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由其制成的人造皮革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768228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由其制成的人造皮革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浸渍型基材、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手感像皮革、透气性好且质量轻、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并且涉及及由其制成的人造皮革。先有技术以往,在人造皮革用的基材中,提出了在无纺布上浸渍作为粘合剂的弹性聚合物(主要是聚氨酯)结构的基材的许多方法。(特公昭42-18599号公报、特开平7-145569号公报、特公昭62-29548号公报等)。这些方法只采用由纤维状聚合物构成的无纺布,所以,在挺度等手感方面、强度方面和形态保持性等耐久性方面,要达到满意的水准较困难。众所周知,天然皮革中,基体上层致密、下层稀疏,而在聚氨酯浸渍阶段需要高超的控制技术,虽然浸渍了聚氨酯的基材,在手感方面、耐久性方面变好,但是,由于纤维之间堵满了树脂,形成致密的结构,所以,透气性变差、另外,要同时兼备轻量化和所需性能很困难。其次,因为浸渍聚氨酯要使用溶剂,故使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同时,给环境也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特开昭52-87201号公报中提出了在采用非弹性聚合物和弹性聚合物组成的体系的同时,弹性聚合物至少占纤维表面一部分用作复合纤维,形成片状物,接着,於前述弹性聚合物的热熔融温度以上的温度下,经加热加压处理,使片状物的表面层致密化的方法。该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着眼于片状物表面结构的致密化,确实,仅就片状物的表面来说,可得到具有天然皮革似的外观,但是,当作皮革使用时,则有橡胶似的、手感硬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的以往技术的缺点,提供以少量的粘合剂制备具有皮革手感、透气性及弹性回复性能好,而且,质轻的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发明者们经研究发现,将弹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例设定为基材总重量的25~45%的高水准的话,就可得到所要求的人造皮革的手感,相对以往这种浸渍方式而言,出乎意料的是,当使由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形成人们熟知的衬垫材料,发生特定的结构变化时,即使上述弹性聚合物的比例在25%以下,该衬垫材料也可制成透气性非常好的人造皮革。本发明的发明者们还探明,当转变为人造皮革时所要求的手感,不仅取决于基材表面的结构,而且,基材内部的结构影响也很大。即,按照本发明,前述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法达到。即在由基质型纤维和表面被掺入弹性聚合物的粘合纤维组成的,而且,该粘合纤维分散在基质型纤维中并与基质型纤维热粘合的纤维聚集体中,同时满足以下a~e的必要条件,就可制得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a.弹性聚合物占基材总重量的比例为2.5~25重量%;b.密度为0.15~0.45gr/cm3;c.构成粘合纤维的弹性聚合物c-1.各根基质型纤维热粘合成单独热粘合点单元分布;c-2.处于相邻状态的几根基质型纤维聚集热粘合成复合热粘合点单元分布;d.在该单独热粘合点单元及复合热粘合点单元处d-1.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沿其全周长被弹性聚合物覆盖热粘合,形成完全热粘合的部位d-2.另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沿其全周长虽然也被弹性聚合物覆盖,但是,两者界面处只有一部分处于热粘合状态,其余界面处则处于非接触状态,即形成部分热粘合的部位、这时d-3.该完全热粘合的部位和部分热粘合的部位的数量比在35∶65~75∶25的范围内;而且e.在粘合纤维间的交叉点处,由弹性聚合物形成了热粘合的弹性热粘合点。因此,本发明又介绍了前述非浸渍型基材的制备方法、它由基质型纤维和表面掺入弹性聚合物的粘合纤维所组成,而且,该粘合纤维分散于基质型纤维中,与基质型纤维热粘合。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的f及g工序,另外,也包括在g工序前的任意阶段中,阻碍在部分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交叉点处形成热粘合部位的工序,以此法制备用作人工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f.对含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纤网至少要进行强制缠结处理和收缩处理。g.对这样得到的无纺布,在上述粘合纤维的熔融温度下,进行加压、加热处理。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其弹性聚合物占基材总重量的比例必须在2.5~25%的范围内。如果该比例达不到2.5%的话,则在基材内部结构中,单独热粘合点单元及复合热粘合点单元就太少,基材不具备所需的弹性。另一方面,如果该比例起过25%的话,与前相反,在基材的内部,因上述两种结合单位太多,故基材则具有橡胶似的、硬的手感。从上述观点出发,该比例处于5~15%的范围内更优选。本发明中,基材的密度必须在0.15~0.45gr/cm3的范围内。如果该密度未达到0.15gr/cm3的话,由于结构粗糙,得不到皮革般的手感。相反,如果该密度超过0.45gr/cm3的话,由于缺乏膨松性,所以,难以轻量化且缺少柔软性。本发明的基材还必须同时满足前述的c~e的条件。下面,用附图具体详细地说明这些c~e的条件。图5~8分别是拍摄图1~4中,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截面上分布的热粘合点单元及热粘合部位的电镜照片(约350倍),这是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热粘合点单元及热粘合部位状态的图。即,在图1~4中,1表示基质型纤维、2表示与粘合纤维掺合的、且露出纤维表面的弹性聚合物、3表示与粘合纤维掺合的芯部。这里,通过图1~4可知,其共同特点是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由上述的1、2和3构成、其中、形成前述的c-1部分及c-2部分、该c-1和c-2部分分别由前述的d-1部分(图中4和5)和、d-2部分(图中6和7)构成、进一步形成了前述的必要条件e的弹性热粘合点(图中8)。在本发明的基材中,形成了c-1部分(单独热粘合点单元)、该c-1部分又由d-1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4和d-2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6构成。由于c-1部分还形成了弹性聚合物2与单根基质型纤维1呈完全物理结合的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4和弹性聚合物2与多根基质型纤维1呈不完全物理结合的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6,由此可制得柔软的具有皮革般手感的基布。另外,依据本发明,形成了c-2部分(复合热粘合点单元),该c-2部分又由d-1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5和d-2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7构成。由于c-2部分还形成了弹性聚合物2与多根基质型纤维1呈完全物理结合的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5和弹性聚合物2与多根基质型纤维1呈不完全物理结合的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7的二类热粘合部分,由此可谋求得到基布的橡胶般手感消失和强度保持的并存效果。因为热粘合部分太大的话导致基布的质地变差、所以,优选基质型纤维的根数在2~5根的范围内。在这里,优选一部分的基质型纤维,其横截面周长的65%以上的部分与弹性聚合物呈非接触状态。该非接触部分超过65%,而在与弹性聚合物接触的部分即使形成热粘合部位,由于该热粘合部分不能使基质型纤维实质性地固定在基材中,所以可制得柔软手感的基材。再有,优选一部分基质型纤维,其超过横截面周长35%的部分与弹性聚合物处于接触状态。该接触部分超过35%,与弹性聚合物接触的部分形成热粘合部位时,由于基质型纤维被实质性地固定在基材中,所以,能够保持作为基材所需的强度。经进一步形成条件e的弹性热粘合点8,即使是非浸渍型的基材,也可以使作为基材所要求特性之一的弹性回复性能与浸渍型基材保持同等的水平。另有,在本发明的基材中,d-1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4和5与d-2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6和7之数量比必须在35∶65~65∶35的范围内。如果该完全热粘合部位的比例未达到35%(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比例超过65%)的活,则基材物性经时恶化很厉害。相反,如果超过65%(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比例达不到35%)的话,则因基材中形成的完全热粘合部位太多,故使制得的基材的手感类似橡胶。还有,在本发明的基材中,d-1部分(完全热粘合部位)4和5及d-2部分(部分热粘合部位)6和7的合计数量与弹性热粘合点(e点)8的数量比例优选在95∶5~75∶25的范围内。如果形成的该弹性热粘合点的比例低的话,则很难充分发挥作为基材的弹性回复性能。相反,如果比例高的话,因基材内的弹性热粘合点太多,所以,制得基材的手感容易呈橡胶似的。为作比较,将比较例1中制得的、以往熟知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电镜照片及参考例3中制得的、以往熟知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电镜照片分别示于图9和图10中。将本发明中基材的截面的拍摄的照片图5~8与图9~10作比较的话,可清楚地看到图9中的基材实质上由完全热粘合的部位构成,却没看到本发明中的部分热粘合的部位。而且,由于该部分热粘合部位的形成,本发明的基材与以往熟知的非浸渍型基布相比,发现了具有非常优异的手感。另外,图10中的基材被聚氨酯浸渍。因聚氨酯自身呈微细结构,所以,从基材整体来看,与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相比,透气性明显变差。本发明中,基质型纤维与粘合纤维混纺率的重量比优选在95∶5-50∶50的范围内。如果基质型纤维超过95重量%的话,则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热粘合单元。另一方面,如果粘合纤维超过50重量%的话,则基材易变为橡胶似的、手感硬的材料。在一部分基质型纤维的表面上附着防粘剂为好。在这里,所谓防粘剂是指具有阻碍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热粘合功能的物质。由于该防粘剂的附着,所以,前述内部构造中的部分热粘合部位就能较方便地形成。在本发明中,附着了防粘剂的基质型纤维(A-1)与没有附着防粘剂的基质型纤维(A-2)之比,以重量计,在99∶1~20∶80的范围内为好。如果该基质型纤维(A-1)超过99重量%的话,因由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形成的完全热粘合部位的数量太少,所以,制得的基材缺乏必要的强度。相反,上述的基质型纤维(A-2)超过80重量%的话,则形成的上述完全热粘合部位的数量太多,故制得的基材是象橡胶似的,有硬的手感的材料。另外,以基质型纤维(A-1)的重量为基准,优选该防粘剂在0.1~5.0重量%的范围内。如果这个值未达到0.1重量%的话,则防粘剂就难以发挥形成上述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效用。相反,如果超过5.0重量%的话,则易引起基材拉伸强度的下降。在这里,作为防粘剂可列举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甲基氢聚硅氧烷(メチルハィドロジェンポリシロキサン、)、甲氧基聚硅氧烷等含硅化合物、四氟乙烯树脂、含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改性的氟化树脂等含氟化合物、从加工性、成本、性能上看,其中优选含硅化合物、更优选聚硅氧烷、最优选二甲基聚硅氧烷。本发明中,基质型纤维其单纤细度在0.5~50旦范围内为好,如果比0.5旦还细的话,则基材的强度会下降,相反,如果超过50旦的话,由于制得的基材变得僵硬,所以,尤其优选1.0~20旦。其次,基质型纤维,无论长纤维还是短纤维,尽管无论用哪种都可以,但从基质型纤维在基材中的均匀分散性上看,优选其纤维长度在10~200mm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在20~150mm范围内。另外,因为卷曲使纤维之间缠结状态好,所以,优选基质型纤维发生卷曲、这时,优选卷曲度为5~50%、卷曲数量在5~30个/英寸范围内,但是,为了让上述的缠结状态更好,尤其优选该卷曲度为5~30%、卷曲数量在5~20个/英寸范围内。基质型纤维的截面无论是圆形、扁平、非圆形或中空、哪一种都可以,但是,能有助于基材轻量化、纤维的弯曲强度小、更利于发挥柔软效果的,是中空截面的为优选。本发明中的基质型纤维,优选其拉伸强度在1~10g/de范围内。如果该强度未达到1g/de的话,则基材的强度会下降。相反,该强度超过10g/de的话,则纤维呈僵硬状,得到的基材没有柔软效果。故尤其优选该拉伸强度为2~8g/de。本发明中,粘合纤维由弹性聚合物和非弹性聚合物构成,优选该弹性聚合物在纤维的表面露出,尤其优选露出的弹性聚合物占粘合纤维表面的30%。如果该表面上,弹性聚合物露出达不到30%以上的话,则粘合纤维缺乏足够的作为粘合纤维的功能,即缺乏形成热粘合点部位的能力。具体的粘合纤维的形态,虽然并列型或皮芯型、无论哪种都可以,但是,优选是后者。这时,非弹性聚合物是芯部,该芯部相对皮而言,无论是同心状还是偏心状都可以。特别是偏心状时,因发现了线圈状的弹性卷曲,所以为优选。粘合纤维的截面形状,无论是圆形、扁平、非圆形或中空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粘合纤维的单纤细度如果小的话,则弹性不易满足,如果太大的话,则基材表面易呈僵硬状。因此,粘合纤维的粗度优选为1~50旦、尤其在1~20旦的范围内。粘合纤维虽然既可用长纤维又可用短纤维,但是,考虑到该粘合纤维要均匀地分散好,所以,优选用短纤维,这时单纤的长度优选为10~200mm,更优选为20~150mm。其次,在使用具有上述构造的粘合纤维时,将该粘合纤维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过程中,优选其能被共轭使其互相不分离。如果使用掺合了互相易于分离的聚合物的粘合纤维的话,那么,前述的,粘合纤维间的交叉点就难以形成由弹性聚合物热粘合的弹性热粘合点。这里,作为构成这种粘合纤维的聚合物,如,非弹性聚合物,只要是热塑性非弹性聚合物,并无特殊限制,其中,优选尼龙类、聚酯类,从耐热性、强度等物性方面来说,尤其优选聚酯类。作为聚酯类的非弹性聚合物可举例如常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基二甲醇酯、聚新戊内酯(ポリピバロテケトン)等。其中,优选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本发明中用的弹性聚合物,只要是热塑性的,并无特殊限制,优选聚氨酯类弹性体和聚酯类弹性体,尤其优选聚酯类弹性体。如作为聚氨酯类弹性体,有代表性的是数均分子量为500~6000左右的低熔点多元醇,如两末端带两个羟基的聚醚、两末端带两个羟基的聚酯、两末端带两个羟基的聚碳酸酯、两末端带两个羟基的聚酯酰胺等,与分子量在500以下的有机二异氰酸酯,如P.P′-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并氰酸酯、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甲基己酸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和分子量为500以下的扩链剂,如乙二醇、氨基醇或三元醇反应制得的聚合物。这些聚合物中,尤其优选的是用作为多元醇的聚四亚甲基二醇、聚-ε-己酸内酯或两末端带两个羟基的聚己二酸丁酯制备得到的聚氨酯。这时,作为有机二异氰酸酯,优选用P,P′-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另外,用作扩链剂的优选P,P-双羟乙氧基苯及1,4-丁二醇。当然,按照需要,在聚合物中掺入各种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也是可以的。另外,作为聚酯类的弹性体,优选用热塑性聚酯作为硬段、以聚亚烷基二醇作软段进行共聚合,形成聚醚酯嵌段共聚物、更具体地说,优选用下述(I)、(II)及(III)中的化合物制备的共聚物。(I)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羧酸、2,7-萘二羧酸、联苯-4,4′-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3-磺基间苯二甲酸钠等芳香族二羧酸、1,4-环已二羧酸等脂环族二羧酸、丁二酸、乙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二聚物酸等脂肪族二羧酸或从能形成它们的酯的衍生物中至少选择一种,(II)从1,4-丁二醇、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四亚甲基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癸二醇等脂肪族二醇、1,1-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及从能形成它们的酯的衍生物中至少选择一种,及(III)从平均分子量约为400~5000左右的聚乙二醇、聚-1,2-丙二醇、聚-1,3-丙二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环氧乙烷和四氢呋喃的共聚物等聚烷基二醇中至少选一种。在前述的聚酯类弹性体中,就其与基质型纤维的热粘合性,温度特性及强度来看,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作硬段,以聚氧化丁二醇作软段合成的嵌段共聚的聚醚酯为好。这时,构成硬段的聚酯部分,主要的酸是用对苯二甲酸、主要的二醇是用丁二醇,制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当然,这个酸组分的一部分(通常、以整个酸组分为基准,30摩尔%以下的量),用其它的二元羧酸或羟酸来替换也可以,同样,二元醇组分的一部分(通常,以整个二元醇组分为基准,30摩尔%以下的量)也可用丁二醇以外的二元醇来替换。再有,构成软段的聚醚部分,用丁二醇以外的二元醇替换,得到的聚醚也可以。而且,聚合物中,按照需要掺入各种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也可以。还有,弹性聚合物的熔点比非弹性聚合物的熔点低30~120℃、特别是低40~80℃为优选。弹性聚合物的熔点,通常为120~220℃、优选为140~180℃。而非弹性聚合物的熔点,通常为200~300℃、优选为220~260℃。本发明中,熔点由DSC法测定、熔点不存在的物质,将软化点看作熔点。形成薄膜或纤维时,测得的50%拉伸回缩率,如果不到50%、优选为20%以下,把这种性能的物质定义为本发明中的非弹性聚合物,把该回缩率为50%以上,优选为70%以上的定义为弹性聚合物。本发明中形成基质型纤维的非弹性聚酯类纤维是常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基二甲醇酯、聚新戊内酯或由它们的共聚酯做成的单纤维或这些纤维的混纺体,或者是由上述的聚合物中,选二种以上制得的复合纤维等。单纤维的截面形状,圆形、扁平、非圆形或中空、无论哪种都可以。尤其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它们的共聚物形成的单纤维。本发明中,优选含高收缩性的纤维作基质型纤维。这里,所谓高收缩性纤维是指在70℃的温水中浸渍1分钟的条件下,收缩率为20~70%,优选为30~60%的纤维,作为这种高收缩性纤维的例子,虽然可举如尼龙类纤维、聚酯类纤维、但从耐热性、强度等物性方面看,优选聚酯类纤维,作为聚酯类高收缩性纤维可举出如通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新戊内酯等高收缩性纤维。再有,本发明中,作为基质型纤维,如果含自身拉伸性纤维的话,则基材中纤维的缠结状态好,这是较理想的。这里,所谓自身拉伸性纤维是指在70℃的温水中进行一分钟的浸渍处理时,并不发生实质上的收缩,该处理以后,又在180℃的氛围下,保持一分钟时的拉伸率为5%以上的纤维,作为自身拉伸性纤维,可举例如尼龙类或聚酯类纤维。作为本发明的基质型纤维,可将前述的高收缩性纤维和/或自身拉伸性纤维与通常的纤维(普通纤维)混纺来使用。然而,为了显著发挥本发明中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效果,优选将高收缩性纤维和自身拉伸性纤维搭配用作基质型纤维。特别希望将高收缩性纤维自身拉伸性纤维的比例,以重量计,控制在50∶50~100∶0、尤其是70∶30~90∶10的范围内,使两者混纺后作基质型纤维使用。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优选将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混纺率不同的无纺布,至少二层以上层合在一起。做成这种层合的形态,就是要使热结合点数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梯度,基材例如可以模仿天然皮革具有的、表面致密、反面稀疏的构造,可使其进一步接近天然皮革的手感。另外,在该层合状态的基材中,处于相邻层的无纺布中的粘合纤维的混纺率优选满足下述通式(I)。10≤W1-W2≤30…(I)(式中,W1及W2表示相邻各层无纺布中粘合纤维的混纺率(wt%))。如果(W1-W2)未达到10的话,则层合作用的效果小,另一方面,如果超过30的话,则物性差别大,故手感不好。再有,被层合的,处于相邻层的无纺布中的基质型纤维的混纺率优选满足下述通式(II)。0≤M1-M2≤40…(II)(式中,M1及M2表示相邻各层无纺布中基质型纤维之中的高收缩纤维的混纺率(wt%))。如果(M1-M2)超过40的话,则相邻无纺布间的收缩性和缠结就不同,所以手感不好。本发明中,优选非浸渍型基材拉伸20%的回缩率,是说在与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内,在该平面上任意正交两轴都处于50~90%的范围内。这里,所谓在上述两轴上都处于50~90%的范围内,是指在与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上,对上述拉伸回缩率来说,各向异性小的意思。本发明中,优选非浸渍型基材由悬臂法测定的抗弯性,在与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内,在该平面上任意正交两轴都处于2~20cm的范围。这里,所谓在上述两轴上都处于2~20cm的范围,是指在与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上,对上述抗弯性来说,各向异性小的意思。优选该抗弯性处于2~15cm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优选厚度方向上的透气性处于10~100cm3/cm2/Sec的范围内。该透气性如未达到10cm3/cm2/Sec的话,则透气性不足。相反,如果超过100cm3/cm2/Sec的话,因呈稀疏结构,所以不好。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其空隙率处于65~90%的范围。这里,该空隙率可由通式(III)表示。空隙率(%)=(1-基材密度/短纤维密度)×100…(III)该空隙率如果未达到65%的话,则透气性不足,相反,如果超过90%的话,则因呈稀疏结构,所以也不好。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弹性体就可转变成人造皮革用的基布,但是,这时,优选该弹性体层为均匀多孔结构体及/或球状聚集体。因为该弹性体取这样的结构,空隙率提高了,所以,作为人造皮革用的基布,可发挥柔软的手感和柔顺的效果。这里,所谓多孔结构体是说与厚度方向,平行地切断表面层的任意的横截面上,呈如图11所示的形态的结构,所谓球状聚合体是说沿着厚度方向,平行地切断表面层的任意的横截面上,呈如图12所示的形态的结构。该弹性体层无论是聚酯类的弹性体还是聚氨酯类的弹性体都可以,然而,焚烧时,为了不致产生有害气体,所以,还是用聚酯类弹性体最优选。作为聚酯类的弹性体,硬段部分用以芳香族二羧酸为主要酸组分的结晶性聚酯,软段部分优选从聚醚、低结晶性聚酯、非结晶性聚酯中至少选一种作为聚合物。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制造方法,是在满足用图说明的前述必要条件a~e的情况下,将无纺布热成型,得到该基材时,必须依次包括f及g工序。即,在f工序中,对纤网进行强制缠结处理,使纤维在和厚度方向平行方向或准平行方向上取向,然后,进一步对其进行收缩处理,这是所希望的。这里,所谓准平行方向是说纤维的取向与厚度方向大致呈小于45°的角度相交。纤维如呈前述方向取向,可提高基材厚度方向上的透气性,进而也可使该基材象手风琴似的柔顺地弯曲。另外,经收缩处理,使该纤网做成致密结构的基材,可提高基材的拉伸强度,使其具有皮革般的挺度的手感。这里,该收缩处理,使其面积收缩率为20~70%为宜。如果该收缩率未达到20%的话,则纤维的缠结结构易于稀疏,强度等耐久性能下降,手感上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挺度,相反,如果该收缩率超过70%的话,则表观密度提高,基材就难以轻量化,手感上也缺乏柔软性。作为收缩处理的方法,虽然可采用在温水中或热空气中进行处理的方法,但是,如果加热不均匀的话,则因容易起皱,所以,优选在温水中处理。作为收缩处理时的加热条件,在温水中处理时,65~75℃适当,在热空气中进行时,100~150℃适宜。关于加热的时间,以面积收缩率达到适当的准度为准,设定合适的时间为好。其次,作为g工序,是指在粘合纤维的粘结温度下,对经前述f工序制得的无纺布进行加压、加热处理。这里,粘合纤维的粘结温度是说在粘结成分(弹性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上,分解温度以下的温度。经过这样的加压、加热处理,基材中的纤维各自在加压条件下很容易被压缩,所以,可制造具有更致密结构的基材。这时,通过该加压、加热处理,使附着在粘合纤维上的弹性聚合物之间相互接触的点至少有一部分热粘合,形成无纺布中的网目结构,这样比较好。由于形成这种网目结构,所以,即使是非浸渍型基材,即,弹性聚合物的含量即使少,但是,与浸渍型基材相比,毫不逊色,易于发挥拉伸强度等耐态化性能。根据基材不同的用途、目的等可以适当改变加压、加热处理方法,但为了得到软松的手感,控制一定程度的间隙为好,以加压、加热处理前的厚度为基准,优选空隙率为控制在60~90%的范围内。为此,将由f工序得到的无纺布,用一对加热辊进行处理或经热压进行处理的方法等比较好,这时,作为加压条件,优选其线压在10~1500kg/cm范围内。如果线压处在该范围内的话,那么,用其作人造皮革时,容易制得重要的、具有皮革般挺度的、且具有适宜表观密度、质轻及透气性好的基材。再有,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于g工序之前的任何阶段,在一部分基质型纤维的表面上,对该基质型纤维与粘合纤维的一部分交叉点处,进行防止纤维间热粘合的处理,是必要的。通过这种处理,则加压、加热后,就可得到具有全部热粘合部位和部分热粘合部位的内部结构的、柔软的、且有很好挺度手感的非浸渍型基材。作为阻止热粘合的优选方法,从成本等方面考虑,使一部分的基质型纤维表面上附着防粘剂为优选方法。但是,除此方法以外,在加压、加热后,采用机械的破坏热粘合部位的方法,热熔成分和骨架成分选择非相溶的聚合物搭配的方法等都可以。作为使防粘剂附着的方法,可以采用使基材浸渍的防粘剂水溶液中,用轧液机控制防粘剂附着量的方法,使将要使用的基质型纤维的一部分或全部预先附着防粘剂的方法。在本发明制备方法的f工序中,优选将粘合纤维混纺率不同的至少二种纤网层合,再进行强制缠结处理及收缩处理。经混纺率不同的纤网层合,形成这样的层合形态,可模仿如天然皮革所具有的表面致密、反面稀疏的结构,使其进一步接近天然皮革的手感。前述的层合方法与通过由非加热的辊筒和加热的辊筒组合的一对辊筒进行层合的方法相比,因为可使整体均匀地受热,故使基材内部可靠地形成完全热粘合的部位及部位热粘合的部位,这样是优选的。在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基质型纤维,经200℃热空气处理5分钟后,其双折射率在0.02~0.14的范围内,而且,此时的结晶度在10~35%的范围内比较好。如果双折射率达不到0.02的话,则纤维的强度不够,相反,如果起过0.14的话,则纤维变得僵硬。另一方面,如果上述的结晶度未达到10%的话,则弹力太大,相反,如果超过35%的话,则纤维的伸长率小,形成僵硬的基材。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用的基质型纤维优选含有高收缩性短纤维,其在70℃的温水中保持1分钟时的收缩率为20~70%、而且,其后,将短纤维在180℃的热空气中处理1分钟后,伸长率处于5~50%的范围内。由于将上述的高收缩性短纤维分散在无纺布中,所以,很容易进行均匀地、且不引起折皱的收缩处理。上述高收缩性纤维,其本身可采用人们熟知的方法制得。如熔融纺丝后,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结晶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牵伸的方法。更具体地说,如;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融纺丝后,于60~65℃的温水中牵伸2.4~2.7倍,在65℃以下进行干燥可以制得。在本发明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基质型纤维优选含有在70℃的温水中实际上不收缩,而含有在180℃热空气中进行1分钟处理后,其伸长率为5~50%的自身具有拉伸性的短纤维。上述的自身具有拉伸性的纤维分散在无纺布中,进行收缩处理时,纤网内部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缠结状态会更好。这种自身具有拉伸性的纤维,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具体的说,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及除这些聚酯以外的芳香族或脂肪族二羧酸或二醇共聚的共聚酯熔融纺丝,接着,在60~65℃的温水中牵伸2~4倍,然后,在85~95℃的温水中进行热处理,最后,在100℃以下干燥来制得。再有,在本发明中,对基材的单面加压下加热处理进行压花加工后,使其表面形成许多凹凸的形状,而且,在平面方向上可形成熔融部位的规则的密度分布。该基材经压花加工,可形成以往没有的皮革般波形密度梯度的结构,另外,也可提高基材和表面层的粘合。进而使得到的人造皮革柔软,有挺度的皮革手感,制离强度好。象这样,用带有凹凸花纹的压花辊对基材(纤网)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粘合纤维的熔融部位就在基材内规则分布。受压花辊凹凸部分作为的基材,由于一部分压力不同,所以,与基体表面凸部的厚度方向上的粘合纤维熔融部分相比,基体表面凹部的厚度方向上的粘合纤维熔融部位多。凹部与凸部的厚度方向上单位体积内粘合纤维熔融部位的比例(凹部∶凸部优选50∶50~67∶33)。压花辊上的花纹如果是规则的话,虽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一般来说,优选凹部和凸部的面积之比(凹部∶凸部)以5∶95~95∶5。如果面积之比在该范围以外的话,则压花辊给于基材的上述效果就少。另外,压花辊上,从凹部到凸部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基材厚度的3~50%为好。如果未达到3%的话,压花辊给于基材的上述效果就少,另外,超过50%的话,则易造成扭折。压花处理时的温度在粘合纤维熔点以上,分解温度以下进行。此时的压力优选5~500kg/cm。如果未达到5kg/cm的话,压花辊的效果差,比500kg/cm大的时候,由于容积密度高、手感硬、所以也不好。为了进行压花加工,可用压花辊筒,在粘合纤维熔点以上的温度下,对作成基材的纤网进行加热处理。作为压花处理的手段,可举例如热辊、热压等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使用热辊的时候,预先进行预热处理比较好。热粘合处理的温度虽然与压力也有关,但是,优选在组成该纤网的聚合物熔点以下,比热粘合聚合物的熔点高5~50℃的温度为好。另外,热粘合处理时,为了得到膨松的手感,需要一定的间隙。虽然间隙与压力也有关,但是,优选为基材的50~95%。接着,在该基材上,用众所周知的方法,赋与表面层。其手段如后所述,虽然可列举湿式法和层压法,但是,为了使粘结性提高,用湿式法更好。这样压花加工的人造皮革,即使在表面涂敷后,也能保持压花的花纹,所以,热粘合热处理时,经使用具有皮革般的压花图案,则可将过去的热处理工序和压印图案的二个工序变为1个工序,这在工艺上是有利的。将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转化为人工皮革时,用众所周知的方法都可由基材制造人造皮革。虽然进行表面光滑化处理和表面涂层处理等就可以了,但是,在其表面涂上由弹性体组成的涂层的话则更好。在本发明的前述基材的表面上涂上涂层,制造人造皮革的方法中,如用聚酯类弹性体做弹性体层时,在於特定的温度以下不溶解该弹性体的极性溶剂中使用水溶性弹性体的溶液组分。这时,作为极性溶剂希望从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溶剂中选择。(1)与水有混溶性的、(2)通过加热所用的聚酯弹性体可以溶解的、(3)再有,将溶解了该弹性体的溶液组成物经冷却等,在特定的温度以下时,伴随着相分离,溶液的组成物会凝胶化和泛白的。作为这样的极性溶剂,可举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以下略记作NMP)、N,N-二甲基甲酰胺(以下略记作DMF)、N,N-二甲基乙酰胺等。其中,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如DMF在20℃左右,不能溶解聚酯类弹性体配成25重量%的溶液,但是,将溶剂加热到120℃使,则可使其均匀溶解。将该溶液组成物流延到基布上,冷却的话,立即凝胶化并增白。这种极性溶剂,无论只用一种,还是二种以上并用都可以。另外,只要不损坏上述极性特性,即使加入其它溶剂和无机盐、添加剂等也没关系。上述溶液组成物中的聚酯类弹性体的浓度,以整个溶液组成物的总重量为基准的话,处于1~50%的范围内为优选。如果该弹性体的浓度比1%低的话,则保持薄膜和片状的形态比较难,另外,超过50%的话,则表面层的空隙率太小,表面没有柔韧感,所以不好,更优选聚酯弹性体的浓度为3~35重量%。上述的,聚酯类弹性体加热溶解在极性溶剂中时,其溶解温度根据所用聚酯类弹性体的分子结构或弹性体的浓度、极性溶剂的种类等不同而不同,用能使该聚酯类弹性体均匀溶解的温度就可以了,但通常为开始溶解的温度~200℃的范围内、最好在50~150℃的范围内。依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流延在基材表面上的液状物经冷却,伴随着相分离产生凝胶,形成膜状物。本发明中所说的凝胶化是指聚酯弹性体均匀溶解的透明溶液组成物呈白色混浊、且保持液状物形态的状态。形成凝胶化的冷却方法,冷却温度等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在5小时以内、特别是在2小时以内冷却。即使其在室温下放热、然而再用冰冷和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也可以。经生成这种凝胶得到的膜状物,其内部结构呈多孔构造及/或球状聚集体、由这种内部结构的作用,弹性体表面层呈均匀状,故透气性好。另一方面,如果不使其产生凝胶化,而直接进行萃取的话,则在厚度方向、即,表层部分和基材部分就不能形成均匀的结构,缺乏透气性。用上述方法制得的膜状物,接着,由水性溶剂作用,就可萃取极性溶剂。本发明中,所谓的水性溶剂是指含水、或无机盐、低级脂肪族醇及极性溶剂中至少一种的水溶液。所用水性溶剂的温度虽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在0~100℃、优选在5~80℃范围内。作为萃取的方法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选择将在基材表面上凝胶化的膜状物与基材一块浸渍在水性溶剂中的方法或用水性溶剂洗涤的方法等。另外,萃取所需的时间,因所选的萃取方法而异,通常为5小时以内,优选在3小时以内。这样得到的膜状物,经干燥、最终形成厚度为几μm~1μm左右的聚酯弹性体表面层。这时的干燥温度如果在聚酯弹性体的熔融温度以下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另外,无论是在常压下,还是减压下,都可进行干燥。该干燥温度通常在150℃以下,最好在130℃以下。本发明的人造皮革上的聚酯弹性体表面层的结构和性能受该表面层所使用的材料,制备方法的影响,例如,膜的密度就受溶液组成物中聚酯弹性体浓度的影响,聚酯弹性体表面层的空隙率在20~80%的范围,则多孔结构体或球状聚集体的芯径以0.1~5.0μm为好。如果该表面的空隙率未达到20%的话,则表面的透气性就差,另外,人造皮革的表面呈薄膜状、柔软性等手感不好。相反,超过80%的话,则表面结构过于稀疏,因此耐久性变差。另一方面,给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涂敷由聚氨酯类弹性体组成的涂层,这里过去众所周知的聚氨酯完全适用,还有,作为形成其涂层的方法,以往众所周知的形成方法,无论哪种也均适用。例如将聚氨酯的有机溶剂溶液涂敷在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上后,加入在不能溶聚氨酯的且与溶解聚氨酯的有机溶剂有混合性的溶剂的凝固浴中使其凝固的方法或将聚氨酯的有机溶剂溶液或分散液中使水细分散的W/O型的乳液涂敷在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上后,选择性地使有机溶剂蒸发,进而使聚氨酯凝固的方法等,对以上方法进行适当选择就可以了。为了形成透气性好的表面结构,特别是内部具有连通微孔的多孔聚氨酯层,用连通多孔物质比较好。即,多孔连通的聚氨酯层,从非浸渍型基材的非涂敷表面到涂敷层表面,由连通孔确保其透气性比较好,形成多孔的聚氨酯层时,采用多孔调节剂(凝固调节剂)的方法,在形成聚氨酯涂膜之前,在多孔的聚氨酯层的表面上,将聚氨酯和其良溶剂、弱溶剂、良溶剂与弱溶剂的混合溶剂、或良溶剂与非溶剂的混合溶剂的任何混合溶液的大量点状散布涂布后,形成聚氨酯涂膜的方法等、适当选择任何方法都可以。其它的方法还有预先只形成弹性体的膜状物后,再采用上述弹性体和组成非浸渍型基材粘合剂成分的弹性聚合物的熔点以下可熔融的热熔型粘合剂,使膜状物和非浸渍型基材粘合,制得人造皮革的方法,如上所述,在基材表面直接形成膜状物的方法,因提高了表面层的剥离强度,所以是优选的。作用与本发明的构造类似的技术可列举如特开昭52-87201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该公报提出,用粘合纤维和基质型纤维作成片状物,再对该片状物进行加压、加热处理来制造使片状物表面致密化的皮革似的片状物的方法。即,在该公报中,虽然记载了用热辊等对片状物表面进行加压、加热处理,使其致密化的方法,但是,由于表面层还需一定的外观、手感等,所以,上述的方法不能提供具有天然皮革独特的柔顺手感的人造皮革用的基材,而只能得到如橡胶似的手感的材料。本发明特别引入注目的是基材中的内部结构,在粘合纤维与基质型纤维的交叉点处,以特定的比例分布着完全热粘合的部位和部分热粘合的部位,使完全热粘合的部位分散在基材中就可得到人造皮革用的具有拉伸回缩性能及柔软手感的基材。效果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其透气性好、质量轻,且具有皮革般的手感。其次,这种基材的制造工艺比较容易,不需使用溶剂,由于不用氨基甲酸酯所以不会产生因焚烧而得到的氰化气体等,在环境方面也很有利。另外,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形成弹性体层,制造的人造皮革,因为使用了新型的非浸渍型基材,所以得到至今为止尚没有的、如将该基材用于运动皮鞋等上时,轻便、很少闷气的、而且与身体非常协调的材料。实施例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该发明决不局限于这些。还有,实例中的各值是由下列方法测定的。1.聚酯类弹性体特性粘度的测定用苯酚和四氯乙烷的等重量混合溶剂,在35℃的条件下,测定特性粘度。2.熔点的测定使用DuPont公司制的差示扫描量热计990型(DSC),升温速度20℃/分进行测定,以熔融峰的温度作为熔点。3.软化点的测定用微量熔点测定装置(柳本制作所制),将约3g的聚合物夹在2块玻璃盖片之间,用镊子轻轻地压住,一边以10℃/分的速度升温,一边观察聚合物的热变化。此时,以聚合物软化、开始流动的温度作为软化点。4.熔融粘度的测定在加热处理温度下,使弹性体在剪切速度为10~10000Sec-1范围内,测定表观熔融粘度,然后,由校正曲线求剪切速度为1000Sec-1时的熔融粘度。5.纤维或基材的收缩率和伸长率(I)纤维的收缩率和伸长率通过下述数学式(3)和(4)算出。(II)基材的收缩率通过下述数学式(5)算出。6.完全热粘合部位和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数量比切断样品,使基材横切面露出,用电镜拍摄这任意的横切面,用目数所得电镜照片(350倍)[与图5~图8的照片大小几乎相同;以下同]中包含的完全热粘合部位的数目和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数目,然后算出其数量比。还有,对同一样品拍摄10张电镜照片,然后求其平均值。7.完全热粘合部位和部分热粘合部位之和与弹性热粘合点的数量比切断样品,使基材横切面露出,用电镜拍摄这任意的横切面,数所得电镜照片(350倍)中包含的完全热粘合部位的数目和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数目,然后算出其数量比还有,对同一样品拍摄10张电镜照片,然后求其平均值。8.基材伸长20%的回缩率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将基材拉伸到原长度的120%处,然后,以50mm/min的返回速度,回到基材的原点,放置2分钟后,再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由应力的初期上升和放置后的应力的上升(2g应力)求样品的松弛长度(mm),再按下述数学式(6)算出相对于伸长量150mm的比率(%),作为120%的伸长回缩率。还有,该伸长回缩率的测定,应对与基材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中任意的正交的二轴向进行测定。(称作A轴和B轴。)9.基材的抗弯性根据JISL-1096中记载的45°悬臂标准方法测定。该抗弯性的测定还要测与基材厚度方向成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中、该平面上任意的正交的二轴。(称作A轴和B轴。)11.基材厚度方向上的透气性用FX3300型透气度仪(瑞士、テケステスト公司制),经100cm2面积的测流孔,在124Pa的差压下测定。12.基材的手感无差别地选出5名熟练工,对制造的各种基材进行感觉性检查,通过触感进行相对比较。还有,表1中的评价按下法进行。◎……具有皮革般的挺度和柔软的手感、而且,与皮革一样,基布的表面和反面,其挺度和柔软性不同。○……具有皮革般的挺度和柔软的手感。×……缺乏皮革般的挺度,也缺乏柔软性。13.扭折性;将20cm×20cm的人造皮革,以曲率为5mm左右折弯,用指尖沿着折弯的部位,边捏边移动,观察折弯部分园滑的状态。○……园滑无棱角。△……多少有棱角的感觉。×……产生了棱角。参考例1粘合纤维的制造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以下缩写为DMT。)、间苯二甲酸酯(以下缩写为TA。)、四亚甲基二醇(以下缩写为TMG。)和聚四亚甲基二醇(以下缩写为PTMG。)进行缩聚反应,制得聚醚聚酯嵌段共聚弹性体。此时的比例,以全部酸组分作基准,摩尔比为DMT∶IA=85∶15、TMG是全酸组分的1.45倍,以摩尔计。另外,以全部弹性体的重量作基准,PTMG为它的55%。另外,IA用浆状物、PTMG用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聚合物。这种热塑性弹性体的特性粘度为1.0dl/g、熔点为172℃、断裂伸长为1420%、300%的伸长应力为0.3kg/mm2、300%的伸长回缩率为73%、50%的伸长回缩率为81%。这种热塑性弹性体作为外皮配入、以非弹性聚合物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熔点为224℃、特性粘度为0.875dl/g、50%的伸长回缩率为0%)作芯部配入、以纤维整体作基准,芯部成分∶外皮成分的重量比为50∶50,用常法进行复合纺丝,制得粘合纤维。另外,这种复合纤维是偏心皮芯型的复合纤维。将该纤维拉伸2.0倍,然后,加压使其卷缩后,切成64mm,干燥处理,最后涂上油剂。制得的粘合纤维的粗度为9旦尼尔。参考例2基质型纤维的制造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成的非弹性高收缩性纤维。这种非弹性高收缩性短纤维经200℃干热处理(5分)后的双折射率为0.089,结晶度为0.29。另外,该短纤维在70℃温水中浸渍1分钟时的收缩率为45%、50%的弹性回缩率为0%。参考例3浸渍聚氨酯的基材的制造方法用聚氨酯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浓度13%),浸渍每单位面积重量(目付)为300g/m3、厚度为1.0mm的聚酯短纤维无纺布,就可制得浸渍聚氨酯型的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1将按参考例1和参考例2的操作制得的25重量%的粘合纤维与75重量%的基质型纤维混纺,通过梳理机后,用交叉铺网法做成纤网,接着,对做成的纤网用针刺法(1000孔/cm2)进行强制缠结处理,於70℃温水中收缩处理1分钟,用轧液机压挤后,将该基材通过0.27重量%的硅氧烷(Polon-MNK、信越化学工业)水溶液,用带有一定间隙的轧液机压挤,压挤后得到水分保持率为200重量%。在该基材中,相对基质型纤维而言,硅氧烷的附着率为0.5重量%。然后,在120℃的气氛中进行干燥。面积收缩率为40%。接着,在170℃的气氛中预热3分钟后,再用砑光辊在200℃下进行热粘合热处理。制得的基材如皮革般柔软,而且具有光滑的挺度。测得基材的物性值示于表1中。实施例2、3除了改变实施例1中粘合纤维和基质型纤维的混纺率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制得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实施例4如表1所示,改变实施例1中粘合纤维与基质型纤维的混纺率,然后,做成混纺率不同的纤网A和纤网B,再将纤网重叠在一起,做成层合体,最后,对该层合体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制得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制得的基材象皮革一样,柔软,并兼有良好的挺度。这时,被层合的相邻无纺布中的粘合纤维的混纺率及粘合纤维的混纺率满足下述通式(I)和(II)。10≤W1-W2≤30…(I)(式中,W1及W2为相邻各无纺布层中粘合纤维的混纺率(wt%)。)0≤M1-M2≤40…(II)(式中,M1及M2分别表示相邻各无纺无纺布层中基质型纤维之中高收缩纤维的混纺率(wt%)。)实施例5如表1所示,改变实施例1中粘合纤维与基质型纤维的混纺率,进而做成混纺率不同的纤网C、纤网D、纤网E,再将这些纤网重叠在一起,做成层合体,最后对该层合体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制得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制得的基材比实施例4有更好的皮革般的柔软性和挺度。这时,被层合的相邻的无纺布中的粘合纤维的混纺率及粘合纤维的混纺率满足下述通式(I)及(II)。10≤W1-W2≤30…(I)(式中,M1及M2表示相邻各无纺布层中粘合纤维的混纺率(wt%)。)0≤M1-M2≤40…(II)(式中,M1及M2表示相邻各无纺布层中基质型纤维中的高收缩纤维的混纺率(wt%)。)比较例1除了不将基材通过硅氧烷水溶液中以外,进行实施例1中同样的操作制得非浸渍型基材。该基材的手感类似橡胶,不适合用作皮革的基布。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2、3如表1所示,除了改变实施例1中基材的密度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制得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比较例4如表1所示,除了改变实施例1中弹性聚合物占整个基材的比例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操作,制得基材。结果示于表1中。表1</tables>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将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比较例1、比较例2进行比较的话,实施例1~5中的各例的拉伸回缩率及抗弯性都好。另一方面,看一下比较例1中的非浸渍型基材,虽然透气度高,但手感差,所以,不能作人造皮革的基布用。再看一下参考例3中的浸渍聚氨酯的基材,虽然,拉伸回缩率及抗弯性都好,但透气性差。实施例6以弹性体硬段成分的总重量为基准,作为硬段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70%,以弹性体软段成分的总重量为基准,作为软段组分,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占70%,将熔点为150℃的聚酯-醚弹性体和DMF以20∶80的重量比,在125℃下溶解。将该溶解物流延在按实施例1的操作得到的基材上,室温下自然冷却30分钟。由目视确认流延的覆盖层全部泛白后,连同基材在50℃的温水中浸渍30分钟,然后,在80℃下进行干燥。得到的表面覆盖层是白色的、表面均匀性好的多孔聚酯弹性体层,空隙率为65%。由这样制得的非浸渍型基材制作的人造皮革。象皮革般的柔软,而且具有园滑挺度的手感。制得基材的物性值示于表2中。制得的人造皮革耐光性(O)及手感都很好。实施例7以弹性体硬段成分的总重量为基准,作为硬段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占50%、以弹性体软段成分的总重量作基准,作为软段组分,聚氧化四亚甲基二醇占50%、将熔点为174℃的聚酯醚弹性体和DMF以20∶80的重量比,在125℃下溶解。除了用上述溶解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6同样的操作,进行表面覆盖,制得的表面覆盖层是白色的、表面均匀性好的球状聚合体的聚酯弹性体层,空隙率为45%。由这样的方法制得的非浸渍型基材组成的人造皮革与实施例6得到的人造皮革一样,具有皮革般的柔软性,且有园滑的挺度的手感。实施例8在按实施例1的操作制得的非浸渍型基材上,用聚氨酯类弹性体进行常规表面覆盖,由所得的非浸渍型基材组成的人造皮革与按实施例6和7的操作制得的人造皮革比较,透气性差,另外,耐光性多少也差一些(△),但是,仍有皮革般的柔软性且有圆滑挺度的手感。比较例5,除了基布不通过硅氧烷水溶液以外,进行实施例6中同样的操作,得到表面覆盖的无纺布。该表面覆盖的无纺布、弹性强、如橡胶似的,不宜用作人造皮革。比较例6除了用聚酯类弹性体进行表面覆盖时,不进行凝胶化以外,按实施例6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由非浸渍型基材组成的人造皮革。该人造皮革的表面层透明,空隙率为5%,呈膜状,人造皮革的透气性为0cm3/cm2/s,另外,弹性强,如橡胶似的,不适宜用作人造皮革。实施例9按参考例1和参考例2的操作得到的,将20重量%的粘合纤维和80重量%的基质型纤维混纺,通过梳理机后,用交叉铺网法制作纤网,然后,用针刺(1500孔/cm2)法对制得的纤网进行强制缠结处理,70℃温水中进行1分钟收缩处理,最后,在120℃气氛中进行干燥。表2</tables>面积收缩率为55%。接着,在170℃的气氛中预热3分钟后,立即在190℃、50kg/cm的条件下进行压花处理(捻缩为基材厚度的70%)。此时,使用的压花花纹凹凸部位的面积比为凹部位∶凸部位=50∶50,凹部和凸部在厚度方向上的长度为基材厚度20%。制得的基材象皮革般柔软、而且具有圆滑的挺度。接着,在基材压花处理过的一侧,用浓度为18%的聚氨酯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以每单位面积重量为800g/m2的量涂布后,经水浸凝固,水洗,干燥,制得人造皮革。所得人造皮革的物性值示于表3中。实施例10及11在实施例9中,除了改变压花花纹的各种条件外,进行与实施例9相同的操作,制得人造皮革。结果示于表3中。表3</tables>[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图,是根据图5的电镜照片(350倍)描绘得到的。图2是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图,是根据图6的电镜照片(350倍)描绘得到的。图3是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图,是根据图7的电镜照片(350倍)描绘得到的。图4是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截面图,是根据图8的电镜照片(350倍)描绘得到的。图5是拍摄分布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单独热粘合点的完全热粘合部位的电镜照片(350倍)。图6是拍摄分布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单独热粘合点的部分热粘合部位的电镜照片(350倍)。图7是拍摄分布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复合热粘合点的完全热粘合部位的电镜照片(350倍)。图8是拍摄分布在本发明的非浸渍型基材中复合热粘合点部分热粘合部位的电镜照片(350倍)。图9是拍摄比较例1中制得的非浸渍型基布的截面的电镜照片(300倍)。图10是拍摄比较例2中制得的浸渍聚氨酯型基布的截面的电镜照片(350倍)。图11是拍摄弹性体表面层内部构造形态之一的多孔结构的电镜照片(350倍)。图12是拍摄弹性体表面层内部构造形态之一的球状聚集体的电镜照片(350倍)。[符号的说明]1.基质型纤维2.被配入的露在粘合纤维表面的弹性聚合物3.粘合纤维中被配入的芯部4.单独热粘合点的完全热粘合的部位5.复合热粘合点的完全热粘合的部位6.单独热粘合点的部分热粘合的部位7.复合热粘合点的部分热粘合的部位8.弹性热粘合点权利要求1.一种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它是由非弹性的基质型纤维和在其表面配入了弹性聚合物的粘合纤维所构成的纤维聚集体,而且该粘合纤维分散在基质型纤维中,并与基质型纤维热粘合。其中基材满足以下的a~e的条件。a.弹性聚合物占基材总重量的比例在2.5~25%的范围内。b.密度在0.15~0.45gr/cm3的范围内。c.构成粘合纤维的弹性聚合物分布在c-1.与单独的基质型纤维热粘合的单独热粘合点单元上,及c-2.与相邻几根基质型纤维一起热粘合的复合热粘合点单元上。d.在该单独热粘合点单元及复合热粘合点单元处形成了d-1.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沿其整个周边,由弹性聚合物覆盖热粘合的完全热粘合的部位,及d-2.另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沿其整个周边,由弹性聚合物覆盖,两者界面的一部分处于热粘合状态,其余的界面部分处于非接触状态的部分热粘合部位,此时,d-3.该完全热粘合部位和部分热粘合部位的数量比处于35∶65~75∶25的范围内;而且e.在粘合纤维相互交叉的地方,形成了被弹性聚合物热粘合的弹性热粘合点。2.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弹性聚合物占基材总重量的比例处于5~15%范围内。3.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相邻基质型纤维的根数在2~5根范围内。4.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完全热粘合部位和部分热粘合部位合计的数量与弹性热粘合点数量的比,处在95∶5~50∶50的范围。5.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混纺率,以重量比计,处在95∶5~50∶50范围内。6.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一部分基质型纤维,其截面周长的65%以上的部分与弹性聚合物处于非接触状态。7.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一部分基质型纤维,超过其截面周长35%的部分与弹性聚合物处于接触状态。8.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在一部分基质型纤维的表面,附着了防粘剂。9.按权利要求8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附着了防粘剂的基质型纤维(A-1)与未附着防粘剂的基质型纤维(A-2)的比,以重量比计,处于99∶1~20∶80范围内。10.按权利要求9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以基质型纤维(A-1)的重量作基准,防粘剂的附着量处于0.1~5.0重量%范围内。11.按权利要求8的非浸渍形基材,其中防粘剂是含硅化合物。12.按权利要求1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含硅化合物是聚硅氧烷。13.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粘合纤维由弹性聚合物和非弹性聚合物构成,该弹性聚合物露出其纤维表面。14.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露出的弹性聚合物占粘合纤维表面积30%以上。15.按权利要求13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构成粘合纤维的弹性聚合物和非弹性聚合物,在加热、加压处理该粘合纤维时被复合,使其互相不分离。16.按权利要求13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弹性聚合物是聚酯类弹性体。17.按权利要求13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非弹性聚合物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8.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至少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是高收缩性纤维。19.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至少一部分基质型纤维是自身拉伸性纤维。20.按权利要求18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高收缩性纤维由非弹性聚酯类聚合物组成。21.按权利要求18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高收缩性纤维由非弹性尼龙类聚合物组成。22.按权利要求19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自身拉伸性纤维由非弹性聚酯类聚合物组成。23.按权利要求19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自身拉伸性纤维由非弹性尼龙类聚合物组成。24.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拉伸20%的回缩率,在与厚度方向呈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中的平面上任意正交二轴都处于50~90%范围内。25.由悬臂法测定的抗弯性,在与厚度方向呈正交的平面的全方位中的平面上任意正交二轴都处在2~20cm的范围内。26.按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厚度方向的透气度在124Pa下处于10~100cm3/cm2/Sec范围内。27.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混纺率不同的无纺布,至少2层被层合,而且相邻无纺布中的粘合纤维的混纺率满足下述通式(1)10≤W1-W2≤30…(I)(式中,W1和W2表示相邻各无纺布层中的粘合纤维的混纺率(wt%))。28.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该基材在平面方向上,热粘合部位呈规则的密度分布。29.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其中,该基材的表面有许多凹凸形状。30.用于人造皮革的基布,包含权利要求1的基材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弹性体层。31.按照权利要求30的人造皮革的基布,其中,弹性体层实质上是由均匀的多孔结构体或球状聚集体组成。32.按照权利要求30的人造皮革的基布,其中,弹性体层实质上是由聚酯类弹性体组成。33.按照权利要求30的人造皮革的基布,其中,弹性体层实质上是由聚氨酯类弹性体组成。34.按照权利要求1中生产用作人造皮革的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的方法,非浸渍型基材由非弹性的基质型纤维和表面掺入弹性聚合物的粘合纤维所构成,而且该粘合纤维一面分散在基质型纤维中,一方面与基质型纤维热粘合。该方法依次包含下述f及g工序,还有,在g工序以前的任意阶段,包含在一部分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交叉点上,防止纤维间热粘合部位形成的工序。f.对至少含有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的纤网进行强制缠结处理和收缩处理的工序。g.对这样到得的无纺布,在上述粘合纤维的热粘合温度下,进行加压,加热处理的工序。35.按照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在f工序中,将粘合纤维混纺率不同的至少二种纤网进行层合,进而,施行强制缠结处理和收缩处理。36.按照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生产方法,其中,阻碍基质型纤维和粘合纤维热粘合的处理,是采用使防粘剂附着在基质型纤维表面上的处理方法。37.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基质型纤维在200℃热空气中处理5分钟后,双折射率处于0.02~0.14范围内,而且这时的结晶度处于10~35%范围内。38.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基质型纤维含高收缩性短纤维,该短纤维在70℃温水中保持1分钟时的收缩率为20~70%、而且,保持后的该短纤维在180℃的热空气中处理1分钟后的伸长率处于5~50%范围内。39.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基质型纤维含在70℃温水中实质上不收缩,在180℃的热空气中处理1分钟后的伸长率处于5~50%范围内的自身拉伸性短纤维。40.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经加压、加热处理,粘合纤维中掺入的弹性聚合物之间互相接触的点,至少使其一部分热粘合,在无纺布中形成网目结构。41.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由针刺法进行强制缠结。42.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加压、加热处理时的压力条件为线压在10~1500kg/cm范围内。43.按权利要求34的非浸渍型基材的生产方法,其中,由压花辊进行加压、加热处理、在基材表面形成许多凹凸形状而且在基材平面上使热粘合部位呈规则的密度分布。44.一种制备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在用非浸渍型基材制造权利要求30中的人造皮革用基布时,将由弹性体和与水混溶的极性溶剂组成的溶剂组合物流延到权利要求1的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上,接着,冷却凝胶化后,用含水溶剂将该极性溶剂从溶剂组合物中萃取出来。45.按权利要求44的制备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弹性体包含,作为硬段部分的,芳香族二羧酸为主要酸成分的结晶性聚酯,作为软段部分的,是从聚醚、低结晶度聚酯、非结晶性聚酯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聚合物。46.按权利要求44的制备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弹性体的软段部分只由聚醚构成。47.按权利要求44的制备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由结晶聚酯构成的硬段部分是从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及形成它们的酯的衍生物、2,6-萘二羧酸中选择的至少一种二羧酸构成。48.按权利要求44的制备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极性溶剂主要是从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及N-甲基吡咯烷酮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溶剂组成的。49.一种制备由非浸渍型基材形成的、人造皮革用基布的方法,其中,在制备由权利要求30中的非浸渍型基材组成的人造皮革用基布时,首先在权利要求1中的非浸渍型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多孔的聚氨酯层,进一步在其表面上再形成聚氨酯皮膜。全文摘要[课题]提供具有皮革般手感、透气性好及质量轻等优点的、用作人造皮革基布的非浸渍型基材,以及由它制成的人造皮革。[解决的手段]基材是一种纤维的聚集体,由基质型纤维和表面掺入弹性聚合物的粘合纤维构成的、而且,该粘合纤维一面分散于基质型纤维中,一面与基质型纤维热粘合,将弹性聚合物的比例规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另外,将因弹性聚合物的作用,使粘合纤维和基质型纤维的结合规定在特定的范围并作成特定的形态,其密度规定在0.15—0.45g/cm文档编号D04H1/06GK1196766SQ97190761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申请日期1997年4月18日优先权日1996年4月22日发明者本名浩,吉田诚,松井亨景申请人:帝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