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8922发布日期:2020-07-07 14:4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筒子纱染色过程中,受染色工艺及松纱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筒子纱的内层纱线可能达不到染色要求,存在色差,内外层纱线会出现颜色深浅及色光不均一的情况。领袖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让整个领袖颜色保持一致性,需要将色差纱线挑出进行回修或者进行补染,然而这会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耽误订单交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以解决传统方法将色差纱线挑出进行回修或者进行补染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

一种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筒子纱中染色正常的正常纱线和有色差的色差纱线分别挑出;

取所述正常纱线和所述色差纱线共n根纱线在织机上进行排纱,所述正常纱线的根数不少于所述色差纱线的根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将排好的n根纱线一同经过所述织机的纱嘴按照预设编织方法进行编织得到织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n的范围为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n大于2,则按所述色差纱线相邻两侧的纱线均为所述正常纱线的方式排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n大于4,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至多为2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n大于2,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的根数为1根,所述正常纱线的根数为n-1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n大于2,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处于居中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的方法是将所述筒子纱靠近纱管一定厚度的纱线与剩余纱线分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n大于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织机为针织横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编织的方法为纬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织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织物为纬编罗纹织物,例如衣领、衣袖等。

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将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多根纱线进行排纱,并且正常纱线的根数不少于色差纱线的根数,一同经过织机的纱嘴进行编织,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织物的布面,让整个织物的颜色保持一致性,避免直接将筒子纱进行编织会出现织物颜色不均的情况,并且得到的织物的颜色受到色差纱线的影响较小。相比传统的将色差纱线挑出进行回修或者进行补染的方式,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中的排纱方式;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中的排纱方式;

图3为又一实施例的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中的排纱方式;

图4为一实施例的纬编织法的编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筒子纱染色过程中,受染色工艺及松纱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筒子纱的内层纱线可能达不到染色要求,存在色差,内外层纱线会出现颜色深浅及色光不均一的情况。为了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前提下使整个织物颜色保持一致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筒子纱中染色正常的正常纱线和有色差的色差纱线分别挑出。

将所述正常纱线和所述色差纱线分别挑出之后,可分别进行络筒,方便后续编织使用。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将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的方法是将所述筒子纱靠近纱管一定厚度的纱线与剩余纱线分开,即将所述筒子纱的内层纱线与外层纱线。

例如,将所述筒子纱靠近纱管6mm厚度的纱线与剩余纱线分开,实际厚度可视筒子纱实际染色情况而定。

步骤(二),取所述正常纱线和所述色差纱线共n根纱线在织机上进行排纱,所述正常纱线的根数不少于所述色差纱线的根数,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图1至图3示出了3种排纱方式。

所述织物的织法为n根纱线合织,即纱支n根。

步骤(三),将排好的多根纱线一同经过所述织机的纱嘴按照预设编织方法进行编织。

所述色差纱线和所述正常纱线一起经过纱嘴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织物的布面,让整个织物的颜色保持一致性。避免直接将筒子纱进行编织会出现织物颜色不均的情况,并且得到的织物的颜色受到色差纱线的影响较小。相比传统的将色差纱线挑出进行回修或者进行补染的方式,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方法可适用于经编罗纹织物或纬编罗纹织物,如衣领、衣袖等的编织。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纬编织法的编织示意图。本示例中第1模至第n模均为全程成圈编织,以第1模为例,排好的多根纱线一同经过所述织机的纱嘴合成图示的一根纱线,纱嘴带动纱线沿横向移动,由上下织针动作编织形成线圈。按此重复编织n模即形成纬编罗纹织物。可以理解,色差纱线均匀分布在整个织物的布面,让整个织物的颜色保持一致性。具体的编织方法还有很多,不限于图4的示例,只要是将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合织,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采用针织横机进行编织。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若n等于2,则按所述正常纱线和所述色差纱线各一根的方式排纱,如图1所示。

若n大于2,则按所述色差纱线相邻两侧的纱线均为所述正常纱线的方式排纱。如此,使得所述色差纱线包裹于所述正常纱线之间,编织得到的织物颜色更加均匀并且整体颜色与要求颜色差异小。

对于设置有弹性纱(如拉架纱)摆纱位的织机,也可将所述色差纱线排放在弹性纱摆纱位,与所述正常染色的纱线共同编织。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织物的织法为2~6根n根纱线合织,即n等于2~6,例如n等于4、n等于5。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n大于2,即n至少为3。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织物的织法为3~6根n根纱线合织,即n等于3~6。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若n大于4,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至多为2根。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若n大于2,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的根数为1根,所述正常纱线的根数为n-1根。

如此,尽量避免所述色差纱线对所述织物颜色的干扰,使得所述织物的颜色能够满足要求。

所述色差纱线的根数为1根,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若n大于2,则排纱时,所述色差纱线处于居中位置。

即,若纱线总数为奇数,所述色差纱线处于最中间位置,若纱线总数为偶数,所述色差纱线处于最中间两个位置的任一个。

例如,若n等于3时,所述色差纱线排列位置为第2根;若n等于4时,所述色差纱线排列位置为第2根或第3根;若n等于5时,所述色差纱线排列位置为第3根;若n等于6时,所述色差纱线排列位置为第3根第4根。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上述任一示例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织物。

在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织物为纬编罗纹织物,例如衣领、衣袖等。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利用一缸经过染色工序的纯棉筒子纱织造衣领。单个筒子纱的重量为0.8千克,共65个染色筒子纱,一缸筒子纱的总重量为52千克。

衣领织法采用2根纱线合织,将各个筒子纱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挑出回用,与正常染色的纱线共同参与编织。

本实施例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各个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

将65个筒子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全部挑出分开出货,每个有色差筒子重0.08千克,共挑出重量为65*0.08千克=5.2千克筒子,数量为65个。正常颜色的筒子余下0.72千克/个,数量为65个。

(二)排纱

将正常纱的筒子按领袖织法为纱支*2根的纱线排列方法:正常纱线+有色差纱线的方式进行排列,如图1所示。

(三)针织横机编织

两根正常纱线和一根色差纱线一起经过纱嘴均匀的编织到衣领布面上。直到织完整缸,纱线充分利用,衣领颜色均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利用一缸经过染色工序的纯棉筒子纱织造衣领。单个筒子纱的重量为0.8千克,共65个染色筒子纱,一缸筒子纱的总重量为52千克。

衣领织法采用3根纱线合织,将各个筒子纱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挑出回用,与正常染色的纱线共同参与编织。

本实施例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各个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

将65个筒子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全部挑出分开出货,每个有色差筒子重0.08千克,共挑出重量为65*0.08千克=5.2千克筒子,数量为65个。正常颜色的筒子余下0.72千克/个,数量为65个,将65个正常染色的纱线一开为二,变为65*2=130个。

(二)排纱

将正常纱的筒子按领袖织法为纱支*3根的纱线排列方法:正常纱线+色差纱线+正常纱线的方式进行排列,如图2所示。

(三)针织横机编织

两根正常纱线和一根色差纱线一起经过纱嘴均匀的编织到衣领布面上。直到织完整缸,纱线充分利用,衣领颜色均匀且与要求颜色差异很小,颜色和交期均满足订单需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利用一缸经过染色工序的纯棉筒子纱织造衣领。单个筒子纱的重量为0.8千克,共65个染色筒子纱,一缸筒子纱的总重量为52千克。

衣领织法采用4根纱线合织,将各个筒子纱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挑出回用,与正常染色的纱线共同参与编织。

本实施例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各个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

将65个筒子的内层厚度为6毫米的色差纱线全部挑出分开出货,每个有色差筒子重0.08千克,共挑出重量为65*0.08千克=5.2千克筒子,数量为65个。正常颜色的筒子余下0.72千克/个,数量为65个,将65个正常染色的纱线一开为三,变为65*3=195个。

(二)排纱

将正常纱的筒子按领袖织法为纱支*4根的纱线排列方法:正常纱线+正常纱线+色差纱线+正常纱线的方式进行排列,如图3所示。

(三)针织横机编织

两根正常纱线和一根色差纱线一起经过纱嘴均匀的编织到衣领布面上。直到织完整缸,纱线充分利用,衣领颜色均匀且与要求颜色差异很小,颜色和交期均满足订单需求。

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将筒子纱中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分别挑出,正常纱线和色差纱线多根纱线进行排纱,并且正常纱线的根数不少于色差纱线的根数,一同经过织机的纱嘴进行编织,均匀的分布在整个织物的布面,让整个织物的颜色保持一致性,避免直接将筒子纱进行编织会出现织物颜色不均的情况,并且得到的织物的颜色受到色差纱线的影响较小。相比传统的将色差纱线挑出进行回修或者进行补染的方式,上述利用染色不均的筒子纱编织织物的方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