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6449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床的制造方法,它是将一个辅助件与一个支座粘贴在一起。
这样的方法见DE41 11 108 A1。一个由空心型材构成的支座配上一个粘着的金属板用来装织针,该金属板构成了辅助件。如果支座和辅助件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温度变化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危险辅助件的力作用于支座,导致针床弯曲,使针对不准。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已知的方法是用单个的断片在其接合处形成空隙。这种方法在特别是针距很密的情况下很难采用。因为针距很细,在各个断片定位时就需要很高的精度。实际上用合理的费用不能使断片的距离与针距匹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阐明用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针距很密的情况下也能制作出针床。
这个目的在开头所述的方法中可以通过将辅助件在粘贴后分成预定长度的单个断片来解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按所需的位置将各个断片或段片相互固定在支座上,在粘贴时可以使其相互之间正确定位,因为这时辅助件还是整体的。将该整体的辅助件在支座上定位之后,用已知的方法就可以取得所需精度。之后将其分段时,对准的各个断片之间不会改变,这样温度变化对针床的影响就很小。
合理的方法是将针槽设在辅助件里,辅助件的划分在一个针槽的各个断片之间进行。分段要在辅助件较薄的部位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劳动,另一方面可以尽量减少在分段时对辅助件的损害。各个针槽之间留下的桥形接片实际上没有按触。
最好在两个断片之间设一个比针槽窄的隔片用来分段。隔片对各个织针的导向装置没有影响,织针可以滑动到针槽底部。
最好对隔片进行铣削。这是一种快速加工方法,由此可以达到必要的精度。
隔片宽度允许为0.05毫米至0.15毫米,最为合理的隔片宽度约为1/10mm(毫米)数量级,尽管较窄,但因为隔片只需接收辅助件的各个段片在温度变化时出现的长度延伸,所以这种宽度已经足够。
段片的长度可以在5-10厘米之间,最好在7-8cm(厘米)的范围内。因为段片的长度延伸总是与长度呈比例的。用这个尺寸可以保证辅助件各段在温度变化时不会相互碰撞。
有利的是,支座用纤维加强的,最好是用碳化纤维加强的塑料制成;辅助件用轻金属,最好是用铝制作。这样制成的针床份量轻,且具有所要求的强度。
下面借助最佳实施例并结合


本发明,其中图1是针床部件俯视图,图2是根据图1中Ⅱ-Ⅱ线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图1中Ⅲ-Ⅲ线的截面图。
在由碳化纤维加强塑料(CFK)制成的针床1上粘有铝片2。该铝片的长度与后来针床上装织针的针筒范围一致。粘上铝片2后铣削用来装复合针4的针槽3(只在图2中画出),但间距要适合复合针4,针槽3之间留有隔片6,用于侧面引导复合针4。
在粘好的铝片2中铣削针槽3之后,将隔片5以很小的间距铣削,比如7至8cm(厘米),隔片5将铝片2完全隔开。隔片5装在针槽3的底层。其宽度b为0.1mm(毫米)的数量级,因此它比针槽3的宽度小,也比复合针4的宽度小。因此,复合针也可以可靠地进入针槽,隔片5就制在这些针槽内。
这样制作出来的针床,其铝片2的各个断片之间对准精度高,而且相互间这样隔开,以致于温度变化时在针床1和铝片2之间出现的应变不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权利要求
1.针床的制造方法是将辅助件与支座粘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辅助件(2)在粘贴后按预定长度划分成单个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槽(3)设在辅助件(2)内,辅助件的分段在一个针槽内的各个段片之间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段片之间制作出一个用于分隔的隔片(5),它比针槽(3)要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片(5)是铣削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片(5)的宽度(b)可以在0.05毫米至0.15毫米之间,最好为1/10mm(毫米)的数量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段片长度可以在5至10厘米之间,最好在7至8cm(厘米)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支座(1)要用纤维增强的、最好是由碳化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辅助件(2)要采用轻金属,最好采用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针床的方法,它是将辅助件(2)与一个支座(1)粘贴在一起。用此种方法用合理的费用在针距相对较密时也能制作出针床。为此,辅助件(2)在粘贴后按预定长度分成各个段片。
文档编号D04B15/20GK1095772SQ9410105
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日
发明者R·肯帕 申请人: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