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6642发布日期:2020-05-01 16: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织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并分别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

专利号为cn201711204765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化纤丝加弹装置,属于化纤丝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压轮、金属卷绕辊、加弹组件,压轮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第二导向辊的一侧,加弹组件的加热片安装在加弹箱的两端,第一加弹轮和第二加弹轮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相互交错,第一链轮同轴心设置在第一加弹轴的下方,第二链轮同轴心设置在第二加弹轴的下方,驱动电机和驱动链轮同轴心设置,链条环绕设置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驱动链轮上,倾斜导向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加弹组件的上方,第三导向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并且位于倾斜导向架的上方,收卷轴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加热片是固定安装在加弹箱内,使得冷却后的化纤织物立刻进入加弹箱内受到气温突变而造成热胀冷缩,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缓冲组配合加热组件,利用缓冲组件在转动工程中对加热组件的间断式接触,实现加热组件的来回往复运动,加热组件在朝向一端移动时,另一端会出现降温,循环重复工作后,实现加弹箱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具有缓慢升温和缓慢降温效果,从而解决了由于加热片是固定安装在加弹箱内,使得冷却后的化纤织物立刻进入加弹箱内受到气温突变而造成热胀冷缩,降低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包括:

加弹组件,所述加弹组件包括加弹箱和设置在所述加弹箱内且位于中心处的控制件;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控制件的两侧且沿着所述加弹箱长度方向来回滑动设置;以及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与所述控制件同步运动且同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来回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弹箱内的承接座、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上的转动单元a、转动单元b和用于驱动转动单元a、转动单元b转动的驱动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单元a由沿着转轴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个加弹轮a组成;

所述转动单元b由沿着转轴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个加弹轮b组成;

所述转动单元a与所述转动单元b错位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加弹箱内且其输出端水平设置;以及

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通过皮带轮a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两根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加弹箱内;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所述加弹箱的进料端且与所述滑动轨道沿同一线性设置;

加热片,所述加热片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内;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片的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顶轴,所述顶轴与所述加热片对应设置两组,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上且与所述加热片位置偏心设置,该顶轴另一端位于所述加热片朝向加弹箱出料端一侧设置且该端部设置有倒角;以及

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通过皮带轮b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两根所述顶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片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顶轴倒角端转动方向匹配的弧面。

作为又优选,所述第二皮带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其顶角位于驱动单元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缓冲组配合加热组件,利用缓冲组件在转动工程中对加热组件的间断式接触,实现加热组件的来回往复运动,加热组件在朝向一端移动时,另一端会出现降温,循环重复工作后,实现加弹箱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具有缓慢升温和缓慢降温效果,进而保护了化纤织物在加弹工作中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一个电机同时带动缓冲组件驱动加热片的往复运动和控制件的加弹工作,减少额外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织物加弹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化纤织物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组件朝向加弹箱进料端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加热组件朝向加弹箱出料端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驱动单元和缓冲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驱动单元和缓冲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高吸湿透气化纤织物的加弹生产系统,包括:

加弹组件1,所述加弹组件1包括加弹箱11和设置在所述加弹箱11内且位于中心处的控制件12;

加热组件2,所述加热组件2对称设置在所述控制件12的两侧且沿着所述加弹箱11长度方向来回滑动设置;以及

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与所述控制件12同步运动且同时驱动所述加热组件2来回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组件3配合加热组件2,利用缓冲组件3在转动工程中对加热组件2的间断式接触,实现加热组件2的来回往复运动,加热组件2在朝向一端移动时,另一端会出现降温,循环重复工作后,实现加弹箱11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具有缓慢升温和缓慢降温效果,进而保护了化纤织物在加弹工作中的质量。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控制件1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弹箱11内的承接座121、通过转轴129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121上的转动单元a122、转动单元b123和用于驱动转动单元a122、转动单元b123转动的驱动单元124。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转动单元a122由沿着转轴129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个加弹轮a125组成;

所述转动单元b123由沿着转轴129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的若干个加弹轮b126组成;

所述转动单元a122与所述转动单元b123错位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单元a122与所述转动单元b123错位设置,使得化纤织物呈s型传输,进而提高转动单元a122与所述转动单元b123对化纤织物的加弹效果。

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所述驱动单元124包括:

电机127,所述电机127安装在所述加弹箱11内且其输出端水平设置;以及

第一皮带128,所述第一皮带128通过皮带轮a与所述电机127的输出端和两根所述转轴129传动连接。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所述加热组件2包括:

滑动轨道21,所述滑动轨道21设置在所述加弹箱11内;

安装块22,所述安装块22设置在所述加弹箱11的进料端且与所述滑动轨道21沿同一线性设置;

加热片23,所述加热片23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21内;以及

弹簧24,所述弹簧24一端与所述安装块2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片23的端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簧24,一方面保证加热片23稳定的往复运动,两边的加热片同频率的移动,利于加弹箱11内的热量始终分布均匀,提高化纤织物的加弹质量;另一方面,实现加热片23的自动复位,其结构简单,同时保证了加热片23的循环往复工作。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

顶轴31,所述顶轴31与所述加热片23对应设置两组,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承接座121上且与所述加热片23位置偏心设置,该顶轴31另一端位于所述加热片23朝向加弹箱11出料端一侧设置且该端部设置有倒角;以及

第二皮带32,所述第二皮带32通过皮带轮b与所述电机127的输出端和两根所述顶轴31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皮带32传动过程中驱动顶轴31自转,利用顶轴31与加热片23偏心设置,当顶轴31的凸起部分与加热片23接触时,加热片朝向弹簧压缩方向移动,即加弹箱11的进料端方向移动,此时加弹箱11的出料端热量逐渐降低,而加弹箱11的进料端热量逐渐升高;

反之,当顶轴31的凸起部分与加热片23非接触时,加热片朝向弹簧复位方向移动,即加弹箱11的出料端方向移动,此时加弹箱11的进料端热量逐渐降低,而加弹箱11的出料端热量逐渐升高;

需要说明的是,加弹箱11中间加弹部分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热量均匀。

另外,通过一个电机同时带动缓冲组件3驱动加热片23的往复运动和控制件12的加弹工作,减少额外动力输出,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皮带128及第二皮带32均为等腰三角形结构设置且其顶角位于驱动单元124处。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所述加热片23下端设置有与所述顶轴31倒角端转动方向匹配的弧面。

需要说明的是,顶轴31倒角端配合弧面将加热片23缓慢顶起。

工作过程:

首先化纤织物沿着导向辊进入加弹箱11内,启动电机127,电机127通过第一皮带128同时驱动两根转轴129同步转动,转动单元a122上的加弹轮a125和加弹轮a125上的加弹轮b126依次对化纤织物进行加弹工作;

与此同时,电机127通过第二皮带32同时驱动两根顶轴31自转当顶轴31的凸起部分与加热片23接触时,加热片朝向弹簧压缩方向移动,当顶轴31的凸起部分与加热片23非接触时,加热片朝向弹簧复位方向移动,实现加弹箱11的进料端温度逐渐升高而加弹箱11的出料端温度逐渐降低的效果;

完成加弹工作的化纤织物沿着导向辊向加弹箱11的出料口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