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6126发布日期:2020-08-25 20: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又称无纺布、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其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非织造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非织造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修边分离,现有的修边分离装置不便于根据非织造布的尺寸来进行修边分离,适用范围较小,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在修边过程中非织造布易发生褶皱,出现表面不够紧密的情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不能保证非织造布平整紧实、不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非织造布,而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传送带,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两个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两个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加热器的下方设有热压辊,所述热压辊的中心轴处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且转动连接有修边刀。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且两个螺纹杆远离第二套筒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上连接板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接有压平辊,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的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下表面呈圆弧形,且圆弧面与热压辊匹配设置。

优选地,所述修边刀为圆形刀片,且修边刀的半径与热压辊的半径相等。

优选地,所述压平辊筒上设有防滑凸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传送带、加热器、热压辊合修边刀,传送带带动非织造布移动,与热压辊和修边刀接触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热压辊和修边刀转动,使得热压辊对非织造布进行热压封边,修边刀切除边料,提高了操作便捷度。

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个热压辊和修边刀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非织造布的加工要求,增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同时压平辊持续对非织造布进行整平压紧,避免在修边分离的过程中出现褶皱、不够紧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的热压辊处侧视图。

图中:1安装板、2传送带、3支撑架、4第一固定杆、5第一套筒、6上连接板、7第二套筒、8螺纹杆、9下连接板、10加热器、11固定板、12转轴、13热压辊、14修边刀、15转杆、16压平辊、17第二固定杆、18连接杆、19u型限位板、20防滑凸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1,两个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传送带2,两个安装板1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支撑架3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4,第一固定杆4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第一套筒5,两个第一套筒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6,两个上连接板6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两个第一套筒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9,两个下连接板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10,加热器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加热器10的下方设有热压辊13,加热器10对热压辊13进行加热,热压辊13的中心轴处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12,转轴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板11的侧壁固定连接,转轴12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11且转动连接有修边刀14。

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套筒7,第二套筒7内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杆8,两个螺纹杆8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且两个螺纹杆8远离第二套筒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上连接板6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第二套筒7,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8相向移动,进而调节两个热压辊13和修边刀14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非织造布的加工要求。

两个支撑架3之间设有转杆15,转杆15上固定套接有压平辊16,转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压平辊16持续对非织造布进行整平压紧,避免在修边分离的过程中出现褶皱、不够紧密的情况。加热器10的下表面呈圆弧形,且圆弧面与热压辊13匹配设置,便于加热器10对热压辊13进行加热,同时避免影响热压辊13的转动。

修边刀14为圆形刀片,且修边刀14的半径与热压辊13的半径相等,便于热压辊13和修边刀14的同步转动。压平辊16上设有防滑凸纹20,可以增大压平辊16与非织造布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压平辊16将非织造布压紧展平。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驱动传送带2,将需要修边分离的非制造布放置在传送带2上,非织造布随着传送带2移动,与压平辊16接触后带动压平辊16的转动,使得压平辊16持续对非织造布进行整平压紧,避免在修边分离的过程中出现褶皱、不够紧密的情况,然后非织造布与热压辊13和修边刀14接触后带动热压辊13和修边刀14转动,加热器10对热压辊13进行加热,从而热压辊13对非织造布进行热压封边,高温使得非织造布的边缘固化,修边刀14切除多余的边料。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非织造布进行修边分离时,转动第二套筒7,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8相向移动,进而调节两个热压辊13和修边刀14之间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1)之间安装有传送带(2),两个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4),所述第一固定杆(4)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第一套筒(5),两个所述第一套筒(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6),两个所述上连接板(6)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筒(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9),两个所述下连接板(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10),所述加热器(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加热器(10)的下方设有热压辊(13),所述热压辊(13)的中心轴处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板(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固定板(11)且转动连接有修边刀(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内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杆(8),两个所述螺纹杆(8)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且两个螺纹杆(8)远离第二套筒(7)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上连接板(6)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3)之间设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上固定套接有压平辊(16),所述转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3)的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10)的下表面呈圆弧形,且圆弧面与热压辊(13)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边刀(14)为圆形刀片,且修边刀(14)的半径与热压辊(13)的半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辊(16)上设有防滑凸纹(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织造布自动修边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安装有传送带,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第一套筒,两个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两个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设有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两个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可以同时对非织造布热压封边并切除边料,且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非织造布的加工要求,同时可以对非织造布进行压紧展平,避免在修边分离的过程中出现褶皱、不够紧密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昱明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