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线机构及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7587发布日期:2020-01-31 14:2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剪线机构及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剪线机构及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厂大多采用剪线机构以剪断缝制过程中的面线。一种典型的剪线机构中,包括针板、固定在针板上的针孔板、连接在针板的平直的下表面上的定刀和连接在针板的平直的下表面上的动刀,针孔板上设有针孔,线从针板上方穿过针孔至针板下方,动刀运动至剪线位置与定刀配合剪断从针孔中伸出的线。

为对线头长度进行控制,在装配过程中,定刀和动刀的剪线位置、针孔位置两者需要保证一定的装配精度,然而,由于目前的针板安装动刀与定刀的区域均为平直壁面,各处结构上没有差别,对定刀和动刀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难度,进而为装配带来困难。

因此,如何降低装配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线机构及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降低了定刀与动刀的装配难度,且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针板组件的剪线机构,降低了定刀与动刀的装配难度,且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包括针板、针孔板、定刀和用于与所述定刀配合剪线的动刀,所述针孔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针板上的安装通孔上,所述针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针孔板的第一表面设于同一侧,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针孔板的第二表面设于同一侧,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朝向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针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朝向所述针孔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凹陷的第三安装槽;所述定刀的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且刀刃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中;所述动刀的连接端枢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定刀的连接端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壁至少部分贴合。

优选地,所述定刀的连接端完全内陷于所述针板中。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动刀驱动架组件,所述动刀驱动架组件包括动刀驱动架和动刀连接杆;所述动刀驱动架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刀驱动装置,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动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动刀连接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动刀,所述动刀驱动架的中部枢接于所述针板。

优选地,所述动刀驱动架包括第一动刀驱动杆和第二动刀驱动杆,所述动刀连接杆、所述第二动刀驱动杆与所述第一动刀驱动杆沿着远离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动刀设于所述动刀连接杆远离所述针板上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动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动刀驱动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动刀驱动杆与所述第二动刀驱动杆部分叠设,所述第一动刀驱动杆伸出于所述第二动刀驱动杆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动刀驱动杆伸出所述第一动刀驱动杆的一端枢接所述动刀连接杆。

优选地,所述动刀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之间还夹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连接所述动刀与所述针板的枢接轴上。

优选地,所述动刀连接杆上远离所述针板的所述第一表面的侧面边缘处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垫片的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通孔中设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叠设于所述针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位于所述针孔外围的部分并并与所述针孔板在叠设部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针孔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凸台,所述针孔板在所述凸台处贯穿设有针孔,所述第三安装槽设于所述凸台外侧且与所述凸台相贴合设置。

一种剪线机构,包括针板组件和动刀驱动装置,所述针板组件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针板组件,所述针板组件中的动刀连接于所述动刀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包括针板、针孔板、定刀和用于与定刀配合剪线的动刀。针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朝向针板的第二表面凹陷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针孔板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朝向针孔板的第二表面凹陷的第三安装槽;定刀的连接端固定于第一安装槽中且刀刃端设于第三安装槽中;动刀的连接端枢接于第二安装槽。

通过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的设置,可以准确限定定刀与动刀的安装位置或区域,有利于提高对定刀和动刀的位置定位的准确性,便于定刀和动刀的装配。同时,对于同等厚度的针板,由于定刀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与针板相对重叠,则可以相应减小定刀的刀刃与针板的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短剪线后残余的线头,在不影响正常缝纫情况下可快速地实现短线头功能,能够降低制衣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仅在针板上加工安装槽即可,对针板整体强度影响较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小,占用空间相对减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括上述针板组件的剪线机构,降低了定刀与动刀的装配难度,且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的第一表面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的第一表面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中定刀、动刀在剪线位置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中针板的第一表面侧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中动刀连接杆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针板组件中针孔板的第一表面侧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剪线机构的结构图。

图1至图7中:

1-步进电机,2-连接板,3-轴位螺钉,4-连接轴,5-针板组件,51-针板,52-定刀,53-固定螺钉,54-第一动刀驱动杆,55-轴位螺钉,56-固定螺钉,57-第二动刀驱动杆,58-动刀连接杆,59-抓线片,510-固定螺钉,511-动刀,512-轴位螺钉,513-针孔板,514-针板的第一表面,515-针板的第二表面,516-针孔板的第一表面,517-针孔板的第二表面,518-针孔,519-凸台,520-避让槽,521-第一安装槽,522-第二安装槽,523-第三安装槽,524-安装臂,525-定刀的连接端,526-定刀的刀刃端,527-安装通孔,6-螺母,7-曲柄销,8-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剪线机构及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降低了定刀与动刀的装配难度,且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针板组件的剪线机构,降低了定刀与动刀的装配难度,且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剪线机构的针板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7,包括针板51、针孔板513、定刀52和动刀511。

针孔板513固定连接在针板51的安装通孔527上,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与第二表面515相对设置,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与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设置在同一侧,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与针孔板513的第二表面517设置在同一侧。即,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或第二表面515)相对于针板51的方位与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或第二表面517)相对于针孔板513的方位相同。在使用过程中,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为针板51的下表面,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为针孔板513的下表面,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为针板51的上表面,针孔板513的第二表面517为针孔板513的上表面。通常,针孔板513的第二表面517与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共面设置,以放置面料以及面线。其中,针孔板513的针孔518不会被针板51覆盖,针孔518在连通针孔板513第一表面516与第二表面517两侧的同时,也连通针板51第一表面514与第二表面515两侧。另外,抓线片59的一端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安装槽522中。

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上设置朝向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凹陷的第一安装槽521以及朝向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凹陷的第二安装槽522。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上设有朝向针孔板513的第二表面517凹陷的第三安装槽523。定刀52的连接端525固定在第一安装槽521中,定刀52的刀刃端526设置在第三安装槽523中,以使定刀52相对内陷于针板51中,此处的内陷指的是定刀52至少一部分高度与针板51相重叠。动刀511的连接端枢接在第二安装槽522中。其中,定刀52整体在其自身的连接端与刀刃端之间延伸,具体可以如图2所示,定刀52大体呈v形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安装槽521、第二安装槽522和第三安装槽523的设置,可以准确限定定刀52与动刀511的安装位置或区域,有利于提高对定刀52和动刀511的位置定位的准确性,便于定刀52和动刀511的装配。同时,对于同等厚度的针板51,由于定刀52的至少一部分高度与针板51相对重叠,则可以相应减小定刀52的刀刃与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缩短剪线后残余的线头,在不影响正常缝纫情况下可快速地实现短线头功能,能够降低制衣的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仅在针板51上加工安装槽即可,对针板51整体强度影响较小,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小,占用空间相对减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定刀52的连接端外周面与第一安装槽521的槽壁至少部分贴合,具体可以处处贴合,则在装配定刀52于第一安装槽521的过程中,在定刀52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槽521的槽壁对应贴合后,定刀52的位置即被可靠确定下来,然后再进一步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固定连接定刀52与针板51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定刀52的连接端外周面为u形面,相应地,第一安装槽521为u形槽,第一安装槽521的槽壁可以完全围住定刀52的连接端外周面且部分贴合。另外,第一安装槽521的槽底设有定刀连接孔,该定刀连接孔具体可以贯穿第一安装槽521槽底至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侧,固定螺钉53贯穿定刀52以及定刀连接孔将定刀52固定在针板51上。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521也可以为v形槽、w形槽或者按需设置成其他形状,定刀52连接端525外周面的形状对应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槽521槽壁相同即可。另外,定刀52与针板51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或者其他方式相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定刀52的连接端525完全内陷于针板51中,即第一安装槽521的深度是不小于定刀52连接端525的厚度的,定刀52的连接端525的任一部分均不凸出于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定刀52与其他部件之间发生干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刀52的连接端也可以仅部分内陷于针板51。定刀52的连接端通常与第一安装槽521槽底对应紧密贴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该针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上的动刀驱动架组件。该动刀驱动架组件具体包括动刀驱动架和动刀连接杆58。动刀驱动架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刀驱动装置,另一端枢接于动刀连接杆58的一端,动刀连接杆58的另一端枢接于动刀511,动刀驱动架的中部枢接于针板51。通过连杆式的动刀驱动架组件实现动刀511的传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针板组件中还可以通过凸轮等机构实现动刀511与动刀驱动装置间的传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动刀驱动架包括第一动刀驱动杆54和第二动刀驱动杆57。动刀连接杆58、第二动刀驱动杆57和第一动刀驱动杆54沿着远离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的方向依次设置,沿着远离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的方向即沿着垂直于第一表面514且指向针板51外的方向,动刀511设于动刀连接杆58远离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的一侧。在使用时,针板51的第二表面515为下表面,此时,动刀连接杆58、第二动刀驱动杆57和第一动刀驱动杆5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另外,动刀511连接在动刀连接杆58的下侧。

其中,第一动刀驱动杆54和第二动刀驱动杆57固定连接,具体可以螺钉连接或者两个驱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选地,一个固定螺钉56固定连接第一动刀驱动杆54与第二动刀驱动杆57,再通过一个轴位螺钉55贯穿第一动刀驱动杆54、第二动刀驱动杆57连接于针板51,以构成枢接轴,第一动刀驱动杆54与第二动刀驱动杆57可以绕该轴位螺钉55同步转动,固定螺钉56与轴位螺钉55实现第一动刀驱动杆54与第二动刀驱动杆57的固定。第一动刀驱动杆54与第二动刀驱动杆57部分叠设,第一动刀驱动杆54伸出于第二动刀驱动杆57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刀驱动装置,第二动刀驱动杆57伸出第一动刀驱动杆54的一端枢接动刀连接杆58。

通过将动刀驱动架分为第一动刀驱动杆54和第二动刀驱动杆57两个结构,可以使动刀511与动刀驱动架组件中的各杆件分层连接,能够对高度空间充分利用,从而减少各杆件之间的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动刀511与第二安装槽522的槽底之间还夹设有垫片,该垫片套设于用于连接动刀511与针板51的枢接轴上。通过垫片垫在动刀511与第二安装槽522的槽底之间,可以提高动刀511转动的灵活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动刀连接杆58上远离针板51的第一表面514的侧面边缘处设有用于避让垫片的避让槽520,如图5所述的圆弧形槽,由于垫片与动刀连接杆58设置在动刀511的同一侧,避让槽520的设置可以减少垫片与动刀连接杆58之间的干涉。其中,避让槽520的长度以及设置的范围可以根据动刀连接杆58与动刀511相对运动的范围进行确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安装通孔527中设有安装臂524,该安装臂524叠设在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上位于针孔518外围的部分并在该叠设部分固定连接,即,安装臂524的设置不会挡住针孔518。可选地,安装臂524与针孔板513通过固定螺钉相连接,具体可以为三个固定螺钉。

通过在安装通孔527中设置安装臂524,使安装臂524与针孔板513之间构成叠设,相比于将针孔板513直接连接在安装通孔527的孔壁上,更加便于安装臂524的安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针孔板513的第一表面516上设有凸台519,针孔板513在该凸台519处贯穿设置针孔518,第三安装槽523设于凸台519外侧且与凸台519相贴合设置,此处的贴合设置指的是第三安装槽523的边缘与凸台519的边缘至少部分相重叠在一起,便于将定刀52的刀刃端定位在与针孔518距离较近的位置,进而便于减少剪线位置与针孔518的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减短残余的线头。

除了上述针板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剪线机构,该剪线机构包括针板组件,具体可以为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针板组件,有益效果可以相应参考以上各个实施例。

更具体地,在一种具体的剪线机构中,动刀511的分线与剪线动作由步进电机1带动凸轮8实现。凸轮8安装在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上,通过曲柄销7将连接板2安装于机壳上,连接板2的一端设有销轴,该销轴在凸轮8的凸轮槽中运动,通过凸轮8的转动带动连接板2绕曲柄销7摆动,连接板2和连接轴4由轴位螺钉与螺母形成铰接,连接板2的运动可以带动连接轴4运动,动刀511与连接轴4之间由动刀驱动架组件连接。

当最后一针缝制完毕,针杆回到指定位置,步进电机1带动凸轮8转动,通过连接板2可实现连接轴4的前后运动,在动刀驱动架组件的作用下,动刀511绕其与针板51之间的枢接轴转动,完成分线与剪线动作。

另外,该剪线机构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剪线机构及针板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