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40327发布日期:2023-08-17 15:1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属于剪切增稠流体复合材料应用。


背景技术:

1、剪切增稠流体是一种对应力十分敏感的液体材料,由纳米粒子和溶剂两部分构成。当受到外界应力时,流体中的纳米粒子能瞬间团聚形成粒子簇,导致流体的浓度陡增进而表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抵御外力。这一特性使剪切增稠流体在防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剪切增稠流体应用在织物上可制成全柔性防弹、防刺复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常用的复合工艺有两种:1)流体直接涂布在织物表面,通过热压的方法让其慢慢渗入织物内部形成复材;2)用甲醇、乙醇等挥发性溶剂稀释流体,然后浸渍织物,取出烘干后得到复材。虽然这两种方法都能制得复材,但是复合效果及防刺性能都有缺陷。方法1导致流体的溶剂和纳米粒子分离,溶剂吸入了织物而粒子团聚沉积在织物的表面,复合效果差。方法2制得的复材强度低,对ga68~2019标准d1刀头基本没有防刺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制备高强度、高性能复材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剪切增稠流体复合织物效果差,防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能够将剪切增稠流体均匀分散到织物中,提高复合织物强度和防刺性能。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a、预混合:向剪切增稠流体中加入ph=7.1~9的氨水,混匀得预混合液,制成的预混合液呈乳白色,有团聚的毫米、微米级粒子簇;

5、b、分散:将预混合液置于密闭容器中,水浴中中频超声分散得到均一的稀释液;

6、c、浸渍:将织物浸入稀释液中,浸渍过程同时进行高频超声处理,浸渍后挤出多余液体,将织物烘干即可。

7、本发明预混合过程中,流体与氨水的质量比为1:0.5~3,氨水能够使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带负电,使粒子通过电荷排斥分散,有效避免团聚,并且,氨水可通过烘干完全去除,不会往流体中引入影响纳米粒子刚性碰撞的杂质,避免影响最终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8、步骤b的分散过程中,超声功率密度为50~100w/加仑,超声频率为30~40khzf,超声温度为30~50℃,超声时间为10~30min。低频率超声波(20~28khz)虽然空化作用强大,但会使液体局部过热,反而会使粒子团聚沉淀。水浴超声配合30~40khz的超声频率可以不间断地超声处理且容易准确控温。处理后的稀释液经孔径1~3μm滤纸过滤不会在滤纸表面发现残留物。

9、分散制得的稀释液静置4天不产生沉淀,静置2~3周后分层,即底层为乳白色沉积物,上层为清液,但重复步骤2和3可以重新得到均一度好的稀释液。

10、本发明步骤c的浸渍过程中超声功率密度为50~100w/加仑,超声频率为68~80khzf,超声处理时间为10~30s。使用高频率超声波可以有效除去浸渍时液体在织物内的微气泡,使复合更均匀,并且能够进一步分散可能存在的极微小粒子簇,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1、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2、1.稀释过程中,流体在密闭容器中,不会引入外界杂质。

13、2.稀释使用中频率超声波处理,该频段的超声波能使流体快速稀释,不会因为空化作用过强而导致粒子团聚。

14、3.浸渍时辅以高频率超声波振荡,可以消除织物结构内的微米级、亚微米级气泡,增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均匀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防刺性能。

15、4.水浴超声容易精准控温,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吸收超声产生的热量而不急速升温,因此可以精准控温且无需额外冷却装置。

16、5.稀释过程清洁绿色,无有毒试剂。



技术特征:

1.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与氨水的质量比为1: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预混合所用仪器为旋涡振荡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的预混合液呈乳白色,有团聚的毫米、微米级粒子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过程中,超声功率密度为50~100w/加仑,超声频率为30~40khzf,超声温度为30~50℃,超声时间为1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过程中超声功率密度为50~100w/加仑,超声频率为68~80khzf,超声温度为30~40℃,超声处理时间为10~3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制得的稀释液静置4天不产生沉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制得的稀释液经过孔径1~3μm滤纸无颗粒状物质残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烘干后含液量为7~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增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剪切增稠流体中加入pH=7.1~9的氨水,混匀得预混合液,制成的预混合液呈乳白色,有团聚的毫米、微米级粒子簇;将预混合液置于密闭容器中,水浴中中频超声分散得到均一的稀释液;将织物浸入稀释液中,浸渍过程同时进行高频超声处理,浸渍后挤出多余液体,将织物烘干即可。本发明分散流体时不会引入外界杂质,使用中频率超声波处理,防止粒子团聚,浸渍时辅以高频率超声波振荡,可以消除织物结构内的微米级、亚微米级气泡,增加流体与织物的复合均匀度,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防刺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赶年,石正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莱圃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