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4290发布日期:2020-11-19 22:1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织物的染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靛蓝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随着科技的发展,蜡染已可通过机械化批量生产。

靛蓝染料是一种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在染色前要将靛蓝染料用还原剂和其他助剂进行处理,使靛蓝染料转为可用的隐色体,才能进行染色。还原剂通常为保险粉和烧碱的混合溶液,成为还原液,还原液与靛蓝原液按照一定配比配制成染液。织物经进布装置依次进入浸轧装置的多个靛蓝染槽,经6-8次染色和氧化后经多个水洗槽水洗,此后烘干完成染色。在染色过程中靛蓝染槽内的部分靛蓝染料和还原液被织物带走,导致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液成分发生变化,若靛蓝染槽内的染液成分有较大变化,或者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液成分不一致,将导致同一批织物染色后出现色差,严重影响织物染色质量。因此需要向靛蓝染槽内补充还原液和靛蓝原液,以保证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料成分符合生产标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定时从每个靛蓝染槽中取样,然后检测染液中的靛蓝染料含量和染液电位值,进一步计算每个靛蓝染槽需补充靛蓝原液和还原液的量,人工添加至各个靛蓝染槽内。此过程耗时耗力,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而且无法准确控制各个工艺参数,难以保证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料指标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目前人工检测靛蓝染液成分并补充靛蓝原液和还原液,耗时耗力且难以保证各个靛蓝染槽内染液成分一致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工艺控制简单、工艺稳定性高的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及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包括还原液缸、靛蓝原液缸、多个靛蓝染槽、循环料槽、回收料槽及控制器,所述循环料槽的出料口经泵和出料管连接至每个靛蓝染槽的补液口,每个靛蓝染槽的放液口经回料管和泵连接至循环料槽的回料口;所述回收料槽的进料端经管路连接至回料管,回收料槽的出料端连接至靛蓝原液缸,所述还原液缸和靛蓝原液缸均通过电磁阀和泵连接至循环料槽;所述循环料槽上连接有取样口,取样口经管路连接至ph计、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及分光光度计,ph计、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分光光度计、泵及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回收料槽底部设置有沉淀渣排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还原液缸、靛蓝原液缸、循环料槽和回收料槽的外壁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靛蓝染槽内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液位计。

作为优选,所述靛蓝染槽的补液口和放液口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各个靛蓝染槽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还原液缸和靛蓝原液缸与循环料槽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该流量计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料槽将整个靛蓝染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循环,使各个靛蓝染槽内的靛蓝染色液维持在一个统一且稳定的状态。

2、将循环料槽作为工艺检测点及工艺控制点,通过控制器接收ph计、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的染液参数,自动控制循环料槽内染液的靛蓝粉含量和保险粉含量,最终保证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液处于相对稳定的还原状态,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3、该系统只需检测循环料槽内染液的参数,从靛蓝染液的多点控制变为整体单点控制,与现有技术中需检测各个靛蓝染槽内的染液参数并单独调整相比,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并且工艺稳定性明显提高。

4、将回收料槽回收的部分染液作为溶解靛蓝粉的溶解水使用,可调整整个系统新液补充量和染液消耗量的平衡,整个系统最佳状态为新液补充量和染液消耗量达到平衡从而无废液排出,减少污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还原液缸;2、靛蓝原液缸;3、靛蓝染槽;31、补液口;32、放液口;4、循环料槽;41、出料口;42、第一水泵;43、出料管;44、回料管;45、第二水泵;46、回料口;5、回收料槽;51、第三水泵;52、沉淀渣排出口;6、电磁阀;7、分光光度计;8、ph计;9、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10、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包括用于盛放保险粉和烧碱混合液的还原液缸1、用于盛放靛蓝粉溶液的靛蓝原液缸2、用于轧染的多个靛蓝染槽3、循环料槽4、回收料槽5及控制器。所述循环料槽4的出料口41经第一水泵42和出料管43连接至每个靛蓝染槽3的补液口31,每个靛蓝染槽3的放液口32经回料管44和第二水泵45连接至循环料槽4的回料口46,形成一个循环流动的染液循环系统。所述回收料槽5的进料端经管路连接至回料管44,该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6和第三水泵51,回收料槽5的出料端连接至靛蓝原液缸2,回收料槽5接收部分从靛蓝染槽3流出的染液,经沉淀后将液体输送至靛蓝原液缸2,用于溶解靛蓝粉。将回收料槽5回收的部分染液作为溶解靛蓝粉的溶解水使用,可调整整个系统新液补充量和染液消耗量的平衡,整个系统最佳状态为新液补充量和染液消耗量达到平衡从而无废液排出,减少污水处理成本。

所述回收料槽5底部设置有沉淀渣排出口52,长时间运行后可从沉淀渣排出口52将沉淀渣输出运走。

循环料槽4作为工艺检测点及工艺控制点,通过控制循环料槽4内染液的靛蓝粉含量和保险粉含量(还原电位),最终保证各个靛蓝染槽3内的染液处于相对稳定的还原状态,符合工艺要求。所述还原液缸1和靛蓝原液缸2均通过电磁阀6和泵10连接至循环料槽4,用于向循环料槽4内补充还原液和靛蓝原液。所述循环料槽4上连接有取样口,优选的取样口设置在循环料槽4的回料口46附近,取样口经管路分别连接至ph计8、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9及分光光度计7,ph计8、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9、分光光度计7、各个水泵及电磁阀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还原液的追加由控制器控制,首先由取样口抽取靛蓝染槽3外排染液,由ph计8测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9检测氧化还原电位,分光光度计检测染液的吸光度并将检测值传输给控制器,本实施例采用上海诺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bdt-1800型号的在线工业污水废水检测仪,可同时检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值。控制器将检测值与标准值(靛蓝隐色体的还原电位为-760mv)进行对比,并根据差值大小控制连接还原液缸1和靛蓝原液缸2的电磁阀6打开,并启动泵10缓慢向循环料槽4内加入还原液和靛蓝原液,经多次检测和添加后直至达到工艺要求的参数为止。所述还原液缸1和靛蓝原液缸2与循环料槽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该流量计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流量计实时计量还原液和靛蓝原液的输出量,以便精确控制添加量。因循环液槽染液处于快速循环流动状态,还原液的自动补充应根据循环流速的大小控制,若流速高,则补充速度加快。

所述靛蓝染槽3内安装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液位计,本实施例采用超声波液位计,液位计实时检测各个靛蓝染槽3的液位,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内预先设定最高液位和最低液位,当达到最高液位或低于最低液位时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和调整,防止管路因阻塞等故障,导致靛蓝染槽3内的染液量异常,影响轧染工艺。所述靛蓝染槽3的补液口31和放液口32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6,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6的通断,便于检修或者单独为某一靛蓝染槽3补液或放液,以调整液位。

长时间自然流动状态下,各个靛蓝染槽3之间的液位会有小的差异,因此本实施例各个靛蓝染槽3之间通过管路连通,使各个靛蓝染槽3内的液位自动调整为一致。

为减少染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氧化情况,所述还原液缸1、靛蓝原液缸2、靛蓝染槽3、循环料槽4、回收料槽5均设置在密封箱体内,各连接管路尽量密封,减少外接空气。

本实施例所述的靛蓝染液整体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料槽4将整个靛蓝染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循环,使各个靛蓝染槽3内的靛蓝染色液维持在一个统一且稳定的状态。染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可以解决或缓解靛蓝染槽3内部不溶物沉淀的问题,设置外置的回收料槽5,可有效去除循环料中的部分杂质,保证染液澄清。

将循环料槽4作为工艺检测点及工艺控制点,通过控制器接收ph计8、氧化还原电位测试仪9、分光光度计7检测到的染液参数,自动控制循环料槽4内染液的靛蓝粉含量和保险粉含量,最终保证各个靛蓝染槽3内的染液处于相对稳定的还原状态,使其符合工艺要求。该系统只需检测循环料槽4内染液的参数,从靛蓝染液的多点控制变为整体单点控制,与现有技术中需检测各个靛蓝染槽3内的染液参数并单独调整相比,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并且工艺稳定性明显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