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染上蜡装置

文档序号:31667245发布日期:2022-09-28 00:1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染上蜡装置

1.本发明涉及蜡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蜡染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0003]
虽然如今已经有很多的自动化蜡染装置,但是为了实现自动化操作,都是采用的低温型染料,虽然加工效率以及色彩的多样性上比传统的手工制作要更加出色,但是在环保和文化艺术方面,传统的制作方式仍然具有其不可替代性。
[0004]
在传统手工进行蜡染上蜡时,一般采用的都是自制的钢刀,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这种工具在操作时,对于蜡染工人的要求较高,需要在蜡凝固前做到快速且均匀的涂覆,一旦出现迟滞,就需要人工进行清理。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于蜡染工人操作要求相对降低且使用便利的蜡染上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蜡染上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等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蜡染上蜡装置,包括蜡刀和用于存储流质蜡的蜡桶,所述蜡刀包括外套筒和固定套接在外套筒内的导流管,所述外套筒远离导流管的末端固定连接设置有刀头,所述导流管一端贯通外套筒末端且与蜡桶相连通,所述导流管另一端位于外套筒内,且通过通孔与嵌入设置在刀头表面的导流槽相连通,所述外套筒内位于导流管外围环绕设置有与导流管表面贴合的保温层,所述导流管内靠近通孔一端设置有控制阀。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刀头的截面为梯形,且其上底一端与外套筒固定连接,其上底一端的厚度大于下底一端的厚度,所述刀头的上底一端沿其表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所述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扇形结构,所述导流槽一端与通孔对齐且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槽靠近导流管下底的一侧与刀头表面齐平。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流管末端通过挠性管与蜡桶相连通,挠性管外围套接设置有岩棉卷毡。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蜡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装配固定设置有上盖,所述筒体内壁嵌入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上盖上贯通设置有与筒体相连通的排烟管,所述筒体底部安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入筒体内,且传动连接设置有螺旋扇叶,所述筒体底部通过出料管与蜡刀相连通。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烟管包括贯通设置在上盖上的管体,所述管体为“l”形弯折的管道结构,所述管体远离上盖的末端通过螺纹配合装配连接设置有过滤筒,
所述管体靠近上盖的一端内壁两侧呈交错状固定设置有多组冷凝板。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筒为筒状结构,且两端均镶嵌有滤网,过滤筒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过滤筒一端伸入管体端部,且与固定在管体内壁中的螺纹套配合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另一端贴合设置在管体端部表面。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组冷凝板上贯通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管体的端部同心设置,所述转轴与所述冷凝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围与冷凝板下侧边缘相对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多组刮刀,所述刮刀与所述冷凝板下表面贴合设置,所述转轴末端外围转动连接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和所述管体端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通过套接设置在螺旋扇叶轴端的支撑架与其形成同步传动配合。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和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通过多组连杆连接固定,所述外圈固定安装在筒体内壁上,所述内圈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置有装配接头,所述装配接头与螺旋扇叶的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装配接头相对的末端嵌入设置有与装配接头套接适配的装配孔。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配接头和所述装配孔的断面均为多边形。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呈流体状态的蜡置于蜡桶内,并且可以导入到导流管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通孔导入到导流槽,此时蜡染工人可以握持在外套筒上,并利用刀头将蜡均匀涂覆在布料上,通过控制阀可以控制调节出蜡的速度和流量,而保温层配合可以延长蜡的凝固时间,更加有利于蜡染工人操作。上述的结构设置,对于蜡染工人的操作速度要求降低,可以更加从容的进行涂覆,且不会存在因操作时间过长而造成工具上的蜡凝固,避免了上述原因造成的涂覆不均匀问题,减少了人工清理凝固蜡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中蜡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中蜡刀的正视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中蜡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中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中排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底板,2-置料台,3-蜡桶,31-筒体,32-进料管,33-上盖,34
‑ꢀ
电机,35-螺旋扇叶,36-出料管,37-支撑架,3701-外圈,3702-内圈,3703
‑ꢀ
连杆,3704-装配接头,4-蜡刀,41-外套筒,42-导流管,43-刀头,44-控制阀,45-保温层,46-通孔,47-导流槽,5-排烟管,51-管体,52-过滤筒,53
‑ꢀ
转轴,54-冷凝板,55-刮刀,56-滤网,57-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请参阅图1、3~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蜡染上蜡装置,包括蜡刀4和用于存储流质蜡的蜡桶3,所述蜡刀4包括外套筒41和固定套接在外套筒41 内的导流管42,所述外套筒
41远离导流管42的末端固定连接设置有刀头43,所述导流管42一端贯通外套筒41末端且与蜡桶3相连通,所述导流管42另一端位于外套筒41内,且通过通孔46与嵌入设置在刀头43表面的导流槽47 相连通,所述外套筒41内位于导流管42外围环绕设置有与导流管42表面贴合的保温层45,所述导流管42内靠近通孔46一端设置有控制阀44。其中,优选的,蜡桶3通过底座安装固定在底板1上,且底板1上和蜡桶3对应配合设置有置料台2,置料台2上用于放置需要上蜡的布料。使用时,呈流体状态的蜡置于蜡桶3内,并且可以导入到导流管42中,根据需要,可以通过通孔46导入到导流槽47,此时蜡染工人可以握持在外套筒41上,并利用刀头 43将蜡均匀涂覆在布料上,通过控制阀44可以控制调节出蜡的速度和流量,而保温层45配合可以延长蜡的凝固时间,更加有利于蜡染工人操作。上述的结构设置,对于蜡染工人的操作速度要求降低,可以更加从容的进行涂覆,且不会存在因操作时间过长而造成工具上的蜡凝固,避免了上述原因造成的涂覆不均匀问题,减少了人工清理凝固蜡的工作。其中优选的,刀头43和导流管42均采用铜基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更加能够延长蜡的凝固时间,而保温层45既可以采用加热电阻丝,以此保证蜡的流动状态,也可以采用酚醛树脂层、石棉层等保温效果较好的材料,通过保温来保证蜡桶3注出的蜡能够保持流动状态。而其中的控制阀44可以采用球阀,其控制端贯通外套筒 41并设置旋钮,通过旋钮控制可以调节流量并控制启闭,这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节。
[0028]
进一步的,如图3~5所示,所述刀头43的截面为梯形,且其上底(梯形结构中两平行边中的较短边为上底,较长边为下底)一端与外套筒41固定连接,其上底一端的厚度大于下底一端的厚度,所述刀头43的上底一端沿其表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所述导流槽47,所述导流槽47为扇形结构,所述导流槽47一端与通孔46对齐且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槽47靠近导流管42下底的一侧与刀头43表面齐平。通过上述的设置,自导流管42中被导出的蜡可以通过通孔46进入到导流槽47,而导流槽47可以将蜡导流到刀头43下底边缘,方便工人操作涂覆,而蜡的附着力较大,也不会因为刀头43操作时的倾斜设置而直接脱离导流槽47,这样的设计操作更加简单,不需要工人频繁的利用工具蘸取蜡,涂覆时蜡的输出稳定,便于涂覆均匀。
[0029]
其中,优选的,如图1~2所示导流管42末端通过挠性管(图中未示出) 与蜡桶3相连通,挠性管外围套接设置有岩棉卷毡(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方便蜡刀4的操作,同时具有足够的延展性和灵活度。而因为挠性管的延伸,虽然有保温的岩棉卷毡设置,流动状态的蜡仍然会有一定的降温,因此配合保温层45的设置,可以在操作便利的同时保证蜡在涂覆时的效果。
[0030]
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蜡在操作时的流动稳定性,如图1~2所示所述蜡桶3包括筒体31,所述筒体31上端装配固定设置有上盖33,所述筒体31内壁嵌入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图中未示出),所述上盖33上贯通设置有与筒体 31相连通的排烟管5,所述筒体31底部安装设置有电机34,所述电机34的输出端伸入筒体31内,且传动连接设置有螺旋扇叶35,所述筒体31底部通过出料管36与蜡刀4相连通。其中优选的,筒体31的侧壁以及上盖33内均填充有保温材料,而筒体31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出料管36 上设有阀门以方便控制筒体31内蜡的排放,筒体31一侧上部贯通设置有进料管32,通过进料管32可以投入蜡块,利用筒体31内加热电阻丝的加热融化,后续通过出料管36可以排出,出料管36通过软管和导流管42相连通,蜡的输出更加便利,电机34启动后带动螺旋扇叶35转动,能够自下而上提升流
动的蜡,从而方便后续涂覆,均匀效果更好。
[0031]
在蜡的加热过程中,其中的杂质和挥发物气味较大,对于环境和操作人员影响较大,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如图1~2、7~8所示,所述排烟管5包括贯通设置在上盖33上的管体51,所述管体51为“l”形弯折的管道结构,所述管体51远离上盖33的末端通过螺纹配合装配连接设置有过滤筒52,所述管体51靠近上盖33的一端内壁两侧呈交错状固定设置有多组冷凝板54。其中,冷凝板54分设于管体51内壁的两侧,且同侧垂直分布有多组,冷凝板54呈犬牙交错状,冷凝板54优选采用铜基材质薄片,蒸汽挥发物遇到冷凝板54可以冷凝,从而减少挥发物的排出,进一步的通过过滤筒52后方便过滤排放,有效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更加环保,且有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32]
其中,所述过滤筒52为筒状结构,且两端均镶嵌有滤网,过滤筒52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过滤筒52一端伸入管体51端部,且与固定在管体 51内壁中的螺纹套配合连接,所述过滤筒52的另一端贴合设置在管体51端部表面。这样过滤筒52的设置可以方便高效过滤通过的气流,且便于更换。
[0033]
进一步的,多组冷凝板54上贯通设置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和所述管体51的端部同心设置(轴线重合),所述转轴53与所述冷凝板54转动连接,所述转轴53外围与冷凝板54下侧边缘相对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多组刮刀55,所述刮刀55与所述冷凝板54下表面贴合设置,所述转轴53末端外围转动连接设置有滤网56,所述滤网56和所述管体51端口边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 53通过套接设置在螺旋扇叶35轴端的支撑架37与其形成同步传动配合。当螺旋扇叶35转动时,能够通过支撑架37带动转轴53转动,从而刮刀55可以将冷凝板54下表面的冷凝附着物刮下并落在滤网56表面,其中挥发的蜡可以在滤网56表面再变成流体状回流到筒体31中,而其他杂质可以截留在滤网56上,方面后续对排烟管5整体进行拆卸维护时清理,这样可以自动的收集挥发冷凝的物料,并且方便维持冷凝板54可以持续的具有冷凝挥发物的效果,从而保持整个排烟管5对挥发物的截留效果,提升过滤的稳定性。
[0034]
再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37包括同心设置的外圈3701和内圈3702,所述外圈3701和内圈3702之间通过多组连杆3703连接固定,所述外圈3701 固定安装在筒体31内壁上,所述内圈3702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设置有装配接头3704,所述装配接头3704与螺旋扇叶35的轴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 53与装配接头3704相对的末端嵌入设置有与装配接头3704套接适配的装配孔57。这样的设置,既可以通过外圈3701、内圈3702、连杆3703和装配接头3704的设置来维持螺旋扇叶35转动时的稳定性,又可以利用装配接头3704 与螺旋扇叶35的同步转动来带动转轴53转动,从而实现对挥发物冷凝尾料的清理。
[0035]
其中,所述装配接头3704和所述装配孔57的断面均为多边形,优选的为正六边形,这样能够保证转轴53和螺旋扇叶35同步转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