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及其预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8954发布日期:2022-04-30 20:3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干衣机及其预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衣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衣机及其预冷结构。


背景技术:

2.热泵干衣机作为高效环保节能的干衣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热泵干衣机的工作原理为:热干空气在滚筒内与湿衣物进行热质交换后变为温湿空气,温湿空气流经热泵系统中的蒸发器,在蒸发器进行冷却除湿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加热后成为热干空气,并由风机提供动力重新返回滚筒,进行下一次循环。
3.直排式热泵干衣机的结构简单、除湿速率也快,但存在干扰室内湿度,降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缺点,正逐步被闭式热泵干衣机替代。闭式热泵干衣机虽然有不影响周围环境相对湿度的优点,但却存在衣物干燥时间长、烘干效果差的缺点,造成这样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冷却除湿效果较差。
4.目前,缩短烘干时间的方式主要为提升滚筒的进口空气温度、在有限空间内增大换热面积、增大换热工质流量,这些方式均存在成本及能耗的大幅增加,且干衣速度并没有相应的大幅提高。
5.综上所述,如何设计干衣机,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烘干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衣机的预冷结构,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烘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预冷结构的干衣机。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干衣机的预冷结构,包括:滚筒,蒸发器,用于与所述滚筒的出风口连通的预冷风道;其中,所述预冷风道的顶端设置有预冷出口,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预冷出口处,且所述蒸发器外壁的冷凝水能够落至所述预冷风道内。
9.可选地,所述预冷风道包括:沿所述滚筒轴向依次分布且连通的第一预冷段和第二预冷段,所述第一预冷段和所述滚筒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预冷段的出口处,所述预冷出口为所述第二预冷段的出口。
10.可选地,所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还包括预冷装置,所述预冷装置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干衣机的冷凝器之间且用于冷却自所述蒸发器流向所述冷凝器的气流。
11.可选地,所述预冷装置为预冷喷淋装置。
12.可选地,所述预冷风道设置有:接水槽,以及与所述接水槽连通的排水管;其中,所述排水管设置有排水阀。
13.可选地,所述预冷风道位于所述滚筒的底侧,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滚筒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
14.可选地,干衣机的冷凝器和循环风机均位于所述滚筒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且所
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顶侧,所述循环风机靠近所述滚筒的进风口。
15.可选地,所述干衣机的压缩机位于所述预冷风道底侧。
16.可选地,所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和/或第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位于干衣机的冷凝器的进风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侧。
17.基于上述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该干衣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通过在滚筒和蒸发器之间设置预冷风道,滚筒排出的温湿空气在流经预冷风道的过程中被冷却,而且利用蒸发器外壁上的冷凝水进一步冷却温湿空气,有效降低了温室空气的温度,提高了冷却除湿效果,从而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烘干效果;同时,在气流流经蒸发器之前进行预冷,降低了蒸发器的热负荷,实现了节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以及现有干衣机的工作焓湿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包括:滚筒9,蒸发器3,用于与滚筒9的出风口连通的预冷风道;其中,预冷风道的顶端设置有预冷出口,蒸发器3位于预冷出口处,且蒸发器3外壁的冷凝水能够落至预冷风道内。
24.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3外壁的冷凝水落至预冷风道内,实现了冷凝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提高了冷却除湿效果。图1中,空心线条线表示气流的流动方向,虚箭头线表示冷凝水的流向,实箭头线表示冷媒的流向。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通过在滚筒9和蒸发器3 之间设置预冷风道,滚筒9排出的温湿空气在流经预冷风道的过程中被冷却,而且利用蒸发器3外壁上的冷凝水进一步冷却温湿空气,有效降低了温室空气的温度,提高了冷却除湿效果,从而缩短了干燥时间,提高了烘干效果;同时,在气流流经蒸发器3之前进行预冷,降低了蒸发器3的热负荷,实现了节能;也实现了对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26.对于上述预冷风道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具体地,上述预冷风道包括:沿滚筒9轴向依次分布且连通的第一预冷段11和第二预冷段 12,第一预冷段11和滚筒9
的出风口连通,蒸发器3位于第二预冷段12的出口处,预冷出口为第二预冷段12的出口。可以理解的是,蒸发器3位于第二预冷段12的正上方或侧上方。
27.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除湿效果,上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还包括预冷装置,该预冷装置设置于蒸发器3和干衣机的冷凝器6之间且用于冷却自蒸发器3 流向冷凝器6的气流。
28.对于上述预冷装置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预冷装置为预冷喷淋装置。具体地,上述预冷喷淋装置用于喷淋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来冷却空气。当然,也可选择上述预冷装置为其他装置,例如预冷换热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29.上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中,蒸发器3外壁的冷凝水落至预冷风道内、在冷却除湿过程中也会冷凝出水,则预冷风道内会有水。为了保证正常运行,需要排出预冷风道内的水。具体地,上述预冷风道设置有:接水槽,以及与接水槽连通的排水管13;其中,排水管13设置有排水阀2。
3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排水管13位于预冷风道的外部,且排水管13外伸于干衣机的壳体10。若上述预冷风道包括上述第二预冷段12,则上述接水槽设置于第二预冷段12。
31.为了减小体积,可选择上述预冷风道位于滚筒9的底侧,蒸发器3位于滚筒9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这样,充分利用了滚筒9底侧的空间,避免了增大整个干衣机的体积。
32.进一步地,上述干衣机的冷凝器6和循环风机8均位于滚筒9设置有进风口的一端,且冷凝器6位于蒸发器3的顶侧,循环风机8靠近滚筒9的进风口。
33.为了提高整机的稳定性,上述干衣机的压缩机1位于预冷风道底侧。若上述预冷风道包括上述第二预冷段12,则压缩机1位于第二预冷段12的底侧。
34.上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中,也可选择上述蒸发器3也设置于滚筒9的底侧,但是,这样较易增大整个干衣机的体积。
3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各个部件以其他方式分布,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36.为了提高加热效果,上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5和/或第二加热装置7,其中,第一加热装置5位于干衣机的冷凝器6的进风侧,第二加热装置7位于冷凝器6的出风侧。
37.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需要选择设置第一加热装置5和第二加热装置7,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启动第一加热装置5和第二加热装置7,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38.对于上述第一加热装置5和第二加热装置7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加热装置5和第二加热装置7均为电加热装置,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5和第二加热装置7均为电加热丝,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39.上述干衣机中,连通蒸发器3和冷凝器6的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4,以保证正常工作。
40.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该干衣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
41.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预冷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干衣机包括上述干衣机的预冷结构,则上述干衣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42.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空气湿度d,纵坐标为空气的干球温度t。
43.图2中,过程1-2-3-4-1为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现有干衣机的系统循环,其中:过程
1-2为滚筒内的吸湿过程,过程2-3-4为蒸发器内冷却除湿过程,过程4-1为冷凝器加热过程。
44.图2中,过程1
’‑2’‑2”‑2”’‑3’‑4’‑1’
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的系统循环;过程1
’‑2’
为滚筒9内的吸湿过程;过程2
’‑
2”为预冷风道的冷却过程;过程 2
”‑2”’
为蒸发器3外壁流下的冷凝水冷却过程,实际应用中,蒸发器3外壁流下的冷凝水冷却过程有可能到3’点甚至沿100%相对湿度线到3’与4’之间某点;过程3
’‑4’
为蒸发器3内冷却除湿过程;过程4
’‑1’
为冷凝器6加热过程。
45.通过图2可以明显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干衣机较现有干衣机,有效提高了冷却除湿效果。
4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