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3335发布日期:2020-08-21 16:1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纬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塑料编织布喷水织机工艺结构主要有开口机构、水射流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等部分,其他辅助机构可包括纬纱提供部分、测长装置、储纬装置、绞边装置和断经自停装置等。其主要工作原理大致是由开口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使用作经纱的塑料丝线形成梭口,引纬机构通过水射流将用作纬纱的塑料丝线带入梭口,然后由打纬机构带动钢筘将进入梭口的纬纱打入织口织造成塑料编织布。上述纬纱提供部分包括纬纱筒与放置纬纱筒的固定盘,纬纱筒穿过固定盘上的直立筒轴置于固定盘面上,在引纬过程中,纬纱从纬纱筒上依顺序退绕下来,通过上方的导纱器,将纱绕到旋转的定长盘上,经过测长后,由水射流携带投入梭口,完成引纬。

在实际上产中对于纬纱筒旋转捻多数采用单轴松捻且收集过程无法实现自动化收集,传统的松捻方式只能通过半自动化的机器完成松捻,且收集过程易造成断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其通过设置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接触对于纬纱加捻的缠绕力更加易于松捻,防止松捻规程中发生断线现象,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实现在松捻后的纬纱进行自动化的收集,节省加工时间,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行星齿轮机构与收集机构的转动动力来源,通过设置线轴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线轴的自动落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轴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套设有转动外壳,所述转动外壳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运动外壳的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设有收集机构,所述装置底座上端面设有动力机构,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面设有水射流引纬机,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面右侧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线轴机构。

优选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齿轮上的行星架,所述行星架的末端转动连接有三个斜齿行星齿轮,每个所述斜齿行星齿轮均啮合连接两个传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收集槽内壁上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套设有收集轴套,所述收集槽的外部侧面设有翻转壁,所述翻转壁上设有转动轴。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底座上端面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转动外壳的左侧设有皮带凹槽,所述皮带凹槽与皮带轮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

优选地,所述线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上设有捻线,所述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变相轮架,所述变相轮架末端转动连接有变相轮。

优选地,所述捻线贯穿水射流引纬机后形成多根松捻线多根所述松捻线的末端拴接在收集轴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接触时,对于纬纱加捻的缠绕力更加易于松捻,防止松捻规程中发生断线现象。

2、设置收集机构实现在松捻后的纬纱进行自动化的收集,节省加工时间。

3、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行星齿轮机构与收集机构的转动动力来源。

4、通过设置线轴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线轴的自动落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左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装置底座、2固定架、3翻转壁、4收集槽、5收集轴套、6轴承、7固定轴、8传动皮带、9皮带轮、10动力电机、11松捻线、12水射流引纬机、13捻线、14变相轮、15变相轮架、16绕线轴、17固定齿轮、18行星架、19传动齿轮、20传动杆、21斜齿行星齿轮、22转动轴、23转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包括装置底座1,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7,固定轴7末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齿轮17,固定轴17上套设有轴承6,轴承6上套设有转动外壳24,转动外壳24内设有行星齿轮机构,运动外壳24的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多个收集槽4,收集槽4内设有收集机构,装置底座1上端面设有动力机构,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水射流引纬机12,装置底座1的上端面右侧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上设有线轴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齿轮17上的行星架18,行星架18的末端转动连接有三个斜齿行星齿轮21,每个斜齿行星齿轮21均啮合连接两个传动齿轮19,通过设置行星齿轮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接触时,对于纬纱加捻的缠绕力更加易于松捻,防止松捻规程中发生断线现象。

收集机构包括贯穿设置在收集槽4内壁上的传动杆20,传动杆20上套设有收集轴套5,收集槽4的外部侧面设有翻转壁3,翻转壁3上设有转动轴22,设置收集机构实现在松捻后的纬纱进行自动化的收集,节省加工时间。

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装置底座1上端面的动力电机10,动力电机10的转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9,转动外壳24的左侧设有皮带凹槽,皮带凹槽与皮带轮9之间套设有传动皮带8,通过设置动力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行星齿轮机构与收集机构的转动动力来源。

线轴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杆上的绕线轴16,绕线轴16上设有捻线13,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变相轮架15,变相轮架末端转动连接有变相轮14,通过设置线轴机构实现在松捻过程中线轴的自动落线。

捻线13贯穿水射流引纬机12后形成多根松捻线11,多根松捻线11的末端拴接在收集轴套5上,通过设置贯穿水射流引纬机12,实现制在松捻的过程中对捻线13加湿提高其韧性,避免松捻过程中出现断线的线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绕线轴16放置在固定杆上,将捻线13穿过水射流引纬机12,再将捻线13的末端松捻形成多根松捻线11,将松捻线11固定在收集轴套5上,启动动力电机10,通过动力电机10的转动轴带动皮带轮9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皮带8转动,传动皮带8转动带动转动外壳23转动,通过行星架18的转动带动斜齿行星齿轮21转动并与固定齿轮17啮合,起到固定斜齿行星齿轮21运动的作用,同时斜齿行星齿轮21啮合连接传动齿轮19转动,传动齿轮19的转动带动传动杆20的转动,从而实现收集槽4内套设在传动杆20上的收集轴套5的转动,实现对松捻线11的收集步骤,当收集结束后需要更换收集轴套5时,将翻转壁3在转动轴22的带动下打开,实现对收集轴,5的更换工作,在捻线13进入现有技术水射流引纬机12之后,水射流引纬机12将对捻线13进行喷水加湿,实现在松捻过程中捻线13的韧性的加强,是捻线13不易发生断线现象,当转动外壳23在传动皮带8的带动下旋转时,实现在对捻线13松捻过程中去除捻线13加捻过程中的束紧力,为松捻过程减少压力,收集轴套5在传动杆20的转动带动下实现旋转并自动对松捻线11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