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用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69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织机用的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的一种转送装置,特别是用于引导一个或多个载纬器来回穿过织机的梭道的装置。
连续纬织机大体上只包括一对相反的载纬器-分别为一送纱载纬器和拉回载纬器-分别与弹性的带相对的两端成整体地安装,带穿过梭道来回运动,按与经纱喂入相垂直的方向运动,被各自的操作小齿轮驱动作往复运动。载纬器就这样带着纬线从综丝建立的梭道穿过,为的是在筘座和筘下游方向形成织物,织物然后被卷在织轴上。为支承带穿过梭道,公知的输送装置的特别之处在于有一对相对的导引元件,在这两个导引元件之间,带相对着的纵边被导引。
上文中提到的那类公知的装置一直不可靠,因为载尾器的运动周期性的反向产生剧烈的应力,和高摩擦速度以及导引面的小尺寸,所有这些都会在带和经纱之间产生挤卡和/或干涉,因而经常产生断纱。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上为上述类型的一种输送装置,但设计已克服了上述缺陷,特别是生产经济,高可靠性,并对安装这种装置的织机赋予了高度的灵活性。
依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机用的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在弹性的往复运动的带上的载纬器;和用于导引狭条在一大体上为水平且平行于筘的平面内穿过梭道的导引装置,其特征为ⅰ)该导引装置包括一些C-形钩,安装在织机的筘座上,位于筘的前方,并且其开口边对着筘;以及
(ⅱ)带完全在钩的内部移动,并且至少在沿着穿过梭道的部分,其断面比垂直于运动平面的钩的内尺寸小,与钩的平行于运动平面的内尺寸相同,因而,当带来回运动时,带大体上无间隙地分别与钩的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相接触而被导引,即每个钩的开口边和与开口边相对着的边,并且从不会与钩的各个第二内表面接触,即钩的与运动平面平行的边。
此外,至少在穿过梭道的带部分中有一段,带有一凸棱,朝着筘的方向凸出并且在带运动期间与钩的开口边相配合。
用这种方式,经纱在带和钩的导向平面之间的穿行没有被挟住的危险,甚至杆带万一急剧地冲击也无妨。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通过一个凸向前的刚性的大致呈平直杆状的装置,给带装上载纬器,该装置与带头对头无缝地装接;该杆包括一个导向体,其横断面与钩的内部形状和尺寸相同,以及用于分开经纱,使之朝筘的方向突出到钩外的装置,以防止导向体与经纱之间的干涉,该装置籍助一凸缘的方式与导向体成整体地连结,该凸缘设计成适于大体上无间隙地穿过各个钩的开口边。
用这种方式,在等于其的全长的区段上,用杆代替挠性带,该杆以内部大体上无间隙的方式被导引并与钩的所有内表面相接触,以防止万一冲击剧烈时带偏离出的运动平面,同时也防止在导向体和经纱之间在梭道内的任何干涉,从而防止了挟纱和/或断纱。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杆的导向体可拆换地安装到带上,以能够快速,容易地改变载尾器,特别是从一消积式载纬器-即带有不操作的载纬器和转换器-转换成一极积式载纬器时。对于这种情形,该装置包括了一个另加的平面图形凸起元件,用于极积式夹的操作杆,该零件可拆换地安装到筘座上,在钩的后边但在筘的前边,以便能使好性能的消积式载尾器迅速采用一极积式载尾器来操作,而没有载尾器操作机构与带相干涉的危险,籍助于该零件单独地与载纬器共同作用或者与杆的共同作用,载纬器通过杆安装到带上。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文的一个优选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披露,附图作为参考,附图为

图1表示一织物的主构件的简图;
图2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正向透视图;
图3、4和5分别表示图2中的装置的零件的大比例视图;
图6和7表示依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8和9表示提供给图2中装置的从负到正载纬器的转换情形。
参看图1,这里和下文中的术语“前”和“后”意指相对经纱和织物的喂入方向,由箭头A表示。图1中的机器包括一经轴1,经纱3被一导纱器2从细轴1放出;各个综丝4用于分开经纱3并形成让纬纱5穿过的梭道;和一个公知的摇动装置包括一筘座8和一筘9,用于压实导入的纬纱并在梭道的下游形成织物6,后者用公知的方式卷到一布轴7上。
纬纱5以公知的方式用一输送装置10(图2,6和7)导入梭道,又以公知的方式被输送装置10从一纱框拉回到梭道的侧边。在该示例中,装置10包括一组导钩11(图3和4),位于梭道内,正对垂直经纱3的方向A,并且等间隙设置(例如分开20-30毫米),最后,和一挠性带12(图3和5);按箭头B(图2)的方向前后运动,安装在带有一载纬器14(在该示例中,为一消积式载纬器的一个端头13处,用于拉回纬纱5。
带12用已知的材料(例如一种用适当的纤维和/或插入的金属增强的弹性体)制造,其上有若干孔15,与端头13相对的一端(未示出)与一公知小齿轮(未示出)相啮合,带12被小齿轮驱动。在该示例中,载纬器14(为一反向拉回夹)沿着梭道被带12引导仅约半程,进到所谓“转换”区,在那里纬纱5被一个相应的公知的载纬器[carryinggripper](未示出)带住,后者也构成装置10的一部分。上述载纬器依载纬器14同样的方式安装在与带12相同的一个带上,并依同样的方式对称地被驱动,只是方向相反,为了简单起见该载纬器没有表示出来,因为对于本发明的目的来说,下文中关于带12和载纬器14的说明也适合其他载纬器和其操作带条。
因此,依据上文为基础,在梭道区,带12无障碍地位于和平移于一基本上为水平的运动平面,平行于方向A;而钩11与筘座8安装成一整体,朝着筘9(图6和7)的下方(即相对方向A的下游),从而带12平行于筘9平移。
依据本发明,钩11是C形的,开口朝着筘9;每个钩11(图4)由一连续的垂直边17为界,对着开口边16;以及两个分别为顶和底边的18为界。每个钩11内,上边的界分别为接触和台肩面;水平顶面和底面19和20;和对着开口边16的垂直面21。开口边16反过来又以二个第一接触和台肩面22为界,对着表面21,分别与表面19和20相邻。带12(图5)的断面与每个钩11所限定的孔道形状相同,(在该示例中,大体上是个矩形),并且有一段长度至少盖住了要穿过梭道的带的一部分,在横向上凸出一蚓突或一凸缘25,朝筘伸出。
依据本发明(图3)带12完全在钩11内“浮动”移动。更具体的说,至少沿着穿过梭道的部分,即带有蚓突25的部分,带12在断面的垂直尺寸(即从垂直于移动的平面量度)比钩11的内尺寸小。当带12来回移动时,以其凸缘25与钩11的开口边16相配合,从而带12大体上无间隙地在相对着的内表面21,22以及表面23(垂直于前者)之间接触,但从不与平行于移动平面的水平内表面19、20相接触。
参看图2,带12通过一刚性的大体上是平直的“杆”形元件30与载纬器14安装在一起,杆元件30朝前凸出,并与带12无缝地连结。杆30包括一导向体31,与带12同轴,因而代替带12,在其全长与钩11相配合。不过,与带12不同,导向体31的断面与钩11的内形状和尺寸相同,因此,大体上无间隙地在钩11内移动,与每个钩11的表面21,22及表面19,20相接触。
杆30还包括一纵向凸缘33,朝着筘9的钩11的外向凸出,并且通过一凸缘34整体地与导向体31连结,设计成适于大体上无间隙地穿过各个钩的开口边16,并且代替带12的蚓凸25,在表面23之间导向。在横断面,与带12的运动平面(图7)垂直,凸缘33比钩11的内尺寸大并且朝筘9的方向逐渐缩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依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运动平稳,不发生卡纱和断纱。实际上,在更高应力的地区,挠性带12穿过钩11时用导向体31或杆30代替,后者由于是刚性的,且被无间隙地导引,能够更好地经受高峰负荷,该负荷由载纬器14在换向前的急剧的减速度而引起。不过,凸缘33可以分开经纱3(图7),避免了经纱和在钩11内移动的导向体31之间干涉的任何可能性;同时在被带12占据的梭道区与经纱3的任何干涉(图6)也被在带12和边18之间的间隙所防止。
杆30最好可以拆换地与带12装接,通过都要在钩11的内部移动的部件来装接。更具体的说,导向体31的形状做成它的一部分与带12适当减薄的端部13搭接,两者以紧固元件的方式,例如螺钉40(图2)连结,装设在穿过带12和导向体31的凹槽中。载纬器14也可以用任何公知的方式(如图2虚线所示)可拆换地安装到杆30上,或者与之加工成一单件。对于第一种情形,因为要经受滑动应力的元件,因而易受到摩损的是杆30,上述的安排,能避免经常更换载纬器14。还有,通过杆30把载纬器与带连结,可以减少不平衡(因为载纬器的质量),并且,加上钩11的设计,借助于导向表面的尺寸而减少了磨损。
最后,对于两种情形,给带安装可拆换的载纬器可以容易地把同一输送装置从一种消积式载纬器转换成极积性载纬器装置。参看图8和9,实际上,依据本发明的装置10可任选地包括用于极积式载纬器42的公知杆(未示出)的一种公知的平面图形凸起元件41(加工成一单件,或加工成几个分开的零件,只用于将要操作载纬器的开口的场合)正向载纬器42安装到杆的边上,并从杆或一类似杆30的导向体31突出,朝筘9的方向伸延。如图8所示,图形元件41要做成可拆换地装接到筘座8上,在钩11的后方,但在筘9的前方,因此绝不会与带12干涉,尽管以滑动和公知的方式与带一起动作,载纬器42和/或各个杆,示于图9中。
图9示出了在转换区输送装置10的一个横断面,并且除了极积式送纱载纬器42,还示出了一极积式拉载纬器43,也与图形元件41合作,并以与载纬器42相同的方式安装到对着图示的带,并与之相同的一个带12上,以及一个(公知的)操作杆44,用于打开载纬器。如所能看出的那样,该机器的重要装置10的转换既快又简单,仅仅包括换纱载纬器(尽可能边同各自的杆元件30一起换),和装/拆元件41,后者有一装配板46,带有凹槽45,用来给钩11留下空间,以及适当的拆装紧固元件,例如螺钉47。这使转换机器仅仅用有限的停机时间,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灵活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织机用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到一弹性的往复运动的带上的载纬器和一个导引装置,用于导引带在一个大致水平的平面穿过梭道并且平行于筘,其特征为ⅰ)该导引装置包括一些C-形钩安装到织机的筘座上,位于筘的前方,并且其开口边对着筘;以及ⅱ)带完全在钩的内部移动,并且至少在沿着穿过梭道的部分,其断面比垂直于运动平面的钩的内尺寸小,与钩的平行于运动平面的内尺寸相同,因而,当带来回运动时,带大体上无间隙地分别与钩的相对的第一内表面相接触而被导引,即每个钩的开口边和与开口边相对着的边,并且从不与钩的各个第二内表面相接触,即钩的与运动平面平行的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为至少在穿过梭道的带部分中有一段,带有一凸棱,朝着筘的方向凸出并且在带运动期间与钩的开口边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为通过一个凸向前的刚性的大致呈平直杆状的装置,给带装上载纬器,该装置与带头对头无缝地装接,上述杆包括一导引体,其断面与钩的内部形状和尺寸相同,并且由于带运动的结果,该杆也被导引,以大致无间隙的方式,在各个钩的第一和第二相对着的内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为上述杆还包括分开经纱和使之朝筘的方向突出到钩外的装置,用以防止导向体和经纱之间发生干涉;上述装置通过一凸缘的方式成整体地与导向体连接,该凸缘设计成适于大体上无间隙地穿过各个钩的开口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为杆的导向体是可拆换的以紧固件的方法安装到带上,紧固件安装在穿过带和杆体的凹槽内,在另件的内部,可以在钩的内部移动。
6.如权利要求3至5的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为纬纱载纱器是可拆换地安装到上述杆上。
7.如前文中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所述的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用于极积式载纬杆(positive gripperrod)的平面图形凸起装置(flat profiled shoulder element),并能可拆换地安装在筘座上,钓子后面,筘的前面,从而绝不会与带干涉,而只与上述载纬器或上述杆共同工作。
8.一种织机用传送装置,实质上如本文参照附图所说和表示的那样。
全文摘要
一织机的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于挠性往复带上的载纬器,和一个导引装置,用于导引带平行于筘穿过梭道,该导引装置包括一些C形钩安装到织机的筘座上,位于筘的前方,并且其开口边对着筘;带完全在钩的内部移动,且至少在一部分长度上,其具有一凸棱,朝筘的方向凸出并且与钩的开口边相配合,带最好“浮”在钩内,且通过一个凸向前方的刚性的固定于带上的杆与引导系统相互共同工作;积极式载纬器凸起被可折地固定于筘座上,位于钩子后面,筘的前面,从而不会与带相干涉。
文档编号D03D47/20GK1092035SQ9312024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3日
发明者卡罗·葆纳西纳 申请人:国际专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