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压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3519发布日期:2021-02-26 22:5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布料压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布料压光技术领域,具体为布料压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布料生产用压光装置是一种进行布料表面压光处理的设备,在进行布料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生产程序用于对布料表面进行涂层然后进行压光,这就需要用到压光机。压光机是用于提高表面光泽度的设备,压光上光工艺的一种,印刷品表面经过涂料后,待上光层干燥,若需再次提高上光涂层的平滑度和光泽度,可经压光机压光,一般上光的光泽度在65-85%左右,压光后可以达到90-95%以上的光泽度,同时,压光后让布料的表面看起来更加结实,密度更高。
[0003]
授权公告号cn207276986u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8年4月27日公开了一纺织布料生产用压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外壁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万向轮,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焊接有两根第一支撑杆,且两根第一支撑杆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同一个送料筒,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另一侧焊接有两根第二支撑杆,且两根第二支撑杆的相对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有同一个收料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便于移动,移动后便于固定,稳定性较好,利用热气对布料的上下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保证了压光时的质量,压光后,布料表面的温度能够快速下降,以便快速收料,另外实现了自动化送料和收料,提高了布料压光的高效率。
[0004]
现有的布料压光装置,虽然,压光后,布料表面的温度能够快速下降,以便快速收料。然而,在压光不同的布料时,用于布料表面的涂料会不同,未对压光轮对表面进行清除上一次布料压光后的残留涂料,影响后续的布料压光的表面色泽。同时,在布料输送的压光轮对过程中,布料会出现褶皱现象,以及布料表面附着线头线渣,影响布料的压光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布料压光装置,以解决在压光不同的布料时,用于布料表面的涂料会不同,未对压光轮对表面进行清除上一次布料压光后的残留涂料,影响后续的布料压光的表面色泽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布料压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面安装有压光轮对,所述压光轮对的表面套接有清洁圈,所述清洁圈的内部黏贴有清洁套,清洁套与压光轮对的表面接触,所述清洁圈的表面固定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的侧面固定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面开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
[0007]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布料穿过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之间,通过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的圆弧相对端抹平布料的褶皱。所述第二抹平板的两端固定有紧固杆,紧固杆为螺纹杆,紧固杆与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开有紧固孔,所述紧固杆穿
过紧固孔,所述紧固杆的表面连接有螺母。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抹平板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毛刷板,所述第一毛刷板的侧面连接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二抹平板的底端固定第二毛刷板,所述第二毛刷板的表面连接第二毛刷。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工作台垂直,第一支撑板为矩形板,所述压光轮对和工作台平行,压光轮对为上下两根压辊,布料从压辊轮对中间穿过并被压光,所述清洁圈位于压光轮对的两端。
[0010]
优选的,所述拨动板和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定位柱为橡胶材质圆柱,所述定位柱和第一支撑板垂直。
[0011]
优选的,第一抹平板固定在工作台的一端,倾斜固定安装;所述第二支撑板和工作台倾斜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抹平板固定在工作台的一端,所述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的相对端均为圆弧结构,且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相互对齐,均与第二支撑板平行;所述紧固孔为矩形孔。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处于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毛刷板和第二毛刷板平行,布料穿过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之间,第二毛刷和第一毛刷均与布料的表面接触,并刷除布料表面附着的线头线渣。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压光不同的布料,上一次布料压光完成后,通过拨动板推拉清洁圈,使得清洁套对压光轮对表面进行清除上一次布料压光后的残留涂料,保证后续的布料压光的表面色泽。
[0014]
2、待压光的布料通过第一抹平板和第二抹平板之间后,被抹平,避免布料褶皱,影响压光质量。
[0015]
3、通过第一毛刷和第二毛刷,对待压光的布料的两面进行刷除附着的线头线渣,保持布料表面的清洁,提高布料的压光成色。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放大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左视图。
[0020]
图中:1、工作台;2、布料;3、第一支撑板;4、压光轮对;5、第一抹平板;6、第二抹平板;7、第二支撑板;8、紧固孔;9、第一毛刷板;10、第一毛刷;11、第二毛刷;12、第二毛刷板;13、螺母;14、紧固杆;15、清洁套;16、清洁圈;17、拨动板;18、定位孔;19、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请参阅图1和图4,布料压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为矩形平台;工作台1的顶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为矩形板,第一支撑板3和工作台1垂直;第一支撑板3的侧面安装有压光轮对4,压光轮对4和工作台1平行,压光轮对4为上下两根压辊,布料2从压光轮对4中间穿过并被压光。
[0022]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压光轮对4的表面套接有清洁圈16,清洁圈16位于压光轮对
4的两端,不与布料2接触;清洁圈16的内部黏贴有清洁套15,清洁套15与压光轮对4的表面接触,推拉清洁圈16时,清洁套15对压光轮对4表面清除残留涂料。
[0023]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清洁圈16的表面固定有拨动板17,拨动板17和第一支撑板3平行;拨动板17的侧面固定有定位柱19,定位柱19为橡胶材质圆柱,利于插入定位孔18并紧固,定位柱19和第一支撑板3垂直;第一支撑板3的内侧面开有定位孔18,定位柱19插入定位孔18,对清洁圈16进行定位,避免清洁圈16被压光轮对4带动旋转并触碰布料2。
[0024]
请参阅图1和图2,工作台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和工作台1倾斜固定安装;第二支撑板7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的相对端均为圆弧结构,且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相互对齐,均与第二支撑板7平行;布料2穿过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之间,通过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的圆弧相对端抹平布料2的褶皱。
[0025]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抹平板5固定在工作台1的一端,倾斜固定安装;第二抹平板6的两端固定有紧固杆14,紧固杆14为螺纹杆,紧固杆14与第二支撑板7的侧面垂直;第二支撑板7的侧面开有紧固孔8,紧固孔8为矩形孔,紧固孔8与第二支撑板7平行。
[0026]
请参阅图1和图2,紧固杆14穿过紧固孔8,紧固杆14的表面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位于第二支撑板7的外侧;紧固杆14可以沿着紧固孔8方向移动,并紧固,调节第二抹平板6和第一抹平板5之间的间距。
[0027]
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抹平板5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毛刷板9,第一毛刷板9的侧面连接有第一毛刷10;第二抹平板6的底端固定第二毛刷板12,第一毛刷板9和第二毛刷板12平行,第二毛刷板12的表面连接第二毛刷11,第一毛刷10和第二毛刷11处于相对位置,并与第二支撑板7平行;布料2穿过第一毛刷10和第二毛刷11之间,第二毛刷11和第一毛刷10均与布料2的表面接触,并刷除布料2表面附着的线头线渣。
[0028]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压光轮对4通过第一支撑板3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清洁圈16和清洁套15套接在压光轮对4的表面,并通过拨动板17表面的定位柱19进行定位。
[0029]
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通过第二支撑板7倾斜安装在工作台1的一端,第一毛刷10通过第一毛刷板9安装在第一抹平板5的下方,第二毛刷11通过第二毛刷板12安装在第二抹平板6的下方。
[0030]
收料筒收卷并拉动布料2,布料2依次穿过第一毛刷10与第二毛刷11之间,第一抹平板5与第二抹平板6之间,压光轮对4之间。
[0031]
布料2穿过第一毛刷10和第二毛刷11之间,第二毛刷11和第一毛刷10刷除布料2表面附着的线头线渣,保持布料2表面的清洁;之后,布料2穿过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之间,通过第一抹平板5和第二抹平板6的圆弧相对端抹平布料2的褶皱,保持布料2表面的平滑,利于压光;最后,布料2从压光轮对4中间穿过并被压光,布料2一次压光完成。
[0032]
在进行下一布料2压光时,推拉拨动板17带动清洁圈16和清洁套15,沿着压光轮对4方向来回移动,使得清洁套15对压光轮对4表面进行清除上一次布料2压光后的残留涂料,保持压光轮对4表面的清洁,保证后续的布料2压光的表面色泽;清除完成后,推动拨动板17,定位柱19插入定位孔18,对清洁圈16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