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2476发布日期:2022-09-03 04:5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股包芯绳扭绳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芯三股绳的成型方式是:在每根纱线芯的外周上缠绕上多根涤纶长丝绳,形成一股绳,重复该步骤生产出另外两根绳后再将三根绳以旋转的方式扭在一起,形成了包芯三股绳。其中扭绳机是一种将多股单绳扭成一股多股绳的自动加工设备,而各股单绳在扭成一股之前是由在一根芯线外缠绕多根包线形成。
3.其中扭绳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包括将纱线芯进行包裹的包线缠绕装置以及将包裹好的多股绳扭在一起的收线装置,传统的包线缠绕装置包括底盘、主转盘及驱动主转盘旋转的缠绕驱动机构,主转盘沿圆周设置有多个与主转盘转动配合的包线线筒,芯线穿过主转盘中心并自下而上传输,主转盘旋转时多根包线缠绕于芯线外周形成外层,该种结构存在一定弊端,由于包线线筒存在一定体积,主转盘圆周能排布的包线线筒数量有限,导致缠绕于同一芯线上的包线根数有限,为排布更多的包线线筒只能扩大主转盘的体积,进而使设备过于臃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包括底盘以及置于底盘上方的扭绳架,所述底盘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包线盘,所述包线盘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包线线筒的线筒安装轴,所述线筒安装轴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一个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有带有纱线芯穿线孔的引线针;所述扭绳架设有若干个带有引线轮的引线架,所述引线架与包线线筒一一对应并且置于包线线筒上方,所述包线盘设有若干个包线转向杆,所述包线转向杆围绕线筒安装轴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包线转向杆的上端部转动设置有一个转向件,所述包线线筒伸出的包线与转向件一一对应,并且每根包线向上延伸经过对应的转向件汇流至包线线筒上方用于缠绕纱线芯。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向件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包线转向杆,其一端部向上延伸设置有供包线穿过的转向圈,另一端部向延伸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靠在包线转向杆上。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向件通过转轴在包线转向杆摆动时具有由包线带动的穿线位置和向后下垂的空缺位置,所述的机架设置有检测位于空缺位置的转向件的传感器。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在包线盘上固定设有阻力调节环,所述阻力调节环开设
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调节螺纹孔,每个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磁性调节件;所述包线线筒设有金属凸环,所述金属凸环置于阻力调节环内;所述磁性调节件的一端部穿过对应的调节螺纹孔与金属凸环相对设置,另一端部设置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能带动调节件在调节螺纹孔内移动,来调节磁性调节件与金属凸环相对距离。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金属凸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开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腰形卡孔,所述包线线筒与腰形卡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接柱,所述安装座通过腰形卡孔与卡接柱相配合安装在包线线筒上。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每个引线架均设有将其安装在包线线筒上方的转动片;每个转动片均铰接于扭绳架上,所述转动片能带动引线架在对应的包线线筒上方的引线位置和换线位置切换;并且在每个转动片一侧均设置有将引线架锁定在引线位置的锁定装置。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片以及驱使锁片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锁片包括转动设置在扭绳架上的锁片主体,所述锁片主体设有扳手部以及与转动片的锁口相配合的锁定部,所述扳手部能推动锁定主体转动,使得锁定部与锁口相分离解除对转动片锁定。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片设置有一个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会与锁片的锁定部相抵靠,限制转动片转动角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在引线架固定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限位杆和限位弹性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滑动设置在限位套内,另一端部朝导引针方向延伸,并且在靠近导引针的针尖位置处设有限位套环,所述包线线筒的包线将经过限位套环缠绕在纱线芯;所述限位弹性件套在限位杆上,其一端部抵靠在限位座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套环上;所述限位弹性件推动限位杆上的限位套环置于靠近导引针的针尖位置处。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座设有供限位杆插接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孔壁上设置限位缺口,所述限位杆上设有置于限位缺口上的推杆,该推杆在限位缺口上下移动,会带动限位杆在调节孔上下移动。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包线缠绕之前将多根包线均缠绕于同一包线线筒上,包线线筒缠绕的各根包线从包线线筒向外引出后,每根包线向上延伸经过对应的转向件汇流至包线线筒上方用于缠绕纱线芯,当纱线芯被向上牵引且包线盘带动包线转向杆上的转向件相对纱线芯旋转时,多根包线能够均匀缠绕于纱线芯上形成单绳,本实用新型将多根包线聚合在一个包线线筒,再通过包线转向杆上的转向件引导使得每根包线分开引出并且汇流至包线线筒上方用于缠绕纱线芯形成单绳,而不需要采用多个包线线筒分别向外引出,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包线线筒在包线盘向外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转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包线线筒的结构示意分解图;
22.图6为引线架在扭绳架上让位换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单个引线架与包线线筒让位换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单个引线架的让位换线和包芯点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转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2、扭绳架;3、包线盘;31、包线转向杆;32、转向件;321、转动部;322、转向圈;323、限位部;33、传感器;34、阻力调节环;35、磁性调节件;4、包线线筒;41、金属凸环;411、安装座;5、线筒安装轴;51、通孔;6、导引针;7、引线架;71、引线轮;72、限位座;721、调节孔;73、限位杆;731、推杆;74、限位套环;75、限位弹性件;8、转动片;81、锁口;82、限位凸起部;9、锁定装置;91、锁片;911、锁片主体;912、扳手部;913、锁定部;9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一种多股包芯绳扭绳机的包线缠绕装置,包括底盘1以及置于底盘1上方的扭绳架2,其中扭绳架2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盘1上方,所述底盘1设有若干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包线盘3,其中包线盘3的数量根据需要几股包芯绳扭在一起进行设定的,所述包线盘3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包线线筒4的线筒安装轴5,其中线筒安装轴5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旋转,该线筒安装轴5会带动包线盘3相对底盘1旋转,所述包线线筒4是在包线拉动下在线筒安装轴5上旋转。
30.所述线筒安装轴5沿竖向贯穿设置有一个安装孔51,在安装孔 51内设置有带有纱线芯穿线孔的引线针6,该导引针6引导纱线芯向外伸出与包线线筒4的包线进行缠绕;所述扭绳架2设有若干个带有引线轮71的引线架7,所述引线架7与包线线筒4一一对应并且置于包线线筒4上方,所述包线盘3设有若干个包线转向杆31,所述包线转向杆31围绕线筒安装轴5周向均匀分布,每个包线转向杆31 的上端部转动设置有一个转向件32,所述包线线筒4伸出的包线与转向件32一一对应,并且每根包线向上延伸经过对应的转向件32汇流至包线线筒4上方用于缠绕纱线芯,当纱线芯被向上牵引且包线盘 3带动包线转向杆31上的转向件32相对纱线芯旋转时,多根包线能够均匀缠绕于纱线芯上形成单绳,本实用新型将多根包线聚合在一个包线线筒4,再通过包线转向杆31上的转向件32引导使得每根包线分开引出并且汇流至包线线筒4上方用于缠绕纱线芯形成单绳,而不需要采用多个包线线筒4分别向外引出,使得设备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31.所述转向件32包括转动部321,所述转动部321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包线转向杆31,所述转向件32通过转轴在包线转向杆31摆动时具有由包线带动的穿线位置和向后下垂的空缺位置,所述的机架设置有检测位于空缺位置的转向件32的传感器,传感器位于底盘1 一侧在图中未显示出来。所述转向件32一端部向上延伸设置有供包线穿过的转向圈322,另一端部向延伸设置有限位部323,所述限位部323抵靠在包线转向杆31上,当包线线筒4的包线会穿过转向圈 322,带动转向件32向上摆动处于穿线位置,此时限位部323抵靠在包线转向杆31上,当包线断裂时,转向圈322失去包线牵引会向后下垂处于空缺位置,此时传感器
会检测到位于空缺位置的穿线圈,停止包线并且通知操作人员进行处理,提高自动化。
32.为了实现包线线筒4旋转阻力调节,从而实现对包线在纱线芯缠绕松紧调节,在包线盘3上固定设有阻力调节环34,其中阻力调节环34通过螺丝固定在包线盘3上,所述阻力调节环34开设一个或者一个以上调节螺纹孔,每个调节螺纹孔螺纹连接有磁性调节件35,所述磁性调节件35包括调节主体和磁块,所述调节主体开设有供磁块安装的凹槽,使得该磁性调节件35具有一定磁性;所述包线线筒 4设有金属凸环41,所述金属凸环41置于阻力调节环34内;所述磁性调节件35的一端部穿过对应的调节螺纹孔与金属凸环41相对设置,金属凸环41是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制造,使得金属凸环41与磁性调节件35相对设置时能产生相互吸引磁力,只要金属凸环41与磁性调节件35相对设置时能产生相互吸引磁力,两者制造材料可以相互调换或者进行调整。
33.所述磁性调节件35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一字或者十字槽,便于采用螺丝刀工具就可以带动旋转部旋转,所述旋转部能带动调节件在调节螺纹孔内移动,来调节磁性调节件35与金属凸环41相对距离,会改变磁力大小,从而实现包线线筒4旋转阻力调节,从而实现包线在纱线芯缠绕松紧调节,其中包线在纱线芯缠绕松紧度与磁力大小成正比。所述阻力调节环开设有三个调节孔,周向均匀分布在阻力调节环上,使得金属凸环41与磁性调节件35产生相互吸引磁力能均匀分布,避免金属凸环41向一个方向靠近发生偏移。
34.所述金属凸环41设置有安装座411,所述安装座411开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腰形卡孔,所述包线线筒4与腰形卡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卡接柱,所述安装座411通过腰形卡孔与卡接柱相配合安装在包线线筒4上,从而实现金属凸环41通过安装座411与包线线筒4 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更换。
35.为了实现每个引线架7可以独立让位换线,每个引线架7均设有将其安装在包线线筒4上方的转动片8;每个转动片8均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扭绳架2上,所述转动片8能带动引线架7在对应的包线线筒 4上方的引线位置和换线位置切换;并且在每个转动片8一侧均设置有将引线架7锁定在引线位置的锁定装置9。当其中一个引线架7需要从引线位置切换到换线位置进行换线时,只需要解除对应的锁定装置9对该引线架7锁定就可以带动引线架7移动从引线位置切换到换线位置进行换线,并不需要将其它不需要换线的引线架7也从引线位置切换到换线位置,非常方便实现每个引线架7可以独立让位换线,提高换线效率。
36.所述锁定装置9包括锁片91以及驱使锁片91复位的复位弹簧 92,其中复位弹簧92的一端部固定在锁片91,另一端部固定在引线架7上,所述锁片91包括转动设置在扭绳架2上的锁片主体911,所述锁片主体911设有扳手部912以及与转动片8的锁口81相配合的锁定部913,所述扳手部912能推动锁定主体转动带动复位弹簧92 拉伸,使得锁定部913与锁口81相分离解除对转动片8锁定,使得引线架7从引线位置切换到换线位置进行换线,当换线完成后重新回到引线位置时,所述锁定部913会重新与转动片8的锁口81相配合,将引线架7重新锁定在引线位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所述转动片 8设置有一个限位凸起部82,所述限位凸起部82会与锁片91的锁定部913相抵靠,限制转动片8转动角度,避免从引线位置切换到换线位置时,转动角度过大与其它部件相碰撞,起到保护作用。
37.所述转动片8设有伸出扭绳架2的下安装部,所述引线架7设有与下安装部相配合的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设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腰形调节孔,其中螺丝穿过腰形调
节孔与下安装部的固定孔相配合,将上安装部固定安装在下安装部上,实现引线架7安装在转动片 8上,并且通过腰形调节孔可以适当调节引线架7在转动片8位置。
38.在引线架7固定设有限位座72,在限位座72上设置有限位杆73;所述限位座72通过螺丝固定在引线架7,并且所述限位座72设有供限位杆73插接的调节孔721,所述限位杆73的一端部置于调节孔721 内,能相对限位座72上下移动,限位杆73的另一端部朝导引针6方向延伸,并且在靠近导引针6的针尖位置处设有限位套环74,因此包线线筒4的包线将经过限位套环74缠绕在纱线芯时,会使得包芯点能保持在导引针6的针尖位置处,使得包芯点不会相对导引针6的针尖上下跳动,使得包线在纱线芯上缠绕密度保持一致,保证包裹质量的稳定性,其中包线线筒伸出的多根包线能在引线针的针尖位置上对纱线芯缠绕,该缠绕位置称为包芯点。
39.所述限位座72上设有限位弹性件75,所述限位弹性件75推动限位杆73上的限位套环74置于靠近导引针6的针尖位置处,其中所述限位弹性件75可以为压缩弹簧,该限位弹性件75套在限位杆73 上,其一端部抵靠在限位座72上,另一端抵靠在限位套环74上,使得限位套环74能在弹力作用下保持在导引针6的针尖位置处,避免限位套环74在包线拉动下向后移动使得包芯点发生偏移,同时限位弹性件75在包线对限位套环74拉扯过程中具有缓冲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包线拉扯过程中发生断线。
40.所述调节孔721的孔壁上设置限位缺口,所述限位杆73上设有置于限位缺口上的推杆,该推杆在限位缺口上下移动,会带动限位杆 73在调节孔721上下移动,当需要把限位套环74从导引针6的针尖位置处移开时,可以通过推杆向上提拉限位杆73,从而将限位套移开,非常方便。
41.所述限位套环74为金属丝,该金属丝的一端部固定在限位杆73 上,另一端部螺旋折弯形成带有开口的螺旋环,需要穿线时,只需要将限位套靠近包线,其中包线就可以从开口滑入螺旋环内,而不需要从下往上穿孔非常方便。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