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1772发布日期:2020-06-02 20:1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缝纫机上通常都具有台面结构,用于放置缝料等,工业缝纫机由于整个设备较大,会出现运输和存储不便的情况,例如进电梯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台板结构过大而无法进入电梯;另外由于打包所占的体积大,需要使用更多的防护木材,运输成本较大。目前市面上还有一部分的台板结构是将辅助台板分割成多块,分散运输后再进行重新组装,但是通常由于台板分割的块数较多,组装费时费力,而且会影响美观,也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刮模板的现象。

我国专利(公告号:cn104593960b;公开日:2018-08-21)公开了一种模板缝纫机,包括机架、机头和工作台板,工作台板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板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台板本体,机头位于台板本体上,台板本体与机头前端对应的一侧设置有前台板,前台板两侧的底部分别固定有呈长条形且突出前台板底部的前台板连接件,每个前台板连接件靠近台板本体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通过前转轴转动连接,前转轴位于前台板底部下方,每个前台板连接件和机架之间分别具有能够支撑前台板并使前台板与台板本体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锁定机构一。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工作台板具有可以折叠的前台板,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工作台板的体积,但是该前台板只能铰接转动,可调性差,不能完全满足工作台板的伸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模板机台面的整体性结构功能的情况下,提高打包运输台面的便利性以及安装的方便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缝纫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台面结构包括主台板,所述主台板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端,所述主台板的一端铰接有前辅助台板,所述主台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辅助台板和右辅助台板,所述左辅助台板与所述主台板之间、所述右辅助台板与所述主台板之间均通过能够使所述左辅助台板与所述右辅助台板摆动折叠的连接组件相连接,所述左辅助台板与所述右辅助台板还能够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沿所述主台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主台板呈矩形,所述主台板的端部与所述前辅助台板之间通过合页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左辅助台板、右辅助台板位于主台板左右两侧并均通过连接组件与主台板转动连接,前辅助台板位于主台板的前端,与主台板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需要打包运输本台面结构时,将台面的前辅助台板、左辅助台板、右辅助台板放下,使其翻转折叠,在辅助台面与主台板一体的情况下,减小整个台面结构的面积,方便打包运输;而在安装使用时,伸展方便快捷。组装时,主台板固设在机架上端,将前辅助台板、左辅助台板、右辅助台板撑开,撑开后的前辅助台板、左辅助台板、右辅助台板通过螺栓固定或者通过额外的支撑架进行支撑;整个缝纫机存储或运输时,左支撑架、右支撑架以及支撑组件均可以收缩紧贴在机架上。本技术方案中的台面结构可以加装在任何模板机上,通用性强;其在折叠时能够做到尺寸最小化,撑开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台面的整体性的结构,在打包以及运输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台面结构的平整度,减少了刮模板的概率。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主台板的底部两侧具有安装纵梁;所述安装纵梁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纵梁上的滑轨安装座,所述滑轨安装座固设有沿所述主台板长度方向的导杆,所述左辅助台板与所述右辅助台板底部固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可转动套接在所述导杆上且所述套筒能够在所述导杆上滑动,所述套筒上还设有将所述套筒与所述导杆锁止的锁紧螺钉。

作为替代方案,导杆可以设置在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底部,套筒设置在主台板的底部;或者采用滑块等结构代替套筒。

利用连接组件中的上述结构,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以导杆为旋转轴旋转,进行折叠,在打包时,可以减小台面结构的面积,在展开时,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可以沿着导杆方向平移,方便调整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的位置。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在水平方向可以平移,同时可以绕导杆周向方向旋转。在安装过程中主台板与滑轨安装座紧贴,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在展开的状态下,与滑轨安装座上侧面紧贴,最大程度保证了主台板与左辅助台板以及右辅助台板的平整。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接所述锁紧螺钉且所述锁紧螺钉的端部能够抵靠在所述导杆上。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锁紧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的位置,保持稳定可靠。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导杆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滑轨安装座,所述滑轨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导杆的两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通过固定螺钉锁紧,所述滑轨安装座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纵梁上。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左辅助台板与所述主台板之间、所述右辅助台板与所述主台板之间均设有多组所述连接组件,多组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主台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左辅助台板和右辅助台板的平移距离有限,而台面结构的整体长度较长,通过设置多组连接组件增加其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缝纫机的折叠台面结构中,所述机架上固设有机头,所述主台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滚轮以及能够升降的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台板和左辅助台板以及右辅助台板利用连接组件连接,不仅保证台面一体性,减少了刮模板的概率,而且左辅助台板与右辅助台板可翻转,可平移,在折叠时能够做到尺寸最小化,撑开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台面的整体性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打包运输台面结构的便利性及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组件可通过锁紧螺钉锁紧,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出现操作人员意外碰到辅助台板导致台板移动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台面结构可以加装在任何模板机上,通用性强;安装和拆卸都很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折叠台面结构的安装使用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折叠台面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台面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折叠台面结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折叠台面结构中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折叠台面结构中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主台板;11a、通孔;12、左辅助台板;13、右辅助台板;14、前辅助台板;2、合页;3、连接螺栓;4、连接组件;41、滑轨安装座;41a、安装孔;42、导杆;43、套筒;43a、螺纹孔;5、锁紧螺钉;6、固定螺钉;7、机架;8、机头;9、滚轮;10、支撑脚;1d、安装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缝纫机包括机架7,机架7上固设有机头8,机架7底部设有滚轮9以及能够升降的支撑脚10,本折叠台面结构包括呈矩形的主台板11,主台板11上开设有与机头8头部正对的通孔11a,主台板11固设在机架7上端,主台板11的一端通过合页2连接有前辅助台板14,主台板11的两侧分别设有左辅助台板12和右辅助台板13,左辅助台板12与主台板11之间、右辅助台板13与主台板11之间均通过能够使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摆动折叠的连接组件4相连接,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还能够在连接组件4上沿主台板11的长度方向移动。

左辅助台板12、右辅助台板13位于主台板11左右两侧并均通过连接组件4与主台板11转动连接,前辅助台板14位于主台板11的前端,与主台板11通过合页2转动连接,在需要打包运输本台面结构时,将台面的前辅助台板14、左辅助台板12、右辅助台板13放下,使其翻转折叠,在辅助台面与主台板11一体的情况下,减小整个台面结构的面积,方便打包运输;而在安装使用时,伸展方便快捷。组装时,主台板11固设在机架7上端,将前辅助台板14、左辅助台板12、右辅助台板13撑开,撑开后的前辅助台板14、左辅助台板12、右辅助台板13通过螺栓固定或者通过额外的支撑架进行支撑;整个缝纫机存储或运输时,左支撑架1b、右支撑架1c以及支撑组件3均可以收缩紧贴在机架7上。本台面结构可以加装在任何模板机上,通用性强;其在折叠时能够做到尺寸最小化,撑开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台面的整体性的结构,在打包以及运输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台面结构的平整度,减少了刮模板的概率;本折叠台面结构在缝纫机的机架7上安装或折叠时,无须大幅度安装,便捷性好,其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一人五分钟之内可操作完成,省时省力;折叠后的长度与其它的折叠方案在长度上减少了1/4(以ms-90a模板机为例,长度可减少440mm)。在打包成本以及运输(特别是出口)的成本上能大幅度降低。

结合图3至图6所示,主台板11的底部两侧具有安装纵梁1d;安装纵梁1d固设在机架7上端,连接组件4包括安装在安装纵梁1d上的滑轨安装座41,滑轨安装座41固设有沿主台板11长度方向的导杆42,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底部固设有套筒43,套筒43可转动套接在导杆42上且套筒43能够在导杆42上滑动,套筒43上还设有将套筒43与导杆42锁止的锁紧螺钉5。利用连接组件4中的上述结构,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以导杆42为旋转轴旋转,进行折叠,在打包时,可以减小台面结构的面积,在展开时,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可以沿着导杆42方向平移,方便调整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的位置。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在水平方向可以平移,同时可以绕导杆42周向方向旋转。在安装过程中主台板11与滑轨安装座41紧贴,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在展开的状态下,与滑轨安装座41上侧面紧贴,最大程度保证了主台板11与左辅助台板12以及右辅助台板13的平整。

进一步的,套筒43的外周面上开有螺纹孔43a,螺纹孔43a内螺接锁紧螺钉5且锁紧螺钉5的端部能够抵靠在导杆42上。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锁紧左辅助台板12与右辅助台板13的位置,保持稳定可靠。导杆42的两端均设有滑轨安装座41,滑轨安装座41上开设有安装孔41a,导杆42的两端插设在安装孔41a内且通过固定螺钉6锁紧,滑轨安装座41通过连接螺栓3固定在安装纵梁1d上。左辅助台板12与主台板11之间、右辅助台板13与主台板11之间均设有多组连接组件4,多组连接组件4沿主台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左辅助台板12和右辅助台板13的平移距离有限,而台面结构的整体长度较长,通过设置多组连接组件4增加其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