衬衫进行压平。烫平完成后,通过冷却部对衬衫领进行冷却,冷却过程中,圆领机上的压平机构3对衬衫进一步压平。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不同身高的工作员使用圆领机,支撑柱2与圆领机本体1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4,且工作台1上设置有驱动圆领机本体1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5。

如图2和3所示,滑动机构4包括导向槽41与滑动块43、滑动管42,支撑柱2呈空心状且与工作台1的内壁相通,导向槽41开设于支撑柱2靠近圆领机本体11的一侧,导向槽41呈u形且竖直设置。滑动块43呈t形,滑动块43穿设于滑动槽431内且水平设置,滑动块43的一端位于支撑柱2的外侧。滑动管42的一端焊接于滑动块43位于支撑柱2外侧的一端,滑动管42的另一端向圆领机本体11的方向水平延伸,且滑动管42刚好位于工作台1的正上方;同时,圆领机本体11固定在滑动管42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上,滑动管42与圆领机本体11同步上下移动。

为了使圆领机本体11稳定上下移动,滑动块43的两侧开设有u形的滑动槽431,滑动槽431与滑动块43的上侧及下侧相通,导向槽41开口处的边沿插接于导向槽41内,且滑动槽431的内壁与支撑柱2的内壁及外壁相贴合,滑动块43通过滑动槽431稳定沿导向槽41的方向上下移动。

为了防止滑动块43在滑动过程中,滑动块43对导向槽41开口处的边沿造成摩擦损伤,导向槽41开口处的边沿处固定有滑动垫7,滑动垫7采用一种耐磨材料制成,滑动垫7的竖直侧壁与导向槽41的内壁相贴合。

驱动机构5包括蜗杆升降机构51、电机52。蜗杆升降机构51包括外壳511,外壳51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蜗轮512,且外壳5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蜗杆513,蜗杆513通过滚珠轴承与外壳转连接,蜗轮512与蜗杆513啮合传动。外壳511上穿设有丝杆514,丝杆514竖直设置,丝杆514通过滚珠轴承与外壳511转动连接,且丝杆514穿设于蜗轮512的中心处且与蜗杆513螺纹连接;同时,电机52安装于工作台1内壁的侧壁上,电机52的驱动轴水平设置,电机52的驱动轴通过连轴器与蜗杆513固定连接。

驱动机构5还包括升降台53,升降台53水平设置,升降台53的下表面与丝杆514的顶部螺纹连接。升降台53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531,定位槽531呈t形且升降台53靠近滑动管42的一侧相通。当安装滑动块43时,将滑动块43插接于定位槽531内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如图2和4所示,为了使升降台53稳定向下移动,支撑柱2的内壁焊接有水平设置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位于升降台53的正上方,升降台53焊接的下表面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柱62,导向柱62穿设于升降台53内。当升降台53上下移动时,升降台53始终沿导向柱62的方向上下移动。

升降台53上表面的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弹簧63,弹簧63套设与导向柱62上,弹簧63的顶部焊接于支撑板61上。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调整圆领机本体11高度时,电机52的驱动轴通过连轴器带动蜗杆513转动,蜗杆513带动蜗轮512转动,蜗轮512与丝杆514螺纹连接,丝杆514上下移动,丝杆514顶部的升降台53沿导向柱62的方向上下移动。滑动块43与升降台53同步上下移动,滑动块43沿导向槽41的方向移动,滑动块43与滑动管42上下移动,滑动管42带动圆领机本体11同步上下移动,因此调整圆领机本体11的高度。且圆领机本体11的高度改变时,压平机构3始终向下移动,直至与圆领机本体11相抵接时,停止向下移动,对衬衫进行压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