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网的层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22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纤维网的层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横纤维网和纵纤维网层压起来的纤维网(ウエブ)的层压(積層)装置,横纤维网具有约横穿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横纤维状要素,纵纤维网具有约平行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纵纤维状要素。
背景技术
上述形式的层压装置,例如已由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82953号、特开平4-267149号揭示。图7是表示该现有层压装置的立体图。图7中,纵纤维网1具有纵纤维状要素10,横纤维网2具有横纤维状要素9。横纤维网2还具有运送时用的布边3。纵纤维网1和横纤维网2分别被运送到层压辊5,在层压辊5被层压。
图8是图7所示层压装置的侧面图。图9和图10是上述装置的局部平面图。如图8所示,横纤维网2到达层压辊5之前,横纤维状要素9有松弛并下垂的倾向,如图9所示,横纤维网2的宽度因该下垂而变窄。因此,在即将导入层压辊处,设置一对横向导引件8等,由该横向导引件8将横纤维网2左右张紧后,再导入层压辊5。
如图7所示,预定宽度的纵纤维网1先导入导入辊4,在导入辊4处反转后再送往层压辊5,层压在已导入层压辊5的横纤维网2上。因此,横纤维网2被纵纤维网2的纵向张力压紧在层压辊5上。纵纤维网1和横纤维网2彼此相接触侧的至少一方上有粘接层,在层压辊5外周移动期间被加热,在排出辊(夹持辊)6中,纵纤维网1和横纤维网2被粘接成为产品(层压体)7。
横纤维网2与纵纤维网1即将层压时,如图9所示,横纤维状要素9必须约横穿于长度运送方向地排列。但是,有时会呈现图10所示的斜行状。其原因是由于横纤维网2的两布边不是完全地等质。即,由于向运送方向施加力,横纤维状要素9不能张紧,为了把横纤维网2导入层压辊5,必须将两布边3往前拉,所以两布边3受到相当大的拉力。
这时,当两布边3、3的断面积或拉伸特性不一致时,两者的伸展产生差异,该差异虽然很小但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渐渐积累,易伸展的一侧的布边移送得慢,从而形成横纤维要素9的斜行。横纤维状要素9倾斜到一定程度后,横纤维状要素9本身起到张拉移送慢一侧布边的作用,所以,移送慢一侧布边的张拉负担减轻,不再伸展而成为平衡状态,纤维便以倾斜的状态推移。
横纤维状要素9倾斜后,必然地横纤维状要素9与纵纤维网1的纵纤维状要素10不垂直相交而得不到所需的产品。所以,必须严格地防止斜行。一旦出现倾斜必须矫正。但是,两布边3的均质化是有限度的,用均质化来防止纤维倾斜较困难。因此,当发生纤维倾斜时,需暂时停止生产线,重新开始,这样,于生产性非常不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纤维网的层压装置,该装置能尽可能地将横纤维网的横纤维保持在横穿方向,使横纤维网与纵纤维网能正确地层压。

发明内容
概要本发明的纤维网层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层压辊和斜行矫正装置;层压辊用于将横纤维网和纵纤维网层压,该横纤维网具有约横穿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横纤维状要素和两布边,纵纤维网具有平行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纵纤维状要素;斜行矫正装置备有配置在横纤维网一边布边的一面侧的第1辊、配置在横纤维网另一边布边的上述一面侧的第2辊、与该第1及第2辊相对地配置在横纤维网反面侧的共同辊和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支承第1辊、第2辊和共同辊,使第1辊与共同辊的一端部能挟住横纤维网的一边布边,使第2辊与共同辊的另一端部能挟住横纤维网的另一边布边,能使横纤维网的至少一边布边的行走速度变化。
该构造中,当横纤维状要素倾斜时,由斜行矫正装置使移送慢的一侧布边比移送快的一侧布边运送得快,或者对移动得快的一侧布边稍加制动,或者并用该两种措施,以此矫正横纤维要素的倾斜。该斜行矫正装置在横纤维网运送路中设置在横向导引件的跟前。
最好设置第1移动机构和第2移动机构,第1移动机构使第1辊与共同辊的一端部相对地接近或远离,第2移动机构使第2辊与共同辊的另一端部相对地接近或远离。这样,在共同辊的一端或另一端中的一方接近对应的第1或第2辊、并且另一方远离对应的第1或第2辊的状态时,共同辊处于倾斜状态。
最好上述第1及第2辊和共同辊之中的一方是驱动辊,另一方是非驱动辊。或者上述第1及第2辊和共同辊之中的一方被制动机构制动。最好是第1及第2辊配置在横纤维网的上面侧,共同辊配置在下面侧。作为第1和第2移动机构,最好采用将共同辊的旋转轴两端部可上下动地支承着的气缸。除了气缸外,也可以采用油压缸、连杆、凸轮等。
最好上述的第1及第2移动机构在分别进行斜行矫正时,使相关的第1或第2辊与共同辊相对接近地移动,将横纤维网的布边夹持在第1或第2辊与共同辊之间,使横纤维网以与第1或第2辊的周速度相同的速度行走,在不进行斜行矫正时,使相关的第1或第2辊与共同辊相对远离地移动,解除该第1或第2辊与共同辊对横纤维网的夹持状态。
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采用本发明装置的层压体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用的斜行矫正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斜行矫正装置的正面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断面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斜行矫正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局部正面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斜行矫正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的局部正面图。
图7是表示现有纤维网层压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现有纤维网层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现有纤维网层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局部平面图。
图10是表示图7所示现有纤维网层压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另一例局部平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采用本发明装置的层压体制造工序的立体图。图中,在纤维网层压装置20的左侧,设有用于制造纵纤维网的挤压机11,将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导入挤压机11,从挤压机11挤压出圆筒形薄膜12,被挤压出的圆筒形薄膜12是外侧和内侧为低密度聚乙烯、中间部为高密度聚乙烯的3层构造。
上述圆筒形薄膜12被一对夹送辊13折叠成片状,再被切开机14切开成宽幅的片。然后,该成为宽幅片的薄膜12被一次延伸机15在温水中沿纵向延伸至预定倍率。这时,薄膜12的宽度相应于延伸倍率地变窄。接着,被二次延伸机16在热风中进一步延伸至预定倍率。这时也同样地,薄膜12的宽度相应于延伸倍率地变窄。
然后,用割纤具17对延伸后的薄膜12沿纵方向割纤。被割纤后薄膜12成为具有规则网眼状缝隙的片。接着,用扩幅装置18将被割纤后的薄膜12沿横方向扩幅成预定的宽度,形成以约平行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纵纤维要素61为主的纵纤维网19。用热处理辊(图未示)对纵纤维网19加热,消除变形后,导入纤维网层压装置20的层压辊29与导入辊30之间。
在纤维网层压装置20的右侧,设有用于制造横纤维网的挤压机21。把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导入挤压机21,挤压出外侧为低密度聚乙烯和内侧为高密度聚乙烯的2层构造的圆筒状薄膜22。接着,圆筒状薄膜22被一对夹送辊23折叠成片状,形成为内侧是2层高密度聚乙烯、外侧是低密度聚乙烯层的4层构造的薄膜。
薄膜22被夹送辊24挤压。这样,内侧2层高密度聚乙烯层结成块,薄膜22成为在高密度聚乙烯层的外侧具有低密度聚乙烯层的3层构造。然后,该薄膜22被导入剪切机25与支承辊26之间。除了薄膜22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外的区域,由剪切机25交错地形成沿横穿方向排列的缝隙。接着,用横延伸装置27将薄膜22沿横方向延伸而得到横纤维网28,该横纤维网28为网眼状,且主要具有沿横穿方向排列的横纤维状要素62,在宽度方向两端部有运送用的布边57(图2)。横纤维网28被导入纤维网层压装置20的层压辊29与导入辊30之间。
纤维网层压装置20,在横纤维网28的运送路的层压辊29跟前,设有图2至图6所示的斜行矫正装置39。横纤维网28被斜行矫正装置39矫正了斜行后,在被横向导引件56等沿横方向张紧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地导入层压辊29与导入辊30之间。
纵纤维网19和横纤维网28被导入层压辊29与导入辊30之间后,纵纤维网19把横纤维网28挤压在层压辊29上,再由排出辊31压接两个纤维网。这样,形成了纵纤维状要素61和横纤维状要素62经纬排列的层压体32。层压体32通过导辊33由卷绕装置34卷绕。
下面,参照图2至图6说明横纤维网28的斜行矫正装置39。图2是本发明采用的斜行矫正装置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斜行矫正装置39包含有第1驱动辊101、第2驱动辊102和支承机构60。第1驱动辊101配置在横纤维网28的一边布边57的上方。第2驱动辊102配置在横纤维网28的另一边布边57的上方。支承机构60支承这些驱动辊和后述共同辊108并使它们适当保持相互间隔。本实施例中,驱动辊101、102安装在共同的轴103上,轴103由轴承104、105可旋转地支承着。轴103通过皮带轮106和皮带107与马达(图未示)连接,由共同的马达驱动。因此只用一个驱动装置即可。
长的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相对于两驱动辊101、102设在横纤维网28的下方。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左端部与左侧的驱动辊101相对,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右端部与右侧的驱动辊102相对,可分别夹持横纤维网28的各端部。
图3是图2所示斜行矫正装置的正面图。如图所示,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左端部由左侧气缸109的活塞杆111支承,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右端部由右侧气缸110的活塞杆112支承。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断面图。如图所示,113是将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旋转轴可滑动地支承着的框架。因此,气缸109能使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一端部与驱动辊101相对地靠近或远离。气缸110能使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另一端部与驱动辊102相对地靠近或远离。
因此,由一方的气缸109或110进行斜行矫正时,使相关的驱动辊与非驱动辊的端部相对靠近地移动(这时非驱动辊倾斜),把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夹持在驱动辊与非驱动辊的端部之间,使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以与驱动辊的周速度同样的速度行走,这样,矫正横纤维网28的斜行(见图5和图6)。
不进行矫正时,使相关的驱动辊与非驱动辊的端部相对远离地移动,解除驱动辊和非驱动辊对横纤维网28的夹持状态。即,在左右气缸109、110同时关闭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横纤维网28完全不被夹持。当左侧气缸109动作时,如图5所示,横纤维网28的左侧布边57被夹持,当右侧气缸110动作时,如图6所示,横纤维网28的右侧布边57被夹持。
下面,说明具有以上构造的本实施例的作用。
如图1所示,经过了延伸工序的横纤维网28,在即将进入层压辊29时,两侧布边57被横向导引件56张拉(见图2),成为横向张紧状态,被从导入口30插入的纵纤维网19挤压到层压辊29上。
如图2所示,配置在横向导引件56跟前的斜行矫正装置39的支承机构60,位于通常的非工作位置。即,如图3所示,共同的非驱动辊108位于离开两驱动辊101、102的位置,横纤维网28的两侧布边57不被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两端和驱动辊101、102夹持。
当操作者发现了横纤维网28处于斜行状态时,使相当于移送慢一侧布边57的支承机构的气缸109(110)工作,使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端部朝着相对的驱动辊101(102)接近地移动,将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夹持在共同的非驱动辊108的端部与相对的驱动辊101(102)之间(见图5和图6)。调节马达,使得驱动辊101(102)的周速度大于横纤维网28的移送慢一侧布边57的速度,这样,提高移送慢的布边57的行走速度,追赶上移送快一侧布边57。这样可矫正横纤维网28的斜行。因此,可以尽可能地使横纤维网28的横纤维状要素62保持在横穿方向,使横纤维网28与纵纤维网19正确地层压。
由于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不沿横方向延伸,所以,其厚度比延伸了的横纤维状要素62的部分大。因此,横纤维状要素62的部分即使进入驱动辊101(102)与共同非驱动辊108所夹持的位置,也基本上不被夹持,所以,纤维不被卷绕。
以上,对上述实施例中,提高移送慢一侧布边57的行进速度的情况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矫正。即,使横纤维网28的移送快一侧的支承机构60的气缸109(110)动作,用驱动辊101(102)和共同非驱动辊108夹持移送快的一侧布边57,调节马达,使得驱动辊101(102)的周速度小于移送快的一侧布边57的速度,使驱动辊101(102)的旋转减慢,这样,将马达和驱动辊101(102)作为制动闸,使移送快的一侧布边57的行进减慢。
另外,也可以用制动装置代替马达,使移送快的一侧布边的行进减慢,这样,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这种情况时,把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夹持在上下的夹持辊之间,用摩擦制动来制动一方的夹持辊。
另外,横纤维网和纵纤维网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纤维网。即,横纤维网可以采用这样的纤维网内侧层是延伸性、热可塑性树脂(HDPE、PET、PP等),该内侧层被融点比它低的粘接性的热可塑树脂构成的两外侧层挟住,形成夹心构造的薄膜,在该薄膜上,除了布边外,在横方向形成交错状等的断续的切缝,把有切缝的部分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延伸而成。
纵纤维网可以采用这样的纤维网内侧层是延伸性、热可塑性树脂(HDPE、PET、PP等),两外侧层分别是融点比内侧层融点低的粘接性树脂的薄膜,将该薄膜形成纵向微缝,将延伸的带状线并排而成。或者,将上述薄膜纵向延伸后,在纵向割纤并展开成预定宽度而成。或者,把上述薄膜在纵向形成断续的缝隙后沿纵向延伸而成。
另外,横纤维网也可以采用将任意无纺布除了两侧布边外沿横向延伸,使横方向的纤维成分增多的纤维网。同样地,纵纤维网也可以采用将任意无纺布沿纵向延伸,使纵方向的纤维成分增多的纤维网。
横纤维网的横向延伸方法,可采用最一般的张拉机。也可以采用特许公报第1138234号中揭示的由一对皮带轮和皮带组合成的简易延伸机。
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从横纤维网和纵纤维网的制造到层压的连续工序,但也可分别地制造横纤维网和纵纤维网后再将它们层压。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发明,能使较容易斜行的横纤维状要素尽可能地保持在横穿方向地层压,可以使产品质量稳定及提高成品率,不必为了调整而停止生产线,所以,可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性。
权利要求
1.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备有层压辊(29)以及斜行矫正装置(39);层压辊(29)用于将横纤维网(28)和纵纤维网(19)层压,该横纤维网(28)具有约横穿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横纤维状要素(62)和配置在其横穿方向两端的两布边(57、57),纵纤维网(19)具有约平行于长度运送方向排列的纵纤维状要素(61);斜行矫正装置(39)与以预定速度送往层压辊的横纤维网的两布边接触,矫正横纤维网的斜行;该斜行矫正装置备有配置在横纤维网一边布边的一面侧的第1辊(101)、配置在横纤维网另一边布边的上述一面侧的第2辊(102)、与该第1及第2辊相对地配置在横纤维网反面侧的共同辊(108)以及支承机构(60),该支承机构(60)支承第1辊(101)、第2辊(102)和共同辊(108),使第1辊与共同辊的一端部能挟住横纤维网的一边布边,使第2辊与共同辊的另一端部能挟住横纤维网的另一边布边;能使横纤维网(28)的至少一边布边(57)的行走速度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机构备有第1移动机构和第2移动机构,第1移动机构使第1辊(101)与共同辊(108)的一端部相对地接近或远离,第2移动机构使第2辊(102)与共同辊(108)的另一端部相对地接近或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及第2辊(101、102)和共同辊(108)之中的一方是驱动辊,另一方是非驱动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及第2辊(101、102)被共同的驱动机构驱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在必须进行斜行矫正时,使相关的第1或第2辊(101、102)与共同辊(108)相对接近地移动,将横纤维网(28)的布边(57)夹持在该第1辊或第2辊与共同辊之间,使横纤维网的布边以与第1或第2并辊的周速度相同的速度行走,在不进行斜行矫正时,使相关的第1或第2辊(101、102)与共同辊(108)相对远离地移动,解除该第1或第2辊与共同辊对横纤维网(28)的夹持状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辊(101、102)和共同辊(108)之中的一方由制动机构制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斜行矫正装置(39)在横纤维网(28)的运送路中设置在横向导引件(56)的跟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辊(101、102)配置在横纤维网(28)的两布边(57、57)的上面侧,共同辊(108)配置在横纤维网的下面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及第2移动机构由气缸(109、110)构成,该气缸(109、110)分别将共同辊(108)的旋转轴两端可上下动地支承着。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网的层压装置(20),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移动机构使共同辊(108)的一端相对于第1辊(101)接近或远离,第2移动机构使共同辊(108)的另一端相对第2辊(102)接近或远离,在共同辊(108)的一端或另一端中的一方接近对应的第1或第2辊(101、102)、同时另一方远离对应的第1或第2辊时,共同辊(108)处于倾斜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网层压装置,能使横纤维网(28)的横纤维状要素(62)尽可能保持在横穿方向地与纵纤维网(19)层压,与横纤维网的两布边(57、57)接触并矫正横纤维网斜行的斜行矫正装置(39),备有配置在横纤维网的一边及另一边布边的一面侧的第1和第2辊(101、102)、相对于第1及第2辊配置在横纤维网反面侧的共同辊(108)和支承机构(60),该支承机构支承着第1辊、第2辊和共同辊,使第1或第2辊与共同轴的一端部能挟住横纤维网(28)的一边布边(57),能使横纤维网(28)的至少一边布边(57)的行走速度变化。
文档编号D04H13/00GK1180390SQ97190140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4日
发明者相原金太郎 申请人: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