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驱动式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3702发布日期:2020-09-25 18:1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滑轮驱动式提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花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轮驱动式提花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提花机是一种纺织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在提花机上,纹板套在花筒上,每织一纬翻过一块纹板,花筒向横针靠压一次,当纹板上有孔眼时,横针的头端伸进纹版及花筒的孔眼,使直针的钩端仍挂在提刀上;当提刀上升,直针跟着上升,通过首线钩子和通丝带动综丝提升,此时穿入综眼的经丝也随着提升,形成梭口的上层;同时,在综丝的下综环中吊有综锤,在梭口闭合时,依靠其重量起回综作用。当纹板上无孔眼时,横针后退通过凸头,推动对应的直针,使直针钩端脱离提刀,因此与直针相连的综丝和经丝均不提升,经丝就沉在下面,形成梭口的下层。所以每根经丝的运动是根据纹板上有孔或无孔来决定的,纹板上的孔则是根据花纹和组织的设计要求轧成的,因此经丝的运动也就符合纹样和组织的要求。

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提花机的织针需要往复的穿插运动,形成梭口的上下层,而所采用的驱动机构,不仅零件多,而且实施不便。例如中国专利cn209412410u,就公开了一种提花机,针织机构安装于提升杆上,提升杆两端分别与两固定板滑动连接,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板远离提升杆的一侧,且驱动电机的主轴贯穿固定板并安装有椭圆形滚轮,提升杆顶侧面设置有两连杆,连杆远离提升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椭圆形滚轮外缘面上开设有滑槽,连接块顶端形成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工作时,驱动电机驱动椭圆形滚轮转动,此时,滑块将沿滑槽运动并带动提升杆朝向或远离机体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安装于提升杆上的针织组件朝向或远离机体方向运动,以对机体上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

然而,这种实施方式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一旦椭圆形滚轮和连接块出现滑动卡死,就直接影响了提升杆的上下升降,影响针头的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轮驱动式提花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轮驱动式提花机,其包括:

机架;

针织机构,其包括位于所述机架底部的针织平台、位于所述的针织平台上方的且水平设置的升降杆、固定在所述升降杆上针头朝向所述针织平台的织针;

驱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上下运动;

特别是,升降杆自两端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

驱动机构包括定位在升降杆上的动滑轮;设置在机架上且设置在动滑轮相对两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设置在机架相对两侧的第一卷绕轮和第二卷绕轮;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侧第一卷绕轮和第二卷绕轮上且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动滑轮、第二定滑轮的牵引绳;以及分别驱动第一卷绕轮和第二卷绕轮转动以卷收或释放牵引绳的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其中在牵引绳卷收或释放中,带动动滑轮和升降杆上下移动。

优选地,第一卷绕轮和第二卷绕轮同步且相向转动设置。这样能够更瞬间提供织针的穿梭能力,有利于布料的织花。

优选地,动滑轮设置在升降杆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地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机架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侧支杆,升降杆自两端部滑动设置在两侧侧支杆上。

优选地,在每根侧支杆上形成有自内侧面向内凹陷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滑槽内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竿,升降杆的两端部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且升降杆的端部设有与滑竿匹配的豁口槽。由豁口槽和滑竿的配合,更有利于升降杆平稳地升降操作。

进一步的,在豁口槽的相对两侧还设有能够滚动支撑在滑槽槽底面上的滑动滚轮。确保升降杆在长度方向不会发生晃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机架还还包括顶支架,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关于动滑轮对称设置在顶支架上,且自第一定滑轮向动滑轮延伸的绳段与动滑轮向第二定滑轮延伸的绳段平行设置。

本例中,第一定滑轮向动滑轮延伸的绳段与动滑轮向第二定滑轮延伸的绳段垂直水平面设置。

同时,第一卷绕轮和第二卷绕轮分别设置在侧支杆的顶部。

此外,针织机构还包括横设在机架上且具有与织针一一对应导向孔的定位板、固定设置在定位板上的下行限位杆,其中织针的针头自导向孔中穿出定位板的底部,当升降杆底部与下行限位杆的顶部抵触时,下行限位杆限制升降杆的下行。

本例中,下行限位杆有两根,且对应分布在所述升降杆的相对两端部。

具体的,下行限位杆能够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的设置在定位板上。这样一来,可以满足针头不同行程的限定,以增强实用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更稳定且更简单地实现织针的上下运动,且故障率较低,同时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配合,可瞬间提供织针的穿梭能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驱动式提花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滑竿和升降杆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1、机架;10、侧支杆;10a、滑槽;d、槽底面;10b、滑竿;

2、针织机构;20、针织平台;21、升降杆;21a、豁口槽;21b、滑动滚轮;22、织针;22a、针头;23、定位板;230、导向孔;24、下行限位杆;

3、驱动机构;30、动滑轮;31、第一定滑轮;32、第二定滑轮;33、第一卷绕轮;34、第二卷绕轮;35、牵引绳;36、第一驱动器;37、第二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滑轮驱动式提花机,其包括机架1、针织机构2和驱动机构3。

具体的,机架1包括矗立在相对两侧的两根侧支杆10和位于两根侧支杆10之间顶部的顶支架11。

针织机构2包括位于两根侧支杆10的底部且自两端部固定在两根侧支杆10上的针织平台20、位于针织平台20上方的且水平设置的升降杆21、固定在升降杆21上针头22a朝向针织平台20的织针22。

同时,上述的针织机构2还包括横设在两根侧支杆10上且具有与织针22一一对应导向孔230的定位板23,其中织针22的针头22a自导向孔230中穿出定位板23的底部。

本例中,针织机构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定位板23上的下行限位杆24,当升降杆21底部与下行限位杆24的顶部抵触时,下行限位杆24限制升降杆21的下行。下行限位杆的作用:一、保护第二弹簧;二、限定针头的运动行程。

具体的,下行限位杆24有两根,且对应分布在升降杆21的相对两端部。

具体的,下行限位杆24能够沿着自身长度方向上下活动调节的设置在定位板23上。这样一来,可以满足针头不同行程的限定,以增强实用性。

驱动机构3,其用于驱动升降杆21上下运动,这样才能实现织针22的上下穿梭交织形成提花。

为了便于上述方案的实施,本例中升降杆21自两端部滑动设置在两根侧支杆10上。

结合图2所示,在每根侧支杆10上形成有自内侧面向内凹陷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10a,在滑槽10a内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滑竿10b,升降杆21的两端部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10a内,且升降杆21的端部设有与滑竿10b匹配的豁口槽21a。由豁口槽21a和滑竿10b的配合,更有利于升降杆21平稳地升降操作。

本例中,在豁口槽21a的相对两侧还设有能够滚动支撑在滑槽10a槽底面d上的滑动滚轮21b。确保升降杆21在长度方向不会发生晃动。

驱动机构3包括定位在升降杆21上的动滑轮30;设置在机架1上且设置在动滑轮30相对两侧的第一定滑轮31和第二定滑轮32;分别设置在机架1相对两侧的第一卷绕轮33和第二卷绕轮34;两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侧第一卷绕轮33和第二卷绕轮34上且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31、动滑轮30、第二定滑轮32的牵引绳35;以及分别驱动第一卷绕轮33和第二卷绕轮34转动以卷收或释放牵引绳的第一驱动器36和第二驱动器37,其中在牵引绳35卷收或释放中,带动动滑轮30和升降杆21上下移动。

本例中,第一卷绕轮33和第二卷绕轮34同步且相向转动设置。这样能够更瞬间提供织针的穿梭能力,有利于布料的织花。

动滑轮30设置在升降杆21的中部。这样受力点位于升降杆21的中心,十分有利于升降杆21的上下升降。

同时,第一定滑轮31和第二定滑轮32关于动滑轮30对称设置在顶支架11上,且自第一定滑轮31向动滑轮30延伸的绳段与动滑轮30向第二定滑轮32延伸的绳段均垂直水平面设置。

第一卷绕轮33和第二卷绕轮34分别设置在侧支杆10的顶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