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纬纱检测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04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气织机纬纱检测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织布机,如喷气织机,该发明特别涉及到由喷气流顺着钢筘提供的纬纱通道导入的纬纱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对于纬纱由喷气流导入梭口的织机,纬纱导入的状况对编织物的质量影响甚大。通常的做法是(见图1),在废边或剪边W1之外,或在所织布匹W和布边W1之间安置一个纬纱检测装置2以便确定从纬纱主喷口喷出的纬纱的顶端Y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检测区域。这一先有技术在日本的公开57-5947号专利中就已谈到了。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这一先有技术装置,筘座6前缘装有一个纬纱传感器2,传感器顶端有一光线发射器3和一光线接收器4和纬纱通道S并列排列,3、4两装置前面有一园柱形透镜5。从装置3发出的光线通过园柱透镜5集中,再由纬纱Y反射回去,反射光线通过透镜5集中后由接收装置4接收,以此检测纬纱。因此先有技术是以增大光线强度的变化来提高纬纱检测的精度。
然而,为提高纬纱检测精度,在布匹W或废边W1之外安置传感器2(见图1),就必须吹入过量的纬纱以保证确切的纬纱检测,这样就造成了纬纱的浪费,这与当前节约原料的趋势相违。再者就是无需再认为是非正常现象的绪头失误,即纬纱绪头Y不能达到传感器2处,纺织作业不能进行织机停车,这也是纬纱输入的失败。人们不希望织机运转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这样会降低织机的操作效率,由于停车和起动造成织疵增加,影响了产品质量。
纬纱传感器2放置在所织布匹W之外时较早地进行纬纱检测是不可能的。纬纱导入的时机必需和绪头到达传感器的时间吻合,例如当纬纱绪头到达布匹宽度的一半时,输入失误检测是按绪头已抵纬纱检测器部位来检测,这样就引起输入的失误,给以后织机的操作造成了困难。
为能较早地检测纬纱输入差错,必须有一个足以测量布匹幅宽范围的传感器,上述先有技术尚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没有处理分散经纱以便纬纱导入梭口的装置。
日本54-240501号公开专利讲到的纬纱检测装置,其光线发射部份装在筘座顶端经纱的上部区域,光线接吸部份放在经纱的下部区域,这样从上面发射出的光线可被置放在经纱下部区域的接收装置接收,以此使纬纱检测装置的检测达到幅宽范围之内。按先有技术,以放射光线通过高密度纬纱对一条纬纱进行检测的方法不能得到精确检测效果,所取得的检测精度通常是很低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了一个用以检测纬纱的装置。根据发明提供了分开经纱和导入梭口的方法,装置的端部正对着沿着钢筘的纬纱导纱器通道,该端部装有光轴对着纬纱导纱器通道的光发射部件和光接收部件,光发射部件发出的光被纬纱反射,反射回来的光被光接收部件接收,这样就可用于检测置于导纱器通道的纬纱。
在打纬之后,钢筘退回,备有光发射及接收元件的支撑装置控制住正在形成梭口的经纱,然后该装置挤入梭口。在纬纱头部沿着导纱器通道通过光发射及接收部件时,纬纱被检测到。万一在纬纱插入失败时;即纬纱端部没有通过光轴时,织机基于光发射及接收部件提供的纬纱插入差错检测信号中断运行。因此,可以在及早检测出纬纱插入差错的基础上控制织机操作。可以在梭口内测得纬纱,所以不会存在先有技术系统中的浪费纬纱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支撑装置包括一对相互分开的支撑部件,其中一个部件装有包含光电元件的光发射部件,另一个支撑部件装有同样含有光电元件的光接收部件。在这个例子中,每一支撑件的厚度可以尽可能减至一很小的值,以便支撑件能顺利进入梭口。为此原因,这些部件上的光电元件或光感应器的体积必须减小,因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它们的性能。因此,要在梭口内验测纬纱时,很难象前面提到的先有系统那样依靠增加光量来提高纬纱检测的准确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它提供了用一种纬纱检测装置检测纬纱的方法,其中用来控制纬纱以便导入梭口的一对支撑件之一备有终端光发射元件,而另一支撑件备有终端光接收元件,该两个支撑件沿着钢筘前沿的允许经纱进入两支撑件之间的空间的纬纱导纱器通道并行排列,该方法包括在予定范围内累计由光接收元件发出的脉冲信号数,包括经线检测脉冲信号,假定计数达到予定值时为测到纬纱,计数不到该予定值时则中止织机的运行。
脉冲信号不仅包括由于进入到纬纱导纱通道的纬纱的振动,也包括飞扬的棉花检测信号或噪音信号。前述的予定值是在前述予置范围内这些检测信号的予先估算的基础上确定的。经纱横穿光敏元件之间距离的时间包括在予置范围内,而经纱横穿光敏元件之间产生的经纱检测脉冲信号“1”包括在予置范围内的检测脉冲信号数中。这样,在予置范围内的脉冲信号数在正常纬纱导入时高于予置值从而提供肯定的纬纱检测结果。
本发明具有的这些及其它优点对本专业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读了以下说明之后将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有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图解的说明。
在以下详细论述中须参阅下述附图。
图1是织机平面草图,主要说明先有技术纬纱传感器的安置。
图2是先有技术纬纱传感器的透视图。
图3是一个织机主要部件透视图,这是织机装有新发明的纬纱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4织机断面侧视图。
图5是图4中V-V一段放大的断面图。
图6是一纵向剖面图,说明对图3中所示的检测装置中的支撑件的变更。
图7为图6所示支撑件光电传感器封闭部份的局部正面图。
图8是另一个实施例检测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扩大剖面图。
图9是一个织机主要部件透视图,是织机装有本发明的纬纱检测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10是图9中织机的纵向剖面图,按纬纱导出方向是从上方看,按图9是从左边看。
图11是图9中所示主要部件的平面图。
图12是与图11相仿的一个平面图,但光线发射和接收装置的光轴方向不同。
图13是说明部份断裂掉时改进的第三个实施例。
图14是第四个实施例,是将本发明的纬纱检测装置装在布匹幅宽之内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中喷气织机的侧面图,从纬纱输送方向看局部为断面。
图16说明了S/N比例顺着图14中检测装置光轴方向分布情况。
图17是第五个实施例,是装有本发明检测装置的织机侧视图,从纬纱输出方向的上端看。
图18是沿图17ⅩⅤⅢ-ⅩⅤⅢ线的剖面图。
图19是信号强度与平行光轴之间距离之关系的曲线图。
图20与图4相仿,说明根据本发明对纬纱进行检测的方法。
图21是使用本发明方法的电路图。
图22中(a)-(c)为各种信号波形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用另一种方法检测纬纱的电路示意图。
图24(a)至(e)为信号处理步骤图,用以解决光量变化大,如飞棉检测信号等问题。
图27(a)到(g)为先有技术纬纱检测系统处理纬纱检测信号的步骤。
图28是说明按常规方法检测纬纱解决光量变化过大问题信号处理步骤草图。
现在参照附图,在各个不同的图中,相同的参照符号代表相应的部件,尤其是对图3至5,在筘座11的直上方装有钢筘12,它有为从纬纱导入总喷咀(未示出)推出的纬纱Y导向的功能。在钢筘12的为数众多的筘齿13的前沿形成了直线排列的导向槽13a,这些槽为纬纱Y提供了一条导向通道。
在筘座11的前面有一固定槽11a,而且与筘12相联的许多滑块13(图3中只示出一块)用进入槽11a内的螺钉15和螺栓16紧固,使得滑块沿着槽11a滑到必要的位置并固定。在每一滑块14上装有竖直向上的辅助喷咀17,使喷咀17端部的喷口17a在导纱器通道S附近并且从喷口17a出来的附助射流帮助纬纱Y在通道S中正常通过。
纬纱感应器18由螺钉24和螺栓25紧固在筘座11的前方相应于编织布W最里边的经纱T的位置,即在本实施例中接近布头、远离纬纱插入喷咀的位置。感应器可以沿槽11a调整其位置。感应器18是由支撑板19、一对支撑件20、21和含有放大从接收元件21a来的信号的电路的基板22构成,20、21装在从支撑板19一边凸出的附件19a上、相互平行地沿导纱通道S分开放置,光发射元件20a嵌在支撑件20的端部,光接收元件21a嵌在另一支撑件21的端部。基板22是由集成电路组成的,它有一终端22a,其上接有导线23,23又依次与一控制线路与一光发射电路(未示出)相连接。尽管20a、21a是分别放在相应的支撑件20、21上,它们也可以在同一块支撑件上平行放置。
如图5所示,支撑件20、21被放在导纱通道S下端附近的地方,使得光发射元件20a与光接收元件21a的光轴直接对着导纱通道S。
在给进纬纱的时候,支撑件20、21收经纱以便进入梭口,如图1、2所示。光发射元件20a一直发射光线。在正常的情况下,最前面的纬纱Y到达废布边W1的外端,发射的光被纬纱Y反射且反射光被光接收元件21a接收。经过转换的光信号被送至控制线路。因此认为纬纱导入操作是正常的,织布工作正常进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纬纱Y的纱头没有到达纬纱感应器18的设定位置,则不出现纬纱Y对发射光的反射,结果从光接收元件21a没有转换的光信号输出到控制线路。人们认为这表示纬纱导入失败,织机的驱动中断。
在高速织机,如喷气织机中,织机运转是在织机惯性运转一段时间以后停止的,因为担心突然停止运转会引起织机运动部件的损坏。这样,织机惯性运转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即不仅已经未导入的那根纱,而且下一根纱由于粗心而被织入布中。为了去掉粗心织入的纬纱,就需要人力去掉织入布中的不合格的纬纱,因而导至织机效率的降低。因此,通过在布幅范围内早些检测纬纱插入失败,像在本实施例中一样,织机可以早些停止运转,这样就便利了织机运转的停止。因为纬纱检测在布幅之内进行,不用导入多余纬纱即能进行纬纱检测,这就避免了纬纱的浪费。此外,在所谓“端疵”中,纬纱Y没有达到布W的废边W1的位置,可布是在正常条件下织的,或者尽管在布边有一些局部缺陷,从整体看布是结构完整的,纬纱Y是由设在布W最内部的经纱T的位置的纬纱感应器18来检测的,所以织机继续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效率没有降低,布的质量也没有降级,因为由于停机和开机造成的纬挡的百分数降低了。
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因为光发射和接收部件分别位于沿导纱通道S分开放置的支撑件20、21的端部,光发射和接收部件20a、21a可以同样接近用于导纬的通道S,所以增加了检纬的精度。而且由支撑件20、21控制的经纱T挤入支撑件20、21之间的空间,使获得更均匀的经纱控制。因此布W上沿经纱方向无横档产生,布W质量也不会降低。
因为纬纱感应器18的固定位置可以沿筘座11的附件调整,纬纱感应器18依照选定的布宽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到需要的位置。
如以上详细解释的,因为光发射和接收部件可以在布幅范围内进入梭口,所以可能进行纬纱导入失败的早期检测以控制后续的织机操作,而且也可能在出现所谓“端疵”时继续运行织机,端疵是不影响布的质量的纬纱导入故障,结果提高了操作效率。此外,停机时容易出现的纬档出现的机会可以减少而提高布的质量以及避免纬纱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装有光电元件的支撑件进入梭口。在那些需要减小支撑件厚度使之能控制经纱以进入梭口的例子中,有必要考虑到织机的剧烈振动。这样,为了支撑件的厚度,这些支撑件要有足够的强度以防止织机剧烈振动时光电元件弯曲。为达到这一效果,支撑件一般选用坚实材料,如金属材料构成。然而,当支撑件由固体材料构成时,有必要在支撑件与嵌在其上的光感应器之间提供绝缘,因此必须在支撑件与光感应器之间加一层绝缘物质。然而,在此情况下,在嵌入光感应器的部位,支撑件的厚度必须增加,这就会在其插入经纱空间时影响经纱而形成布上的擦损疵。
在图6和图7所示的改进的实施例中,支撑件在靠近附件的一端由硬材料构成,而另一端即嵌入光感应器的一端由绝缘材料构成。当支撑件的下端由刚性材料如金属材料构成时,可以为支撑件提供足够的刚性以防止织机剧烈振动时光感应器偏斜,因而防止由于光感应器因振动引起纬纱检测灵敏度降低,此外,通过在支撑件前端加接绝缘体及其中的光感应器,就不需要在导电的刚性材料与嵌在其中的光感应器之间加绝缘材料,所以不增加支撑件含光感应器部位的厚度也能保证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因此,当支撑件插入梭口时,由于支撑件头部垂直于经纱的方向上厚度减小,经纱不会留在支撑件头上,所以经纱可以很好的分开而不会损伤。在支撑件挤入时相邻经纱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在经纱方向没有形成条状疵病的危险。
尤其是,参照图7,支撑件20、21上装有一阴极C和一阳极A,而且有一导线L,它与图3中的导线23相连,并连接阴极C和阳极A。正是阴极C和阳极A需要与其它导体绝缘。包括光感应器20a、21a的支撑件20、21结构差不多,而且,如图6所示,底下管状附件27是由刚性材料如不锈钢制成的,而远端部件28,其包含光感应器,是由绝缘材料如尼龙、胶木或Duracon(注册商标)制成的。光感应器,包括图7中部件28先与光感应器20a、21a铸在一起,然后可通过底部件27的凸头27a插入外围部28的阴母28a而与27牢固地联接起来。
在上述解释的支撑件20、21的结构中,尽管在与垂直于经纱的方向上减少了横向宽度,利用附件27,可以获得足够的刚性以使得既便在织机剧烈运动时也能防止偏离,所以没有光感应器20a、21a偏离引起纬纱检测准确度降低的危险。此外,包在与导电附件27的端头相连的28中的光感应器20a、21a通过28的绝缘性能可以很好地与附件27绝缘。这样,部件28的宽度可以小到与光感应器20a、21a的尺寸,通过使27的尺寸与28的尺寸匹配,支撑件20、21的整体尺寸可设定在能穿过经纱进入梭口的数量上。因此,当支撑件20、21在打纬之后进入梭口时,经纱T可以很平滑地分开而不会停靠在支撑件20、21的头上,因而可以避免经纱T的损伤。因为经纱之间的距离在支撑件进入时减小,在织布的经纱方向上没有形成经柳的危险。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可以用在一种众所周知的喷气织机上,其中纬纱导纱通道S是由许多纬纱导纱元件30的导纱开口30a组成的,30竖直装在筘12的前方,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筘12的出纱口处装有一支撑棒31,其端部包有在垂直方向上线性排列的一个光发射元件32和一个光接收元件33。支撑棒31是由刚性材料如不锈钢构成的管状附件34和由绝缘材料组成的光感应器外壳35组成,如前实施例一样,这两部分通过35下端凸头35a插入34端部的阴模紧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纬纱检测装置里;纬纱检测的准确性约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或发光元件与纬纱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希望把这距离减至尽可能小的值。事实上,先有技术也设想要满足这一条件。然而,先发射和接收元件需要设置在纬纱导纱通道下部附近,以便使这些元件不与在打纬时落下的布接触,且纬纱Y将从纬纱导纱槽中无障碍地解脱出来。这样,由于空间限制的结果,上述条件没能满足。这样,不仅在元件光轴相互平行的普通情况下,而且在光轴设定为交叉式以提高纬纱检测准确度的特殊情况下,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检测精度,因为元件性质的波动以及由纬纱货种引起的纬纱性质的差别。这样在纱检测上经常出差错。这样的差错会导致织机不必要的停车,结果降低织机工作效率并增加纬档出现的机率。
用于控制经纱以进入梭口而采用的纬纱感应器上装低容量光发射和接收元件时,这个问题更加明显。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光发射和接收元件分别装在一对支撑件的端上,这些支撑件相互分开沿钢筘前面的导纱通道一个个地排开。这些支撑件连接在固定在筘座上的附件上,至少有一个这样的支撑件位置能够调节以便上述至少一个光发射和接收元件的光轴可以按需要调整。
由拖流带入导纬通道的纬纱的性质因纱的货色或旦数的不同而不同。由纬纱反射的光以及电光接收元件接收的光可以通过调节支撑件的方位改变光轴的方向获得最佳效果以确保正确的纬纱检测。这样,任何由于纬纱检测错误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停机可以得到避免,这就提高了操作效率而且可以降低由停机造成的纬档出现的机率。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现在只解释到这样的程度,因为它不同于图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9和10所示,连接元件20a、21a的导线L由支撑件20、21底背面引出并与线路板22接通。支撑件20、21的位置是这样设定的,它使光接收元件21a的光轴C2相互交叉,如图11所示。
在导进纬纱时,支撑件20、21分开经线以进入梭口,如图9所示。所有时间内光都从光发射元件20a发出。在正常导纬情况下,纬纱Y的前头到达废边W1的外边位置,发出的光被纬纱Y反射且反射光被光接收元件21a接收。相应的电信号传到上述控制线路中。这样,导纬被认为是正常的,编织工作继续进行。如果出于某种原因,纬纱Y的端点没有达到纬纱感应器18的设计位置,没有引起纬纱Y对发光的反射,相应的信号也没有从光接收元件21a传到控制线路。这样就认为导纬失败,织机停止运行。
如果纬纱的货号或旦数改变了,纬纱通道S内的纬纱表现出与前一纬纱Y不同的性质。因此,如果光感应器20a、21a要继续对新的纬纱进行检测,同时不改变其光轴C1、C2的位置,元件21a所接收的光量可能达不到设计检测水平,尽管导纬正确,这是因为新纱反射的光表现出与纬纱Y不同的性质。在本实施例中,螺丝36、37是松开的,且支撑件20、21如图12所示向内转,新改变的纱在正常条件下如图12所示导入时使得高于检测门槛的光量到达接收元件。在这种方式下,最佳纬纱检测条件常常可以通过纬纱种类和旦数的设定来获得,所以没有必要在导纬失败时停车。以这种方式,织机可以以更高的效率驱动,出现纬档的机会也可以减少。
纬纱检测的准确性不仅会受到纬纱种类改变的旦数改变的影响,在导纱通道S内的性质的差别也可由光感应器性质的波动和织布的布幅的改变引起。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可以用本发明的纬纱检测仪器来解决。
在现在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有光接收元件20a、21a的支撑件20、21用螺丝36、37紧固在附件板22的附件22a上,其位置可以调到任何要求位置,如图13所示,同时可以在22a的前边加螺丝38,使在支撑件20、21底部的连结凸头20b、21b与螺丝38的螺纹槽齿合。在螺丝36、37没拧紧时,把一个六角扳子放入六角孔38a,调节螺丝38的齿合,使支撑件20、21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按需要改变光接收元件20a、21a的光轴C1、C2。光元件光轴位置的调整可以由在附件22a前方刻上刻度而更加方便。
按照本发明,只有一个支撑件是旋转可调的,或者两个光元件都高度可调。
如前所述,在光发射和光接收元件装在能处理经纱并进入梭口使纬纱能在梭口内得到检测的支撑件上的纬纱检测系统中,支撑件的厚度尽可能小以便于其进入梭口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原因,装在支撑件上的光感应器体积必须小,结果感应器的性能不可避免地下降。当采用这种小体积光感应器来检测纬纱时,可以认为检测细物如纬纱获得的电流是低的,且光感应器的光轴的方向与环境如外来的荧光灯光或纬纱运动的特性可以影响纬纱测量的准确性,它区别于结合图1和2所说明的普通装置,对后者纬纱检测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大光量变化从而产大的电流变化来得到提高。
这样,按照第四个实施例,它提供了不仅在梭口内而且布的外表检测纬纱的手段。为此采用反射式光发射和接收装置来检测被射流控制通过筘座前面的导纬通道的纬纱的光感应器被置放在纬纱导纱通道开口附近,且光感应器的光轴对着导纬通道的下部包括构成导纬通道的壁表面构成的园的圆心。
通过这样对准光感应器的光轴,获得纱检测的高信噪比(S/N)。当要在梭口内检测纬纱时,须用低性能的光感应器。因此,当光量变化相当小时,有大信噪比(S/N)的情形对从噪音中区分纬纱检测信号对正确判断纬纱出现是至关重要的。本实施例提供了最佳检测状态,增加了纬纱检测的准确性。
参照图14,在支撑板19a的突出部分19b上形成一个连接孔19C,从L形支撑件19a一边穿一轴39进入19C,19a的底部有一弓形开口40,如图25,放在轴19的中心,其上加有螺丝41和螺帽42用来夹紧19a,用于调节绕轴19转动的位置。一对支撑件20、21通过螺栓36、37紧固在19a上,用以进行垂直方向的校正。光发射元件20a嵌在支撑件20的另一端,且光接收元件21a嵌在另一支撑件21的远端。20、21的厚度设计成可以对付经线T以便平滑地进入梭口。元件20a、21a设计成适应支撑件厚度的小尺寸。注意导线如图16所示与元件20a、21a连接,并通过20、21上的连接槽与板22上的线路连通。
支撑块19a的转动位置和支撑件20、21的垂直位置是这样设计的,如图16所示,元件20a、21a被置于导纬通道S的开口的下部近旁且光感应器20a、21a的光轴C1、C2直对着包括由导块13a的三面组成的园C的中心O的导纬通道S。特别是光轴C1、C2或对着中心O或者至少是园C的第三象限。
推入通道S的纬纱Y是由流体拖动的,因此受激为振动状态。因为,感应器21a接收的光量也在起伏。这些起伏被认为是纬纱检测信号。
本发明者对纬纱检测信噪比(S/N)与放置于导纬通道下开口附近的光感应器20a、21a的光轴的方向C1、C2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了确定20a、21a的光轴的方向,利用一组成导纬通道S的导板13的凹下的三个表面13a的内接圆C,并且指向导纬通道内表面的半圆在本实施例中被分成12等分。元件的光轴C1、C2指向相应的区域。在这种状态下获得的S/N的值用连结L1到L13上的点组成的线D表示,L为连结各分点与O的线。这结果表明了一个共同的趋势,它不受货种和旦数的影响。即S/N在元件20a、21a的光轴C1、C3指向导纬通道下部包括圆C中心O时变大。这是因为当元件20a、21a设置在导纬通道S的下开口附近且光轴位置如上述情况时,从上壁表面的反射的效果被降低了。因此,当光轴C1、C2像本实施例这样设定用于检测纬纱时,检测准确性增加了,并且甚至用小体积光感应器时,其时因纬纱检测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只能得到瞬时电流变化,纬纱可以精确地检测。
按照本实施例,光轴C1、C2的方向可以做为纬纱货号变化和旦数变化的函数加以修正。
此外,在与本发明有关的纬纱检测系统中,有必要把支撑件的厚度减至尽可能小。因而,加在这些支撑件上的光感应器也必须减小体积。依照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纬纱检测装置既使在这种尺寸限制下也能在梭口内正确地检测纬纱。
按照第五实施例,能够处理经纱并进入梭口的一对支撑件沿着导纬通道并排排列,使得经纱可以引入两支撑件之间的空间。一个支撑件的端部装有光发射元件而另一支撑件端部装有光接收元件,这些元件布置在导纬通道纱出口附近。光发射元件与光接收元件的光轴互相平行并指向导纬通道。光轴起点间的距离小于5mm,而光轴起点与光轴和通道S壁表面交点之间的距离定在8~13mm。
因为能进入梭口的一对支撑件沿导纬通道并排排列,分开的经纱可以部分地导入支撑件之间的空间使分纱更均匀。结果是支撑件进入梭口可以更平滑地进行以避免在经纱方向产生经柳。通过光轴与导纬通道壁面的交点与置于导纬通道出口附近的元件的光轴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在8~13mm,及两光轴之间距离小于5mm,两支撑件之间可维持上述距离。此外,只要使光发射和接收元件的光轴大至平行而不考考虑纬纱的种类与旦数,纬纱检测就能得到好的精确度。
尤其是,按照图17和18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一对支撑件20、21沿导纬通道并排放置,同时装在支撑件端部的光感应器20a、21a的光轴C1、C2设计成基本互相平行。支撑件20、21沿通道S向的厚度l1设计为小于4mm以使支撑件能分开经纱顺利地进入梭口,支撑件之间的距离L2设计为0.5mm。光轴C1、C2起始点之间的距离l3设计为小于5mm。图17中距离l4为光轴起始点与导纬通道凹壁表面13a的距离设定为8~13mm。
通过像上述那样设定厚度l1和距离l2,支撑件20、21能平滑地进入梭口而不会损坏经纱T,而被分开的经纱T有部分处于支撑件20、21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能更均匀地分开经纱以避免布W上形成经条。在设定支撑件20、21之间的距离l2时,要考虑到会偶尔用粗纱做为经纱。
距离l4是考虑了筘齿13的导槽13a的大小和形状而设定的,而距离l3是考虑了距离l4和光感应器20a、21a的性质而设定的。总之,本发明者发现在这些条件下令人可以安全地确定纬纱检测结果的纬纱检测信号可以通过简单的平行设置光轴C1、C2而获得,无须特殊考虑光轴C1、C2与纬纱种类和旦数的关系。
图19表明在距离l3定为10mm时,检测纬纱所必要的信号水平K与距离l3的关系。从本图可以看出,在l3小于等于5mm的范围内,输出信号曲线S超过K·l4大于10mm时,输出信号曲线S的信号水平降低。然而,l4等于13mm时,不大于5mm的l3的距离可以应用而不需要超过水平K。当纬纱象本实施例这样在梭口内进行检测时,可以获得平滑的经线分离的l2的值,在l3小于等于2mm时,不能获得保证。因此,当纬纱检测在梭口内进行时,l3的值应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5mm。因此,通过预先设定上述条件,总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纬纱检测而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去调整光轴,甚至在纬纱的种类和旦数变化的时候也是这样。本发明也提供了检测利用射流引入导纬槽的纬纱的方法。现在结合图20~22解释这一方法。在导纬时,支撑件20、21的端部分开经纱T並进入梭口。从光感应器20a一直发射光线。这时,被一对支撑件20、21分开的纬纱T部分地进入20、21之间的空间。在正常导纬时,即当纬纱Y的端点到达废边W1的外端时,发出的光被光接收元件21a接收。这时纬纱Y由射流控制在导纬通道S内並被激发为振动状态。因此既使在纬纱Y的端点已经到达纬纱感应器18的固定位置时,光感应器21a接收的光量也是变化的,並可以被检测为信号。
导纬后,筘座11进行刚刚引进的纬线的打纬。然后如图20中的点划线所示,支撑件20、21端点上的光感应器20a、21a通过下部的经线移至梭口下部,此时经纱移动以形成梭口。因此预先处于支撑件之间的经纱将通过光感应器20a与21a之间,这就引起接收到的光量发生变化。
光量的变化也可以由于探测到上述纬纱和经纱之外的飞花而引起。光接受感应器21a的输出信号也会因为噪音的影响而改变。纬纱检测信号、飞花检测信号或噪音如图21所示在放大线路50中放大然后传送到滤波电路51,在那里噪音被去掉。电路51的输出信号被传送到比较器52,只有在输入信号大于预定的门槛值时,52才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在图22(b)中给出,其中Sy、St和Sn分别代表纬纱检测信号、经纱和飞花检测信号和噪音。这些脉冲信号被输出到与门线路53,在那里与检测计时信号Sr进行逻辑加。Sr如图22(a)所示是由检测计时信号发生线路54输出的。检测计时信号Sr设计在图22中转角θ1之前一点的位置与之后一点的位置之间,θ1为纬纱Y的端点到达纬纱感应器18时织机的转角,θ2为纬纱检测信号St已经确立时织机的转角。如图22(c)所示,作为纬纱检测信号的脉冲信号St′必需包括在与门线路53输出的脉冲信号中。脉冲信号Sy′、St′或Sn′被输入到计数器55在那里计算脉冲数目。如果数得的脉冲数达到预定整数N,就不会从计数器55输出织机停止信号,所以织机操作继续进行。反过来,如果计数没达到整数N,则发出织机停止信号来停止织机操作。
上述有关图21的框图的说明是在利用普通光由光感应器20a发射的条件下做出的。如果使用调制光,在滤波器51和比较器52之间应加上检波电路,参照图21。在这样的纬纱检测系统中,在正常引入纬纱Y的情况下,脉冲信号Y必须大于预置之N,而N必须大于预先估算的棉花检测信号和噪音Sn。因此,确定N值时必须考虑到噪音Sn、棉花检测脉冲信号和纬纱检测脉冲信号Sy。这反过来要求适当地设置信号Sr的范围。按照本实施例,通过在较大范围(包括纬纱检测信号St)设定信号Sr,而不考虑布宽m,检测脉冲信号数在正常导纬时可能足够大使得这数大于上述的预置值,例如,在宽幅布时,纬纱Y到达光感应器18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纬纱头到达光感应器18与产生纬纱检测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缩小了。然而在信号Sr的范围内,检测脉冲信号数大到使人相信纬纱检测中包括经纱检测信号並且大于经纱检测信号的设计值,因此纬纱检测正常进行,所以避免了织机操作中不必要的停车。
在输入纬纱检测信号St以后,图21的线路变为饱和,这样降低了噪音限制了其对纬纱检测准确性的不良影响。这有利于设置包括纬纱检测信号在内的信号Sr的范围。
在图2所示的常规纬纱检测系统中,在导纱通道S中的纬纱Y被射流激活成振动状态。因此,在图2中由光接收元件4接收的光量也有波动,所以在光接收元件4输出的信号如图27(a)中S1所示。这一信号在放大器56中被放大,然后传送到滤波器57来去除噪音。並在检波器58中进行检波。图27(b)中的信号S2是信号S1放大后得到的信号,图27(c)中的信号S3是去掉噪音后得到的信号,图27(d)中的信号S4是检波后得到的信号。信号S4被送到放大器59且放大后的信号S5,如图27(e)所示,在积分器60中进行积分。图27(f)所示的积分信号S6与图中代表预置的参考信号水平的L相比较,L存储在比较器61中。当信号S6超过L时,织机继续运转,当信号S6没有达到参考信号L的幅度时,输出如图27(g)所示的纬纱到达信号。
然而图26所示的常规纬纱检测线路有下述缺点。一旦导纬失败,即纬纱没有到达纬纱感应器的位置,由于飞花经过探测器偶尔也会引起光量的较大变化。参见图28(a)~(d),相当于这一较大光量的信号S3′检波后得到的信号S4′被放大,且得到的放大信号S5′被积分成信号S6′,这一信号可能有时超过参考信号L。这引起纬纱检测错误,纬纱到达信号被输出,尽管出现了导纬失败织机仍继续运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个纬纱检测方法,其中从反射型的利用调制光检测在导纬通道中由射流推进的纬纱的光发射和接收装置输出的信号被图26中所示的积分电路之前的常规检波电路检波,检波后的信号与第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一个预置信号在检测的信号大于上述第一个预置信号时给出,该预置信号被积分,积分后的信号与第二个参考信号相比较,当积分后的信号大于第二个参考信号时,认为纬纱检测到。
按照本方法,既使在由于检测到飞花而出现较大的光量变化,相应于这一较大光量变化的信号在比较器中与第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使得光量信号的振幅被纬纱检测信号所取代。因此,从比较线路输出的这一信号的积分值大大小于纬纱检测信号的积分值並小于第二个参考信号。换句话说,第二个参考信号作为检测界限用于检测纬纱的存在与否可以被很容易地设定,因而纬纱检测准确性提高了。
这一纬纱检测方法可以参照图3和图23~25进行说明。在引纬时,支撑件20、21分开经纱T已进入梭口,如图3所示。在正常引纬的情况下,即纬纱Y的端点到达废边W1的外端发出的调制光被纬纱Y反射,反射后的光被光接受元件21a接收。通道S内的纬纱Y被射流激活为振动状态,所以接收到的光量也发生波动。纬纱检测线路如图23所示。信号S1被放大器62放大且如图24(b)所示放大后的信号S2被送至滤波器63去除噪音。去掉噪音后的信号S3如图24(c)所示被检波电路64检波。检波后的信号S4如图24(d)所示,被放大器65放大。如图24(e)所示,放大后的信号S5被送到比较器66与第一个参考信号L1比较。当信号S5大于信号L1时,具有预置振幅的复杂信号被输出。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两个信号Sx、Sy被输出,如图24(f)所示。信号Sx、Sy在积分线路67中积分,並且积分后的信号在比较器68中与预置的第二个参考信号L2相比较。当信号Sx、Sy的积分后的信号,相当于纬纱检测信号,超过第二个参考信号L2时,如图24(g)所示的S6,从比较器68发出纬纱到达信号S7。这样织布工作继续进行而无需停机。
当导纬失败时,即纬纱Y没有到达纬纱感应器18时,信号S5没有达到第一个参考信号L1的水平,结果从比较器66没有预置振幅的信号输出。这样,自然,积分信号不能达到第二个参考信号L2的水平,没有纬纱到达信号S7输出,所以织机停止。
在导纬失败时,即纬纱Y没有到达纬纱感应器18的位置,飞花会在检纬时通过纬纱感应器。这引起反射光的光量发生大的变化,结果从滤波电路63(图25(a)所示)输出信号S3′。在信号S3′检波后得到的信号S4′也增大了。然而,S4′在积分之前在比较器66中与第一个参考信号L1进行比较,所以从比较器66输出的信号数目比检纬时少,如图25(d)所示的Sz。这样如图25(e)所示,信号Sz的积分后的信号S6′没有达到第二个参考信号L2的水平,所以没有纬纱到达信号S7输出,结果织机工作停止。在这种方式下,相应于光量较大变化的信号在比较器66中与第一个参考信号L1比较,结果光量变化信号的振幅被同一水平的检纬信号所取代。因此,从比较器66输出的信号的积分值明显小于相应于检纬信号的积分值且小于第二个参考信号L2。换句话说,第二个参考信号L2,它形成了检测纬纱出现与否的界限,可以很容易地在相应于纬纱检测光量变化的积分值与相应于棉花检测光量变化的积分值之间设定,从而增加了纬纱检测的准确性。
尽管上面讲述了各种特殊的实施例,熟悉本专业的人可以理解,零部件的各种布置和零件的修改可以在如不离开后面的权利要求
所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完成。例如,按照本发明纬纱检测器可以设在布幅的区域之外,並且可以在布幅之内安装多个纬纱检测器使得一个检测器对导纬错误的检测结果可以被其它检测器验证或修改。另外,纬纱探测信号也可以,例如,被示波器取出用来测量纬纱的速度和纱头到达预定位置的时间,用来正确地设计从辅助喷咀射流的时间,该时间是布宽的变化和/或纬纱的种类和旦数的函数。此外,通过把纬纱检测器设计在靠近纬纱导入主喷咀的位置引纬失败的检测可以在早些时候获得。光感应器外壳可以由绝缘材料如陶瓷构成。导线导槽可以在附件上成形,或者导线可以封在导槽中。可以在图23所示的纬纱检测线路的前面加一个绝对值线路,或在需要的地方插入滤波和/或放大线路。
权利要求
1.用于喷气织机的光线反射式纬纱检测装置,其中纬纱是由喷气流沿着装在筘座上的钢筘提供的纬纱通道导入的,该装置包括一个光线发射部件,该部件具有一个向纬纱通道伸延的光轴,还包括一个光线接收部件,用来接收光线发射部件射出并由纬纱通道的纬纱反射出来的光线,还包括光线发射部件和光线接收部件顶端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个装置是可移动的,以便使光线发射部件和光线接受部件能够散插所说的纬纱并将其导入梭口。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片置包括沿纬纱通道两侧相对设置的一对支撑部件,其一支撑光线发射部件,其二支撑光线接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
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与安装在筘座上的可调连接构件相连以使之能沿纬纱通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
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说的支撑部件呈棒形,其近侧是刚性材料制做的,远侧是绝缘材料做的。
5.根据权利要求
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材料是不锈钢,所说的绝缘材料选自尼龙,胶木和杜拉科尔(Duracon)。
6.根据权利要求
3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部件中至少有一个安装在连接构件上,以便使其绕至少另一个支撑部件的纵轴旋转,用来调节所说的其中一个支撑部件的光轴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
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发射部件和光线接收部件靠近纬纱通道口的下部,这两个部件的光轴或通过纬纱通道园切面的中心或至少通过该园切面四分之三的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
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的两个部份固定在连接构件上,其作用是调整光轴走向。
9.根据权利要求
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线发射部件和光线接收部件的光轴基本上是相互平行的,并在纬纱通道方向,各光轴起点之间的距离少于5毫米,而光轴起点和光轴与纬纱通道表面的交叉点之间的距离为8毫米-13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
1中所提到的采用纬纱检测装置检测喷气织机中的纬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定范围内计算脉冲信号数量的步骤,该信号包括来自纬纱检测装置的信号,并为累计数量达到预定值的时候判断纬纱情况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
1,利用调整的纬纱检测光线,借助于喷气织机的纬纱检测装置检测纬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纬纱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的步骤,将检测的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当检测的信号高于第一参考信号时,输出一个预定的信号的步骤,将预定信号结合并将结合的值与第二个参考信号相比较,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判断纬纱情况的步骤。
专利摘要
喷气织机纬纱检测方法和装置包括光线发射部件,顺纬纱通道而伸延的光轴,光线接收部件,用来接收所提到的纬纱通道反射回来的光,和位于一端以支撑光线发射部件和光线接收部件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安装在一个筘座上,使之可以散插纬纱并使其导入梭口。当钢筘跳动后退时,装有光线发射和接收器的支撑装置把经纱导入由经纱形成的梭口,纬纱缩头通过纬纱通道并通过发射和接收光线轴时受到检测,如纬纱导入失误,光线发射和接收器发出纬纱导入失误信号,使织机停工。
文档编号D03D51/34GK86102196SQ86102196
公开日1987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5日
发明者石川守, 辻幸广 申请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