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3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将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施加到平面纺织物的待增强的区域并与其粘合,还涉及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纺织物、特别是织物、针织品、也包括非织造织物还可以在生产布料和其它纺织品和物品中使用。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局部或全幅的增强物。
特别是对衣料以及其它纺织物而言,通常的做法是将作为面料的材料与另外的平面增强材料、所谓的硬衬材料粘接。其硬衬材料通常为具有粘接性能的无纺织物、织物或针织品,它们通过加热或加压与其面料粘接。通过选择例如纤维非织造织物制造和粘合方法,可以确定其硬衬材料的特性。通常非织造织物由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制造,其中循环的单长丝被涡流吹出并落到承载区域上。接着,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被施加粘接层,与面料粘接,如在DE32 48 889中所说明的那样。这种增强材料的公知方法的成本很高,由于面料和硬衬材料首先要被独立剪裁,被剪裁的材料部分需要彼此准确地定位,并在定位机上彼此粘接。
为了简化其方法,例如在DE100 49 706中描述了一种增强物,形成增强物的物质在流动状态下施加到待增强的材料上。这样不需要剪裁硬衬材料的工作步骤以及两种材料彼此间的定位,但为了将增强材料施加到面料上,需要其物质处于流动状态,以便将其喷射或喷洒到面料上。为此需要将施加的物质中掺入水或溶剂,实现其流动状态,但这需要增加干燥步骤,确保添加的物质如水或溶剂不会渗到面料中,可能留下污点。
DE 2 819 547公开了一种不同剪裁物与平面纺织物的粘合方法,通过涂覆人造材料制造衣服。其人造材料的施加通过压辊实现,呈膏状输入的人造材料通过压力,直接与平面纺织物粘合。在文献中没有公开所使用的人造材料和所需要的载体。
DE 2 552 878涉及一种织物增强方法,呈流体的增强材料这样分布到织物的表面上,使得其增强物不会渗到其它织物表面上。对此,优选呈方向变化很大花样的流体,例如通过连续和不连续压印,经印花滚筒施加。为了避免使用多个压印装置,最好采用凹版印花方法,并在压印过程中使得压印辊根据需要与运行的材料部分接触或不接触,使得选择的区域有印花或没有印花。这也称作掩模压印。但这种人造材料增强的缺点是,只通过人造材料的印花对面料剪裁物增强,但其纺织物的手感不好,这与加上硬衬材料的面料一样。另外,人造材料增强过的面料平且硬,特别是在人造材料渗入面料中时更如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DE 301 46 56公开了一种面料剪裁物的增强方法,这样生产衣料,通过对具有湿的、交联的、絮凝分散色浆由凹版印花方法进行筛网印花,并通过加热使其絮凝硬化,其中其分散色浆通过静电絮凝、通过加热凝固和/或通过预烘干预定形,在下一操作过程中,在纤维温室中以90-140℃的温度冷凝。由此使得增强的面料部分较膨松且较纺织化,这实际上相当于硬衬增强面料,而且建议的这种方法特别需要附加制造步骤,费用高且不能有效地替换公知的硬衬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且灵活地增强平面纺织物如面料的方法,以及实施其方法的装置。
关于本发明方法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实现,将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施加到平面纺织物的待增强的区域并与其粘合,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通过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排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而形成。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不在独立的步骤中形成,而是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直接在面料上形成,即,在这种情况下,面料作为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衬底面。因此,省去了剪裁硬衬材料的步骤,其方法简单且实施速度快。
借此,还可以直接在面料和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之间形成粘合,从而省去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粘合层以及定位步骤。由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落到面料的表面上,不会存在由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施加改变其材料的质量的现象。
优选的是,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以多层形式施加到平面纺织物上。由此可以使得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种类与相应平面纺织物相适应,即根据加工软的材料还是硬的材料,是希望增强物软一些还是硬一些而定。
另外,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全幅表面上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尤其是当材料或是需要全面积增强、或是需要从这样增强了的平面纺织物上裁剪出完全增强的部分时,这可以做到。
有利的是,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分段地、优选在规定的轮廓内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当平面纺织物要在一个预定的段幅上用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增强时,这可以做到,其中可以将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分段地施加到此后待裁剪出的面料上,例如在边缘、袖口、裁剪口等处位置的区域,还可以施加在增强时已经裁剪下来的部分上,这些部分只需要局部地增强。
证明特别有利的是,沿着从平面纺织物上裁剪下部分的轮廓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当增强仅在随后裁剪出的面料或材料上进行时,可以仅对裁剪段增强,这样可以避免平面纺织物在裁剪时发生边缘磨散(ausfransen)现象防止发生边缘磨散是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优点。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一种平面纺织物的要不同地增强的区域以不同的强度、厚度或致密度施加。借此可以做到,在一个预定的材料段幅上照顾到不同的待裁剪出的部分,并可形成以不同强度增强的区域。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在施加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后,从平面纺织物上剪裁出具有规定轮廓的部分。这样特别有利的是,通过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增强的平面纺织物被沿着和/或在由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轮廓内、优选通过由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边缘区域剪裁。这一措施再次保护了平面纺织物发生边缘磨散。
有利的是,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借助一个或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施加。特别地,在通过计算机控制的施加装置来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情况下,平面纺织物在最优化的材料利用度下形成一个致密的、与轮廓相应的增强或是全面积的增强。此时,可以在平面纺织物的段幅上为材料的增强实现材料的最优化利用。
有利的是,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纺丝粘合工序或在熔吹工序施加。这两种方法在制备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时被选用。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平面纺织物在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之前被加热。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平面纺织物的表面先被预处理,并接着施加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特别要提到的是,通过电晕放电方法对平面纺织物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因为这可以简单地达到改变表面的目的。
上面提到的两种工艺步骤—它们用于在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之前处理平面纺织物—用于改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平面纺织物上的亲和力。该提到的两种工艺步骤可以简单地实施,并可以简单地整合到整个工艺流程中。
按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连续地或间歇地进行。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长丝或长丝段由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这些类物质,包括聚氨基甲酸乙脂或聚烯烃、如聚乙烯或丙稀烃、聚酰胺、聚酯、聚交酯或类似物。这些物质在使用中特别合适,并与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产生强的粘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实施本发明方法的适用设备,它具有一个用于平面纺织物的支承件和一个喷丝嘴装置布置,其喷丝嘴装置布置使得从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喷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
通过案本发明的设备,可以成功地将工艺步骤相互结合,并使之相互配合实施本方法。因此,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可以成功地形成和直接施加在平面纺织物上,以便增强作为载体的平面纺织物。借此,取消了至今需要的、用于储存施加材料的费用,以及取消了耗费的固定步骤--这对施加材料的准确定位是需要的。
有利的是,施加设备通过计算机控制,使其在平面纺织物上方运动。这可以实现增强的准确定位,还可以在一个平面纺织物的单个段幅上形成不同的增强。
按照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喷丝嘴装置布置包括具有多个喷丝嘴的纺丝箱体。借助该纺丝箱体和喷丝嘴,可以简单地产生单丝并施加于平面纺织物之上。
有利的是,基布和/或喷丝嘴装置布置被安排成可以与平面纺织物平面平行地运动。借此可以在平面纺织物上简单地产生复杂的图案。
此外,本发明的设备包括一对相对运动的罗拉,具有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平面纺织物可以通过它们。通过该罗拉的作用,可以使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平面纺织物产生附加的粘性。借此可以使该罗拉或是冷却、或是加热,具体取决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是否已经与平面纺织物完全合,或者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是否应当致密的施加在平面纺织物上。
有利的是,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这样的装置,它可以在平面纺织物之上施加长丝或长丝段之前加热平面纺织物。按本发明设备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包括了在长丝或长丝段落到平面纺织物之前,对平面纺织物进行表面处理的电晕放电装置。通过该附加的、对平面纺织物进行表面处理的装置,可以进一步改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与平面纺织物之间的粘着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其它权利要求
、说明书和附图给出。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的两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增强平面材料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装置工作表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装置包括一工作板1,在其上延展平面纺织物2。其平面纺织物2从储料滚3连续退卷并经工作板1在箭头的方向输送。其工作板1在此同时作为平面纺织物2的支承件并包括在整体的输送装置中。另外,其工作板1具有保持装置如吸气装置,使得平面纺织物2不可移动的定位。这特别用于涂覆增强时。
在工作板1上方设置一纺丝箱体4,从其中出来的连续或不连续的多条长丝或长丝段落在平面纺织物2上。喷丝嘴箱体垂直于平面纺织物2的运动方向经整个材料道延伸并可以具有多个彼此平行设置列的喷丝孔5,如图1所示。借助喷丝嘴形成的长丝作为增强物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其长丝在碰到平面纺织物时,彼此杂乱地粘接或交错。对此,可采用被融化且拉成细长丝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输出材料。被拉成的长丝大部分通过气体动力拉伸并得到所希望的强度。这样,长丝落到平面纺织物2上,各长丝处于静态无序状态,即杂乱分布落下。
同样还可知,由喷丝孔3出来的热熔物通过高温高压空气流带出,形成其小细度的纤维,它们同样落到平面纺织物上并形成纺粘型非织造织物。
同时,长丝或长丝段碰到平面纺织物2上,长丝或长丝段具有足够的温度,它们彼此粘合且与平面纺织物2粘合,从而在平面纺织物2和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之间形成牢固的粘合。
各长丝或长丝段以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的形式可以连续落到平面纺织物上,仅仅平面纺织物在纺丝箱体4下面运动。同样,纺丝箱体4可以沿平面纺织物2的横向以及纵向来回运动,其优点是,不是在整个平面纺织物上增强,而是在预先确定的部分增强。具有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的平面纺织物2从喷丝装置4输送到设置在工作板1之后的两个彼此相对运动的罗拉7、8,在它们之间承接具有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的平面纺织物2。通过由罗拉施加的压力进一步加强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和平面纺织物2之间的粘合,由此,压缩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为此,也可以通过附加设置的装置对一个或两个罗拉加热。
同样,也可以使用冷却罗拉,在另一工艺步骤之前将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与平面纺织物2构成的粘合冷却到工作温度。相关的是,借助具有纺粘型非织造织物6的平面纺织物2经过的冷却室进行相应的冷却,而不使用罗拉冷却。
随后,由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和平面纺织物构成的粘合物输送到另一工作板9上并再输送到切割装置10,其切割装置10至少具有一切割件如通常的刀片或激光或等离子束。与喷丝嘴装置布置类似,其切割装置10通过计算机控制在平面纺织物的横向和纵向可移动设置。这样,可以切割出复杂形状的平面纺织物。
被切割的材料部分经另一输送装置12输送到下一工艺步骤。
除了上述装置和相应工艺流程之外,在长丝或长丝段落下之前在一预处理步骤中对平面纺织物进行预处理。其平面纺织物的预处理可以进一步改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和平面纺织物之间的粘合情况。
适合的预处理包括在长丝或长丝段落到平面纺织物之前对平面纺织物加热。在这种情况下,长丝或长丝段施加到经预热的平面纺织物上。另外,可以对平面纺织物的上表面进行预处理,这样获得的结构有利于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粘附到平面纺织物。对此,适合采用电晕放电方法。
图2示出了借助发明方法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平面纺织物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用于生产服装布料。图2示出了材料道的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所有各要裁剪的部分。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区域用全黑表面表示。由于喷丝嘴箱体4通过计算机控制经平面纺织物运动,可以使得由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增强物准确在平面纺织物上定位,其中还可以形成极细的线。从图2中可看出,不仅通过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实现了增强,而且剪裁的面料裁剪的整个轮廓13具有由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构成的剪边。对此可以使得不同增强区域具有彼此不同的厚度,即确定的增强区可以比其它增强区域要厚或硬挺。
经施加各增强物厚且在必要时对其冷却后,经增强的柔性平面纺织物2输送到切割装置10。对此,优选在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标记内切割被剪边的材料部分。这样,可以减少在切割过程和其它处理步骤中材料的包缝。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将一种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施加到平面纺织物的待增强的区域并与其粘合,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通过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排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形成。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以多层形式施加到平面纺织物上。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全幅表面上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
4.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全幅表面上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分段地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
6.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分段地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物分段地、在规定的轮廓内施加在待增强的平面纺织物上。
8.如权利要求
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沿着待从平面纺织物裁剪下部分的轮廓施加。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一种平面纺织物的要不同地增强的区域以不同的强度、厚度或致密度施加。
10.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后,从平面纺织物上剪裁下具有规定轮廓的部分。
11.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增强的平面纺织物被沿着或在由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轮廓内剪裁。
12.如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增强的平面纺织物被沿着或在由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形成的轮廓内、通过由纺粘型非织造物形成的边缘区域剪裁。
1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上的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剪裁平面纺织物之前被冷却。
14.如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平面纺织物在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之前被剪裁。
15.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通过计算机控制施加。
16.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纺丝粘合工序施加。
17.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在熔吹工序施加。
18.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面纺织物在施加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之前被加热。
19.如权利要求
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平面纺织物的表面被预处理后,接着施加纺粘型非织造织物。
20.如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平面纺织物的表面通过电晕放电方法进行预处理。
21.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连续进行。
22.如权利要求
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间歇进行。
23.如权利要求
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长丝或长丝段由热塑性聚合物形成。
24.如权利要求
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塑性聚合物选自聚氨基甲酸乙脂、聚烯烃、聚酰胺、聚酯或聚交酯。
25.实施权利要求
1-24之一的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用于平面纺织物的支承件和一种喷丝嘴装置布置,其喷丝嘴装置布置使得从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喷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
26.如权利要求
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喷丝嘴装置布置包括具有多个喷丝嘴的纺丝箱体。
27.如权利要求
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布输送装置和/或喷丝嘴装置布置的设置,使之与平面纺织物平面可作平行运动。
28.如权利要求
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对运动的罗拉,具有纺粘型非织造织物的平面纺织物可以通过它们。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平面纺织物的方法,将纺粘型非织造织物施加到平面纺织物的待增强的区域并与其粘合,其特征在于,其纺粘型非织造织物通过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排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形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平面纺织物的支承件和喷丝嘴装置布置,其喷丝嘴装置布置使得从多个喷丝嘴装置布置喷出的长丝或长丝段直接落到平面纺织物上。
文档编号D06B1/02GKCN1289746SQ200410084090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8日
发明者阿尔布雷希特·凯泽, 米夏埃尔·德雷斯勒 申请人:肯尼吉斯尔服装纺织品技术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