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4703发布日期:2020-08-14 20:05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蒸汽加热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中压蒸汽加热定型机是长期以来用于配套纺织印染企业定型机成熟的加热定型技术及方法,其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蒸汽。目前使用的中压蒸汽加热定型机散热器散热面积小,能量利用率低;控制方式落后,热量长年累月排放浪费能量,也污染环境;需要热量小时,又不能有效的减小控制热量来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散热面积增大,能量利用率高,能够减少热量的浪费,充分利用剩余热量用其他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包括:设备本体、前缓冲区散热器、多个散热箱、主管道、后缓冲区散热器,所述的前缓冲区散热器安装在设备本体内部的前端,后缓冲区散热器安装在设备本体内部的后端,多个散热箱安装在前缓冲区散热器和后缓冲区散热器之间,前缓冲区散热器、多个散热箱与后缓冲区散热器通过主管道相连接,散热箱包括箱体、两组散热器,温控表、温控电动阀和次手动控制阀,两组散热器设置在箱体内,箱体上设置有温控表,箱体的分管道上安装有温控电动阀和次手动控制阀,温控电动阀和次手动控制阀来控制中压蒸汽进入各个散热箱的散热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箱的个数为4-12箱。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的前部还安装有主手动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手动控制阀后面安装有主过滤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的尾部处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后面安装有闪蒸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闪蒸罐的后面安装有浮球式疏水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本体的背部安装有温探pt1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面积增大,能量利用率高;采用更加智能的控制阀,针对热量的需求,来开启阀门的大小,输入的能量有可控因数,也减少热量的浪费,同时也改善环境;尾部加装温度控制装置,保证饱和蒸汽充分利用,再通过闪蒸罐,再充分利用剩余热量用其他用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设备本体,2、前缓冲区散热器,3、散热箱,31、箱体,32、散热器,33、温控表,34、温控电动阀,35、次手动控制阀,4、主管道,5、后缓冲区散热器,6、主手动控制阀,7、主过滤阀,8、温度控制装置,9、闪蒸罐,10、浮球式疏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包括:设备本体1、前缓冲区散热器2、多个散热箱3、主管道4、后缓冲区散热器5,所述的前缓冲区散热器2安装在设备本体1内部的前端,后缓冲区散热器5安装在设备本体1内部的后端,多个散热箱3安装在前缓冲区散热器2和后缓冲区散热器5之间,前缓冲区散热器2、多个散热箱3与后缓冲区散热器5通过主管道4相连接,散热箱3包括箱体31、两组散热器32,温控表33、温控电动阀34和次手动控制阀35,两组散热器32设置在箱体31内,箱体31上设置有温控表33,箱体31的分管道上安装有温控电动阀34和次手动控制阀35,温控电动阀34和次手动控制阀35来控制中压蒸汽进入各个散热箱3的散热器5,所述主管道4的前部还安装有主手动控制阀6,所述主手动控制阀6后面安装有主过滤阀7,所述主管道4的尾部处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8,所述温度控制装置8后面安装有闪蒸罐9,所述闪蒸罐9的后面安装有浮球式疏水阀10,所述设备本体的背部安装有温探pt100。

本实用新型优选是,所述散热箱3的个数为4箱、5箱、6箱、8箱、10箱、12箱。

主管道4:主要作用是运输中压蒸汽到各个散热箱3和从散热箱3内排出机器外,或者运输冷凝水作其他用途。

主手动控制阀6:安装在主管道4前部,控制中压蒸汽的开合。

主过滤阀7:安装在主手动控制阀6后面,作用是过滤掉中压蒸汽的杂质,保护其他装置。

次手动控制阀35:安装在散热箱3的箱体分管道上,控制中压蒸汽进入的开合,同时也保护温度电动阀作用。

温控电动阀34:安装在散热箱3的箱体31分管道上,设备内连接散热器32,通过温探测量温度,经过pid运算,来控制温控电动阀34的开合大小。

散热箱3:中压蒸汽通过散热器32的铝片散热,加热织物的作用,也是主要的核心。

温探pt100:安装在设备本体1的背部,测量设备本体1的温度,进而控制温控电动阀34的开合大小,来控制中压蒸汽进汽量大小,来调节散热箱3内温度平衡。

闪蒸罐9:安装在温度控制装置8后面;原理是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冷凝水的压力,从而降低冷凝水的沸点,达到冷凝水蒸发的目的,染色机用水温度刚好相符,避免浪费能源。

浮球式疏水阀10:安装在闪蒸罐9后面,原理是继续保持压力,温度升高,使水分排出,可作为生活用水。

工作原理:中压蒸汽经主管道4,温控电动阀34和次手动控制阀35来控制进入各个散热箱3的散热器32,中压蒸汽经过各个散热器32内降温、冷凝后变成饱和水(即冷凝水),热量散出后加热循环风;根据设定温度和pt100监测到的循环风实际温度比较,经pid运算后,增减温控电动阀34的开合大小,从而调节进汽中压蒸汽流量,实现设备散热箱3内温度与设定温度均衡,保证循环风的实际温度和设定值偏差小于1°c。

冷凝水出散热箱3后,冷凝水及时排出,并且阻住蒸汽的流出,再经过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压力大小,使冷凝水达到一定的温度,用热回收来再进行回收余热,剩下的冷凝水热量可作为染色机及生活用水。

本实用新型智能控制中压蒸汽加热系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散热面积增大,能量利用率高;采用更加智能的控制阀,针对热量的需求,来开启阀门的大小,输入的能量有可控因数,也减少热量的浪费,同时也改善环境;尾部加装温度控制装置,保证饱和蒸汽充分利用,再通过闪蒸罐,再充分利用剩余热量用其他用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