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20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麻、棉混纺纱的煮、漂、染、织新工艺。
亚麻纺织品以她的坚韧挺括、柔和自然、端正大方、卫生宜人、节奏自然明快的独特风格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和青睐。但目前主要是以亚麻混纺印花织物为主体。即将亚麻和棉混纺纱织成布后,再印上各种花色和图案,因此自然美感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产高质量的,具有强烈自然美感的麻棉色织布的生产工艺。
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包括亚麻、棉混纺纱的煮炼、漂白、染色和织造工艺。
一、煮炼。采用软水,两次煮炼工艺。
1、将初煮药剂依次放入化料罐内,升温至95℃备用;2、将亚麻、棉混纺纱,装入立式高压煮炼罐内,煮炼装罐要均匀;3、将化料罐内备用的初煮药剂,泵入立式高压煮炼罐内,煮炼6小时,压力2Kg/cm2,煮炼完成后立即进热水,洗水30分钟,不能在冷却后或用冷水洗水,以免造成碱斑及各种斑渍。浴比1∶8±1,水质碳酸盐含量 <30PPM。初煮过程中,升压(温)时,必须分段排出罐内空气,防止氧化纤维素,造成产品强力下降。
初煮药剂,包括纯碱、烧碱、硅酸钠、肥皂、渗透剂JFC和亚硫酸钠。其中纯碱(Na2CO3)1.8g/L±0.2、烧碱(NaOH)18g/L±2、硅酸钠1.8g/L±0.2、肥皂1g/L±0.2、渗透剂JFC1g/L±0.2、亚硫酸钠0.2g/L±0.2。
4、复煮。复煮药剂包括纯碱0.5g/L±0.2、硅酸钠2g/L±0.5、双氧水30%4g/L±1g/L。压力2kg/cm2,煮炼3小时,洗水30分钟。与初煮相同,在升压(温)时,必须分段排出罐内空气。
5、亚麻、棉混纺纱煮炼后,三角滚洗水,用离心脱水机脱水。采用上述煮炼工艺,使麻棉纱的毛效达13cm以上,失重率在18~20%之间,而且白度好,无斑节等疵病纱的存在。
二、漂白,设备采用液流式方箱。
1、将煮炼、脱水后的亚麻、棉混纺纱,放入液流式方箱内,将次氯酸钠,用量1.5g/L±0.2,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漂40分钟,洗水二次,各5分钟,放掉漂液;2、将硫酸(H2SO4)1.5g/L±0.2,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洗酸10分钟,洗水二次,每次5分钟,放掉漂液;3、中和脱氯。将化开后的纯碱和大苏打,各0.9g/L±0.1,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15分钟,同浴进行,再洗水5分钟,放掉漂液;4、氧漂。将硅酸钠 4g/L±0.5和双氧水30%、5.5mL/L±1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95℃40分钟,再洗40℃水5分钟,洗冷水5分钟,放掉漂液;5、增白。将增白剂VBL0.03g/L±0.01和肥皂0.2g/L,放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40℃5分钟。出机,离心脱水。
浴比1∶16~40,最佳值为1∶22.5。
三、染色。染色可用直接染料、硫化、活性染料、还原染料。按中纺部基本工艺要求进行。对于深色,在煮炼后,即可染色。对于艳色,在漂白后染色。
煮炼或漂白后的亚麻经上浆机上浆、打纱机打纱、棚松、烘干机烘干后,便可供织造用。
四、织造。亚麻棉色织布采用亚麻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为原料,由于亚麻纤维弹性差,纤维粗硬与棉的抱合力较差,致使麻棉混纺纱强力较低,118一般在350-380CN,经染色等工序后,强力又有所下降,一般为300-330CN,这给织造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提高亚麻棉色织布的质量,我厂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反复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织造上机工艺参数和布机转数。如采用1515-75″、56″布机,织造50″~65″亚麻棉色织布,开口时间为215±5mm,投梭时间为230±5mm,投梭力内侧为280±5mm,外侧为165±5mm,后梁高度-100±2mm,停经架高度为30±2mm,布机转数为110~160转/分。为了解决外侧边脱纬庇点,采用了在外侧梭箱口处加尼龙转子的方法。
在织造过程中采用上述上机工艺参数,不仅断纱断头率低、产量高,而且布面丰满,无错格、色档、拆痕等色织布特有疵点。使我厂生产的麻棉色织布既挺括又柔韧,具有光滑的外表,色彩鲜艳自然,有爽快的内质、透气、吸湿性良好等特点,产品已销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包括亚麻、棉混纺纱的煮炼、漂白、染色和织造,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煮炼工艺,采用软水,两次煮炼工艺,包括1、将初煮药剂纯碱1.8g/L±2、烧碱18g/L±2、渗透剂JFC 1g/L±0.2、肥皂1g/L±0.2、依次加入化料罐内,升温至95℃备用;2、将亚麻、棉混纺纱,装入立式高压煮炼罐内;3、将化料罐内化好的初煮药剂泵入立式高压煮炼罐内,煮炼6小时,压力2kg/cm2,煮炼完成后立即进热水,洗水30分钟,浴比1∶8±1,升压(温)时要分段排出罐内空气;4、复煮,即用复煮药剂纯碱0.5g/L±0.2、硅酸钠2g/L±0.5、双氧水30%4g/L±1g/L,在压力2kg/cm2下,煮炼3小时,洗水30分钟,升压(温)时,要分段排出罐内空气,亚麻、棉混纺纱煮炼完成后,用离心脱水机脱水;B、所述的漂白工艺,包括1、将煮炼、脱水后的亚麻、棉混纺纱,放入液流式方箱内,将次氯酸钠,用量1.5g/L±0.2,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漂40分钟,洗水两次,各5分钟,放掉漂液;2、将硫酸1.5g/L±0.2,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洗酸10分钟,洗水二次,每次5分钟,放掉漂液;3、将化开后的纯碱和大苏打各0.9g/L±0.1,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中和脱氯15分钟,洗水5分钟,放掉漂液;4、将硅酸钠 4g/L±0.5和双氧水30%,5.5g/L±1,徐徐加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氧漂,95℃40分钟,再洗40℃水5分钟,洗冷水5分钟,放掉漂液;5、将增白剂VBL0.03g/L±0.01和肥皂0.2g/L,放入液流式方箱内,液流循环增白,40℃5分钟,出机,离心脱水;浴比1∶16~40,最佳值为1∶22.5;C、所述的织造,采用1515-75″和56″布机,上机工艺参数为亚麻棉色织布,开口时间为215±5mm,投梭时间为230±5mm,投梭力内侧为280±5mm,外侧为165±5mm,后梁高度-100±2mm,停经架高度为30±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在布机外侧梭箱口处设置尼龙转子。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其特征是布机转数为110~160转/分。
全文摘要
麻棉色织布的生产新工艺,包括用纯碱1.8g/L、烧碱18g/L、渗透剂JFC1g/L、硅酸钠1.8g/L、肥皂1g/L初煮,再用纯碱0.5g/L、硅酸钠2g/L、双氧水4g/L复煮工艺和用次氯酸钠1.5g/L、硫酸1.5g/L漂白,用纯碱、大苏打各0.9g/L中和脱氯,用硅酸钠40BL4g/L和双氧水5.5mL/L进行氧漂,用VBL0.03g/L和肥皂0.2g/L进行增白的漂白工艺。染色后,用1515-75″,56″布机织造,开口时间为225mm,投梭时间为230mm,投梭力内侧为280mm,外侧为165mm。用本工艺首创完成了麻棉混纺纱的色织布。
文档编号D03D15/00GK1144855SQ9611517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7日
发明者魏俊星, 邵荣祥, 刘兴桥, 邓志尧, 丁志山, 李新国, 谢丰, 赵淑杰 申请人:开原市亚麻纺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