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9881发布日期:2020-04-14 20:5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整领域,特别是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现有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是,将一匹完整的针织面料放到染缸中浸泡一段时间,为了使面料充分浸润上染料,需要对面料进行揉搓,揉搓面料的过程中会加重面料的褶皱程度,影响染色后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针织面料染色后质量的针织面料染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液槽,依序设置于染液槽中的第一传递辊、第二传递辊、第一揉搓装置、压送装置;所述第一揉搓装置包括与染液槽可转动连接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平行的设置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旋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的一端伸出染液槽与驱动电机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该实现180°的往复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送装置与第一揉搓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揉搓装置,所述第二揉搓装置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平行的设置有设置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旋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揉搓装置与第二揉搓装置设置有连接二者的传送皮带,且第一揉搓装置中压辊所在平面与第二揉搓装置中压辊所在平面之间呈90°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递辊前方设置有调节辊,染液槽的侧壁上设置对称的设置有长圆孔,调节辊两端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的长圆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揉搓装置实现了针织面料在染色时的揉搓操作,且因为第一揉搓装置是对针织面料经向上的揉搓,所处不会出现针织面料因为反复揉搓而出现褶皱,进而影响染色后面料质量的问题。2.通过增设第二揉搓装置,则能达到提升针织面料被挼搓效果的目的,提升针织面料的染色效率以及效果。3.增设调节辊,使得针织面料在被揉搓时能够做出自适应的长度改变,防止针织面料被第一揉搓装置、第二揉搓装置的过量拉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染液槽11.长圆孔2.第一传递辊3.第二传递辊4.第一揉搓装置41.旋转架42.压辊43.驱动电机44.齿轮45.传送皮带5.压送装置51.皮辊6.第二揉搓装置7.调节辊8.针织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包括染液槽1以及依序的设置在染液槽1中的第一传递辊2、第二传递辊3、第一揉搓装置4、压送装置5。染色时针织面料8从第一传递辊2处进入,依序绕过第二传递辊3,穿过第一揉搓装置4并最后穿过压送装置5后送出染液槽。其中,第一揉搓装置的详细结构包括,对称的安装在染液槽1的侧壁上并与染液槽之间可转动连接的旋转架41,该旋转架呈y型结构,在两个旋转架之间平行的设置有两根压辊42,这两个压辊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另外,两个旋转架中的其中一个的一端伸出至染液槽外侧并与固定安装在染液槽侧壁上的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架在该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180°内的往复转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优选的,为了提升针织面料的搓揉效果,在染液槽中增设有一第二揉搓装置6,该第二揉搓装置同样包括两个可转动且对称的设置在染液槽的侧壁上的旋转架41,在两个旋转架之间平行的设置有两根压辊42,压辊可以自转。并且两个旋转架中的其中一个与第一揉搓装置中的旋转架一样伸出至染液槽的侧壁外。同时,为了实现第一揉搓装置4与第二揉搓装置6之间的联动,在第一揉搓装置及第二揉搓装置的伸出端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齿轮44,这两个齿轮上套设有一个与上述二者适配的传送皮带45,以实现当第一揉搓装置转动时,能够在传动带的作用下同步的带动第二揉搓装置转动。而为了减小两个揉搓装置同时工作时,针织面料的长度变化,第一揉搓装置4中压辊42所在平面与第二揉搓装置6中压辊所在平面之间呈90°的垂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为了对染色过程中的针织面料实现实时的调整,在第一传递辊的前方设置有一个调节辊7。该调节辊的两端滑动配合的插套在对称的设置在染液槽的侧壁上的长圆孔11中。当针织面料受到较大张力时,调节辊上升,实现针织面料长度的补充,当针织面料对调节辊7的张力处于正常范围时,调节辊落位于长圆孔的下端并压紧在面料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染色时,工人将针织面料8依序穿过调节辊7、第一传递辊2、第二调节辊3、第一揉搓装置4、第二揉搓装置5、压送装置6,其中位于第二调节辊3至压送装置6之间的针织面料处于染液中,用于实现针织面料的染色,期间,为了提升染色效果,第一揉搓装置4、第二揉搓装置6交替的对针织面料实施揉搓。具体形式为,通过第一揉搓装置、第二揉搓装置中的压辊对针织面料快速的交替铰动,产生一种类似揉搓的效果。其中,位于最后的压送装置由图2可知,包括两个分别抵压在针织面料上下表面上的皮辊51,这两个皮辊通过与针织面料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针织面料的扯动,并同时挤出吸附在针织面料中的多余染液。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液槽,依序设置于染液槽中的第一传递辊、第二传递辊、第一揉搓装置、压送装置;所述第一揉搓装置包括与染液槽可转动连接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平行的设置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旋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的一端伸出染液槽与驱动电机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该实现180°的往复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送装置与第一揉搓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揉搓装置,所述第二揉搓装置包括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平行的设置有设置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旋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揉搓装置与第二揉搓装置设置有连接二者的传送皮带,且第一揉搓装置中压辊所在平面与第二揉搓装置中压辊所在平面之间呈90°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递辊前方设置有调节辊,染液槽的侧壁上设置对称的设置有长圆孔,调节辊两端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的长圆孔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液槽,依序设置于染液槽中的第一传递辊、第二传递辊、第一揉搓装置、压送装置;所述第一揉搓装置包括与染液槽可转动连接的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平行的设置有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旋转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架的一端伸出染液槽与驱动电机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该实现180°的往复转动。通过第一揉搓装置实现了针织面料在染色时的揉搓操作,且因为第一揉搓装置是对针织面料经向上的揉搓,所处不会出现针织面料因为反复揉搓而出现褶皱,进而影响染色后面料质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荣良;马虎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佳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