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槽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2688发布日期:2021-01-30 06:4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槽烫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槽烫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见的洗衣房自动烫平机包括滚筒烫平机与槽式烫平机两种,滚筒熨平机是将被熨烫的布草以一定的圆弧包络在加热旋转的滚筒表面,在传送过程中烫干。布草熨烫过程中只是压力烘干,滚筒与布草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熨烫捋平动作;槽式熨平机则是通过包裹在滚筒上的毛毡卷动布草,在光滑且滚烫的加热凹槽上相对运动捋平而过,滚烫的熨槽使布草里的水分蒸发,光滑的加热表面使布草定形平整,槽式烫平机可以使布草在压力熨烫同时,布草与光滑烫槽表面间有相对运动的熨烫捋平动作,所以槽式烫平机的熨烫质量比滚筒烫平机高出很多。
[0003]
现有的槽式熨平机的烫槽是一种具有夹层容腔的刚性焊接构件,烫槽通过夹层内蒸汽的凝结获得热量,热量使布草得以干燥,光滑的槽内表面使布草平整。
[0004]
不同布料对应的最佳熨烫温度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熨烫温度所需的水蒸气量的多少是需要变化的。
[0005]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不断地向蒸汽夹层内通入热蒸汽来维持烫槽的热度,不能够合理利用蒸汽的余热,不间断的通入热蒸汽也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
[0006]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布料调整夹层容腔开度以及增大了水蒸气利用率的节能槽烫机。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
一种节能槽烫机,包括滚筒、电控箱,包括配置在所述滚筒下方的凹槽型板,凹槽型板与滚筒之间形成烫槽,凹槽型板的内表面为烫槽表面,凹槽型板的端部为半圆形,所述凹槽型板的两端通过与之相连的支撑板支撑,在所述凹槽型板的外表面设有一个与其相连的外附板,且凹槽型板与外附板之间形成夹层容腔,夹层容腔内设有向凹槽型板喷蒸汽的蒸汽喷头,蒸汽喷头尾部连通有蒸汽输送管,所述蒸汽输送管上设有控制蒸汽是否通行的电磁阀,所述外附板上设有连通到夹层容腔的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开关,电控箱分别与电磁阀和出水口的开关信号相连。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蒸汽喷头对凹槽型板进行喷射热蒸汽加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向夹层容腔内通入热蒸汽,更直接地把水蒸气的热量传递到凹槽型版,设置有电控箱,温控箱根据熨烫机所熨烫的布料调节电磁阀控制热蒸汽进量,从而使得凹槽型板上熨烫面的温度产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布料,不用不停地向夹层容腔内通入热蒸汽,在减少了热蒸汽的用量的同时,且使得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筒设有轴心杆,轴心杆两
端均转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可调节升降的伸缩杆。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调节升降的伸缩杆来支撑滚筒,实现了滚筒的自由升降调节,在方便放取布料的基础上,还可以与凹槽型板形成对布料的一个挤压力,因为衣物布料在熨烫时不仅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压力,所以升降滚筒可以使得熨烫效果更好。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包括内板与外板,外板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凹槽型板的两端与所述内板固连,在内板外侧转动设有一对滑块,所述滑块轴向平行于滚筒轴向,位于上侧的滑块称为上滑块,位于下侧的滑块称为下滑块;所述外板紧贴所述内板,外板上对应所述滑块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滑槽,支撑板外部设有内板驱动架,所述内板驱动架包括转动连接于同一交叉点的横向推杆、内板支架,内板支架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内板转动连接,所述横向推杆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一个横向设置在外板上的电缸相连。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凹型槽板的高度,从而使得凹槽型板与滚筒之间形成挤压力,同样不仅方便了放取布料,还使得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型板的内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信号相连。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型板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把夹层容腔内放入的布料受挤压后的压力信号传输给电控箱,通过电控箱控制滚筒或者凹槽型板的升降,从而使得不同衣物布料在熨烫时获得不同的挤压力来适应熨烫,匹配熨烫温度,最终达到一个最好的熨烫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电缸未伸出时,所述下滑块抵接所述限位滑槽的下边缘,电缸伸出一段使得内板支架、外板支架均垂直于横向推杆时,所述上滑块抵接所述限位滑槽的上边缘。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槽的上下边缘分别限制了凹槽型板所能到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凹槽型板与所述滚筒的截面圆同心,所述半圆形的直径大于所述滚筒的截面圆直径。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凹型槽板与滑块贴紧时能够相切,使得挤压衣物布料的效果更好,有益于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附板与凹槽型板的形状一致;在所述外附板的外表面还设有阻止所述夹层容腔内的温度下降的保温层。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使得向夹层容腔内通入热蒸汽后热量不容易流失,使得凹槽型板的热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保持熨烫,也有利于节省热蒸汽,有一定经济价值。
[002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蒸汽喷头与电控箱信号相连,所述蒸汽喷头上设有喷孔,且所述喷孔疏密可调。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喷头根据不同的衣物布料对熨烫温度的需求,调节喷孔的疏密,使得凹槽型板的熨烫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2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层容腔内且在凹槽型板的外表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信号相连。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随时获取到凹槽型板上的热度值,反馈给电控箱,再通过电控箱控制电磁阀的启闭,并调节蒸汽喷头的喷孔疏密,最终控制住夹层容腔内凹槽型板的熨烫温度在所熨烫衣物布料最适宜的熨烫范围内,使得最终的熨烫效果最好。
[002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筒外壁套设有毛毡层。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毡层的设置可以在熨烫时更好地保护所熨烫的衣物布料。
[002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
1.控制热蒸汽的通断,在促进熨烫效果的同时减少了热蒸汽的使用;
[0031]
2.调节滚筒或者凹槽型板的升降,使得衣物布料在熨烫时压力可调,并匹配熨烫温度,不仅有利于放入和取出衣物布料,还会大大提升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
[0032]
3.夹层容腔内蒸汽喷头的喷孔疏密可以根据温度感应器所获得的数据自由调整,以适应所熨烫的衣物布料,使得熨烫效果更好,并合理利用热蒸汽,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一种节能槽烫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是一种节能槽烫机的剖视图;
[0035]
图3是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4是蒸汽喷头与蒸汽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5是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1、滚筒;11、轴心杆;12、支撑杆;13、毛毡层;2、凹槽型板;21、烫槽; 23、压力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3、外附板;4、支撑板;41、外板;42、内板;43、滑块;431、上滑块;432、下滑块;44、限位滑槽;45、内板驱动架;451、横向推杆;452、内板支架; 5、夹层容腔;6、蒸汽喷头;7、蒸汽输送管;8、电磁阀;9、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0]
实施例一:
[0041]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节能槽烫机,包括滚筒1、电控箱以及配置在滚筒1下方的凹槽型板2,滚筒1设有轴心杆11,轴心杆11两端均转动设有支撑杆12,滚筒1外壁套设有毛毡层13,可以在熨烫时更好地保护所熨烫的衣物布料,凹槽型板2与滚筒1之间形成烫槽21,凹槽型板2的内表面为烫槽21表面,凹槽型板2的两端通过与之相连的支撑板4支撑且凹槽型板2的端部为半圆形,半圆形与滚筒1的截面圆同心,半圆形的直径大于滚筒1的截面圆直径,使得凹型槽板与滑块43贴紧时能够相切,使得挤压衣物布料的效果更好,有益于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在凹槽型板2的外表面设有一个与其相连的外附板3,且凹槽型板2与外附板3之间形成夹层容腔5,夹层容腔5内设有向凹槽型板2喷蒸汽的蒸汽喷头6,蒸汽喷头6尾部连通有蒸汽输送管7,蒸汽输送管7上设有控制蒸汽是否通行的电磁阀8,
电控箱控制电磁阀8的启闭。
[0042]
采用如申请号为:cn201310343642.7的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干衣机蒸汽喷头的安装结构以及干衣机中相似结构的蒸汽喷头6对凹槽型板2进行喷射热蒸汽加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向夹层容腔5内通入热蒸汽,更直接地把水蒸气的热量传递到凹槽型版,设置有电控箱,温控箱根据熨烫机所熨烫的布料调节电磁阀8控制热蒸汽进量,从而使得凹槽型板2上熨烫面的温度产生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布料,不用不停地向夹层容腔5内通入热蒸汽,在减少了热蒸汽的用量的同时,且使得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43]
参照图1、图3,支撑板4包括内板42与外板41,外板41固定在地面上,凹槽型板2的两端与内板42固连,在内板42上且位于烫槽21下方两侧各自安装有一对能够绕自身轴向旋转的滑块43,滑块43轴向平行于滚筒1轴向,位于上侧的滑块43称为上滑块431,位于下侧的滑块43称为下滑块432;外板41紧贴内板42,外板41上对应滑块43位置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滑槽44,限位滑槽44的上下边缘分别限制了凹槽型板2所能到达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支撑板4外部设有内板驱动架45,内板驱动架45包括转动连接于同一交叉点的横向推杆451、内板支架452,内板支架452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内板42转动连接,横向推杆451远离交叉点的一端与一个横向设置在外板41上的电缸相连。电缸未伸出时,下滑块432抵接限位滑槽44的下边缘,电缸伸出一段使得内板支架452垂直于横向推杆451时,上滑块431抵接限位滑槽44的上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凹型槽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凹槽型板2与滚筒1之间形成挤压力,同样不仅方便了放取布料,还使得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44]
参照图2,凹槽型板2的内表面设有型号为zcl5系列的压力传感器 23,压力传感器 23与电控箱信号相连。凹槽型板2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 23把夹层容腔5内放入的布料受挤压后的压力信号传输给电控箱,通过电控箱控制滚筒1或者凹槽型板2的升降,从而使得不同衣物布料在熨烫时获得不同的挤压力来适应熨烫,匹配熨烫温度,最终达到一个最好的熨烫效果。
[0045]
夹层容腔5内且在凹槽型板2的外表面上设有型号为kzw/p-240e的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与电控箱信号相连,温度传感器24的设置便于随时获取到凹槽型板2上的热度值,反馈给电控箱,再通过电控箱控制电磁阀8的启闭,并调节蒸汽喷头6的喷孔疏密,最终控制住夹层容腔5内凹槽型板2的熨烫温度在所熨烫衣物布料最适宜的熨烫范围内,使得最终的熨烫效果最好。
[0046]
外附板3与凹槽型板2的形状一致;在外附板3的外表面还设有阻止夹层容腔5内的温度下降的保温层,保温层的设置使得向夹层容腔5内通入热蒸汽后热量不容易流失,使得凹槽型板2的热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利于保持熨烫,也有利于节省热蒸汽,有一定经济价值。
[0047]
参考图4,蒸汽喷头6与电控箱信号相连,蒸汽喷头6上设有喷孔,且喷孔疏密可调,蒸汽喷头6根据不同的衣物布料对熨烫温度的需求,调节喷孔的疏密,使得凹槽型板2(如图2)的熨烫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衣物布料的熨烫效果更好。
[004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把需要熨烫的衣物布料放入到烫槽21的入口,在熨烫之前,电控箱就已控制电磁阀8打开,使热蒸汽通过蒸汽输送管7提前进入夹层容腔5,并通过若干蒸汽喷头6对凹槽型板2喷射热蒸汽,等到温度传感器24把到达匹配熨烫衣物布料温度的信号传达给电控箱,电控箱控制电缸的运动,从而驱动内板驱动架45,使得支撑板4的内
板42的位置得到调整,直到凹槽型板2与滚筒1之间的距离能够适配到衣物布料的厚度,并对衣物布料形成一定的挤压力,接着电控箱控制滑块1旋转,把衣物布料带入到烫槽21中,对衣物布料形成挤压熨烫,最后熨烫完成,衣物布料从烫槽21另一侧的出口出来。
[0049]
实施例二:
[0050]
参照图5,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杆12为可调节升降的伸缩杆。伸缩杆通过驱动件调节伸缩,通过可调节升降的伸缩杆来支撑滚筒1,实现了滚筒1的自由升降调节,在方便放取布料的基础上,还可以与凹槽型板2(如图2)形成对布料的一个挤压力,因为衣物布料在熨烫时不仅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压力,所以升降滚筒1可以使得熨烫效果更好。
[005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把需要熨烫的衣物布料放入到烫槽21的入口,在熨烫之前,电控箱就已控制电磁阀8打开,使热蒸汽通过蒸汽输送管7提前进入夹层容腔5,并通过若干蒸汽喷头6对凹槽型板2喷射热蒸汽,等到温度传感器24把到达匹配熨烫衣物布料温度的信号传达给电控箱,电控箱控制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伸缩杆伸缩,直到凹槽型板2与滚筒1之间的距离能够适配到衣物布料的厚度,并对衣物布料形成一定的挤压力,接着电控箱控制滑块1旋转,把衣物布料带入到烫槽21中,对衣物布料形成挤压熨烫,最后熨烫完成,衣物布料从烫槽21另一侧的出口出来。
[005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