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1974发布日期:2022-03-19 22:4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服装、家纺、箱包等领域中,标签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现有标签存在难以手撕且不耐水洗等多种问题。因此,以上问题成为当前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包括
7.上表层,
8.中间层,其设置在上表层的下表面;
9.下表层,其设置在中间层的下表面,以及
10.上表层和下表层为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层为非织造布层,中间层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
11.优选的,上表层与中间层之间设置有交联层。
12.优选的,凹痕的边缘开设有开口。
13.优选的,开口为v字形。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手撕且耐水洗的效果,并且不影响其印刷的工艺。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中间层的俯视图。
18.图中:1上表层,2中间层,3下表层,4凹痕,5交联层,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结合图1、图2,具有以下实施例。
21.实施例1: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包括
22.上表层1,
23.中间层2,其设置在上表层1的下表面;
24.下表层3,其设置在中间层2的下表面,以及
25.上表层1和下表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层2为非织造布层,中间层2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4。
26.中间层2用非织造布以及中间层2上设有凹痕4,这样方便后期的手撕,使手撕更加容易。
27.实施例2: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包括
28.上表层1,
29.中间层2,其设置在上表层1的下表面;
30.下表层3,其设置在中间层2的下表面,以及
31.上表层1和下表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层2为非织造布层,中间层2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4。
32.上表层1与中间层2之间设置有交联层5。这样可以使中间层2和上表层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不容易脱落。
33.实施例3: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包括
34.上表层1,
35.中间层2,其设置在上表层1的下表面;
36.下表层3,其设置在中间层2的下表面,以及
37.上表层1和下表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层2为非织造布层,中间层2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4。
38.凹痕4的边缘开设有开口6,这样手撕的时候非常方便,不会因为手撕影响周边的材料,手撕会根据凹痕和开口进行,更加规则统一。
39.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将开口6设置成v字形,这样方便手撕。
40.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等,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层(1),中间层(2),其设置在上表层(1)的下表面;下表层(3),其设置在中间层(2)的下表面,以及上表层(1)和下表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中间层(2)为非织造布层,中间层(2)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4)。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层(1)与中间层(2)之间设置有交联层(5)。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4)的边缘开设有开口(6)。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6)为v字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撕非织造布标签,涉及商标织带领域,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依次堆叠,中间层上间隔相同距离设置有凹痕,且凹痕的边缘开设有开口。具有方便手撕、耐水洗的效果。水洗的效果。水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符晔 雷鹏飞 虞一浩 韩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凯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9
技术公布日:2022/3/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