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60144发布日期:2021-08-20 20: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衣物等纤维产品进行洗涤的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一种具备如下结构的洗衣机:在洗涤期间从洗涤水中分离出从洗涤物中游离出的污渍等异物,来净化洗涤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是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洗衣机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图9是示出以往的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如图8和图9所示,以往的洗衣机具备外槽51、离心分离部52、水路径53以及泵54等。离心分离部52将外槽51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水路径53用于将外槽51内的洗涤水经过离心分离部52供给到外槽51内。泵54用于使外槽51内的洗涤水以经过设置于水路径53的离心分离部52的方式循环。

离心分离部52具有圆筒状的旋转部56。旋转部5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圆筒状的壳体55内。壳体55具有设置于壳体55的周侧面的下部的流入部57以及设置于壳体55的上部的流出部58,流入部57和流出部58分别与水路径53连通连接。旋转部56与设置于壳体55的下方的马达59连结。旋转部56通过马达59而被驱动,从而进行旋转。

在以往的洗衣机中,当泵54被驱动时,外槽51内的洗涤水在水路径53中流动,并以经过离心分离部52的方式循环。此时,通过洗涤运转从洗涤物洗掉而游离出的污渍、线头等异物会与洗涤水一起经过离心分离部52。离心分离部52从洗涤水中去除上述异物,来净化清洗水。也就是说,从洗涤物中分离出的异物受到由于离心分离部52的旋转部56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而且,异物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保持在旋转部56的内表面。由此,从清洗水中去除异物。

另外,公开了一种水溶液中的异物去除方法,通过离心分离来使异物从混入了异物的水溶液中沉积到分离槽的内壁,并且从分离槽的中央部向沉积的异物喷射液体来去除该异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一般来说,附着在衣物等洗涤物上的污渍主要是人体的污垢、皮脂、泥、掉落的饮食物等。附着的污渍通过洗涤而从洗涤物洗掉并向洗涤水中分散。从洗涤物中游离出的不同种类的污渍物质特有的细小的异物在经过离心分离部时会受到通过旋转部的高速旋转而产生的强的离心力。而且,异物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被推压到旋转部的内表面,呈膜状附着。附着的异物在每次进行洗涤时都进一步附着在旋转部的内表面并在旋转部的内表面层叠。由此,在旋转部的内表面附着的异物的量逐渐增加。其结果,难以剥离沉积于旋转部的内表面的异物,因此,难以去除异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830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4355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从洗涤水中分离并沉积于离心分离部的异物的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洗衣机具备:框体;外槽,其被弹性支承于框体内;洗涤槽,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外槽内;马达,其驱动洗涤槽,以使洗涤槽旋转;以及离心分离部,其将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洗衣机还具备:水路径,其用于使外槽内的洗涤水以经过离心分离部的方式循环;泵部,其用于使洗涤水经过水路径在外槽与离心分离部之间循环;排水部,其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洗涤运转。离心分离部具有:壳体,其与水路径连接;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壳体内,洗涤水经过该旋转筒的内部;以及旋转筒马达,其使旋转筒旋转。控制部执行用于将由离心分离部分离出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控制部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旋转,并且使随着旋转筒的旋转而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与旋转筒的转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去除在离心分离部的旋转筒的内表面沉积的污渍物质等异物。其结果,能够将离心分离部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菌在离心分离部中的繁殖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中,洗衣机具备:框体;外槽,其被弹性支承于框体内;洗涤槽,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外槽内;马达,其驱动洗涤槽,以使洗涤槽旋转;以及离心分离部,其将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洗衣机还具备:水路径,其用于使外槽内的洗涤水以经过离心分离部的方式循环;泵部,其用于使洗涤水经过水路径在外槽与离心分离部之间循环;排水部,其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洗涤运转。离心分离部具有:壳体,其与水路径连接;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壳体内,洗涤水经过该旋转筒的内部;以及旋转筒马达,其使旋转筒旋转。控制部执行用于将由离心分离部分离出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控制部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旋转,并且使随着旋转筒的旋转而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与旋转筒的转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去除在离心分离部的旋转筒的内表面沉积的污渍物质等异物。其结果,能够将离心分离部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杂菌在离心分离部中的繁殖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图2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的4-4线截面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结构框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异物去除运转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其它例所涉及的异物去除运转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8是示出以往的洗衣机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图9是示出以往的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此外,并不是通过该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洗衣机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构成外框的框体2、外槽1以及洗涤槽4等。外槽1形成为有底的筒状,通过多个悬挂机构3而被弹性支承在框体2的内部。洗涤槽4形成为有底的筒状,配设于外槽1内。洗涤槽4具有形成于前表面侧(在图1中为左侧)的开口部6。使用者经由开口部6取出或放入衣物等洗涤物5。

此外,以下,将在图1等中示出的左侧(后述的门11侧)设为前方、将右侧(门11的相反侧)设为后方、将上侧(后述的洗涤剂盒15侧)设为上方、将下侧(后述的离心分离部20侧)设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洗涤槽4被设置成能够以旋转轴7为中心进行旋转。洗涤槽4具有形成于周壁面4a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例如3个)突起体8。并且,周壁面4a具有很多小孔9。小孔9在外槽1内使洗涤槽4的内外连通。上述外槽1、洗涤槽4以及旋转轴7被配设为相对于水平向前上方(图1的左上方向)倾斜角度θ(例如20°)。

洗涤槽4经由旋转轴7来与设置于外槽1的后部侧的外底面的马达10连结。洗涤槽4通过马达10而被驱动为自如地进行正反旋转。马达10例如由无刷直流马达等构成。马达10构成为通过后述的控制部21的逆变控制而能够自如地变更转速。

外槽1具有开口部1a,框体2具有开口部2a。开口部1a及开口部2a以与洗涤槽4的开口部6相向的方式形成。开口部1a与开口部2a通过伸缩自如的波纹状的密封件12连结。由此,确保了外槽1与框体2的气密结构。框体2具有配设于前表面侧的门11。门11用于开闭框体2的开口部2a。

供水口13设置于框体2的后表面上部,用于向外槽1内供给洗涤水。供水口13经由软管(未图示)等来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13a连接。由此,从供水口13供给的自来水作为洗涤水供给到外槽1内。在供水口13的下游侧设置有供水阀14和洗涤剂盒15。供水阀14通过控制部21而被驱动,从而进行开闭,来进行洗涤水的供水和供给停止。

洗涤剂盒15包括洗涤剂投入部15a。如虚线箭头a所示,洗涤剂投入部15a构成为能够从洗涤剂盒15向前方侧拉出。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向洗涤剂盒15内投入洗涤剂。

从供水口13供给的洗涤水如虚线箭头b所示的那样流入洗涤剂盒15。在后述的洗涤运转的清洗步骤中,流入的洗涤水一边溶解洗涤剂盒15内投入的洗涤剂,一边流入外槽1内。

外槽1具备设置于作为最下端的底部的附近的排水口16。排水口16用于排出外槽1内的洗涤水。排水口16与排水路径17的一端连结。在排水路径17设置有作为排水部的排水阀18。排水阀18通过控制部21而被驱动,从而进行开闭。在排水阀18关闭时,使供给到外槽1内的洗涤水积存。在排水阀18打开时,外槽1内的洗涤水被排到机外。

排水路径17的另一端与水路径19(具体而言,是后述的第一水路径19a)的一端连接。在水路径19(具体而言,是后述的第二水路径19b)的另一端经由离心分离部20设置有喷出口31。喷出口31以与洗涤槽4的开口部6相向的方式设置于在洗涤槽4的前表面侧设置的开口部6的上部。喷出口31使洗涤水呈喷淋状喷出,使得洗涤水从比外槽1内的洗涤水的水位高的位置落到洗涤槽4内的洗涤物5的比较广的范围。

根据上述,形成从喷出口31向洗涤槽4内喷出洗涤水的循环路径。

水路径19具备与循环路径的中途连通连接的离心分离部20。离心分离部20配设于外槽1的下方。

更详细地说,水路径19构成为包括以将离心分离部20夹在中间的方式连通的第一水路径19a和第二水路径19b。第一水路径19a形成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由排水路径17流入离心分离部20的流路。第二水路径19b形成使经过了离心分离部20的洗涤水流入洗涤槽4内的流路。因此,详细地说,上述喷出口31设置于第二水路径19b的出口。

也就是说,洗涤水从排水口16经由排水路径17而在水路径19的第一水路径19a、离心分离部20以及水路径19的第二水路径19b中流动。此时,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在经过离心分离部20时,通过离心分离部20而被从洗涤水中分离。在此,上述异物包括从洗涤物中游离出的污渍、线头、投入到洗涤水中的洗涤剂中含有的水软化剂等。

如以上那样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

接着,参照图2至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20的结构、动作以及作用。

图2是示出该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20的概要结构截面的图。图3是图2中的3-3线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4-4线截面图。

如图2所示,离心分离部20包括壳体20a、旋转筒20b、旋转筒马达20c、回旋流生成部20h以及泵室20i等。壳体20a与构成水路径19的第一水路径19a及第二水路径19b连通连接。旋转筒20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壳体20a内。此时,流入壳体20a的洗涤水主要经过旋转筒20b的内部。旋转筒马达20c驱动旋转筒20b,以使旋转筒20b旋转。

旋转筒20b包括作为圆筒状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内周面20d、洗涤水入口20e、洗涤水出口20f以及旋转轴20g等。洗涤水入口20e设置于旋转筒20b的底面的中央部,用于使洗涤水从第一水路径19a经过回旋流生成部20h流入旋转筒20b内。洗涤水出口20f设置于旋转筒20b的上部,用于使洗涤水从旋转筒20b经过泵室20i向第二水路径19b流出。旋转轴20g的轴心20m沿着铅垂方向设置,旋转轴20g与上述的旋转筒马达20c连结。

根据上述的结构,外槽1内的洗涤水从第一水路径19a经过回旋流生成部20h从设置于旋转筒20b的底面的中央部的洗涤水入口20e流入旋转筒20b内。另外,洗涤水入口20e设置于洗涤水出口20f的下方。因此,在离心分离部20中经过的洗涤水在旋转筒20b内自下方向上方流动。

此时,控制部21驱动旋转筒马达20c,使旋转筒20b以例如约3500rpm的转速旋转。由此,洗涤水被从洗涤水入口20e导入到旋转筒20b内,并在旋转筒20b内回旋。其结果,沿着旋转筒20b的旋转方向产生洗涤水的高速的回旋流。流入旋转筒20b内并进行回旋的洗涤水从设置于旋转筒20b的上部的洗涤水出口20f经过泵室20i向第二水路径19b流出。

也就是说,洗涤水在经过旋转筒20b的期间通过旋转筒马达20c的驱动而受到由于旋转筒20b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而且,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被离心分离。分离出的异物去向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附着并聚集在内周面20d。

如上所述,离心分离部20构成为使在离心分离部20中经过的洗涤水在旋转筒20b内沿着旋转轴20g的方向自下方向上方流动。

并且,以旋转筒20b的旋转轴20g为中心的内周面20d的直径构成为大于在旋转筒20b的上下形成的洗涤水入口20e和洗涤水出口20f的最大直径。因此,从作为旋转筒20b的旋转轴20g的中心越去向内周面20d,则作用于异物的离心力越强。也就是说,通过离心力而从经过旋转筒20b的洗涤水中分离出的异物越接近内周面20d,则该异物被以越强的离心力保持于内周面20d。由此,能够抑制分离出的异物被再次吸进在旋转筒20b中自下方向上方经过的洗涤水的循环流中。其结果,能够防止异物等污渍再次附着于洗涤物5,从而能够维持洗衣机的高清洗力。

离心分离部20具有上述的圆筒状的回旋流生成部20h,该回旋流生成部20h设置于要经过壳体20a的洗涤水的流入侧。回旋流生成部20h与壳体20a成一体地形成。如图4所示,回旋流生成部20h在从圆筒状的回旋流生成部20h的中心偏向侧方的位置处与第一水路径19a连通连接。由此,如箭头c所示,从第一水路径19a流入的洗涤水沿着回旋流生成部20h的内周面流动。其结果,在回旋流生成部20h内生成洗涤水的回旋流。

另外,离心分离部20具有上述的泵室20i,该泵室20i配设于经过壳体20a的洗涤水的流出侧。在泵室20i中配设有与旋转筒20b成一体地形成的、作为泵部的泵叶片20k。并且,如图3所示,泵室20i在从泵室20i的中心偏向侧方的位置处与第二水路径19b连通连接。

泵叶片20k通过旋转筒马达20c的驱动而与旋转筒20b一起旋转。由此,对洗涤水产生由泵叶片20k产生的泵作用。而且,通过泵作用,外槽1内的洗涤水如图1至图4所示的箭头c那样以在第一水路径19a内流动并经过离心分离部20后进一步在第二水路径19b内流动的方式进行循环。此时,在水路径19中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构成为能够根据泵部的能力来进行设定变更。具体而言,泵部的能力能够设定为除了根据泵叶片20k的转速来变更,还能够设定为根据泵叶片20k的片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片)、形状等变更。

根据以上结构,洗涤水在水路径19中流动并在离心分离部20与外槽1之间循环。

此外,当在经过离心分离部20的循环流中将旋转轴20g方向上的流速设为v1、将在旋转筒20b内回旋的方向上的流速设为v2时,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中,设定为维持v2>v1的关系。也就是说,设定为回旋方向上的流速v2比循环方向上的流速v1高。此外,流速v1和v2例如是根据上述的泵部的能力、由旋转筒马达20c产生的旋转筒20b的转速等设定的。

接着,参照图5来说明洗衣机的控制部21的结构及动作。

图5是该洗衣机的结构框图。

此外,如图1所示,控制部21例如设置于框体2内的下部。

如图5所示,控制部21被输入布量探测部22的输出、水量探测部23的输出以及旋转探测部24的输出等。布量探测部22探测投入到洗涤槽4中的洗涤物5的量。水量探测部23探测供给到外槽1内的洗涤水的量。旋转探测部24探测洗涤槽4的旋转驱动的状态。

另外,控制部21基于使用者通过操作显示部25设定的洗涤过程,来控制马达10、供水阀14、排水阀18、旋转筒马达20c等的驱动,执行洗涤运转。洗涤运转中例如包括清洗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等。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洗衣机的洗涤运转中的动作及作用、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在洗涤运转中首先执行清洗步骤。清洗步骤是如下步骤:将溶解有洗涤剂的洗涤水供给到外槽1内,一边通过洗涤槽4的旋转来进行捶洗,一边洗掉洗涤物5的污渍。

继清洗步骤之后,执行漂洗步骤。漂洗步骤例如执行第一中间脱水、第一漂洗、第二中间脱水以及第二漂洗的各步骤。

然后,继漂洗步骤之后,最后执行脱水步骤。

具体而言,首先,使用者打开设置于框体2的前表面的门11,从开口部6向洗涤槽4内投入洗涤物5。

接着,使用者接通设置于框体2的前表面上部的操作显示部25的电源开关(未图示),并操作启动开关(未图示)。由此,洗衣机的洗涤运转中的清洗步骤开始。

当清洗步骤开始时,控制部21最初使洗涤槽4以低速旋转。此时,控制部21通过布量探测部22来探测投入到洗涤槽4内的洗涤物5的量。具体而言,布量探测部22根据洗涤槽4低速旋转时的对马达10施加的转矩量或者马达10的电流值等,来探测洗涤物5的量。

接着,控制部21根据探测到的洗涤物5的量来设定清洗步骤、漂洗步骤、脱水步骤的各步骤的时间及洗涤水的量。然后,控制部21使操作显示部25显示根据洗涤物5的量预先设定的洗涤剂量。由此,使用者从洗涤剂盒15拉出洗涤剂投入部15a,按照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5的洗涤剂量的大致目标,向洗涤剂投入部15a投入洗涤剂。在投入洗涤剂后,使用者将洗涤剂投入部15a推入,使洗涤剂投入部15a向洗涤剂盒15内移动来收容洗涤剂投入部15a。

接着,控制部21在通过洗涤剂盒探测部(未图示)探测出洗涤剂的投入已完成之后,打开供水阀14。通过打开供水阀14,自来水作为洗涤水从与水龙头13a连接的供水口13流入到洗涤剂盒15。如图1的虚线箭头b所示,流入的洗涤水一边溶解投入到洗涤剂投入部15a中的洗涤剂,一边被供给到外槽1内并积存在外槽1内的底部。积存在外槽1内的底部的含有洗涤剂的洗涤水从洗涤槽4的小孔9流入到洗涤槽4内。此时,控制部21通过水量探测部23来探测积存在外槽1内的洗涤水的量。然后,当通过水量探测部23探测出根据洗涤物5的量预先设定的规定量的洗涤水的供水时,控制部21关闭供水阀14。

接着,当规定量的洗涤水的供水完成时,控制部21驱动马达10来使洗涤槽4旋转。当洗涤槽4旋转时,洗涤槽4内的洗涤物5通过突起体8被向旋转方向举起并从上方落下。落下的洗涤物对滞留在洗涤槽4的底面或洗涤槽4的下方的洗涤物5进行捶击。由此,在利用由洗涤剂产生的化学力的同时利用通过落下产生的机械力,对洗涤物5进行捶洗。在此,在对洗涤物5进行捶洗时,控制部21例如以45rpm的转速驱动洗涤槽4。此时,控制部21控制马达10,使得洗涤槽4被驱动为以每隔规定时间正转/反转的方式进行正反旋转。

接着,当清洗步骤执行了规定时间时,控制部21打开排水阀18,将外槽1内的包含污渍物质等的洗涤水排出到机外。当通过水量探测部23探测到排出了洗涤水时,控制部21将排水阀18关闭。由此,清洗步骤完成。

在排水完成之后,控制部21执行漂洗步骤。在漂洗步骤中,在执行第一中间脱水之后,进行第一漂洗。此外,在漂洗步骤中,也与清洗步骤同样地,控制部21向外槽1内供给不包含洗涤剂的状态的规定量的洗涤水。然后,控制部21使洗涤槽4旋转来执行规定时间的对洗涤物5的漂洗。由此,漂洗步骤完成。

在漂洗步骤完成之后,控制部21执行最后进行的脱水步骤。

在脱水步骤中,控制部21首先打开排水阀18,将外槽1内的洗涤水排出到机外。在排出洗涤水之后,控制部21驱动马达10,使放入了洗涤物5的洗涤槽4以高速(例如600rpm至1000rpm)旋转。由此,包含在洗涤物5中的洗涤水被离心分离,经由洗涤槽4的小孔9飞散到外槽1内,并流到排水口16。其结果,洗涤物被脱水。当脱水步骤完成时,控制部21结束洗涤运转。

如以上那样执行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洗涤运转。

以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离心分离部20中净化洗涤水的作用、效果。

在洗涤运转的清洗步骤中,洗涤水中包含污渍物质等各种各样的异物。作为污渍物质,例如有砂石、纤维屑、毛发、角质污渍等那样比重比水重的物质。另外,作为污渍物质,例如也有以皮脂为代表的油脂成分等那样比水轻但是附着在线头等比重比水重的物质上的污渍物质等。因此,如在以下说明的那样,例如在清洗步骤中,重要的是:去除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来净化清洗水。

因此,具体而言,在清洗步骤中,控制部21驱动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马达20c。由此,使外槽1内的包含污渍物质的洗涤水向离心分离部20循环。

也就是说,通过旋转筒马达20c的驱动,旋转筒20b与作为泵部的泵叶片20k成一体地旋转。而且,通过由泵叶片20k的旋转产生的泵作用,外槽1内的洗涤水经过作为水路径19的第一水路径19a流入到离心分离部20的回旋流生成部20h。

此时,包含异物的洗涤水从在偏向回旋流生成部20h的侧方的物质与回旋流生成部20h连通连接的第一水路径19a流入到回旋流生成部20h。如图4所示,流入的洗涤水通过回旋流生成部20h被赋予回旋分量,并从洗涤水入口20e流入旋转筒20b内。此时,旋转筒20b通过与旋转轴20g连结的旋转筒马达20c而进行旋转。因此,导入到旋转筒20b内的洗涤水在旋转筒20b内成为更高速的回旋流。

也就是说,洗涤水被从洗涤水入口20e导入,一边形成回旋流一边经过旋转筒20b,并从洗涤水出口20f流出。此时,洗涤水中包含的比重比洗涤水重的异物通过由高速的回旋流产生的强的离心力而去向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由此,洗涤水中包含的洗涤物特有的污渍物质被从洗涤水中分离。而且,分离出的污渍物质受到由回旋流产生的强的离心力,从而例如呈膜状地附着并沉积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

另一方面,在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中一边回旋一边经过的循环流中,通过回旋流而对充满比旋转筒20b的旋转轴20g附近靠外侧且比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靠内侧的旋转筒20b内的洗涤水朝向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作用强的离心力。此时,在旋转筒20b的洗涤水入口20e和洗涤水出口20f处,被自下方向上方经过的循环流的洗涤水占据。因此,通过离心力而从洗涤水中分离并去向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污渍物质不会被吸进在旋转筒20b中经过的循环流的洗涤水中。即,从洗涤水分离出的污渍物质不会再次回到洗涤水中。由此,能够更可靠地维持洗涤水与污渍物质的分离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洗涤水在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中一边回旋一边自下方向上方经过。此时,有时例如在洗涤水中由洗涤剂产生的气泡以及在水路径19(特别是,第一水路径19a)中残留的气泡会进入旋转筒20b。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比水轻的气泡也通过洗涤水的回旋流而聚集在旋转筒20b的中心部(轴心20m)附近。通过气泡自身的浮力产生的欲向上方浮起的作用与通过洗涤水自下方向上方的流动而产生的作用同时作用于聚集的气泡。因此,这两个作用相互作用,来使进入到旋转筒20b中的气泡容易地从洗涤水出口20f排出到旋转筒20b外。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比水轻的气泡滞留在旋转筒20b内而发生的旋转筒20b内的洗涤水与气泡分布的不平衡。其结果,能够将为了使旋转筒20b旋转而需要的向旋转筒马达20c施加的转矩的变动抑制为最小限度。另外,还能够抑制由于转矩的变动而发生的旋转筒20b的转速的变动。并且,能够防止由于不平衡而产生的旋转筒20b的旋转振动,因此能够以更大的形状构成旋转筒20b。由此,能够更高效地将洗涤水与污渍物质分离。

另外,能够抑制由于比水轻的气泡的滞留而产生的旋转筒20b内的洗涤水的流动紊乱。因此,能够防止已经从洗涤水中分离且保持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再次返回到洗涤水中。

由此,在旋转筒20b内分离出污渍物质后的洗涤水被排出到旋转筒20b外。而且,净化后的洗涤水从旋转筒20b的洗涤水出口20f向离心分离部20的泵室20i流出。流入到泵室20i的洗涤水通过由泵叶片20k产生的泵作用而经过第二水路径19b从喷出口31喷出到洗涤槽4内。

也就是说,外槽1内的洗涤水通过离心分离部20具备的泵叶片20k的泵功能而经过水路径19在外槽1与离心分离部20之间循环。而且,通过离心分离部20进行洗涤水的净化。由此,能够防止从洗涤水中分离出的污渍物质再次附着于洗涤物5,从而维持洗衣机的高清洗力。

如以上那样,一边通过离心分离部20净化洗涤水,一边执行洗涤运转的清洗步骤。

接着,参照图6来说明将通过离心分离部20从洗涤水中分离出并沉积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去除并排出的动作、作用及效果。

图6是示出该洗衣机的异物去除运转时的动作的时序图。

通常,异物去除运转是在离心分离部20的壳体20a内充满水的状态下执行的。如上所述,在清洗步骤中,从洗涤水中分离出的异物附着并沉积在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因此,异物去除运转在旋转筒20b整体浸入壳体20a内的水中的状态、也就是沉积的异物浸入水中的状态下进行。

另外,在离心分离部20中不进行从洗涤水中分离异物的动作时执行异物去除运转。例如,在洗涤运转中的清洗步骤后的排水时执行,或者在漂洗步骤后的排水时执行,或者在清洗步骤后的排水时和漂洗步骤后的排水时这两个时候执行。作为上述的水,例如使用在清洗步骤和漂洗步骤中的至少一方中使用的洗涤水。

具体而言,首先,控制部21在上述的排水时,将排水阀18打开。此时,控制部21通过水量探测部23探测随着排水的进行而减少的外槽1内的水量。具体而言,水量探测部23探测是否下降到由于水位随着排水的下降而洗涤槽4的配设于前上方的下端从水面露出的水位(洗涤槽4内的洗涤物5从水面露出)。然后,当水量探测部23探测到下降到洗涤槽4的下端的水位时,控制部21基于水量探测部23的输出来将排水阀18关闭。由此,离心分离部20的壳体20a内成为不被排水而被残留的水充满的状态。也就是说,实现旋转筒20b整体浸入将壳体20a内充满的水中的状态。由此,成为能够开始进行异物去除运转的状态。

然后,在开始进行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部21间歇性地进行对旋转筒马达20c的通电开始和通电停止的动作。

首先,控制部21对旋转筒马达20c通电,来例如使旋转筒20b向正转方向(cw)旋转。此时,随着旋转筒20b的旋转,远离作为旋转筒20b的中心的旋转轴20g的内周面20d的附近的水向与旋转筒20b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流动。由此,随着旋转筒20b的旋转,在内周面20d附近的水中生成回旋流。

此时,控制部21控制旋转筒马达20c,以使旋转筒20b的旋转急剧地加速。由此,旋转筒20b的转速急速上升。另一方面,相对于旋转筒20b的转速的急剧上升而言,回旋的水的流速的上升速度由于惯性而较慢。因此,在附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上而与内周面20d成一体地旋转的异物的转速与回旋的水的流速之间产生速度差。该速度差作为由水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于附在内周面20d上的异物。由水产生的剪切力发挥作用,以使异物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剥下。由此,能够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剥下并去除异物。

并且,随着旋转筒马达20c的通电和通电停止的重复而旋转筒20b重复进行旋转和旋转停止,从而旋转筒20b间歇性地进行动作。此时,控制部21进行控制,例如以将对旋转筒马达20c通电的接通时间(t1)设为1秒、将停止通电的断开时间(t2)设为3秒来使旋转筒20b间歇性地进行动作。

具体而言,当控制部21停止向旋转筒马达20c通电时,旋转筒20b一边由于惯性而旋转一边转速逐渐下降。而且,在从停止向旋转筒马达20c通电起经过断开时间(t2=3秒)之后,控制部21向旋转筒马达20c通电。由此,旋转筒20b从通电停止时的惯性旋转状态急剧地加速为通过通电进行的驱动旋转。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21控制旋转筒马达20c的驱动动作,重复执行从旋转筒20b的惯性旋转动作至急加速旋转动作。

此时,期望的是,旋转筒马达20c通电时的旋转筒20b的转速(转数)设定为转速f以下。转速f是能够通过水流使沉积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从内周面20d离散的转速。也就是说,转速f是提供使异物不被保持于内周面20d的程度的离心力的转速。具体而言,转速f例如是50rpm至400rpm。由此,异物不会由于离心力而强压在内周面20d。因此,能够通过由上述速度差产生的水的剪切力来容易地剥离并去除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

然后,当异物去除运转结束时,控制部21将排水阀18打开。由此,包含从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去除的异物的水经过第一水路径19a被排出到机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异物去除运转中控制部21重复进行对旋转筒马达20c的通电和通电停止来使旋转筒20b进行旋转动作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在图6所示的t2时间的期间,控制部21以不停止向旋转筒马达20c通电而使转速下降的方式进行控制,来使旋转筒20b的转速急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易于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剥离异物的转速,则旋转筒20b的转速可以是任意的。

另外,也可以是,异物去除运转不是在洗涤运转时执行,而是在使用者未使用洗衣机时执行。并且,也可以在洗涤运转结束之后或者在洗涤运转开始之前执行异物去除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在洗衣机为上述状态下,控制部21首先将供水阀14打开,来向外槽1内供给自来水。此时,控制部21通过水量探测部23探测从供水口13新供给的自来水的量。接着,当水量探测部23探测到离心分离部20的壳体20a内充满了水的状态时,控制部21将供水阀14关闭。然后,控制部21通过与上述的旋转筒20b同样的动作来执行异物去除运转。最后,当异物去除运转结束时,控制部21将排水阀18打开。由此,包含从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去除的异物的水经过第一水路径19a而被排出到机外。像这样,能够获得上述的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执行将沉积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

接着,参照图7来说明与上述不同的其它例所涉及的异物去除运转中的去除异物的动作、作用及效果。

图7是示出该洗衣机的异物去除运转时的其它例所涉及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7所示,在其它例所涉及的异物去除运转时的动作中,控制部21控制旋转筒马达20c的驱动,以使旋转筒20b交替地进行正反旋转。此外,在图7中,以在使旋转筒马达20c交替地进行正反旋转动作的期间设置停止时间的例子进行了图示,但是下面以不设置停止时间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控制部21在异物去除运转时进行控制,使得旋转筒马达20c在正转方向(cw)与逆转方向(ccw)之间交替地重复进行旋转。此时,控制部21进行控制,使得旋转筒20b向不同的方向以急加速进行旋转。由此,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附近的水流将会随着旋转筒20b的反转动作而向与旋转筒20b的反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转换,从而追随旋转筒20b的旋转方向。但是,水流由于惯性而从反转动作前的回旋逐渐向旋转筒20b的旋转方向回旋。也就是说,水流以相比于旋转筒20b的反转动作而言较晚地进行反转的方式流动。

由此,在附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上而与内周面20d成一体地旋转的异物的转速与水的流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控制部21控制通过旋转筒马达20c的正转驱动和逆转驱动进行的反转动作,以例如将正转时间(t3)设为1秒、将逆转时间(t4)设为1秒来进行旋转动作。由此,控制旋转筒20b的反转动作。

上述速度差能够使得由水产生的剪切力在每次旋转筒20b进行反转动作时都向相反方向交替地重复作用于附在内周面20d上的异物。由此,能够更容易地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剥离并去除异物。

此外,上述正转时间和逆转时间为一例,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时间。并且,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在正转与逆转之间设置停止对上述的旋转筒马达20c通电的断开时间。断开时间例如为1秒。另外,也可以是,不设置断开时间而重复地进行正转和逆转。

此时,期望的是,旋转筒马达20c的正转方向和逆转方向的旋转筒20b的转速(转速)被设定为如使用图6说明的那样向异物提供能够通过水流从内周面20d离散的离心力的程度的转速f以下。转速f是能够通过水流来使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从内周面20d离散的转速。也就是说,转速f是提供使异物不被保持于内周面20d的程度的离心力的转速。具体而言,转速f例如为50rpm至400rpm。由此,异物不会由于离心力而强压在内周面20d。因此,能够通过由上述速度差产生的水的剪切力来容易地剥离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此外,在异物去除运转中,也可以是,控制部21使旋转筒20b以其它动作旋转,以去除附着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上的异物。

如以上那样,优选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具备:框体2;外槽1,其被弹性支承于框体2内;洗涤槽4,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外槽1内;马达10,其驱动洗涤槽4,以使洗涤槽4旋转;以及离心分离部20,其将外槽1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洗衣机还具备:水路径19,其用于使外槽1内的洗涤水以经过离心分离部20的方式循环;泵叶片20k,其用于使洗涤水经过水路径19在外槽1与离心分离部20之间循环;排水阀18,其用于排出外槽1内的洗涤水;以及控制部21,其用于控制洗涤运转。离心分离部20具有:壳体20a,其与水路径19连接;旋转筒20b,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壳体20a内,洗涤水经过该旋转筒20b的内部;以及旋转筒马达20c,其使旋转筒20b旋转。控制部21执行用于将由离心分离部20分离出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控制部21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20c,使得旋转筒20b旋转,并且使随着旋转筒20b的旋转而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与旋转筒20b的转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根据上述的洗衣机和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将从由于洗涤而被污染的洗涤水中分离出并沉积在离心分离部20的旋转筒20b的污渍物质等异物从旋转筒20b去除。由此,能够将离心分离部20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杂菌在离心分离部20中的繁殖等。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部21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20c,使得旋转筒20b的转速在能够使被保持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从内周面20d离散的转速的范围内急剧变化。

根据上述,旋转筒20b使旋转筒20b在使作用于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的离心力减弱的状态的转速的范围内进行急加速。由此,由水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于异物。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沉积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从内周面20d去除。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部21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20c,使得旋转筒20b的转速在能够使被保持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在旋转筒20b由于向旋转筒马达20c的通电停止而进行惯性旋转时从内周面20d离散的转速的范围内间歇性地急剧变化。

根据上述,旋转筒20b使旋转筒20b在使作用于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的离心力减弱的状态的转速的范围内进行急加速。由此,由水产生的剪切力重复作用于异物。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将附着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从内周面20d去除。

另外,优选的是,控制部21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20c,使得旋转筒20b进行正反旋转。

根据上述,能够使由水产生的剪切力向相反方向交替地重复作用于在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沉积的异物。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沉积于旋转筒20b的内周面20d的异物从内周面20d去除。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洗衣机具备:框体;外槽,其被弹性支承于框体内;洗涤槽,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外槽内;马达,其驱动洗涤槽,以使洗涤槽旋转;以及离心分离部,其将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洗衣机还具备:水路径,其用于使外槽内的洗涤水以经过离心分离部的方式循环;泵部,其用于使洗涤水经过水路径在外槽与离心分离部之间循环;排水部,其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洗涤运转。离心分离部具有:壳体,其与水路径连接;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壳体内,洗涤水经过该旋转筒的内部;以及旋转筒马达,其使旋转筒旋转。控制部执行用于将由离心分离部分离出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控制部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旋转,并且使随着旋转筒的旋转而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与旋转筒的转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沉积于离心分离部的旋转筒的污渍物质等异物从旋转筒去除。由此,能够将离心分离部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杂菌在离心分离部中的繁殖等。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控制部构成为: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的转速在能够使被保持于旋转筒的内表面的异物从内表面离散的转速的范围内急剧变化。

根据该结构,旋转筒能够在使作用于在旋转筒的内表面沉积的异物的离心力减弱的状态的转速的范围内使由水产生的剪切力作用于异物。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附着在旋转筒的内表面的异物从内表面去除。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控制部构成为: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的转速在能够使被保持于旋转筒的内表面的异物在旋转筒由于向旋转筒马达的通电停止而进行惯性旋转时离散的转速的范围内间歇性地急剧变化。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由水产生的剪切力重复作用于在旋转筒的内表面沉积的异物。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附着在旋转筒的内表面的异物从内表面去除。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控制部构成为: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进行正反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由水产生的剪切力向相反方向交替地重复作用于在旋转筒的内表面沉积的异物。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附着在旋转筒的内表面的异物从内表面去除。

另外,在本发明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中,洗衣机具备:框体;外槽,其被弹性支承于框体内;洗涤槽,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外槽内;马达,其驱动洗涤槽,以使洗涤槽旋转;以及离心分离部,其将外槽内的洗涤水中包含的异物分离。洗衣机还具备:水路径,其用于使外槽内的洗涤水以经过离心分离部的方式循环;泵部,其用于使洗涤水经过水路径在外槽与离心分离部之间循环;排水部,其用于排出外槽内的洗涤水;以及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洗涤运转。离心分离部具有:壳体,其与水路径连接;旋转筒,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于壳体内,洗涤水经过该旋转筒的内部;以及旋转筒马达,其使旋转筒旋转。控制部执行用于将由离心分离部分离出的异物去除的异物去除运转,控制部在异物去除运转时控制旋转筒马达,使得旋转筒旋转,并且使随着旋转筒的旋转而流动的洗涤水的流速与旋转筒的转速之间产生速度差。

根据该洗衣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将沉积于离心分离部的旋转筒的污渍物质等异物从旋转筒去除。由此,能够将离心分离部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从而能够抑制杂菌在离心分离部中的繁殖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去除沉积于离心分离部的异物,一边将洗涤水维持为清洁的状态一边进行洗涤。因此,对于要求更高的洗涤性能的家庭用、业务用等的洗衣机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51:外槽;1a、2a、6:开口部;2:框体;3:悬挂机构;4:洗涤槽;4a:周壁面;5:洗涤物;7:旋转轴;8:突起体;9:小孔;10、59:马达;11:门;12:密封件;13:供水口;13a:水龙头;14:供水阀;15:洗涤剂盒;15a:洗涤剂投入部;16:排水口;17:排水路径;18:排水阀(排水部);19、53:水路径;19a:第一水路径;19b:第二水路径;20、52:离心分离部;20a、55:壳体;20b:旋转筒;20c:旋转筒马达;20d:内周面;20e:洗涤水入口;20f:洗涤水出口;20g:旋转轴;20h:回旋流生成部;20i:泵室;20k:泵叶片(泵部);20m:轴心;21:控制部;22:布量探测部;23:水量探测部;24:旋转探测部;25:操作显示部;31:喷出口;54:泵;56:旋转部;57:流入部;58:流出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