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2635发布日期:2020-09-15 19:5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纬机用三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纬机三角通过同时设置上走针道1和下走针道2同时实现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如图1所示。例如上走针道1用于双面提花,下走针道2用于移圈,即成为双面提花及移圈的两用三角;又如上走针道1用于单面提花,下走针道2用于网眼,即可成为单面提花及网眼互换的两用三角。

但是目前的这种多功能三角在具体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需要经常拆换。例如双面提花三角与双面提花及移圈两用三角之间的切换;又如单面提花和网眼互换的排列组合的变换时,需要改变单面提花三角与单面提花及网眼互换两用三角的排列组合方式,以形成不同的花型,这都需要对三角进行大量的拆换工作。

而在三角的拆换工作中,需要操作人员拉断所有的纱线,再拆卸下鞍座来更换三角,然后还需要再装回所有配件,再重新接线,重新下布,完成所有的拆换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于频繁拆换的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包括鞍座和设于鞍座一侧的三角,所述三角包括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所述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分别设置于第一基体左侧,所述第二基体位于第三基体上方;所述第一基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上走针槽和第一下走针槽,所述第二基体上设有与第一上走针槽相匹配的的第二上走针槽,所述第三基体底部设有与第一下走针槽相匹配的下走针工作面;所述第三基体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鞍座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三基体的上下移动,使三角在单用和多用之间切换;当下走针工作面向下移动至与第一下走针槽相对应时,形成左右连通的下走针道。此时下走针道可投入使用;当下走针工作面向上移动时,其与第一下走针槽断开,此时下走针道未投入使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底部左侧设有与下走针工作面相对应的下走针约束面,使得下走针工作面向下移动至与第一下走针槽相对应时,下走针工作面与下走针约束面形成第二下走针槽,第二下走针槽与第一下走针槽形成左右连通的下走针道。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鞍座上;通过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上下移动,可调整上走针槽或下走针槽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基体、第二基体和第三基体分别通过滑键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鞍座上。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滑键靠近鞍座的侧面上开设有锥型槽,所述锥型槽下方设有凸出滑键侧面的限位钉;所述鞍座内横向贯穿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与鞍座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钉的端部为锥型并与锥型槽的下表面抵触配合,所述鞍座表面开设有与限位钉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钉与限位槽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通过调节螺钉的左右移动,带动滑键的上下滑动,从而控制第一基体、第二基体或第三基体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鞍座远离三角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内设有通孔,所述调节螺钉的头部为方形或六角形,所述调节螺钉的头部与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匹配;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带动调节螺钉转动,从而实现调节螺钉的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调节旋钮上设有刻度尺,便于精确地调节第一基体、第二基体或第三基体的位置。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鞍座顶部位于三角上方设有限位顶板。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上走针槽内可拆卸地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紧贴上走针槽的下表面设置,所述安装块的上表面设有上走针工作面;通过安装块的拆卸,可控制第一上走针槽的投入使用与否。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第一上走针槽的下表面设有u形槽,所述安装块相对应的端部嵌设在u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分体式三角的不同部件进行调节的方式使三角在单用和多用之间切换,避免了对三角的拆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生成不同花型的三角组合中,例如单面提花和网眼互换的组合花型,只需对各个三角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单面提花和网眼互换的任意排列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三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三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三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三角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4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走针道;2、下走针道;3、鞍座;4、第一基体;5、第二基体;6、第三基体;7、第一上走针槽;8、第一下走针槽;9、第二上走针槽;10、第二下走针槽;11、滑键;12、锥型槽;13、调节螺钉;14、调节旋钮;15、限位钉;16、限位槽;17、弹簧;18、限位顶板;19、下走针工作面;20、下走针约束面;21、安装块;22、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如图2-6所示,包括鞍座3和三角,其中鞍座3为马鞍形,三角设置于鞍座3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三角为分体式,由第一基体4、第二基体5和第三基体6组成,其中第二基体5和第三基体6分别紧靠第一基体1左侧设置,第二基体5位于第三基体6的上方;第一基体4上分别设有第一上走针槽7和第一下走针槽8,第二基体5上设有第二上走针槽9,第一上走针槽7和第二上走针槽9相互匹配,并可形成上走针道1;第三基体6底部设有下走针工作面19,第一下走针槽8和下走针工作面19相互匹配,并可形成下走针道2。

本实施例中,上走针道1用于双面提花,下走针道2用于移圈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体4、第二基体5和第三基体6分别通过滑键1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鞍座3上,通过第一基体4、第二基体5的上下滑动可调整上走针道1或下走针道2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通过第三基体6的上下滑动可使下走针工作面19与第一下走针槽8连通或断开,以此控制第一下走针槽8和下走针工作面19形成的下走针道2的投入使用与否,使三角在双面提花和移圈之间切换。当第一下走针槽8与下走针工作面19相互对应时,即连通下走针道2,此时的三角为双面提花及移圈双用三角;当第三基体6上移,第一下走针槽8与下走针工作面19错开,使下走针道2断开,此时下走针道2便不再投入使用,此时的三角为双面提花单用三角。

滑键11靠近鞍座3的侧面上开设有锥型槽12,鞍座3内横向贯穿设有调节螺钉13,调节螺钉13与鞍座3之间螺纹连接,调节螺钉13的端部为锥型并与锥型槽12的下表面抵触配合,鞍座3远离三角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14,调节旋钮14内设有通孔,调节螺钉13的头部为六角形,调节螺钉13的头部与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调节螺钉13的头部与通孔截面的形状也可以是方形,可通过与通孔形状匹配的螺丝刀拧动调节旋钮14旋转。

滑键11侧面位于锥型槽12下方设有凸出滑键11侧表面的限位钉15,鞍座3表面开设有与限位钉15匹配的限位槽16,限位钉15与限位槽16的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7,在滑键11下移的过程中,弹簧17可提供缓冲作用;在调节螺钉13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键11在弹簧17弹力作用下实现向上移动。

上述结构中,通过旋转调节旋钮14,带动调节螺钉13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螺钉13在鞍座3内横向移动,再通过调节螺钉13的锥型端部与锥型槽14的配合,进而带动滑键11竖向滑动,实现了第一基体4、第二基体5或第三基体6的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调节旋钮14上设有刻度尺,便于精确地调节第一基体4、第二基体5或第三基体6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鞍座3顶部位于三角上方设有限位顶板18,防止第一基体4和第二基体5在移动过程中滑出鞍座顶部。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第一基体4的底部左侧设有与下走针工作面19相对应的下走针约束面20,使得当下走针工作面19随第三基体6向下移动至与第一下走针槽8相对应时,下走针工作面19与下走针约束面20形成第二下走针槽10,第二下走针槽10与第一下走针槽8形成左右连通的下走针道2;当下走针工作面19随第三基体6上移与第一下走针槽8错开时,下走针道2断开。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走针槽7与第二上走针槽9组成的上走针道1用于单面提花,第一下走针槽8与第二下走针槽10组成的下走针道2用于针织网眼。当第二下走针槽10与第一下走针槽8相对应时,此时三角用于针织网眼;当第三基体6上移,第二下走针槽10便不再投入使用,此时的三角用于单面提花。

采用本实施例的圆纬机用免拆换三角的圆纬机在针织过程中,对各个三角上第三基体6的位置进行不同的调节,即可实现单面提花和网眼互换的任意排列组合。当需要将花型改变为任意一种排列组合方式,都不需要对三角进行拆换,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4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上走针槽7内可拆卸地设有安装块21,安装块21紧贴第一上走针槽7的下表面,安装块21的上表面设有上走针工作面;第一上走针槽7的下表面设有u形槽22,安装块21相对应的端部嵌设在u形槽22内,一方面可快速地对安装块21进行定位,便于安装块21的安装,另一方面可对安装块21进行限位和周向约束,保持其工作时的位置不动。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当将安装块21安装在第一上走针槽7内,此时上走针道1投入使用,上走针道1和下走针道2同时对织针的两个针踵部位进行约束;当安装块21被拆下时,此时第一上走针槽7的工作面缺失,上走针道1不投入使用,仅由下走针道2投入工作。

本实施例一方面可通过第三基体6的上下移动,控制下走针道2投入使用与否,另一方面通过安装块21的拆装,可控制上走针道1的投入使用与否,从而实现多种不同的走针轨迹,即提供了多种不同的针织方式,提升了三角的多功能性,避免了对三角的拆换,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