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面料纤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抑菌纤维纺织品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针织物是在针织机上生产的,是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针织物一般只有一个系统的纱线。根据工艺的不同特点,针织生产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中,原料经过络纱,便可用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垫放在纬编针织机各相应的针上,以编织成纬编针织物,这种机上横向套圈编织成的织物称为纬编织物。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2、但是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其抑菌效果较差,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中其抑菌效果较差,从而不方便对其进行使用。(2)容易产生静电,现有的纺织面料在使用中容易产生静电,从而使使用者产生不适。
3、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高强度人造纤维纺织面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抑菌纤维纺织品及加工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抑菌纤维纺织品,是使用抗静电抑菌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得到;其中,抗静电抑菌纤维与棉纤维的质量比是7.1-9.5:0.5-2.9;抗静电抑菌纤维是通过改性聚吡啶对聚酯改性得到。
4、优选地,所述抗静电抑菌纤维的细度是3.3-3.5dtex,长度是40-45mm;棉纤维的细度是1.3-1.5dtex,长度是30-35mm。
5、优选地,所述改性聚吡啶的制备方法包括:
6、s1、取二硫化钨粉末分散于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内,在超声分散机内20khz的频率下,分散0.5h,然后转移至回流冷凝设备内,加入硅烷偶联剂,升温至75-80℃,回流3-5h,冷却之后离心收集下层沉淀,使用蒸馏水洗涤三次后,真空干燥,得到乙烯基二硫化钨;
7、s2、取2-乙烯基吡啶、引发剂与溶剂乙酸丁酯在烧瓶内分散均匀,然后加入乙烯基二硫化钨,再次分散均匀,在回流冷凝设备内,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渐升温至70-75℃,搅拌3-5h后,再次升温至80-85℃,搅拌3-5h后,减压条件下除去溶剂,然后使用蒸馏水三次冲洗剩下的固体,再将固体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得到改性聚吡啶。
8、优选地,所述s1中,二硫化钨粉末的粒径是200-300nm,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中乙醇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是4:6;二硫化钨粉末与混合溶剂的质量比是1:10-20。
9、优选地,所述s1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与二硫化钨粉末的质量比是1.2-2.4:1。
10、优选地,所述s2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引发剂加入量为2-乙烯基吡啶质量的0.1-1%。
11、优选地,所述s2中,2-乙烯基吡啶、乙烯基二硫化钨与溶剂乙酸丁酯的质量比是1:0.4-0.6:10-20。
12、优选地,所述抗静电抑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3、(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加入改性聚吡啶,搅拌分散均匀后,减压除去n-甲基吡咯烷酮,将得到的产物粉碎后,得到改性聚酯粉末;
14、(2)将干燥后的改性聚酯粉末与壳聚糖混合均匀后,导入纺丝试验机内进行熔融纺丝,得到抗静电抑菌纤维。
15、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聚吡啶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是1:0.12-0.24:10-20。
16、优选地,所述改性聚酯粉末的粒径是1mm±0.1mm,壳聚糖与改性聚酯粉末的质量比是2-5:100。
17、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固有粘度为0.645±0.011dl/g,酸价max.35mep/kg,熔点252±2℃,乙醛含量小于1.0ppm,灰分为0.01-0.05%。
18、优选地,所述壳聚糖的纯度大于99%,n-脱乙酰度为98%,ph为7.0-8.0,粘度为1.0-2.0pa·s。
19、优选地,所述熔融纺丝的温度设置为265-285℃,纺丝速度为2500-3000m/min,牵伸率为3.35-3.75;侧吹风温度为25-30℃,侧吹风速度为0.5m/s。
20、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抑菌纤维纺织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步骤1,面料织造:将抗静电抑菌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形成纱线,然后在织造机器上织造形成初步面料;
22、步骤2,面料染色:将初步面料经过前处理后,浸泡至盛有染液的染缸内进行染色处理,染色结束后进行浸轧处理,再经过漂洗,得到染色后的面料;
23、步骤3,面料后整理:将染色后的面料浸入后整理液内,经过处理之后,再经过定型机的定型,得到所需纺织品。
24、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纱线的密度为78-86根/寸,织造面料采用纬编的方式进行,织造形成的初步面料的横向密度为45-55线圈横列/cm,纵向密度为35-38线圈纵列/cm。
2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前处理的处理液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1.5g/l,过氧化氢2g/l;前处理的温度是90-100℃,时间是30min。
26、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染液的有效成分为:分散染料3g/l、分散剂yl 290 0.6g/l、匀染剂o-25 0.5g/l、醋酸0.5g/l;染色浴比为1:10,染色温度是120-150℃,时间是30min。
27、更优选地,所述分散染料为分散红73或分散黄23。
28、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浸轧的轧余率为70-80%,漂洗是使用1g/l的碳酸钠溶液漂洗,漂洗温度是90-100℃,时间是30min。
29、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后整理液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硅柔软剂mem-0349 3.5-5.5g/l;后整理液处理的时间是30min;定型的温度是80-120℃,时间是10min。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1、1、本发明制备的纺织品是使用抗静电抑菌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得到,面料具有高强度、弹性好、以及吸湿性好的优点,此外还具有优秀的抗静电性和抑菌性。
32、2、本发明中抗静电抑菌纤维是以弹性好和抗皱强的聚酯材质为基础,在聚酯的基础上使用改性聚吡啶和壳聚糖进行了改进处理,从而赋予聚酯更好的抗静电性和抑菌性。其中,改性聚吡啶是使用二维层状的二硫化钨作为基体,经过乙烯化处理后,与2-乙烯基吡啶引发结合,最终得到聚乙烯吡啶包裹的二硫化钨材料,即改性聚吡啶。
33、3、改性聚吡啶的加入不仅改善了聚酯纤维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水形成氢键,还进一步增强了聚酯纤维材料的吸湿性。此外,改性聚吡啶还改善了聚酯纤维材料的力学性能。
34、4、本发明中抗静电抑菌纤维的制备中加入壳聚糖,主要目的是起到抑菌作用,同时壳聚糖的活性基团还能够促进纤维的吸湿亲肤性,同时使聚酯纤维的色牢度也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