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及退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35649发布日期:2023-05-24 19:5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及退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的,特别是指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及退圈方法。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有弹性好、用途广等优势。针织机的生产原理是织针通过三角上跑道的约束按一定方式将纱线弯成线圈,线圈形成后,需要生克片将已形成的线圈推出成圈位置,以留出工作位开始第二次成圈。传统的针织机,生克片与针筒上的针槽或者插片形成一对摩擦副,在其他部件的作用下,生克片来回摩擦滑动以完成退圈动作,这种退圈方式磨损大,为了避免摩擦造成的过高的机温烧毁纱线,设备运行速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设备运行速度的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高速针织机的退圈结构,其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针筒上设有槽,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

4、进一步,所述退圈三角及复位三角为外凸凸轮,且退圈三角与复位三角的行程相反。

5、进一步,本发明高速针织机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

6、进一步,所述调整三角为槽凸轮。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设备运行速度的高速针织机的退圈方法。

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9、一种采用所述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的退圈方法,该退圈方法是通过退圈三角作用于生克片的退圈踵上,使生克片的退圈开口握持纱线绕弧形摆动支点摆动退圈,退圈完成后,复位三角作用于生克片的复位踵上,使生克片绕弧形摆动支点摆动复位。

10、进一步,本发明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调整三角的跑道轨迹与调整踵配合控制生克片上下移动以改变摆动幅度,从而控制退圈长度。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高速针织机在退圈三角和复位三角及针筒的作用下,生克片以摆动退圈的方式将纱线推出工作区域,避免生克片与针筒上的针槽或者插片及其他部件相互摩擦,从而避免摩擦产生的高温烧毁纱线,同时减少生克片的磨损,采用生克片摆动退圈的设备运行速度比现有摩擦式退圈方式的设备运行速度可大大提高,可用于高速针织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针筒上设有槽,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圈三角及复位三角为外凸凸轮,且退圈三角与复位三角的行程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三角为槽凸轮。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的退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退圈方法是通过退圈三角作用于生克片的退圈踵上,使生克片的退圈开口握持纱线绕弧形摆动支点摆动退圈,退圈完成后,复位三角作用于生克片的复位踵上,使生克片绕弧形摆动支点摆动复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的退圈方法,其特征在于:退圈结构还包括调整三角,调整三角上设有调整槽,所述生克片还设有调整踵,调整踵间隔设置在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且与退圈踵及复位踵位于生克片的同一侧,该调整踵设置在调整三角的调整槽上,调整三角的跑道轨迹与调整踵配合控制生克片上下移动以改变摆动幅度,从而控制退圈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针织机退圈结构及退圈方法,退圈结构包括:生克片、退圈三角、复位三角及针筒,所述生克片设有退圈开口、退圈踵、调整踵、复位踵及弧形摆动支点,退圈开口设置在生克片的前端,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后端,退圈踵间隔设置在退圈开口之后,退圈开口、退圈踵、复位踵设置在生克片的同一侧,弧形摆动支点设置在生克片的另一侧且位于退圈踵与复位踵之间,退圈踵设置在退圈三角上,复位踵设置在复位三角上,针筒上设有槽,所述弧形摆动支点与针筒的槽底部接触。本发明使用生克片摆动将成形的线圈推出工作位置,配合适用于该种退圈方式的织针,减少了频繁退圈时生克片的快速磨损,摩擦生热少,可用于高速针织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许鸿捷,冯迎和,王翠,孙红忠,谢振琛,林少波,林培鑫,蔡俊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汇星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