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9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制动装置,它包括两个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它们通过加载装置相互对着弹性地压紧,在它们之间至少有一个被制动的纱线能够被通过。这些制动元件的至少一个制动元件具有一个中心开孔,并且在其外轮廓里的区域内可转动地安装到支承装置上,以及适合于由通过的纱线以摩擦接合的形式绕着转动轴而产生转动运动,在制动元件之间有用于纱线通过的纱线引导装置。
通常所说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在纺织机械中广泛地用于制动运行的纱线。该装置按传统的方式是这样设计的,两制动板为其自由转动运动而安装在一个中心圆形的支承轴上,并且两制动板通过安置在支承轴上的一个螺旋弹簧而被相互压紧。制动力作用在经过两制动板之间的纱线上,通常两制动板被弯曲,象一个圆环,能够通过一个调节螺母而被变化,该调节螺母拧入到支承轴相应的螺纹上,并且使得压缩弹簧的预拉伸张力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非常快地运行纱线情况下,就这些板型纱线制动装置来说会产生基本问题,其制动板常常以不受控制的形式来转动,往往会驱动纱线脱离开它在两制动板之间的位置,于是制动装置不起作用。一个类似的情况能够发生,当纱线,如有时发生在纱线输送期间,在板型纱线制动装置之前在筒子上或输送通路上成为卡住的情况时,结果是在一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纱线供给装置约束纱线的拉力的影响,使得纱线受到较强大的张力。当这个卡住情况由于纱线张力增加而被突然解除时,纱线出现通常所说的“附加退绕”。对于已知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来说,附加退绕纱线便暂时变得松驰,常常把纱线自身以一个线圈放在了两制动板之一上的一侧上。由这个原因,继续引出纱线的纱线供给装置牵引纱线使纱线脱离开两制动板之间的位置,这样纱线在制动板旁边在未制动的情况下运行。
为了避免从制动板之间位置上的纱线发生不希望的跳离,已知的方法是在两制动板之间的空间内安置其自身的纱线引导元件,在其引导元件内纱线能够被导入,例如,通过一个纱线引导槽。这方面的例子已在DE-OS3504739和DE-OS3318435中给出。然而,位于由制动板所包围住的该空间处的这些纱线引导元件并且不可能或非常困难由外侧达到,从而引起变污问题,实际上这些变污问题是不能克服的,并且限定了整个板型纱线制动装置的使用可能性。这些变污问题也会发生于具有自洁纱线制动装置,该装置可由DE-OS3828762的实施例(图22至24)中得知,在该装置中,用于制动板的驱动辊由运行纱线驱动并且同时作为纱线引导元件,驱动辊被安置在两制动板之间。
为了避免运行的纱线由于切入到制动板里,需采取措施来保证在操作期间制动板相对于纱线运行的通路实现一个转动运动。尤其是当制动板通过运行的纱线以摩擦接合的形式而被驱动时,这就有一种危险,即,在支承轴上所安装的制动板将会由于绒毛和纱线润滑剂的沉积而被污染,使得制动板缓慢地运行,实践表明,绒毛具有在制动板之间徘徊的倾向并且沉积在支承轴周围。查出和排除这些绒毛的累积是困难的,因为累积在由两制动板包围的空间内所产生的绒毛从外侧是不可看出的,并且用机械装置来消去该绒毛也需要大量花费。然而,如果制动板不按时清洁,其结果是由于运行的纱线对其制动板有相对快速的损伤,从而整个板型纱线制动装置不得不更换。
为实施板型纱线制动装置长久地自洁,另一已知的方式是由一个外部驱动源来强迫驱动制动板(DE-OS2758334,EP0498464A2)。然而,这就要求有高减速装置的精密齿轮结构,而对于他们的部件,往往又会引起绒毛的沉积和有附加源的干扰。特别有效的是,如在EP0499218A1中所描述的,对于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通过一个摆动发生装置来使其制动元件进行摆动,最好横向地定向于制动元件的共用支承轴。然而,这种摆动发生装置不能在板型纱线制动装置的整个操作位置上都提供,并且尤其当该装置应用于现有的设备或机器上时,会有更换传统结构的板型制动装置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始时所描述型式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具有简单、摩擦接合驱动的制动元件的纱线制动装置通过高度的操作安全性和极好的自清洁效果而被显示出,并且利用简单装置提供了防止上面说明的不希望有的纱线跳离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为实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制动元件安装在支承装置上,支承装置穿过其中心开孔而伸出,并且在一支承点处仅部分地填充于由其开孔所包围的空间,其支承点相对于转动轴线偏心地位于开孔的内侧边缘处。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两制动元件具有一个中心开孔,并且为了转动,在一支承点处它们安装在支承装置上,其支承点是在相应开孔的内侧边缘上。在这里圆形开孔的内侧边缘能够位于在一个由减摩和/或耐磨的材料而制成的环上。在这种连接中,采用“环”,其本身是插入到制动元件中心开孔的一个独立元件和一个具体装置都是很清楚的,一般地说,其制动元件是钢或陶瓷材料构成,其中制动元件至少在开孔边缘的区域内有相应材料的涂层围绕着它延伸,这样这个涂层形成了“环”。
如实践已表明,由于它们在转动中心外侧悬挂在中心开孔的边缘处,绒毛不会在制动元件与支承装置之间聚集。而绒毛会连续地被刮去并且防止了沉积。绒毛通过相对大的中心开孔而被排出,其中心开孔与普通的一些情况相比是相对较大的,所述的普通情况是具有一个连续支承轴,其中心开孔不装有支承装置。在纱线运行时,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除了它们绕着它们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运动外,还能够绕着一个轴线执行一个不规则的摆动,该轴线延伸过处在中心开孔的内侧边缘上的支承点,这样制动元件的转动轴是空间不固定的,而是相对于支承装置而移动的。这个转动轴线延伸通过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的转动中心,其制动元件较好的是同时形成尤其是圆形中心开孔的中心点。
为了使制动元件避免从支承装置上无意识的脱开,其解决办法是采用限定至少一个制动元件的轴向可动性的止挡装置,止挡装置可与支承装置相关连,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的止挡元件,它以横向间隔相对于相应的可转动安装的制动元件而设置。尤其是,这个止挡元件能够这样设计,它从相关的制动元件的外轮廓上的外侧伸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元件能够设计为,它是以具有一个孔的支架形式,它至少部分地使相邻的制动元件的中心开孔为空,以使去除绒毛不受阻碍。其支架能够由塑料制成。然而,它也能是一个弯曲的金属丝。此外,止挡装置可是支承装置的一部分,但是具体装置也是可想象的,其中止挡装置包括用于它们自己的所安装的止挡元件,或是由已提供的所构成的部件而形成,如支架或类似部件,或是安装在这样的一些部件上。
纱线引导装置保证了被制动的纱线在通路上以有规则的形式被引导,在通路上纱线运行于两制动元件之间,在通路上纱线运行是被选择的,这样当纱线运行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个驱动力分量存在于制动元件的圆周方向上,这样就确保了通过纱线而安全地、摩擦接合驱动制动元件。原则上能把纱线引导装置安装在制动元件外轮廓的外侧,从而完全保留中心孔以用于在支承装置上偏心悬挂制动元件,并且可去除绒毛。然而,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纱线引导装置是安装在制动元件之间的中心孔的区域内,来为了防止纱线从其制动板之间的位置上脱离出,这是不希望的。在这里,能够这样地安置,即两制动元件由通过纱线引导装置而强行引导的经过的纱线而被轴向定中。
纱线引导装置以相对于制动元件的转动轴线和/或其支承装置偏离的形式安装在中心开孔内。为简化结构,他们也可以本身直接地安装在支承装置上,但在任何情况下,他们自身从支承点分离开。与具有通常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的普通情况相比较,在其通常板型纱线制动装置中,连续中心支承轴常常同时用作纱线引导装置,其结果是在制动元件的支承点处直接产生纱线擦伤,并且在此沉积下来,而采用新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用于相应制动元件的支承点和纱线引导装置在空间上是相互分开的,并且当两装置形成在一共有元件,例如,也可以是一金属丝支架上时。用作引导纱线的纱线引导装置的表面不与制动元件直接接触。
当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延伸穿过两制动元件的中心孔、带有支承点,并带有一个纱线引导部位的金属丝支架时,可获得特别简单的结构。为了该目的,金属丝支架可基本上有一个U形状的向外弯曲,而纱线引导部位形成在其内侧。同时,前面所说明的限定相应制动元件的轴向可动性的止挡元件也可以是形成支承装置的金属丝支架的一部分。
根据所被制动纱线的类型和结构以及速度,在路径上,纱线运行在两制动元件之间,路径的更换或许是所希望的,以便调节最佳的操作条件来用于纱线制动装置。为简单起见,安装在相应制动元件中心开孔内的纱线引导装置能够相对制动元件的转动轴而可调节。实践中,例如,这是通过纱线引导装置而实现的,该纱线引导装置具有一个为调节而安装的纱线引导元件。
在一个便利的实施例中,支承装置和纱线引导装置能够有一个基本上为U型的共同成形的部分,例如,它是由钢或陶瓷材料制成,它行动在桥状部件的内侧,其桥状部件连接于纱线引导装置的两支杆的一部分,用成形部件作为调节件而安装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和为旋转运动而安装在一个支承销上,该支承销轴向平行于桥状部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安装或许是这样的,支承装置和/或纱线引导装置各具有一个延伸穿过中心开孔的销,并且为便于纱线的导入,纱线支承装置的销可提供有一个倾斜边缘,以用来在其自由端导入纱线。
由于新型的纱线制动装置不具有用于制动元件的连续的中心支承轴,一个压簧是被简单地推在其制动元件上,因此用于把两制动元件相互弹性地压住的加载装置必须被构成,所以要注意新型纱线制动装置的结构上的设计。原则上,根据它们的目的,如用于新型纱线制动装置的加载装置,设计和安装所使用弹簧装置的可能性是不排除的,但当加载装置被设计成磁性上作用时,则获得非常简单的结构。根据这个目的,它们能够有至少一个永久磁环连接到一个制动元件上并且安装成包围中心开孔。磁性加载装置是可调节的,以便使作用在制动元件之间上的压力根据相应需要的调节成为可能。根据这个目的,至少一个永久磁环通过一个螺纹相对于其相关联的制动元件而被设计成可以轴向调节。实质上,在板型纱线制动装置的其它结构上,作为永久磁物质的加载装置是已知的(DE-PS2758334,DE-OS3318435,EP0499218A1)。
由于新型板型纱线制动装置与传统的板型制动装置相比不会有任何部件增加其空间的要求,而是显示了其自身的较小空间需要-也不需要其自身的驱动装置等等,-它也是特别适合于用已知的板型纱线制动装置操作的现有设备或机器的转换,尤其是采用纺织技术来实现这种转换。
在下列附图中,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内容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带有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纱线供给装置侧视图,它是处于准备就绪-操作状态;
图2是根据图1纱线供给装置的以不同的比例示出的纱线制动装置侧视图;
图3是根据图2沿图2中线Ⅲ-Ⅲ所剖的,并以所剖方向来看的纱线供给装置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并相应于图2的实例;
图5是根据图4并沿图4中线Ⅴ-Ⅴ所剖的,以所剖方向来看的纱线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并相应于图2的实例;
图7是根据图6并沿图6中线Ⅶ-Ⅶ所剖的,以所剖方向来看的纱线制动装置;
图8根据图6的纱线供给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它是沿图7的线Ⅷ-Ⅷ所剖的,并沿所剖方向来看的,以不同的比例而给出的;
图9是根据图8并以图8中箭头Z的方向所看的纱线制动装置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并相应于图2的实例;
图11是根据图10并沿图10的线Ⅺ-Ⅺ所剖的,以所剖方向来看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纱线制动装置的两个制动元件带有一个用于把压力交替地作用于两制动元件之间的装置的侧视图,它是以轴向截面所剖的;
图13是图12中所装配的一个制动元件处于拆卸状态的侧视图,它是部分轴向断面。
图1中示出的,尤其是用于圆型针织机的纱线供给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该支架被设计成为通过一个紧固螺钉而连接到一个导纱器圆环上,即表示在圆型针织机的3上。为了转动,轴4安装在壳状设计的支架1上。在支架的下侧,轴4装有一个以通常所说的卷绕卷筒5形式的纱线供给元件,该卷绕卷筒5刚性地连接于轴4上,在支架的顶部上,轴4旋转地安装地连接到一个齿形皮带轮6上。以一种已知的形式安装在一个环绕于圆形针织机针筒的环形件上的纱线供给装置是通过齿形皮带7以相互同步的形式被驱动,齿形皮带7与齿形皮带轮6是相啮合的。
卷绕卷筒5是一种条笼式滚筒的形式;它的结构详细内容已公开于EP0234208B1中。它包括数个条8,这些条8以径向相等的间隔均匀地分布于绕其转动轴的环形件上。每一条具有一个连续倾斜面9和一个直的纱线支承部分10。
板型纱线制动装置形式的纱线制动装置11被安装在支架1的前侧。板型纱线制动装置装有一个纱线12牵引筒子(未详细示出),其纱线12通过由固定托架13而安装在支架1上的一个环型导纱器14,一个清纱器15和一个纱线限定钩16。从纱线制动装置11运行出来的纱线12通过一个纱线输入导纱器17,该导纱器通过一个连接托架18而安装到支架1上,并且引导在连续倾斜面9区域上的纱线12卷到卷绕卷筒5上。当卷绕卷筒5被驱动时,连续形成于纱线输入侧上的纱线沿着连续倾斜面9而引导到条8的纱线支承区域10上,在该区域处纱线以线圈19的形式而被存放,线圈19以基本上无滑动的方式通过卷绕卷筒5而获得,以致于纱线12以恒速由筒子上退绕并喂入到一个纱线消耗装置上。
在朝这个纱线消耗装置运动的过程中,从线圈19上出来的纱线12通过两个纱线退绕钩21,22,这两个纱线退绕钩通过在支架1下侧上的外壳20而安装在卷绕卷筒5的纱线退绕侧上,并且在其之间纱线通过一个退绕探头23而被感知。在纱线制动装置11与纱线输入导纱器17之间的纱线输入侧上提供有一个输入探头24。象退绕探头23一样,为了旋转运动输入探头24安装在支架1上,并且连接到未详细画出的开关装置上,其开关装置装在支架1内,并且在输入探头24的旋转运动或退绕探头23出现如减少纱线张力时,其开关装置触发一个信号而用来停止机器运转。
迄今所描述的纱线供给装置已被了解,它是一个使用纱线制动装置11的典型性的实例,纱线制动装置与纱线供给装置可用来均匀地制动来自于筒子的纱线12,目的是纱线12能够在卷绕卷筒5上以所需的卷绕张力连续地卷绕。
根据本发明所构成的纱线制动装置11的详细说明,尤其在图2和3中已做出说明纱线制动装置11包括相同结构的两个制动盘或制动板形式的两个圆形制动元件26。每一个制动元件26是具有一个圆筒形的、共轴的、连续的开孔27的环形状结构。它是由钢、塑料或陶瓷材料组成,并且带有环形盘状的光滑纱线制动表面28,该表面也可涂有耐磨材料。两个制动元件26通过加载装置利用他们凸形的纱线制动表面28在轴向方向上彼此相靠而弹性地相互紧压住。这些加载装置每一个都是由一个永久磁环29组成,永久磁环插在制动元件26的槽状的凹进部分30内,以便围绕开孔27,并且它连接到制动元件26上。同轴的环31是由耐磨和/减摩的材料制成,并连接到制动元件26上,环31利用其基本为圆筒形内壁32来限定中心开孔27。环31形成在制动元件26上并且同时也用于夹持住永久磁环29。
在其内壁32的区域内,环31在其端面的33、34处被倒角,以致于当制动元件在操作位置轴向地相互压紧时,在外侧的两倒角部分形成支承表面部分,在它们环上圆周地延伸,它们向内倾斜并且彼此倾斜相对,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由两条虚线35表示。两个圆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26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装置上,支承装置穿过其中心开孔27而伸出并且支承装置是由一个金属丝支架36构成,如由图2中可以看出,金属丝支架36在各种情况下仅在很小程度上占据中心开孔27,以致它们基本上保持空的状态。
金属丝支架36被安放在一个基本上成直角的弯端部分37上,弯端部分37是在固定件40的一个楔形槽39内的一侧上,金属丝支架36通过固定件40由螺丝41刚性地安装到支架1的一个延长部分42上。在另一侧,支架部分43基本上弯成U形,它连接一个水平支杆38。大约由制动元件26的圆周开始,支架部分43相对于平行相邻的制动元件26在侧面以一定间隔以一定的斜度向上延伸。支架部分43与支架1的延长部分42一起形成了用于两个制动元件26的止挡装置,支架1的延伸部分42以其内壁44相对于相邻制动元件26(见图3)在侧面以一定间隔延伸。两个制动元件26的轴向可动性通过止挡装置而被限定,这样它们不可拆开地保持在金属丝支架36上,而对于它们的转动可动性没有阻碍。
未连接到直的支杆38的U形支架部分43的支杆被侧向地弯曲,以致形成一个支承部分45,该支承部分穿过制动元件26的两个中心开孔27而延伸出去,并且具有一个取向近似平行于倾斜的支架部分43(见图2)的向外弯曲46。
支承部分45的区段在基本上U形向外弯曲46的两侧上延伸,其向外弯曲46位于以支架部分43和延伸部分42的形式的止挡元件之间近似一半的长度上,在其朝上的外侧(见图2)上其每一区段带有一个支承表面47,基本上是圆形弯曲的,两制动元件26由其同样形成支承表面的内壁32和环31的楔形倒角部分34支承在上面。
两个制动元件26是这样以一个支承点48(图2)而悬挂或支承在支承部分45的支承表面47上,其支承点处在通过制动元件26的转动轴线50(想象的轴线)的垂直轴线49上,轴线50与基本上呈环形盘状制动元件26的几何中心点相重合。支承点48偏离轴线50位于制动元件26的中心开口27的内壁32上。如果需要的话,存在于空间的支承点有窄小的限定以致于制动元件26能够绕着贯穿支承点48并平行于转动轴线50的一个支承轴线而实现某些摆动。
U形向外的弯曲46从里面形成用于纱线12的纱线引导装置,在整个中心开口27内,其引导装置正好位于两纱线制动表面28之间的接触平面内,并且相对于转动轴线50和支承点48两部分径向偏置。在引纱线期间,由支承部分45和向外的弯曲46的结构而产生的引入斜面便于纱线制动装置的操作以致于在运行期间,即使一个没有适当地引入的纱线也会自动滑入到向外弯曲46内。
由于向外弯曲46起纱线引导部件的作用,所通过的纱线12在轴线方向上被横向引导,以致于两个制动元件26通过贯穿于其两纱线制动表面28之间的纱线12而被强制轴向定心,并且不能以无控制的方式在支承部分45上调节,以及进入到与固定部分43、44相接触状态。
突出于制动元件26的外轮廓的,以支架部分43和延伸部分42的形式存在的两止挡元件仅仅用于保持在金属丝支架36上的不可拆卸的制动元件26。
当如图1所示的纱线供给装置在操作运行时,进入并穿过环型导纱器14的纱线被稍微地偏移到纱线限定钩16的左侧,然后纱线在有弹性力相互相压的并产生有制动力的制动元件26的纱线制动表面28之间运行,然后再进入中心孔27,在孔中纱线又由U型向外弯曲46所形成的纱线引导装置被稍微偏移到右侧,接着又穿过纱线制动表面28,最后到达纱线输入导纱器17。如图1和图2所看到的,向外弯曲46是放置在中心孔27中,这样纱线通过了在垂直轴线49侧面由纱线制动表面28形成的夹持点,所以,以摩擦接合的方式作用于圆周方向的驱动力由运行的纱线12而施加到制动元件26上,使得两个制动元件26围绕转动轴线50以箭头51方向(图2)转动。由于两制动元件26仅在中心孔27的内侧圆周的转动轴线50上方一定距离处的支承点48处被安装。其中心孔比支承装置相对较大,这样制动元件26能够实现前面所述的,绕着支承点48作轻微的摆动,即转动轴线50没有空间上的固定。
图4和5中所描述的纱线制动装置11的第二个实施例基本上与参照附图1至3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数字表示并且不再作解释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金属丝支架36用其支架部分43直接地形成一轴向止挡元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金属丝支架36a基本上缩减到其支承部分45上,其支承部分45穿过具有向外弯曲46的两制动元件26的中心孔27。代替支架部分43的是一支架52,该支架也可由塑料制成,作为轴向止挡元件。在支架52上有一个大的连续开孔53,并且在54处被连接到延伸部分42上。开孔53在两制动元件26的中心孔27上延伸,以便当压缩空气吹过制动元件26来时常清理制动元件时,绒毛在其侧边也不能聚集。同时,弹性支架52也使得有可能容易拆卸制动元件26并且保护它们以免落下。
当用于不同强度和摩擦特性的纱线12时,有利的是能够根据相应的纱线特性来最佳地调节制动元件26的转动速度。这个可能性通过新的纱线制动装置11的第三个实施例来给出,如图6至9所描述的,其中前面如在图1至5中已说明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来表示。并且不再解释说明。
取决于纱线运行速度的制动元件26的转动速度的调整是通过部分通路的位置上的相应变化来完成的,在其通路上,纱线相对于与转动轴线50相交的垂直轴线49是运行于纱线制动表面28之间。为上述的目的,用于制动元件26的支承装置和纱线引导装置是形成在一个螺栓状部件57上,部件57有近似楔形横截面外形(见图9)并在其中心有一个纱线引入槽58,纱线引入槽58是由两个侧支杆59和一个与它们相连的桥状部件60所形成的,它们总共形成一个基本上U形状的结构。桥状部件60形成了纱线引导装置,该装置位于制动元件26的中心孔27内,与纱线制动表面28的接触平面对齐。两支杆59有带有其支承点48的支承表面47a。延伸在纱线引入槽58两侧上的支承表面47a相对于旋转轴线61来说基本上是部分圆筒形结构,轴线61由形成在一侧上的圆柱销62所限定并相对于桥状部件60以一定间隔轴向延伸。销62为了转动而被固定在固定构件64的相应支承孔63内,固定构件64在65处(见图7)被固定到支架1的延伸部分42上。成形部件57通过销62,固定环66和一个贝氏弹簧67而被夹持到固定构件64上。成形部件57装有一个锁销端68(图8),它嵌入于一个在固定构件64面对它的端面上的带有相应锁销凹进部分的锁销槽69内,并且在其相应调整的角度位置上固定安置了成形部件57。借助于一个工具,例如,一把改锥,它插入于螺栓62的调节槽70内,成形部件57能被顶起,克服贝氏弹簧67的压力而脱离与固定构件64上的接合,并且沿着锁销槽69在图9中所示的调节扇形区内旋转到图8和图9中所表示的虚线位置上,其中桥状构件60所形成的纱线引导装置更接近于垂直轴线49。由经过的纱线12而作用于制动元件26上的转矩被减小,结果是制动元件26的转动速度减小,如在图9中由虚线较短箭头51a所表示。
为制动元件26而设计的支承装置和纱线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可能性则在图10和11中的新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里被说明。与前面说明的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示出相同的参考数字并且不再解释说明。
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承装置和纱线引导装置各提供有光滑圆柱销71,72,它们轴向平行地穿过制动元件26的中心孔27伸出,并且在一端被固定在固定构件64上,而固定构件64再被拧紧到支架1的延伸部分42上。第一个较短的销71带有支承表面47b,由图10来看,销71是被安置在作为纱线引导装置的第二个销72上方一定的距离处,支承点48位于其支承表面47b上。
第一销71的光滑圆柱结构使得绒毛的聚集和线的磨蚀更困难,并且在销71上使制动元件26调节到一个有限的程度范围。这种调节改善了在支承点48区域内的转动制动元件26的自清洁效果。运行的纱线12切入到形成纱线引导装置的另一销72里的危险也减小到最小。
为了纱线12便于穿入到纱线制动装置,第一销71的端面在73处向外倾斜,所被引入的纱线是处于两制动元件26之间,然后与其制动元件共同轴向地朝着支架52方向移动,直到两制动元件26到达一位置处,在该位置,纱线12通过纱线引入斜面73(图11中所示)而引进到两销71和72之间的空间内。纱线存在张力而在纱线运行时在轴线方向上使两制动元件26定中,并且在固定构件64与支架52之间某一范围内保持两制动元件26。
在上面描述的纱线制动装置11的实施例中,制动力是通过永久磁环29的结构而被不变地预先决定。根据要制动的不同的纱线为了调节制动力,有可能把制动元件26个别或整个更换成具有不同磁特性的永久磁环29的制动元件26。
无需这种变换的一种可能性表示在图12和13中所说明的制动元件26a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变换由于装配操作和必需的储备都要很大的花费。这些制动元件26a能够各自地或共同被变换来用于上述实施例纱线制动装置11的制动元件26。
正如图12和13中所看到的,在制动元件26a中,环31a提供有一个外螺纹74,在外螺纹里,相关联的永久磁环29a利用至少一个锁销端75而被引导。永久磁环29a在其顶部提供有一些凹进部分76以用来接受一个合适的工具,借助该工具,这就有可能在环31a上来转动永久磁环29a,这样便改变了其离纱线制动表面28的轴向距离。轴向方向上最大的距离位置由图12中点划线示出。
作用于轴向方向上在永久磁环29a与另一制动元件26的相反极性的永久磁环29之间的吸引力取决于两个永久磁环29,29a之间的距离,在吸引力的大小与距离之间存在一种近似平方关系。因此,由纱线制动装置而施加到所经过纱线上的制动力根据用途通过简单地转动永久环29a来进行调节。
提供在螺纹74螺纹圈上的锁销凹进部分77(图13)用于接合永久磁环29a的锁销端75的伸出部分,因此,使得有可能来限定永久磁环29a的位置,并且同时固定它以免作不希望的转动。
纱线制动装置11的各种实施例与相应于图1的纱线供给装置已在上文中作了说明。当然,应清楚地知道,纱线制动装置在任何地方都是可使用的而不管是以限定形式制动纺织还是非纺织运行纱线的问题。
权利要求
1.纱线制动装置,它包括两个盘形或板形制动元件,它们通过加载装置而被互相弹性压紧,并且在它们之间至少有一个可被制动的纱线能够穿过,至少所述的一个制动元件具有一个中心开孔,并且在其外圆形内的区域内它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装置上,并且适合于由通过所述运行的纱线以摩擦接合的形式绕着转动轴而转动;它还包括用来使所述纱线穿过所述的两个制动元件的纱线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制动元件(26)是安装在穿过其中心开孔(27)而伸出的所述的支承装置(45;57;71)内,并且在一支承点(48)处仅部分地填满于由所述的开孔所包围的空间,其支承点(48)相对于转动轴线(50)偏心地位于所述开孔(27)的内侧边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制动元件(26)都具有一个中心开孔(27),并且在所述的相应的开孔(27)的内侧边缘上的一支承点(48)处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支承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开孔(27)的内侧边缘位于一个环(31)上,该环是由减摩和/或耐磨材料制成。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限定至少一个所述的制动元件(26)的轴向可动性的止挡装置与所述的支承装置(45;57;7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的止挡元件(43;42;52),该元件相对于相应的可转动地安装的制动元件(26)在横向有一间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止挡元件设计成从相关联的制动元件(26)的外轮廓上的外侧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元件是一种支架(43;52)的形式,它具有一个孔(53),使其相邻的制动元件(26)的中心开孔(27)至少部分为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52)是弹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43)是一弯曲的金属丝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装置(43)是支承装置(36,45)的一部分。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是安装在所述的制动元件(26)之间的所述的中心开孔(27)的区域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和11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制动元件(26)是由所穿过的并且被所述纱线引导装置(46,60)强行引导的纱线(12)而轴向确定中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是安装在相对于所述的转动轴线(50)偏离的中心开孔(27)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是安装在相对干所述的支承装置(45;57;71)偏离的中心开孔(27)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46)是安装在所述的支承装置(36,45)上。
16.根据权利要求2和15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包括一个延伸穿过所述制动元件(26)的中心开孔(27)的金属丝支架(36,36a),所述的金属丝支架(36,36a)带有所述的支承点(48)并且提供有一个纱线引导部位(4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支架(36,36a)包括一个基本上U形状的向外弯曲(46),该弯曲所具有的所述的纱线引导部位形成在其内侧。
18.根据权利要求9和17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挡元件(43)是形成于所述的支承装置的金属丝支架(36)的一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中心开孔(27)内的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60)是为调节而设计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3和19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60)相对于所述的转动轴线(50)是可调节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5和20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包括一个纱线引导元件(60),它是可调节地被安置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3和19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和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包括一个基本上是U形的共同成形部件(57),它形成在一个桥状部件(60)的内侧,桥状部件连接于所述纱线引导装置的两个支杆(59)部分,所述的成形部件可调节地安装在一个固定支架(64)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部件(57)为了旋转运动而安装在一个支承销(62)上,该支承销轴向地平行于所述的桥状部件(60)。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和/或所述的纱线引导装置各包括一个销(71;72),它穿过所述的中心开孔(27)而伸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装置的至少一个所述的销(71)具有一个倾斜的边缘(73)以用于在其自由端处导入纱线。
2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装置(29)设计成磁性地作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到一个制动元件上的永久磁环(29),并且设置该环以包围所述的中心开孔(27)。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加载装置是可调节的,以用于变换作用于所述制动元件(26)之间的压力。
29.根据权利要求27和28所述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永久磁环(29a)通过一个螺纹(74)相对于其相关联的制动元件(26a)而可轴向地调节。
全文摘要
一种板型纱线制动装置包括两个制动元件,它们通过加载装置而被相互地弹性压紧,并且在它们之间容纳有经过的纱线,其制动元件偏心地悬挂在中心开孔的内侧壁上的支承装置上,它们仅填充于开孔的一小部分,纱线引导装置也安装在其中心开孔的区域内。
文档编号D01H13/10GK1094690SQ94101058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1日
发明者A·霍瓦思, H·施莫德, J·费克 申请人:梅明格-Iro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