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机构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1268发布日期:2020-06-26 22: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调整机构及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机构及使用该调整机构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一种用一根或者多根缝纫线,在布料上形成一种或者多种线迹,使一层或者多层布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因此被广泛使用在衣物的制造过程中。

目前,不少缝纫机是先将布料的边缘缝合,使得布料形成筒状,再通过将筒状布料的端部套设在缝纫机的相应部位,再使筒状布料旋转,同时机针进行缝纫,当筒状布料转过一圈后,缝纫机即可完成对整个布料的缝纫。但在将布料拼合的过程中,拼合部位会形成较长且较厚的骨位,因此骨位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缝纫机的挤压,使得骨位周围布料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衣物的缝纫轨迹发生变化,影响了衣物的缝制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机构,用以解决现有缝纫机在缝制过程中缝纫轨迹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衣物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使用如上所述的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调整机构,安装在缝纫机上以用于调整端部翻折成折叠层的筒状衣物,缝纫机包括机台、位于所述机台上方的机头以及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机头的机针,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滑块和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机台,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围合形成供筒状衣物之端部套设的滑槽,所述第二安装板具有与所述筒状衣物之端部抵接的侧壁,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可伸缩安装于所述侧壁之与所述机针相对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安装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所述筒状衣物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槽对位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筒状衣物之骨位位置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以用于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配合形成触发信号的第一触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筒状衣物之骨位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滑块、第二弹性复位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以用于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相配合形成触发信号的第二触发器,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可伸缩安装于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之远离所述机针的一侧,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且与所述第二滑块对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所述第二触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外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具有远离所述机针的进口和靠近所述机针的出口,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进口处设有用于对所述折叠层进行修正以防止所述折叠层打开的修正结构;且/或,

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台的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槽之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的第一吹气组件,所述第一吹气组件包括第一吹气构件和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吹气构件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盖板盖合于所述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盖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的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吹气构件靠近所述机针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通以用于将所述筒状衣物之骨位吹倒的第一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气构件还设有供气体流动的第二通道和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以用于将所述筒状衣物之内层布料吹平的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吹气组件还包括盖合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通的第二进气孔;且/或,

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以用于将所述筒状衣物之外层布料吹平的第二吹气组件,所述第二吹气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一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且设有第三通道的第二吹气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吹气构件并与所述第三通道相通的进气管,所述第二吹气构件靠近所述第一吹气组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通道相通的第三出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三吹气组件,所述第三吹气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安装座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具有朝向所述机台之与所述机针相对处的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缝纫机,包括机台、位于所述机台上方的机头、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机头的机针以及如上所述的调整机构,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机针对位设置,所述机台靠近所述调整机构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凹槽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与筒状衣物端部抵接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可伸缩安装于该侧壁,当筒状衣物上的骨位运动至第一滑块处时,骨位会挤压第一滑块并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因此,筒状衣物的缝纫轨迹不会发生变化,从而保证了筒状衣物的缝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机构的结果示意图;

图2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第一吹气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示第二吹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所示第三吹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调整机构;10、第一安装板;20、第二安装板;30、第一滑块;40、第一弹性复位件;11、滑槽;21、侧壁;22、安装槽;50、传感器组件;51、第二传感器;52、第二滑块;53、第二弹性复位件;521、第二触发器;12、修正结构;60、安装部;13、凸块;70、第一吹气组件;71、第一吹气构件;72、第一盖板;73、第一通道;721、第一进气孔;74、第一出气孔;75、第二通道;76、第二出气孔;77、第二盖板;771、第二进气孔;80、第二吹气组件;81、第一安装座;82、第二吹气构件;83、进气管;821、第三出气孔;90、第三吹气组件;91、第二安装座;92、通气管;200、缝纫机;201、机台;202、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顶部、底部……)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机构100,安装在缝纫机上以用于调整端部翻折成折叠层的筒状衣物,缝纫机包括机台、位于机台上方的机头以及可升降安装于机头的机针,调整机构100包括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20、第一滑块30和第一弹性复位件40,第一安装板10连接于机台,第二安装板20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0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板10围合形成供筒状衣物之端部套设的滑槽11,第二安装板20具有与筒状衣物之端部抵接的侧壁21,第一滑块30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40可伸缩安装于侧壁21之与机针相对处。

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10、第二安装板20、第一滑块30以及第一弹性复位件40,第二安装板20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0的一侧且覆盖部分第一安装板10,从而围合形成供筒状衣物端部套设的滑槽11,第二安装板20具有与筒状衣物的端部抵接的侧壁21,第一滑块30通过第一弹性复位件40滑动安装于侧壁21,且第一滑块30与机针相对设置,这样,当筒状衣物的骨位运动至第一滑块30时会挤压第一滑块30,使第一滑块30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因此,骨位周围的布料不会偏离预定的缝纫轨迹,保障了筒状衣物的缝纫质量,而当骨位通过第一滑块30之后,第一滑块30会在第一弹性复位件40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骨位的到来。具体地,第一滑块30和第一弹性复位组件都设有三个,且三个第一滑块30沿筒状衣物的运动方向依次排布,缝纫机的机针与骨位最后通过的一个第一滑块30对位设置,每个第一滑块30都与一个第一弹性复位件40连接。当然了,实际应用中,第一滑块30和第一弹性复位件4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例如,一个、两个或者其它个数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第二安装板20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滑块30和第一弹性复位件40的安装槽22,第一滑块30滑动安装于安装槽22内,第一滑块30远离衣物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孔,安装槽22对位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复位件40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安装槽22,第一滑块30远离筒状衣物的一端设置第一安装孔,安装槽22上对位设置第二安装孔,第一弹性复位件40优选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这样,方便第一弹性复位件40安装的同时增强了第一弹性复位件40的稳定性,因此使第一滑块30的自动复位更可靠。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用于检测筒状衣物之骨位位置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设于第二安装板20上的第一传感器和设于第一滑块30以用于与第一传感器相配合形成触发信号的的第一触发器。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一滑块30上设置与第一传感器相配合的第一触发器,这样,当筒状衣物的骨位运动到第一滑块30处时,挤压第一滑块30并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第一滑块30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传感器就可感应到第一触发器的位置,从而检测出筒状衣物骨位的位置,方便控制机针的上针和下针。可以理解地,第一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时,第一触发器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滑块上的金属凸块;当第一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时,光电传感器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安装槽的顶部和底部,第一触发器为一个可以遮光的遮挡件。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用于检测筒状衣物之骨位位置的传感器组件50,传感器组件50包括第二传感器51、第二滑块52、第二弹性复位件53以及安装于第二滑块52上以用于与第二传感器51相配合形成触发信号的第二触发器521,第二滑块52通过第二弹性复位件53可伸缩安装于侧壁21,且第二滑块52位于第一滑块30之远离机针的一侧,第二传感器51位于第二安装板20且与第二滑块52对位设置。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第二传感器51,第二滑块52通过第二弹性复位件53滑动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0且与第二传感器51对位设置,第二滑块52靠近第二传感器51的一侧设置第二触发器521,这样,筒状衣物上的骨位先运动到第二滑块52处,然后挤压第二滑块52,使第二滑块52朝远离衣物的方向滑动,第二滑块52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二传感器51就可以通过第二触发器521检测到骨位的位置信息,使筒状衣物的速度降低,然后筒状衣物继续运动至第一滑块30处,挤压第一滑块30,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传感器即可检测到骨位的位置信息,控制机针在一定时间后上升并间隔一定时间后下降,使机针从紧贴骨位的布料开始缝制,可避免机针被骨位损坏,延长了机针的使用寿命。骨位通过第二滑块52后,第二滑块52会在第二弹性复位件53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骨位到来。

优选地,第二弹性复位件53为弹簧,第二触发器521设置于第二滑块52朝向第二传感器51的一侧,弹簧套设于第二触发器521的外周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52和第二安装板20连接。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滑块52靠近第二传感器51的一侧设置第二触发器521,第二触发器521与第二传感器51正对位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53优选为弹簧,弹簧套设在第二触发器521的外周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52和第二安装板20抵接,这样,方便了第二弹性复位件53的安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51为霍尔传感器,第二触发器521由金属材料制成,当第二触发器521与霍尔传感器的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时,霍尔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筒状衣物骨位的信息,而且使用霍尔传感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当然了,实际应用中,第二传感器51并不局限于霍尔传感器,例如,光电传感器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滑槽11具有远离机针的进口和靠近机针的出口,第一安装板10靠近进口处设有对折叠层进行修正以防止折叠层打开的修正结构12。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一安装板10上设置修正结构12,这样,筒状衣物在转动过程中,经修正结构12的修正,可以防止筒状衣物的折叠层打开,从而保障了筒状衣物的缝纫质量。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修正结构12为导向槽,导向槽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但并不局限于三个,且导向槽从第一安装板10的底部朝远离第二安装板2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其倾斜角度优选为30°~70°,这样设计使得修正结构12的结构简单,有利于生产,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以泳裤的缝制为例子举例说明为何需要设置导向槽。常见的泳裤由贴附在人体前面的前片和贴附在人体的后片缝制而成,前片的两侧与后片的两侧缝纫后形成两个骨位,两个骨位分别位于人体的两侧;泳裤的环腰结构(即泳裤的松紧带部分)缝制时先将内裤的前片和后片缝制好形成筒状的半成品,再将橡皮筋防止在半成品待缝制呈松紧带的位置,然后将半成品反向折叠形成u型,使折叠层包裹橡皮筋,随后将折叠层缝制一圈即形成环腰结构。折叠层在缝制时,通常是在骨位的一侧起针,缝纫一圈在起针处接合即完成缝纫。但是,如果不设置导向槽,由于布料具有一定的塑性,因此将半成品反向折叠形成u型时,折叠层不能紧密贴合在橡皮筋上,在半成品的转动过程中,折叠层可能会打开形成v型,导致折叠层张开或者摊平,使得折叠层在缝纫过程中不能完全包裹橡皮筋,从而影响泳裤的缝纫质量。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导向槽,且导向槽朝远离第二安装板20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包裹有橡皮筋的半成品在转动过程中,导向槽会向折叠层形成一个沿导向槽延伸方向的推力,使折叠层可以与橡皮筋紧密贴合在一起,而不会出现折叠层张开或者摊平的现象,使折叠层可以完全包裹橡皮筋,从而提高了对泳裤的缝纫质量。

可以理解地,修正结构12还可以是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的导向杆,该导向杆上设有螺旋状的凹槽,且螺旋状凹槽朝远离第二安装板20的方向螺旋延伸;进一步地,还可以增加一个与导向杆连接的电机,使导向杆可以旋转,从而提高其导向能力。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安装于机台的安装部60,第一安装板10转动连接于安装部60。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缝纫机的机台上设置一个安装部60,第一安装板10与安装部60转动连接,使第一安装板10可以转动,且其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安装板20共同运动,这样,当把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20旋转到另一侧之后,让出了更大的空间,方便在缝纫机的机针上换线。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60包括座体和转轴,座体包括与机台连接的基板和从基板的顶底两端向外延伸的横板,第一安装板10设有延伸至两个横板之间的凸柱,转轴穿过两个横板和凸柱,从而使第一安装板10可以绕转轴的周向进行转动。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10靠近机台的一侧设有凸块13,该凸块13内设有两个弹簧定位销,弹簧定位销的一端为可以伸缩的圆形弹珠,设有该弹珠的一端伸入安装部60的基板内,这样,向第一安装板10施加的外力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使第一安装板10发生转动,可以防止第一安装板10在缝纫机工作过程中自行转动的问题。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设于滑槽11之远离第二安装板20一侧的第一吹气组件70,第一吹气组件70包括第一吹气构件71和第一盖板72,第一吹气构件71设有用于供气体流动的第一通道73,第一盖板72盖合于第一通道73且第一盖板72上贯穿设有与第一通道73相通的第一进气孔721,第一吹气构件71靠近机针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通道73相通以用于将筒状衣物之骨位吹倒的第一出气孔74。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一安装板10上设置第一吹气构件71,第一吹气构件71上设有第一通道73和与第一通道73相通的第一出气孔74,第一出气孔74位于吹气构件靠近机针的一端,并朝向靠近机针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还通过将第一盖板72盖合在第一通道73上且第一盖板72上设有与第一通道73相通的第一进气孔721,这样,当通过第一进气孔721往第一通道73内通入速度较快的气体后,气体从第一出气孔74内吹出可以将骨位吹倒,使其紧贴筒状衣物的内层,同时还会使筒状衣物上不同的骨位朝一个方向倾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孔74设有三个,且三个第一出气孔74间隔平行设置。当然了,实际应用中,第一出气孔74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其它个数。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吹气构件71的底部设有两个上下平行的第一腰形孔,第一安装板10上对位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腰形孔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孔的直径,连接件穿过第一腰形孔后与第一连接孔连接,从而将第一吹气构件7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一腰形孔调节第一吹气构件71在第一安装板10上的位置,从而到达调节滑槽11宽度的效果,使缝纫机可以适应更多类型的衣物,提高了实用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板20的底部设有两个上下平行的第二腰形孔,第一安装板10上对位设有两个圆形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腰形孔两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连接件穿过第二腰形孔后第二连接孔连接从而将第二安装板2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0上,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二腰形孔调节第二安装板20在第一安装板10上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滑槽11宽度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缝纫机的实用性。

优选地,第一吹气构件71还设有供气体流动的第二通道75和与第二通道75相通以用于将筒状衣物之内层布料吹平的第二出气孔76,第一吹气组件70还包括盖合于第二通道75的第二盖板77,第二盖板77上贯穿设有与第二通道75相通的第二进气孔771。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一吹气构件71上设置第二通道75和第二出气孔76,第二出气孔76朝远离滑槽11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这样,当筒状衣物具有两层时,从第二出气孔76吹出的气体可以将筒状衣物的内层布料初步吹顺,防止布料发生大面积重叠的现象。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0上以用于将筒状衣物之外层布料吹平的第二吹气组件80,第二吹气组件80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0的第一安装座81、安装于第一安装座81上且设有第三通道的第二吹气构件82以及安装于第二吹气构件82并与第三通道相通的进气管83,第二吹气构件82靠近第一吹气组件70的一侧设有与第三通道相通的第三出气孔821。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第一安装座81,第一安装座81上设置第二吹气构件82,第二吹气构件82设有供气体流动的第三通道和与第三通道相通的第三出气孔821,第三出气孔821贯穿第二吹气构件82靠近第一吹气构件71的一侧且第三出气孔821的高度高于第二出气孔76的高度,这样,当筒状衣物具有两层时,从第三出气孔821吹出的气体可以将筒状衣物外层的布料初步吹顺,防止外层布料发生大面积重叠的现象。

优选地,调整机构100还包括设于第二安装板20上的第三吹气组件90,第三吹气组件90包括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0上的第二安装座91和安装于第二安装座91上的通气管92,通气管92具有朝向机台之与机针相对处的出气口。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第二安装板20上设置第二安装座91,在第二安装座91上设置通气管92,且通气管92具有朝向机台上与机针相对处的出气口这样,这样,筒状衣物先通过第二出气孔76和第三出气孔821将内外层布料初步吹顺,避免布料大面积重叠,但此时仍然可能有小部分布料存在褶皱,此时则可以通过从通气管92吹出的气体将筒状衣物完全吹平,保证筒状衣物的缝纫质量。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纫机200,包括机台201、位于机台201上方的机头202、可升降安装于机头202的机针以及如上所述的调整机构100,第一滑块30与机针对位设置,机台201靠近所述调整机构100的一侧设有凹槽,第一安装板10的一端与凹槽连接。由于缝纫机200使用该调整机构100,因此,缝纫机200缝纫加工出的筒状衣物具有质量高的优点。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只需将筒状衣物套设在相应部位即可,不需要人工进行调整,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具体地,在使用过程中:

首先,工人将筒状衣物的端部套设在缝纫机200的机台201和滑槽11上,打开了缝纫机200的开关,使筒状衣物开始转动,此时机针还未工作,当筒状衣物上的骨位转动至与第二滑块52抵接后,骨位会挤压第二滑块52并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滑动,当第二滑块52上的第二触发器521与第二传感器51之间的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后,第二传感器51就能检测到骨位的位置信息,筒状衣物的骨位继续运动至第一滑块30处,挤压第一滑块30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运动一定距离后第一传感器即可检测到骨位的位置信息,从而控制机针在一定时间后下降,使机针将布料紧贴骨位的位置作为起缝点进行缝制工作,而且骨位在挤压第一滑块30的同时,可以保证使筒状衣物的缝纫轨迹不会发生变化,当相邻的下一骨位运动到第二滑块52处时,骨位挤压第二滑块52并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第二传感器51检测到骨位的信息后降低筒状衣物的运动速度,然后筒状衣物继续运动至第一滑块30处,挤压第一滑块30使其朝远离筒状衣物的方向运动,第一传感器检测到骨位的位置后控制机针在一定时间后上升,间隔一定时间后再下降继续进行缝制工作。而且在筒状衣物的转动过程中,筒状衣物首先会通过修正结构12,使筒状衣物向内翻的折叠层紧贴橡皮筋,然后经过第二出气孔76和第三出气孔821,将衣物的内层和外层初步吹顺,再经过第一出气孔74,将筒状衣物内侧的骨位吹倒,最后经过通气管92的出气口,将筒状衣物彻底吹平。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