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清纱式上蜡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9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清纱式上蜡张力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张力架是纺织厂络筒机上的一个部件,用以支承张力装置,使卷绕时的纱线产生一个适当的张力,以保证筒纱成形良好。目前,技术上成熟的张力架只能安装张力装置和电子清纱器,或者只能安装张力装置和上腊装置,不能有效地把三者装在一个支架上。针织用纱的质量要求较高,往往既需要电子清纱器清除疵点,也需要上腊。因此,只好把电子清纱器装在第一道络筒上,把上腊装置装在第二道络筒上。多一道工序,多耗费一倍的人力和电力。
曾有厂家试图把张力装置、电子清纱器,上腊装置装在一起,但因为工艺和结构方面的原因,电子清纱器的导入面高于张力装置和上腊装置的导入面,使纱线不易进入工作通道,因此,值车工在操作时,先将纱线喂入张力装置,接着将纱线抬高以越过电子清纱器导入面,然后再将纱线放低,喂入上腊装置,由于电子清纱器与上腊装置相距很近,故操作动作允差只有两三毫米,使操作难度增大,接头时间延长,生产效率不能得到提高,因此,无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同时进行电子清纱和上腊,又不增加操作难度,并且能与各种型号电子清纱器配套的张力架。
本实用新型由电子清纱器座、张力装置座、上腊装置座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清纱器座、张力装置座、上腊装置座不在同一平面,即将电子清纱器前置并处于一特定角度,使电子清纱器检测槽正好处在值车工的喂纱路线上,不再需要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准确动作,从而解决了电子清纱器导入面与张力装置、上腊装置导入面不协调的问题,简化了操作。
所说的与张力装置座、上腊装置座不在同一平面的电子清纱器座,其角度为0<α<90°。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图中,电子清纱器座1前置,与张力装置座2、上腊装置座3不在同一平面,电子清纱器座的角度为35°,使电子清纱器的检测槽正好处在值车工的喂纱路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两道工序简化为一道,不增加操作难度,从而减少了设备占用和人力、电力的消耗。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清纱式上腊张力架,其特征在于电子清纱器座前置,电子清纱器座(1)、张力装置座(2)、上腊装置座(3)不在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张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电子清纱器座(1)的角度为0<α<90°。
专利摘要电子清纱上蜡张力架,其特征在于电子清纱器座前置,电子清纱器座,张力装置座,上蜡装置座不在同一平面,使电子清纱器的检测槽正好处在值车工的喂纱路线上,不再需要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准确动作,从而解决了电子清纱器导入面与张力装置、上蜡装置导入面不协调的问题,将两道工序简化为一道,不增加操作难度,从而减少了设备占用和人力、电力的消耗。
文档编号D02H13/22GK2222172SQ9520299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18日
发明者朱建新 申请人:朱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